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踩着短视频起飞,正善牛肉哥一年从0到1亿
限免 2020-01-07 17:54

踩着短视频起飞,正善牛肉哥一年从0到1亿

文章所属专栏 活动实录

虎嗅注:

 

令不少零售老板头疼的是,这两年出货越来越难。但实际上,这两年稳步增长的企业,无一不是抓住目标用户、围绕着目标人群做有效的营销动作。李佳琦、薇娅能够成为渠道,变着花样宠粉的原因也在此。

 

在短视频领域,还有一个同样懂用户的IP——正善牛肉哥。与李佳琦、薇娅不同的是,他的视频与供应链深度绑定,也跑通了在抖音上卖货、提高复购率的逻辑。2018年初入驻抖音,一年内达到1.3亿GMV。2019年正善牛肉哥第一次参加天猫618,卖出30万瓶西班牙红酒魔力风车,18万片乌拉圭黑安格斯西冷牛排。

 

2019年10月12日第8期参访,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正善食品CEO李荣鑫进行分享。现在,他已将这一套方法论复制到其他细分领域,创造出一系列KOL,比如米坦、带盐人小关老师、五谷一丁等等。

 

短视频会火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快手和抖音适合做怎样的生意?品牌方与网红带货模式有何不同?粉丝与黑粉一线之隔,如何进行群体心智管理?

 

以上问题,正善食品CEO李荣鑫均有独到而深入的思考,同时在现场有深入阐述。本文约1万字,现场实录超3万字,已做不影响原意的编辑。想要解锁全部交流内容,立刻加入虎嗅Pro钻石会员,亲身前往名企内部交流学习,与我们一道收获零售消费行业营收倍增的方法论。

 

【分享嘉宾】正善食品CEO李荣鑫

 

我们在抖音上有个叫正善牛肉哥的IP,很多人都以为我们是做泛娱乐孵化的公司。其实本质上我们是电商公司、偏向供应链的公司。

 

一、网红品牌的四大特征

 

我们身上有两种资产:流量资产和品牌资产。一般公司的营销业务,实际上是通过广告公司等第三方渠道来进行,自己的市场部门本质上是不生产流量的。但是我们自己生产流量、自己消耗流量。而在本质上,我们是一家产品型公司。

 

我们切入的是牛排。跟美妆不一样,美妆有很多高手,因为毛利高。但是在食品行业、生鲜行业,包括我们后来做红酒,拼的都是渠道能力和效应能力。

 

去年我们参加双十一比赛的那家淘宝C店没有额外的流量扶持,从开店到拿下两个类目的销量冠军用了22天,到今天为止在淘宝上没有花过一分钱直通车投放,是零市场营销。当我们2019年的618也拿下这两个类目的冠军时,整个业界还是比较惊讶,没有想到我们耐力很持久。

 

在去年双十二一个月一条视频都没有发过的情况下,依然拿到双十二的类目冠军,是因为我们更注重产品质量,以及由此产生的复购。在抖音流量红利之下,自己给自己带货形式,更像是渠道品牌,而非产品品牌,又称之为网红品牌。我的理解也就是品牌名气大于销量。

 

在短视频时代的背景下,网红品牌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用户即粉丝,粉丝跟用户的区别是粉丝是高期望值的用户。但凡产品达不到80分,粉丝心里的落差感都非常大;而普通品牌六七十分都不会给差评,这就是网红品牌和普通品牌之间巨大的差异。

 

很多网红其实都有抑郁症, 因为害怕掉粉,当有100万粉丝的时候,每天都要看自己的粉丝涨了多少、跌了多少。如果公司把自身置身于这样的一个巨大的风险框架里面,把消费者视为粉丝,而不是普通用户的时候,就会发现粉丝购买仅仅是因为喜欢才买,对产品认知的能力没有跟上,以便宜的价格买了草饲牛排,却希望吃到传说中的雪花牛排。

 

因此KOL、KOC带货的淘宝店分数普遍很低,尤其以比较主观、难以标准化的生鲜食品为主。而且淘系平台倾斜于消费者的打分。一个品牌的粉丝越多,旁观者也就越多,而路人粉变为脑残粉和黑粉,仅为一线之隔。

 

除此之外,舆情控制也是网红品牌和公司需要关注的事情。因为再喜欢你的粉丝,也可能给你捣乱。在新媒体时代,特别是短视频时代,群体化心智管理的挑战是非同一般的。正如《乌合之众》里提到的,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他爱你如此,恨你也如此,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所以喜欢你、讨厌你都是一样简单而极端。

