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载满武汉人的航班降落,浙江省人性化应对的底气从何而来?
2020-01-29 09:50

当载满武汉人的航班降落,浙江省人性化应对的底气从何而来?

题图来自:图虫创意,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八点健闻(ID:HealthInsight),作者:毛晓琼、吴晔婷、王晨


地方政府对疫情的防控,考验的是一个组织从大脑到毛细血管的反应能力、判断能力和组织能力。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以往人流如织的杭州西湖、灵隐寺空空荡荡,习惯在那一天求神拜佛的人们,改变了多年以来坚持的习惯。

 

这是1月23日浙江省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第三天。浙江省是这一波疫情中,全国最早启动一级响应的省份,甚至比疫情爆发地湖北还要早。

 

浙江省也是最早向社会公开通报疑似病例的省份。1月20日上午10点06分,浙江省卫健委官网发布通报:1月17日以来,浙江省温州、舟山、台州、杭州陆续发现5例武汉来浙并出现发热等呼吸道症状患者,均在定点医院进行隔离观察……患者实验室结果正在按规定复核中,一旦确诊,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通报虽仅有短短一段话,然而意义重大。此前,其它各省市的病例需要省卫健委、国家卫健委双重审核后才能发布,需要走两周左右的程序,并且在确诊之前不发布疑似病例。但浙江在未完成复核前,就发布疑似病例数据,对社会的警示至少提前一周。

 

一位浙江省的工作人员坦言,这一次浙江几乎出动了政府全部力量,从省到地市,从地市到乡镇街道,各级政府组织快速激活响应;卫生、交通、电信等核心相关行业几乎全员发动。在他看来,这并非政府过度紧张,而是基于事实的预测。之所以快速启动一级响应,是因为浙江省早在发现疑似病例之前,根据武汉到浙江的人员流动情况做出的分析:每年浙江和武汉经商、务工的往来人数约有几十万,这一人群流动基数,预示着浙江将会有一定数量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

 

疫情的防控,考验的是一个组织从大脑到毛细血管的反应和组织能力:省一级的高层要有对形势的准确预判和大胆决策;地市一级的中层要有强大的传导和落实能力;基层的街道、乡镇和社区,既要有坚决贯彻上级指令的意志和能力,还要有因地制宜的灵活应变能力。

 

在这套自上而下层层部署,自下而上高效反馈的群防群治的体系中,医疗卫生系统仅是其中一环。这再次证明,在面对重大疫情时,医疗机构尤其是大三甲医院只是最后一道防线。政府的综合治理水平、各级组织的协同作战能力,以及基层群众的防疫意识和自主自律性,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这些因素的组合,构筑了最后一道防线前的层层防御,是战胜疫情的关键。


为什么浙江成为确诊人数最多的省之一?


自1月20日浙江省通报疑似病例之后,随后的一周,被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的人数急剧增多。

 

截至1月28日24时,浙江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96例,除去疫情爆发地湖北省以外,确诊人数最多。而如果只看1月25日至1月27日这三天的确诊人数,浙江总计确诊了111例,比广东省多1例。按照病毒潜伏期2-14天计,现在正是发病集中的时间区间。

 

浙江是“人口小省”,2018年末常住人口数为5735万,和目前在确诊人数上同样名列前茅的广东、河南相比,差不多只有后者的一半。这意味着,浙江的确诊比例要远远超过广东和河南。

 

浙江省卫健委主任张平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浙江确诊人数较多,增长快,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浙江外出在湖北,尤其是在武汉经商、学习和工作的人员比较多。春节前夕,这些人员集中返乡,所以这些重点人员的基数本身就比较大。“从浙江省现在发病数最高的温州、台州地区来看,这两个地区本身就是在武汉经商、学习、工作人数最多的两个地区,这和我们的基数是匹配的。”

  

第二个原因,是浙江政府比较早地对疫情防控做了部署,对重点人员的排查和密切接触人群的隔离观察,落实到浙江省的每一个街道组织、村镇,几乎做到了极致。据八点健闻整理发现,早在1月21日,浙江省长袁家军就在浙大一院召开了疫情防控座谈会,并将之称为是一场“硬仗大仗”。而在当时,浙江仅仅是发现了5例疑似病例。

 

会后,浙江省各医疗机构将医院力量着重分配到发热门诊。浙江省第一时间公布了11个市的发热门诊及疾控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第一时间确定并公布了省市县三级95间定点医院,335个发热门诊。

 

一位在浙江省某三甲医院工作的医生说,1月17日开始,浙江省级的三甲医院紧急召集,开传达会议。连续三天,强调在院研究生和住院医护人员一定要参加。连开了五六场,让所有人务必去一场。每场持续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主要是当时的疫情传达,然后注意接诊时的病史和症状询问,注意有没有武汉的接触史。

 

同样是在1月21日的疫情防控座谈会上,浙江省提出了“五个严格,十个最”的具体举措,号召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排摸传染源,重点是排查近一个月去过或接触过武汉及周边地区的人员。

