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说长辈戴口罩,是每位年轻人岁末新年第一南
2020-01-24 08:34

劝说长辈戴口罩,是每位年轻人岁末新年第一南

平时吐槽长辈的文章我们都不敢发到朋友圈里,但此时此刻,长辈的健康远比他们的威严来得重要。希望这篇文章,大家转给长辈后,能够起到那么一点效果。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小晴、老瓦、乐高、乌白,头图来源:图虫


没有人想要天天戴口罩把气氛往恐怖的方向拽,可如果防护没做到位,电影里的可怕剧情可能真会发生。/电影《流感》剧照


2020新年撞上了新型肺炎爆发,冠状病毒的潜伏诡计尚未可知。


世界卫生组织、疾控专家均指出,目前所知最有效的肺炎防护办法,即为“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


多地取消了新春集会活动;贺岁片纷纷撤档;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开始戴口罩上班;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场所开始限流,且呼吁观众自觉佩戴口罩;滴滴打车界面上也要求乘客及司机同时佩戴口罩。为己为彼,各行各业都在积极配合,这也让我们充满战胜病毒的信心。



但当大家戴着口罩,反复用免洗洗手液擦拭表皮细胞,匆匆忙忙地赶回家乡,却发现,无论是去年还是今年,打击我们自信心的,永远是家中固执的长辈。


长辈们往往距离可靠信息源更远,营销号的文风和PS效果明显的图片都能让他们轻易上当;可偏偏他们在家中话语权也更大,长期处于“不容被劝说”的地位。这两天,关键词“说什么也不愿意戴口罩的固执长辈”便登上了微博热搜榜。



在一则转发近两万的微博中,一位湖南益阳的女生拍摄了自己劝说老父亲佩戴口罩的画面。


视频中,当爹的先是嫌弃戴口罩“娘炮”,又举出身边人的例子“你看你妈戴了吗”。


当女儿的着急,提高了语调:“戴口罩不是为了好看!”


他便迅速地释放了脾气:“我不戴就不戴!你要戴你戴!你要害怕你明天就走,再讲一句话,老子一耳巴打死你……”为了不戴口罩,他不惜用难听的粗口怼回去,还顺带攻击女儿所在的教育和舆论系统,“读书读傻了你”“媒体就是危言耸听”。


吵架期间,这位父亲时不时发出不屑一顾的冷笑声,用刚摸方向盘的手抓东西吃。


这则微博的九千多条留言中,我们的父母正以各式各样的倔强理由,拒绝佩戴口罩。有网友仅仅是因为戴了口罩,便遭了亲爸反手一拳,嘴唇爆血。


网友@不上岸不改名的汤圆 写道:逛一圈微博感觉真是,魔幻现实主义、割裂。一端是嚎啕求助的武汉患者,就医无门;一端是其他城市的中老年人,生活一切如常,不戴口罩不洗手,咳嗽喷嚏出门走。倒是年轻人达成惜命的一致,抢口罩转求助,反复劝说家里人。


无奈的网友为今年春节创作了对联: 



是不是家家都有“不听话”的父母?几位同事跟我们分享了他们的亲身经历,有吐槽,有怒其不争的无奈,也有碰到懂事爸妈的幸运小孩。


平时吐槽长辈的文章我们都不敢发到朋友圈里,但此时此刻,长辈的健康远比他们的威严来得重要。希望这篇文章,大家转给长辈后,能够起到那么一点效果。


“第一次期待营销号能有所作为”


“你们家里有人愿意戴口罩吗?”


一位早回家的同事在群里发问,一连串否定的答案也跟着刷屏了。那时候,即将回广东老家的我,还没意识到自己会面临怎样无奈的场面。


往年春节回家过年,我都要参与到一场场口水战役当中。父母长辈站在楚河的这一方,我等小辈就在汉界那一头。


找对象了没?二胎什么时候考虑?年终奖发了多少啊?各种千奇百怪,却又难以启齿的问题会像炮弹向我袭来……


但今年战况发生了转变,我们成了主动出击的一方。阻止家人出门凑热闹,劝他们解决剩菜别去市场,恨不得把口罩塞进上交的家用中,发放给长辈们。


口罩横挂在年轻一辈的嘴上,尽最大可能地阻止了口水战中唾沫的飞溅,但它同时也让我们苦口婆心的劝说,注定无法走进长辈耳中。


在病毒接触到生物免疫系统之前,中老年人的侥幸心理和乐观主义精神,率先在每一个个体外围形成了一层魔法防护。


不知长辈对新型肺炎有几许畏惧,但他们说出来的都是:“哪有这么夸张?发烧会死人?哎呀戴口罩太难受了,只有你们这种整天不运动的才危险。要真这么严重,老百姓会没人管吗?”长辈有他们独特自灌鸡汤的方式。



秋裤必须得穿,口罩却不知道戴,戴口罩难道它不暖和吗?