 

二、品牌即KOL,现在的品牌是强人格化,这是创牌阶段市场运营最重要的策略。所有品牌的底层逻辑是信任,而在抖音创造出的下沉市场红利的情况下,网红品牌必须具有领袖气质和感染力,并伴有与之相匹配的口号或接地气的愿景。

 

比如说牛肉哥在2018年做红酒的时候,用的口号是:中国人喝西班牙酒,比西班牙人喝西班牙酒还便宜一分钱。这句话结合了三个要素:首先是明晰供应链特质——西班牙酒;其次是产品欧标同价,原瓶进口;最后则是一分钱的价格优势,高性价比,以及满足大多数中国人不比别人差的消费心理。从而刺激消费者花钱消费。

 

三、产品即内容,概括来说就是内容创造成本最低的策略,就是你的产品是一种可以有内容化、延展可能的产品。

 

通过分析口红和红酒的爆款类项目,我们得到以下几点特征:首先,这两个产品都是低客单价,相对符合互联网上的定价策略,而口红和红酒分别是女人和男人最便宜的奢侈品,所有人都可以消费得起。其次,这两个产品都具有多样性,以及高采买率,在买的时候不会有心理负担,并且因为价格优势和流行趋势,产生屯买行为,甚至对于年轻人来说,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最后就是这两个产品都具有非常高的精神属性,口红有色号,并且可以通过各种形容词和表达方式来描述色号,使之精神属性很强,有说不完的故事。而红酒更是如此,年份、酒庄、国别、葡萄的品种、混酿、干酿、工艺、产区等,所以不一而足,这些东西天生有话题可以讲。最后这两类产品都有流行单品,可以吸引市场上一部分的盲从消费者,他们没有精力和能力去学习这些知识,就会选择不会出错的流行单品。

 

四、社交货币化,其本质则是引起大家的互动。

 

我有三个套路,第一个套路叫观点,肯定地表达争议性的观点,这是在短视频时代和微博时代适用的一套方法。

 

比如说牛肉哥这个号在抖音上第一条火的视频讲了一个观点,叫你们家的自来水一定比你们家的牛排脏,所以千万不要用水洗牛排,牛排可以直接煎,就这么简单一句话,这条视频发一次火一次。

 

因为表达了一个正确但是具有广泛争议的观点,会触发出几种不同的杠性人格。

 

第一种杠性人格是属于情趣型的,你提出一个脏的,他们想出更脏的东西,说手比自来水脏,也不能碰牛排。第二种是地缘型的,说你们上海的水比较脏,我们河南的水很干净,可以直接用来洗牛排,引来无休止的讨论。第三个类型叫专业型的梗,他帮你分析观点背后的道理,正面支持牛排比水干净,但是太专业了,其他人看不懂,就有人评论说这个人在胡说八道。

 

牛排当然比自来水干净,因为它出厂的时候经过排酸,经过超低温冷冻除菌,实际上它肯定比自来水干净,甚至比纯净水还要干净。反认知、反常识的观点会引起大家非常多的讨论,所以发一次火一次。

 

第二种叫作行为,也就是动词营销。而动词从认知心理学来说,是每一个普罗大众都可以模仿的东西,并且最容易形成客观意义上的仪式感。比如牛肉哥在煎牛排提出的“封边”和“醒肉”。这两个动作,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正确煎牛排的方法,又增强煎牛排这个动作的仪式感,同时还在受众心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形成洗脑式的互动。

 

第三个是真实性命题,就是你得引发好奇心,好奇心可以驱使大家做一些不寻常的跟从和互动,抖音的算法就在鼓励强互动。

 

二、短视频为什么会火的三大底层思维

 

第一,抖音迎来懒人时代,大家消费越来越懒,主要体现在享乐过程中,不愿意付出额外的劳动。而从消费者感知、用户感知角度来说,信息接受最难的是文章,其次是图片,再次是语音,然后是视频,最后是短视频。后来出现了带背景音乐、字幕的短视频,就是要人变懒。抖音的机制本质上和赌博是一样的,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会出现什么样的回报,每次期待它出结果的时候会很快乐,这个在心理学上叫间歇性强化机制。我们的应对策略是需要利用消费者畏难的心理做一些对抗。

   

