如何自学一个领域?
2019-12-13 14:01

如何自学一个领域?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题图来自:《生活大爆炸》


以前写过不少跟学习相关的文章,但大都是集中于某个点,欠缺系统性。


今天,我想通过这篇详细的文章,把“学习”这个问题,简单梳理一下。


当然,这是一个巨大的话题,难免挂一漏万。以后有机会,再慢慢补充,形成一整个关于学习的系列。


希望能够帮到你。



1. 框架


不少读者朋友问过我“刚刚入门一个领域,什么都不懂,怎么学?”我的回答永远都是一样的:一定要先从搭框架开始。


什么叫搭框架呢?简而言之,就是给你的大脑一个铺垫,让它准备好,告诉它: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会大量吸收这个领域的知识,请做好理解和储存它们的准备。


举个例子:当你撰写一份策划方案、报告时,你第一步是不是先有一个整体构思,列一个大纲:我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 接下去才开始动手?


学习也是一样的。如果缺少了框架,你所有获取的知识,就只是碎片信息而已。它们会孤零零地漂浮在记忆里,难以稳固存在,也难以被你所调用、组织、整合。


那么,如何搭建框架,令我们的学习更加体系化呢?


我建议的方法,是去搜寻这个领域相关的经典教材,大约3本~5本。然后读一遍 —— 无需一字不漏地精读,这太花时间了。大致翻一遍、通读一遍,就可以。


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思考和回答这三个问题:


What:这个领域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流派和分支?有哪些常用的术语?


Why:这个领域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现在进展到哪里?


How:这个领域的主要方法是什么?有哪些被广泛承认和应用的基本成果?


举个例子。很多读者问“如何入门心理学”,我总会推荐几本大部头,像《心理学与生活》《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很多人看到就会开始打退堂鼓:“好几百页,什么时候才能看完,至少得看一年吧……”


其实你需要一页页把它们读完吗?当然不需要,也没有必要。你先读一下前两章,对它们的起源有一个初步了解,再大致翻一下其他章节,了解心理学有哪些分支、分别研究什么、目前有了哪些主要成果;再着重看里面加粗的、或是章末拎出来的术语,大致理解它们的意思。就可以了。


再比如,学习哲学,你没有必要一页页去翻完《大问题》《西方哲学导论》,你要做的是:整体通读一遍,了解哲学的起源是人对自然的怀疑,主要关注的问题是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古希腊哲学、经院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每个阶段都有什么特点 —— 比如近代哲学受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影响,思辨的核心从宗教转变为人文,开始引入成熟的逻辑学、科学,开始变得多元化,等等 —— 就可以了。


这个阶段,你要做的是什么呢?是博观约取,在心里建立起一幅图景。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作者的脉络”里面,而是要以你心里的图景为主,缺什么就补什么。


这在心理学上面,就叫做“图式”(Schema)。它是我们认知和理解事物的基础。


比如:你翻完了一本书,知道哲学研究的一个问题是认识论。但你不清楚什么叫认识论。那就再翻到相关的部分多看几遍,或是把书里所有提到认识论的内容整合起来。不必细究每个概念是什么意思、每个结论是怎么推出来的,知道它大概指什么即可。


这阶段的首要任务,是把这幅图景补全。一旦成功建立图景,它在你未来的学习里,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 概念


搭建完框架之后,你要做的,就是去把它精细化、补充完善。


在搭框架的过程里,你一定会碰到许多术语和概念,停留在“似懂非懂”的程度,很有可能存在偏差。那么,是时候把它们攻克掉了。


这个阶段,你要采取的方法,就不仅仅局限在经典教材里面了,而是广泛地搜索。


比如,学习哲学,你看到一个术语,叫“质料”,翻了一下,发现来自亚里士多德,但书里因为篇幅原因没有详述。那么,你就要自己去搜索这个术语,想办法把它弄通、弄透。


比如,你可以去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导论、解读,翻到相关的部分,去尝试着理解它准确的内涵。可以找书,可以在网上搜索,可以看公开课……不拘泥于一切形式。


你要做的是:快速定位到你存在疑惑的概念,用尽可能多的信息去攻克它。


在这个过程中,你多半又会碰到新的概念,那么,不妨继续顺藤摸瓜,循着“质料”出发,把相关的概念都纳入进来,一起理解清楚。


很多朋友常见的困惑是:我怎么控制这个“度”呢?怎么避免自己不断延伸、跳转,陷入新的“概念海洋”里面?