他们也不是不看新闻,只是在被越来越多的案例数字惊出一声“哇”之后,过年该干吗的还干吗。


只能说这个病毒出现的时间实在太毒,它是将个人的生命安全,放到了父母坚守了几十年的传统习俗的对立面。我也实在想不起来,不久前我妈穷追不舍逼着我穿秋裤时,都用了些什么厉害招数。


第一次,我这么希望营销号能有所作为,在他们谣传熏醋、吸烟、喝酒可以防病毒的同时,也稍微提一提口罩的重要性。





一些办法,仅供参考。


加缪的《鼠疫》写的是在北非一个城市,人们奋力与瘟疫抗争的故事。作者借主人公之口说:这一切与英雄主义无关,而是诚挚的问题。这种理念也许会惹人发笑,但是同鼠疫做斗争,唯一的方式就是诚挚。


诚挚是指什么呢?被问到这个问题时,他说:“就我的情况而言,我知道诚挚就是做好本职工作。”


如果营销号做好了本职工作,或许长辈也能做到好好保护自己,这是他们的本职工作。


“长辈已被我长期的冷处理和纵容惯坏了”


家在重庆一个小镇上,这里的年轻人,话语权常常仅限于自身,事关生活方式,诸如养生保健抽烟喝酒,但凡异见全是冒犯。


我曾经是眼不见心不烦吵不过就闭嘴的那种人,但在此刻,我非常后悔没有练习过如何说服他们。


我告诉他们飞机上的乘客都戴着口罩大家一定要注意,叔叔说:“火车上没人戴口罩!”“非典那会儿我们这里也没事!”


我一边转发新闻一边劝爸妈今年不要走亲戚不要聚餐,他们一个反问一句“你还能年都不拜了哦?”,随后径直出门打牌;一个一边应和着一边吩咐我:“行行行,你下午记得出去买点糖,回头客人来了没吃的。”


香蕉有毒,烟花解毒,劝您别信。


感染人数、死亡人数,这些令医学专家恐惧颤抖的数据,在父母眼里就是个饭桌上吹牛的话题。他们习惯了处于信息链的末端并自以为洞悉一切,习惯了热闹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他们被我长期的冷处理和纵容惯坏,看待我的劝告,就像我看他们的养生十则一样荒唐。


如何劝他们戴上口罩?一个话题在微博上闹翻了天,回到现实里,回到这个大批外出人员正在返回的小镇上,没有人在乎,歌舞升平迎新春,宴席和聚会都不会因为区区病毒而让步。


你还走亲戚吗?


疫情爆发的时机太可怕了,我根本不是对手。如果在平时,父母也许闲来无事还能坐下来看看我转发的新闻,耐心听我说几句话,但这是要命的春节,他们急着安排走亲戚的流程、急着菜市场囤鸡囤鸭,急着跟许久不见的老朋友们聚会吹牛。


还有许许多多人家,急着在春节办婚礼、办寿宴,没有人来那怎么行?脸面还要不要?什么冠状病毒,生死有命。


他们的自信是无知给的,而我对此竟毫无办法,我连一个轻飘飘的口罩都送不出去。


我比父母长辈自身更渴望他们真的是天选之人,渴望他们的运气足够好、身体足够健康,可是此时此刻,哪怕是运营商群发一条短信呼吁不要聚会请戴口罩,或者街头巷尾贴上疫情通报和警告,也许都比我说破了嗓子要有用。


“没货了,都被抢光了”


我家在黄石,距离武汉不到一百公里的一座城市。


和网络上流传的那条微博一样,对于这次疫情,平日里说着“人间不值得”的年轻人更加如临大敌。1月20日,我去家附近的药店购买口罩。


刚刚进入店里,医师看了我一眼就说“你是来购买口罩的吧”。她说,这两天但凡是年轻人进门,就是来买口罩。


货架上的N95口罩早已经挂上了售罄的牌子,但还剩余不少医用隔离口罩及普通口罩。当时想着寒假在家里不会待很久,所以只拿了两盒。


结账时医师随口问了一句,这是要去武汉吗?我说,前两天刚从武汉回来。她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用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语气说,你们这些从武汉回来的人都应该先隔离检查几天。