第二就是重播机制,短视频里面其实有一个很接近电视购物的东西,一套内容重播4次以上,达到洗脑的作用,从而产生惯性去下单、逼单。大家在刷抖音的过程中,会直接翻开评论,此时视频在后台不停的循环播放,15秒到1分钟1次的频率。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评论区逗留的时间是10分钟,30秒一次的视频,其背景音乐至少重播了20遍,而且是潜意识的饱和攻击,你肉眼看不到,你大脑在不停的被它暗示暗示暗示,特别是在你的视频里还有报价的时候,“太便宜了只要49”,这样的话连续听20遍,你就觉得真便宜,这就是人性,这就是基本的销售话术。

 

很多人还问我某某细分的类目有没有机会?两个结论,第一抖音的日活已经达到3亿了,能播到万分之一的人群都足够活下来。这个万分之一不用你主动获得,只要内容足够精准,找到的人是对的,实际上抖音的算法已经聪明到可以帮你捕捉定向的人,只要足够坚持就可以。

 

在我们进入牛排市场之前,牛排在天猫上的最大店铺,一个月只能做200万。今天内容营销、内容电商,最大的机会其实并不是去薅那些存量市场,而是开发全新的增量。买我们牛排的人不知道去哪里吃牛排的人,手里有钱,实际上缺少好的通道购买牛排的人。

 

第二,本质上抖音迎合的还是享乐经济,消费者希望看到一些能让自己放松的、产生多巴胺分泌的轻快感的东西。比如,寻找广义团队,站在道德至高点上抱团消费,极大的增强了商业价值和商业效率。

 

比如说在抖音上有一类视频会很容易火,就是骂老公的,很多女性都经历了丧偶式的婚姻。比如我昨天两点钟到家,今天六点多出门,我太太会觉得把家当宿舍了。她就骂,但是骂还带着爱,因为这种情感需要宣泄的出口,这种情况在现代社会很普遍。

 

这群已婚的太太们需要抱团,假设有一个吐槽的号,就会引起她们的共鸣,聚集在一起就是非常有价值的人群,她们具有很强的消费能力。这就是叫广义团队,可以催生出很多增量市场。

 

明星的粉丝就是狭义团队,但大妈和小姑娘可能都喜欢同一个流量明星,就没有太大的商业效率。

 

第三就是短视频时代非常着重于感官刺激,对抖音来说,音乐、声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抖音总裁张楠曾说音乐就是抖音最好的滤镜。因为音乐可以改变一些心理、精神状态。而底层逻辑就是感官刺激,感官刺激的维度每增加一层,快感就增加一倍。

 

总结来说,短视频给我们带来了更加贪图享乐的、短期满足的、懒的、寻求感官刺激的用户,这些人是人群中的大部分,经济金字塔的基石。   

 

这部分非常重要的结论就是红利,抖音跟快手时代,4亿用户带来的红利是什么呢?我认为一个是错过,一个是增量。短视频抓住在被图文内容错过的那些只看电视的一线城市下沉人群,让他们直接步入到短视频时代,而那些人全部是消费市场的增量,有巨大的增量空间。

 

今天做红酒生意,如果想挣的是懂酒人的钱,就一定挣不到。原因第一是人数没那么多,第二是市场很透明。但是做小白市场、做增量市场,就有巨大增量空间。

 

那么讲完了短视频跟直播,接下来聊聊抖音和快手的差异。首先从两家的收入结构来看,它们的商业运营侧重点完全不一样,快手去年是180亿的直播收入,抖音是200亿的广告收入,直播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从算法上来讲,快手没有人工的算法干预,整体追求流量的平权,整体上是一个温情江湖,泛娱乐视频要到百万赞会非常难。抖音相对来说有比较强烈的审美范式,而且机审已经接近于人工智能,流量很高的百万赞视频比比皆是。所以整个平台的调性就会出现头部效应,懂得头部效应、算法逻辑、调性选择的机构,就比较容易获得头部的流量。

 

其次是调性上差异很大,虽然抖音在快手化,快手在抖音化。第一,从审美趋同来看,快手是平权的,抖音是自上而下的俯视,抖音更像是名利场。抖音上一条视频如果爆了,它的那个赞在右边的位置很明显;而快手上很高赞视频在左下角很小的地方,不容易注意到它是个高赞的视频,但是从品牌角度来看很难受。

 