我的建议就是:时时刻刻在心里自问一遍:“我是否能够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概念解释清楚?”如果可以,并且不涉及新的概念,那就说明是时候停下来了。


比如:循着“质料”,你可能会看到“质料-形式”,跳到“四因说”……到这里就可以了。再继续深入,就已经跟“质料”没有太大关系了。


要时刻记住,自己出发的目的是什么。以目的为导向,给自己划定“边界”。


一旦你认为自己足够理解了一个概念,就将它放回到框架里,试着用自己的话去解释它,看是否通顺、合理。如果是,那很好,继续寻找下一个概念,以此类推。


慢慢的,当这些概念都弄通透了,你的整个框架,也就更加准确了。


3. 网络


到了这一步,你就算是正式开始入门了。


经过框架搭建和概念澄清,你会发现,之前看不懂的东西,似乎能够大致理解了;之前想当然的地方,原来是自己的理解不够准确;之前觉得模糊的问题,也似乎有了一些思路了。


那么,这个阶段,就可以带着下面这个问题,去阅读、听课、学习了。


什么问题呢?始终带着“联系”的思想,时时刻刻思考:我学到了一个什么知识点?它可以跟别的什么知识点联系起来?如何构建这种联系?


这才是学习的核心:知识的本质永远不是信息本身,而是信息之间的联系。


正是这种联系,涌现出了超越单个信息点总和的“系统性”。


如何思考“联系”呢?我自己常用的方式,是把每个知识点看作一个“知识元”,它有三个突触,分别是 what、why 和 how。


What:话题,结构,类别


Why:原理,原因,起源


How:应用,解释,结果


举个例子。你读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你发现,他是在解释“自我”—— 那么,就可以把它跟“自我”联系起来。


过了一段时间,你也许会读到丹尼尔·丹内特的“多重草稿模型”,你会发现,他从脑科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自我”观念。那么,同样把它跟“自我”联系起来。


这时,你会发现,围绕着“自我”,“我思故我在”和“多重草稿模型”产生了某种联系。什么联系呢?显然,后者是在反驳前者,提出了一种非实体的、分布式的“自我”。那么,你就可以把这两者,建立起一种新的联系。


进一步,你还可以去思考:为什么他们的观点会有这样的差异呢?如果你把笛卡尔放回之前建立的“框架”里,不难从宗教和本体论去找到他思想的根基:他的身心二元论,本质上是一种对宗教和科学的调和 —— 那么,你又可以从 why 出发,去延伸下去。


同样,关于丹尼尔·丹内特的理论,从 why 出发,又可以延伸到脑科学、认知科学……


像这样,把浩瀚、繁多的概念节点组合起来,就能够组成一张网络。一张覆盖了种种学科、领域,从底层和表层,巨细靡遗的庞大网络。


这就是你的知识体系。


4. 主题


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自我”这个概念上,会怎么样呢?


你也许会想到“我思故我在”,想到“多重草稿”,想到休谟的“自我不过是一连串印象的集合”……这些被你嵌入知识网络中的节点,会全部显现出来,映入你的视野。


那么,你不妨去思考一下:围绕着这个主题,这些不同的人、不同的观点,能够如何整合起来?


他们的发展脉络是什么样的?彼此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为何会产生这些差异点和共同点?


这就是“主题”—— 聚焦到我们庞大知识网络中的某个细节,去拎出一个“局部网络”。


像我在 大脑的漏洞:你是如何走向狭隘和顽固的? 中所写的内容,“事实 → 结论 → 观念 → 信念”这么一个过程,就是我知识网络中,围绕着“偏见”这个主题,所构成的局部网络。


有哪本书直接提到这个过程吗?有哪本书提出过“过度简化”“孤立记忆”这两个词汇吗?其实没有。


它们并不是心理学中的固有知识。而是我围绕着“偏见”这个核心,把所有会导致偏见的过程,进行提炼、总结、归纳,再赋予它一个名字,所得出的成果。


同样,“证实偏差”和“信息茧房”,是同一个领域的知识吗?其实不是。前者属于心理学,后者属于传播学。但没有关系。在“偏见”这个主题下面,它们就是互相补充的。


这就是“主题”的力量。围绕一个主题,你可以把一个复杂的、抽象的过程提炼出来,变成一个新的节点;你同样可以把不同领域的知识点放到一起,按照它们内在的相似点和共性,去总结出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结论。