1月23日10:00,武汉封城。


那天走在大街上可以明显地看到,戴口罩的人不到十之一二,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当我戴着口罩匆匆走过时,还会有中老年人用奇怪的眼光打量我,仿佛是什么不祥的物件。


在很多中老年人的理解里,只有生病的人才需要戴口罩,健康的人怎么会需要戴口罩呢?部分戴着口罩的人大概因为觉得闷,还将鼻孔露在外面。虽然距离武汉只有一步之遥,但整个城市都沉浸在过年的气氛里。


回家后我说自己买了口罩,劝我爸妈出门也戴好口罩。我妈问了问口罩的价格,然后说我有钱没处花。我反复强调,她只是说,不习惯戴口罩,没多大事儿。


我爸还给我看了他公司群里的小视频,病房里一个中年男人翘着腿躺在床上,用明显的武汉口音在说“有莫斯大不了的,搞得吓死人的”,镜头的另一边,是十余位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围立在他对面的病床。


钟南山:戴口罩还是有用的。


当天晚上,钟南山和白岩松的对话开始在各大平台流传,人们才意识到,这不是开玩笑。或许是这两张面孔,终于让人们想起2003年被非典笼罩的恐惧。


第二天我又去了那家药店,想要再买一些口罩。这次,还没进门就听到昨天那个医师的声音,“没货了,都被抢光了”。


关于遥远的2003年的共同记忆


上个周末,看到疫情相关新闻,就在广州跑了三家药店买医用口罩,结果要么已经卖光,要么没有符合要求的存货,最后只好先买了一包加厚棉口罩应急。周一上班,目测地铁上的口罩一族已经很多。


周二,同事说公司楼下的一家药店有医用口罩,午饭的时候赶去买,柜台前早排起长队,转眼间一大箱口罩就见底了。听排队的老人抱怨,一条街以外的另一家药店还有“口罩套餐”——必须搭配其他药品一起买。


第二天,戴着新买来的口罩,我登上了回家的航班。


N95的搜索量飙升。


白云机场一早就有工作人员在入口测体温,一路上看到的旅客大部分都戴着口罩。大巴车上,有位乘客拼命咳了两声,全车人都警觉地扭头,他嘶哑着声音解释:“我……我喝水呛了一下。”车厢里顿时一片笑声。


回家的最后一程,这座山西小城里的出租司机得知我从广州回来,关切地问:“坐火车回来的吗?有没有经过武汉?”隔着口罩,他的声音闷闷的。


母亲的工作和防疫相关,因为职业原因,一直关注疫情,家里早早准备下两包口罩,不用我多劝,爸妈都有出门戴口罩、回家先洗手的意识,这点让我很欣慰。


到家次日,有一场家庭聚会,表姐、表姐夫两个医生都戴着口罩来吃饭。大家还开玩笑,这个时候还能一起聚餐,是真正的血浓于水。


新闻联播都说要戴了,爸爸妈妈你们看到了吗?


餐桌上,有长辈问起,是不是太紧张了,山西和武汉千里之遥,真的会有事吗?顺着话题,刚刚从医院退休的大姨夫说起十七年前参与抗击非典的往事,勾起在座所有人关于遥远的2003年的共同记忆。


我们几个年轻人也跟着帮腔,最后,全家人达成了一定要戴好口罩、做好防护的共识。


在网络上看到许多年轻人抱怨,春节回乡苦口婆心劝说家人戴口罩却屡屡碰壁,相比起来,我的家人们都通情达理。这次年关上爆发的疫情,除了是对公共卫生系统、对公众卫生知识的考验,也是对中国式家庭关系的考验——


在传统的长幼话语权格局里,更早通过互联网收到信息的年轻一辈,能不能在家庭范围完成一次“口罩普及”?


当然,戴口罩只是保护自己的第一步,希望更多的家庭像我的家人一样,平心静气地听听子女的意见,认认真真做好防护,唯有如此,“纸船明烛照天烧”的一天才会早点到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小晴、老瓦、乐高、乌白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