第二就是头部效应,要结合评论访谈功能来看,头部效应最明显的一个社交平台是微博,因为微博是为明星打造的,所以这样的平台在信息流层面上都有评论转发功能,评论的同时可以转发到自己的动态信息流里面,抖音有这个功能,快手没有。而所谓的头部效应其实就是为品牌服务,快手追求平权就会压抑这样的功能,但是营销欢迎头部效应。

 

最后是从品效合一的角度,品效合一的意思就是既要面子又要里子,既要让很多人看到,也要卖出去足够多的货。两个平台相比,两家的基因完全不一样,一家是广告公司,一家是直播公司。

 

如果从投放和合作的角度来说,快手可能更适合去库存,即通过低价帮助品牌方销售,但是给品牌方带来的收益是有限的。相对来说,抖音比较适合做品牌端,同时它是唯短视频论的逻辑,直播是为短视频服务的。而短视频与直播的区别在于决策机制的不同,短视频消费相比于直播来说,用户更加理性,有充分的时间去考虑是否购买,因此在不同的消费决策机制下,最终出现的不同的转化效果,转化的规模、时间效率也会不同。

 

刚才讲的是消费者决策机制,接下来是消费者怎么会建立信任,从而关注你。短视频其实是可以有人设的,就像明星一样,相比直播,做短视频的KOL不用特别勤奋,但是需要频繁曝光,让用户对其有意识。而直播对于KOL的体能跟身体素质要求非常高,统计数据显示,能带货的KOL需要声音条件在370赫兹到420赫兹之间,且可以保持精神高昂,喋喋不休的坚持一周,每天直播四个小时。所以直播类的头部达人是很难获取的。

 

那么直播达人其实你跟他们合作有三个要素,叫“高小松”。佣金要“高”,25%以上就算高;把规格做“小”,规格越大、佣金越高,你亏得越多,以少亏的方式多拉客,让每一个新客他的市场费用耗费成本最低化,效率最高化;KOL要“松”,直播类的KOL交战得厉害,一定要跟他们的关系相对疏离,尤其是头部主播。现在的KOL肯定是属于甲方,品牌部才是乙方。

 

所以总结来说,选择短视频还是直播跟行业没有关系,与如何定义企业在品牌上的投入状态是有关系的。建议渠道品牌的企业选择短视频进行尝试,因为短视频的消费者复购率较高;而价值品牌还要做一些市场投放、品牌投放与之相配合,同时短视频跟直播都需要做,短视频更多一点,因为短视频比直播相对的优势是它的影响力会更大,它能覆盖更多的人;一点短视频都不做,只做直播的只有一种情况,就是第三类企业,品牌只是一个商标而已,这种情况下企业本质上是为了挣钱,要看生存和绝对收益。

 

三、网红品牌的大力丸:供应链、内容、分发、成交

 

在品牌营销的时候,我们经常讲的故事是内容给产品的。但是今天出货不像以前容易,大家都在做品效合一,又叫销量型品牌,实际上就是全员销售。但是如果你的品牌具有人格化特征,这个时候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玩法叫供应链给KOL赋能,其实李佳琦、薇娅也是一样的,他们是渠道品牌,渠道品牌更需要供应链去赋能。

 

具体来说,内容赋能是指广告公司做出漂亮的内容,然后赋能到产品,产品赋能到品牌,品牌赋能给经销商,赋能给渠道,最后形成足够的销量,但是它闭环不了,因为最后的销量跟内容无法形成互补,下一次推新品还得找广告公司交高额的创意费用。

 

我们看下一个逻辑——供应链赋能链。以我们卖红酒的例子来看,这个逻辑的内核是我们选择了在西班牙每分钟卖到9.08瓶的酒,是当地的销量冠军,进了足够多的酒,选了正确的产地,选了正确的价格等具有特质的供应链,然后把这些信息对应的做成产品,这样供应链和产品共同组成了有效的内容。并把这些有血有肉的过程全部记录下来,组成一部三个月的连续剧。最终在双十一期间把这款酒以比西班牙市面上低一块钱的价格(99元/6瓶)卖给消费者,为连续剧赢得精彩的大结局,并最终给KOL品牌赋能型在销量上。

 

从销量来看,供应链带来的势能非常大,同时一切物料都可以作为供应链势能,反哺给消费者。并且在之后酒卖得有点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把以前的视频重新剪辑一下变成一部回忆录,而这个剪辑成本是非常低的,反正连续剧经常可以重播。