打一个比方。如果说知识网络就像一栋房子,那么“主题”,就是你在这栋房子里面,可以进行的种种活动:聚会,工作,吃饭,看电影,等等。


这些种种主题,就构成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5. 迁移


终于说到了迁移。


如果说前四点,都属于“知识的积累”;那么到这里,就正式进入了“知识的应用”。


什么叫迁移?它的意思其实就是:把旧的、已知的规律、模式,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上面。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理解和拆解外部情境的能力。


比如这个问题:博物馆着火了,你应该救一幅名画还是救一只猫?—— 当你看到这个问题时,就应该透过表象去思考它的实质: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呢?是一个两难选择。


两难之处在哪里?一端是价值(名画),一端是道德(生命)


那么,你或许就会发现:它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被说滥的“电车难题”的变体而已。


再进一步,当我们面临道德和价值的两难抉择时,应该如何思考呢?我们不妨求助于伦理学。


伦理学有两个观点,分别是目的论和义务论。前者着眼于事物的“效用”和“价值”,后者着眼于行为的动机和行为本身,只要出发点是善的,行为就是善的。


那么很显然,把伦理学的知识迁移过来,我们就会知道:这类两难问题并不存在答案。但透过这类问题,我们可以做的是,反思自己的立场和观念。


比如,你是一位功利主义者,那么不妨想一想:你真的能接受一条生命在你面前消失吗?你是一位义务论者,那么不妨想一想,你的行为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吗?是否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预?


当然,如果你用别的知识去迁移,那得出的可能又会是别的结论。


这就是一种迁移。具体来说,就是三步:


第一步,在前四步积累知识时,为知识预留出“接口”(参考第四点的how突触)


第二步,遇到新情境、新问题时,通过对问题进行拆解,找出它背后的核心。


第三步,把问题核心跟“接口”做对比,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应用到新问题上面。


同样,假如你在学习编程,那么,最重要的一步是什么?就是对你想实现的效果去“拆解”,把它们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流程、模式,描述出来,再对应到自己积累的编程知识,去“调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举个例子。假如我想在一群人里做一个“一对一匹配”的小活动,可以如何来拆解这个问题呢?


不妨思考,它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是使到相似的人尽可能地匹配上。那如何让电脑理解“相似”呢?我们知道,计算机是不理解语言的,它只能理解数字。所以,我们只能通过数字,来实现“相似”。


那么, 一个简单的思路就是:我们事先定义出若干个分类,再让参与活动的人做一个问卷,依据问卷结果,把他们分配到不同的分类里面(给每个人贴上一个1、2、3……的标签),再在同一个分类里随机选取。


进一步,你会发现,这其实跟推荐系统的算法也是相似的。只不过推荐算法的输入,换成了各种各样的用户行为数据,以及算法复杂了很多。


简而言之,结合这几个例子,我们有哪些进行“迁移”的方法呢?


类比。可以去思考,这个问题跟哪些旧的问题、我们已知的问题相似,可以进行模仿和类推。


黑箱。不妨把这个问题视为一个黑箱,去思考:它的输入是什么,输出是什么。


抽象。不妨去掉具体情境,试着把它泛化、抽象化,提炼出它的结构和骨架,思考,它本质上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6. 模型


当你进入“迁移”的阶段之后,下一步,就是不断去练习。不断去寻找和发现新的情境,练习拆解和迁移。


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许会慢慢发现:许多新问题之间,其实是存在一些共性的。它们虽然不同,但都可以用同一套知识模式去迁移解决。


这时,你就创造出了一个“模型”。


这也是很多人缺乏的能力。他们或许知道怎么迁移,也不缺乏练习量,但缺的是,从解决问题的经验中,进行高层次的总结归纳、抽象出“模型”的能力。


许多我们所说的“专家”和“聪明的人”,其实比我们厉害的,也正是这一点:他们的优势并不在于知识量的储备 —— 那些都是静态的。他们的长处,是拥有大量的“模型”积累。