 

总之,用供应链来驱动整条事情,第一,可以降低内容成本,可以不必那么精良,只要真实就可以了。同时这个内容可以给KOL产生巨大的人设赋能,这个KOL天生是有供应链属性的,因为它从根本上能够提供了类似于创业者人设、供应链专家人设、产品经理人设、专家买手人设、评测者人设等多种人设,并且这个过程增加了KOL的专业度,也就是匠人特征,而这正是短视频消费者所喜欢和愿意买单的特质。

 

所以用供应链来加持内容生产、做内容营销,把厂里面的东西、原产地等信息公开给消费者,其实反而是好事,而且会对前端的人格化形象产生巨大的注意作用。

 

第二,通过舆论控制,在后台精细化的管理黑粉、杠精、键盘侠的数量和内容,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掉粉的事情。

 

黑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商业原罪论型,这种粉丝会评论你的货物为假货,而且这种人的数量很多、非常多;第二类是白莲花型,他们认为商场上是不需要刀光剑影的,他们会介意你夸自己的产品,贬低对手的产品,从而指责你,为对手打抱不平,这样的人也很多;第三类是魔鬼附身论型,他们毫无理由的讨厌你,通过私信、评论等各种方式骂你,最可怕的是这种人还不肯取关你,就是眼睁睁看你怎么凉,而对于这种人的处理方法就是删除他的评论,并且拉黑。

 

短视频中,最害怕的不是不被相信,而是评论区交流之后产生的不信任。因此视频营销的关键是把控好评论区,要让黑粉适度的喷。控制粉丝的精纯度、质量以及动作。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掉粉是有助于优化用户画像。

 

我们的KOL在内容生产过程中吃过苦,比如要去冰天雪地的加工厂里面拍牛排,跋山涉水到葡萄园拍红酒,冒着刺骨寒意进虾塘捕虾等。因此,人设和产品会产生非常强的共情力,而公司的KOL非常团结,对于供应链的团队和中后台服务的团队心存敬畏的。但缺点就是,KOL想换东家很难,因为整条供应链的迁移跟中后台售后、培训是非常复杂的一个过程。

 

这些KOL,我认为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比较厉害的,他可以倒逼供应链给他做报表;第二种是供应链给KOL赋能,我们现在大部分的KOL是第二种类型;第三种千万不要,就是这个人出现了艺术家特征,特别在意自己粉丝规模,已经陷入到当明星的包袱里面去了,然后会形成一个执念,就是要保持调性,要温柔一点给消费者做软植入,结果就是消费者根本注意不到你在卖货。

 

而对于弱品牌,重款式的服装行业来说,KOL的供应链资源单一性是非常致命的。因为所有人都想把最好的供应链交给最好的KOL,形成短期利益最大化。但是好的KOL一定是好的产品堆出来的,那其他的KOL他们就拿不到好的产品、供应链跟价格,这就是供应链资源单一性导致的结果。

 

总之内容生产其实是通过供应链内容化,实现一个成本的降低,但是不光生产出内容还要分发。推出去的话有两个模式,同样是卖酒,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号叫醉鹅娘,她也是卖红酒的,我们是连续剧模式,她的模式叫新闻联播模式

 

新闻联播模式就是今天商务团队推荐了一款新的产品,我要尽可能去包装它、讲它,然后卖掉,然后一个接一个,不会重播,基本上90%的内容创作者都是遵循这个游戏规则。这个模式有两点弊端:一,生产成本很高,一个东西拍一次,复用率很低下,制作成本很高。第二,动销效率极其低下,缺乏稳健的去库存方案,也很难诞生流行单品。

 

而连续剧模式的缺陷就是单次生产成本巨大,谋篇布局比较累,但是可以素材重复使用,有可观的长期回报。然后内容迭代成本要求在选品时要考虑风险,对团队的战略性能力要求比较高,没有回头路,所以一开始的调研、分析很重要。

   

所以我称之为我们这个流派叫单品极限流,这也是品牌应该走的道路,就是要all in的打法。这个其实和供应链内容化的底层逻辑很像,设定爆款产品,我们先想清楚我们要做这个类目,然后供应链内容化,然后再进入到高频分发,因为供应链类似化导致生产成本很低,你分发的覆盖率可以很高。

 