你会发现,面对一个新问题,他们总是能够很快把它进行拆解,并调用相关的知识来解决 —— 这就是模型起到的作用。


比如,我在第5点举的例子“救画还是救猫”中,用到的措辞是“这类问题” —— 这其实就是一种“模型”。


再比如,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提到过很多次“动力-阻力”模型。这个模型有哪一本书提到过吗?其实没有。它完全是我原创的。


但是,通过这个模型,我就可以把许多相关的知识浓缩起来,去处理一系列跟决策、行为、习惯、政策……等等相关的问题,更好地思考它们和解决它们。


我常常说,要努力去创造自己的方法论。模型就是自己的方法论。你所有的知识,都是这个世界上已有的、已知的,唯有这些通过你的经验和实践,所得来的浓缩的“模型”,才是真正专属于你自己的财富。


你会发现,模型跟主题非常像。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主题是对内的,是你围绕知识网络中某个节点所展开的一系列“解释”;而模型是对外的,它是将主题迁移到一系列情境上面的结果。


简而言之,模型的本质,就是主题+情境;主题聚焦于“为什么”,而模型聚焦于“怎么做”。


当你能够打通前五层,并且从模型的角度看待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时候,你就已经进入“专业”的领域了。


7. 更新


最后一层,是更新。


学无止境。一个框架搭建起来,一个知识网络构建起来,它始终是“过去”。但人类的知识是在不断发展的。你必须时刻去更新它,去更新旧的节点,更新节点间的联系,才能让你的知识网络保持生命力。


如何更新呢?这里,就是碎片信息的作用了。我会在生活中,去看各种各样的网站、博客、杂志,看一些不长的、专注于某个点的文章,并用最新的结论和观点,去覆盖和修正我的旧观点。


同样,在生活中,如果我的旧观点受到挑战和质疑,我也会去想办法“寻找共识”,找到自己观点的不足和残缺点(正),把对方的观点整合起来(反),以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合”。


这就是一个不断更新知识库、不断升级大脑操作系统的过程。


但很多人在这一层,也特别容易产生一个问题:封闭心态。


许多人会把不同的观点,当成是对自己的攻击,从而下意识地启动防卫机制,来维护自己的正确、稳定。(具体的机制,我在 大脑的漏洞:你是如何走向狭隘和顽固的? 写得很清楚了)


记住:只有开放的心态,能够让我们保持生命力。


当你的内心变得封闭,当你关上了接纳和共识的大门时,你才是真正地变“老”了。


最后,简单提几个大家常见的问题。


第一,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好像没有框架”。实际上,框架是一定存在的。你之所以觉得“没有框架”,只不过是因为它没有被你意识到而已。


但这样一来,就很容易造成什么结果呢?框架不完整,不准确,支离破碎。从而导致,你对新知识的接收和储存,也是破碎的。


所以,把自己的框架“显式化”,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第二,这套理论适用于绝大多数的学习。只不过对不同领域的学习而言,每一层次的比重会有所不同。


比如,偏理论型的知识领域(比如哲学、历史、艺术),框架-概念-网络-主题的占比可能会重一些;而偏实践、技能型的知识领域(比如编程),框架-概念、迁移-模型的比重就会大一些。


第三,大多数人的问题是什么呢?被动学习。


什么意思呢?打开一本书,从头看到尾,忙着去思考“作者讲了什么”“书的结构是什么”,全盘照收;听一门课,忙着把课程结构、脉络梳理出来,然后去记忆和背诵……


这样有用吗?也许有,但不大。你只是在复制别人的思想而已。学再多,你也只是在复述,很难真正能够“运用”。


不要觉得跟着别人走就是捷径。学习没有捷径。


第四,很多人在前几层的时候会有困惑:可是,我怎么知道我搭的框架、理解的概念是否正确?万一错了呢?


其实不必过分担心。一方面,框架的搭建、概念的理解并非源于臆测 —— 你是要查阅资料来攻克它们的。这一点可以保证不会出现方向性的偏差。


另一方面,这是一个稳健的系统。框架和概念共同组合,彼此作用,如果偏差过大,那么这个框架一定是有内在矛盾的,也很容易被我们所发现。


最后,无需追求100%的正确,这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关键是,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后面的学习中,时刻去检查和更新自己的知识。这就可以了。


我们要追求的,永远不是“绝对正确”,而是“比过去的自己更好”。


最后,再回顾一下这张图。



马上就2020年了。希望能为你新的一年,注入一些动力。


新的一年,一起加油。: )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