这里额外传播一个视点,抖音目前在单个视频对单个账号的粉丝覆盖率只有3%,就是你发一条视频,从它开始到冷却,1万个粉丝里面只有300人能看到,也就是说就算可以去重,你要发33次才有可能覆盖所有人。因此这个数据告诉我们必须要多发,高频多发触发消费者产生长尾流量和账号级流量。

 

最后就是说最好造一个事件营销,踩上大促的节点,爆款完成,把预期和结果统一。

 

KOL端其实就是放弃对于粉丝规模、对于调性的执念。选拔KOL有三个标准。第一,特别自信,自信到我说你傻,你觉得我才傻。第二,这个人必须要有野心,要有很强的荣誉感,因为他对荣誉感的欲求会让他有更高的格局。第三学习能力要求很高,要求他的自我学习、进化能力要比较强。他要穿越新事物的生命周期去玩更多东西,要有千万级的粉丝,不能只停留在两到三年的一个生命周期。最后就是要适当做一些印象投放,人设投放。

 

而李佳琦的核心是种草极限流,同样是设定爆款类目,找到用户消费点,产品实现多样化,进行高频分发,他可以让一个不名一文的品牌瞬间拥有一些基础的拥趸,最后形成类目心智的垄断。

 

从美妆方面看,未来的发展在我看来只有两个方案,第一是模仿当年的李佳琦,拥有相欧莱雅这样供应链的极限扶持,同时还要平台支持。另外一种可能性可以参考娱乐界,用团体加综艺的方式战胜单流量明星。所以未来很有可能诞生一种全新的玩法,比如有美妆七仙女,这个人做眼影,这个人做面膜,这个人做底妆,每个人可以迎合不同粉丝的需求,再找七家化妆品公司,七个供应链加七个不同类型的KOL变成一个组合,战胜李佳琦。

 

这件事情你只能用娱乐界的方法去套,因为本质上它的核心资产属性是人,人的资产本身就很特殊,需要一些精神层面上的帽子去框,就是美妆七仙女上面的那层帽子才是核心资产,所以美妆七仙女是是八个账号,团体的那个账号是最值钱的,下面七个是子账号,一旦这个人出现一些道德问题或者履约的问题,马上有新人接着,有点像韩国的那种练习生,但每个人都背负着商业化的使命,这就是未来。

 

四、内容创作与成交

 

在微观层面上最容易犯的错误,其实就是成交率的问题,成交率是检验供应链、内容和分发的最后一环。

 

关于成交率我有三个观点,第一,视频趣味性跟视频的成交率没有关系,甚至某种意义上,这条视频越有趣,消费者会越容易被你趣味性的东西引导,而忘记你在推销产品。

 

我要先讲第三点,场景和成交率的关系是正关联,你的场景代入感越好,一定卖得越好,父子两个人翘着二郎腿在沙发上喝奶瓶酸奶就是非常典型的范例。但是我要特地讲的是第二点话题性,因为话题是脚本,因此这个话题跟受众关系越紧密,越有利于成交;跟发起人也就是内容创作者的关系越紧密,越不利于成交。

 

比如有的视频它全程都在自嗨,讲创业者自己的创业故事,但问题就是他没人设,然后把自己当成人设,想传递创业者人设跟创业史,但那些东西跟消费者没关系,而且整个过程和消费者没有知识层面上的利得。牛肉哥之所以会传递创业者人设,是因为把价格打下来这件事情,得罪一些人,制造一个英雄形象,有利于他的人设构筑。

 

还有两个美食大号对于某种海产的营销惨案, 3000多万的播放量,几十万的点赞,一万多条评论,最后总共卖了55条。我们分析原因有两点,第一,卖的东西没有认知力度,很难启动购物思考,然后把这件事情说明白的难度很高。第二点是,他们的视频趣味昂然,但是没有场景代入感,同时这个话题与消费者消费行为没有关系,其次视频内容只具备观赏性,不具备购物代入感。

 

接下来我们进入到下一个话题就是价格带的话题,就是你到底怎么定价才能怎么样卖出货?

 

2019年5月某天的抖音好物榜食品饮料类目,第一名到第十名排序方法是按按购物车的点击量,就是通过视频点到购物车的点击量来排名。第一名很惊人,有30.9万次,销量也很惊人,有26万件的销量;可是第二名就很奇葩了,第二名虽然有12.6万的点击量,但是它的销量只有128件,区别就在价格带。

 

第一名货物单价是69,第二名是119.9,你觉得这里面卖的是一样的东西吗?其实是一家的货,老板是同一个人,他认为第二名的定价更良心,第一名是69块钱一公斤,第二个是119.9两公斤。做完除法以后,绝对客单价其实第二个更低。

 

我的观点是,消费者是不走理性路线的,他们跟着直觉走,他更在意绝对客单价,因为抖音最大的红利是增量用户红利,增量用户是说他以前没接触过这些东西,想尝鲜,所有人尝鲜,都愿意小规格、低成本的去尝试,不管你有钱没有钱,这是底层的本能。四五月份的时候,整个价格带比较明显都集中在69元;十月份现在价格已经提到89块钱。

 

所以我的结论是说,在制订内容策略、分发策略甚至是定价策略时,要充分尊重客观的环境变量,因地制宜调整细节,需要降低“大气压”,不要让“沸点”受大环境影响而升高。不要让成功的沸点受大环境的影响升高。

 

最后结束一句话就是我认为好的营销一定是为好的产品服务,谢谢大家。

   

Q&A

 

1.问:双十一期间应该如何制定给不同KOL的销售价格?

 

正善食品CEO李荣鑫:不了解情况直接说比较不负责,我说一下我认为做得比较好的吧。

 

阿芙精油做了一条非常聪明的策略:大促期间基本不找KOL,平时拼命找。因为平时KOL的价格便宜,可以通过大量投放来确定转化率高的KOL,从而建立了一个内容模型。在大促期间,就直接投放转化率高的KOL的内容视频。通过复活视频的形式,降低花费,保证大促期间的销量。

 

第二,直接做信息流,因为抖加有钱花不完,特别是大促期间,其实流量整体匮乏的,买不到什么流量,但是买集体抖加,虽然ROI会低一点,但是总比排名被别人落下好,所以集体抖加的对象其实也是视频。也就是说今天我们要看在抖音上,你到底缺的是好的去互相能力,还是好的内容转化模型。因为你没有好的内容转化模型,所以极度焦虑。

 

首先,你之前没投过这些KOL,所以很难做决策。其次,在大促期间,很难确定KOL是否有诚意做好内容。因此给你的建议是不能等到大促的时候,再去盲目投放KOL,要在平时把这个功课做好。

 

总结来说,产品是变量,价格是变量,人群是变量,KOL表现能力是变量,播放是变量,最后赌一个全是变量的产品是赌不出来的,只有在比较变量核验成本比较低的时候,把变量都锁定了,才能得到一个好的投放模型。

 

2.问:对于一个产品不是特别多的企业来说,很难只卖现有的几种产品,因此该企业如何能够持续不断的卖不同品牌的产品?

 

正善食品CEO李荣鑫:首先品牌需要有故事可讲,就像前面提到的连续剧模式。在去年,我们一天发30多条视频,不断的给客户讲故事,或者通过回忆录的形式,不停地加工产生新的内容,从而吸引购买。

 

根据阿里巴巴的统计结果显示,我们2018年和2019年全年累计抖音带货GMV是第一名。其次,除了牛肉哥以外,我们的IP还有七八个,只卖这两个东西(酒、肉)自然是不可能的。而在6·18期间,我们在6.16号就已经卖完了所有的货,所以我们找到百威和青啤,帮他们卖掉了1.5万瓶啤酒。

 

中国有很多类目实际上是没有牛肉哥这类IP的,这很有价值。头部杂货铺式的KOL注定过眼云烟,是不可能持续的;我们更需要一些专业型的KOL为老百姓发声,选择更好的供应链,但是今天大家都被蒙住了眼,要么就是美妆、鞋服这种高毛利的,要么就是杂货铺。

 

我赌的未来会出现大量的不同细分类目,比如说我们做食品,主食类的、酒类的、肉类的、海鲜类的、零食类的我们现在都有,都是百万级以上的。实际上还有很多类目还有空白,比如说吃的东西、滋补类的、养生类的,这样产品一定可以有,而且话题性更丰满一点,但是需要匹配对应的供应链才可以。

 

所以我们做号、做内容的核心逻辑是先找供应链,比如说我们有个五谷一丁的号,主食是和南方黑芝麻糊合作的,这个有大家的心理背书,然后通过它来切入到五谷杂粮这个赛道,逻辑就很强了。然后牛肉哥早年踩过的坑,大部分它都没踩到,很顺利的就走上了商业化道路。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