 

1月21日当晚,浙江省卫健委发布《武汉回浙人员须知》,要求近期从武汉回浙的人员不要外出参加聚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必须外出时要戴口罩。如有发热、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及时到当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在具体方法上,浙江鼓励基层根据自身情况大胆创新。启动一级响应的第二天,台州全市公众聚集场所一律临时关闭,公众集聚活动一律取消,重点区域及主要道路出入口等一律实施体温测量。温州泰顺新兴村的村干部用妇女们平时跳广场舞的拉杆音箱,从村头拖到村尾,挨家挨户循环播放疫情防控知识。杭州滨江新州社区的基层工作人员动员物业和业委会,一天时间完成小区2200多户业主的排查……


如何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


温州市,是浙江省确诊病例最多的城市。截至1月26日24时,已有32例确诊,高于杭州市的27例。

 

虽然温州去湖北务工的人数不多,但常年以来,温州和湖北省生意往来的人数,在整个浙江省是最多的。据当地商会统计,温州在武汉经商、务工、就学有十几万人,前期经过劝阻提醒,仍有大量人员春节返温。经排摸,截至1月27日,返温人员约2.63万人,其中武汉封城后抵温的,3天时间就达9800多人。这些人均属于高危人群,有些在武汉已被感染,回温后发病,发病曲线与回温人流高潮成正比,比如鹿城、乐清和瑞安病例数较多,也与这些地方返温人数成正比。

 

1月23日,温州市某村村长接到了浙江省下发的整体防控的要求。在整体防控要求下,村委会自己又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工作步骤:

 

1. 着重排查武汉返回人员,进而对其进行居家隔离观察,并对居家观察人员家庭张贴温馨提示;

2. 居住在本村的武汉籍人员,要跟踪排查其行程;

3. 其他非本地人士以及曾经到过湖北的人士也是排查对象(排查依据:三大电信运营商数据);

4. 本村拥有武汉居住证的本地人员的行踪情况;

5. 近期在湖北住宿名单内的本村村民行踪和体温情况;

6. 本村内及途经本村的湖北籍车辆排查;

7. 排查并关停人员聚集场所,如足浴店、宗教场所等;

8. 通知酒店等人员密集场所,要求测量体温和停用中央空调;

9. 通知企业对湖北籍务工人员疫情解除后再回;

10. 张贴宣传横幅。

   

除夕那天,这项工作是村长负责,大年初一是村支书负责。大年初二开始,村委会全体出动,一起加班。每天早上8点,村委会成员去村里,主要做的事情是排查往来武汉人员,最早是挨家挨户,当摸排过了一轮后,不用挨家挨户,随后是电话跟访。



这位村长谈到,排查人员,在各方面的配合下,难度并不大。他们有一个名单,汇总了武汉返回温州的人口情况。其中,数据直接跟民航系统、铁路系统打通,由温州市发给各个区,然后区里发到街道,最后到各个村。人员名单每天都会更新。

 

他所在的村里目前总计有三户是从武汉回来的,根据名单,村委会先电话跟他们要返回的人员的联系方式,先确定出行情况。“人还没到温州,我们就先联系上了。”

 

其中一户的居民,春节之前去武汉要账,当时人还没回到温州,村里电话就打过去,要求他自行隔离。他们家还有一套空置的房子,在距离这个村8公里的小区。他回来之后,没有回村里,直接去那套空房子里,自己一个人单独隔离。

 

在其它村里,一些没有多套房子的人员,由区政府安排酒店,在酒店单独隔离。此外,在高速公路上,也进行返温人员排查。如果遇到鄂牌车辆,会让他们停下来,询问及量体温,视情况进行单独隔离。

 

那些隔离在家的人,在第一轮上门排查过后,村委会每天电话跟踪,中午给他们打电话,确认有没有出门。每天安排医护人员上门查体温。每天把隔离人员和当天的排查情况上报给街道,每天两次,上午11至12点一次,下午4点一次。街道再逐级向上汇报。上报的内容包括:根据民航、铁路的名单,每天排查疑似人口及密切接触人口的情况;疑似病例每天的体温情况。

 

对当地居民的宣教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村里在年前就停止了所有的宗教活动。和其它地方情况类似,当地居民中的年轻人比较配合,几乎都戴口罩,但是老年人不太在意。如果村委会看到敬老院、祠堂、榕树下、小卖部附近有老年人聚集,村委会会去提醒,但有些老人还是不太听劝。对于当地的菜市场,从1月28日开始,消费者和经营者进菜市场都要测体温。



突发事件中的人性化

 

自从1月24日武汉“封城”,对人员进出实行严格管制以后,大量此前出境旅游的武汉市民在返回时,只能改签航班,在国内其它城市先行落脚。

 

过去的三天,杭州成了接收武汉游客最多的城市之一。根据杭州官方通报,截至目前,已有4架载有武汉乘客的航班降落杭州萧山机场,其中就包括了一架总共载有116名武汉乘客的TR188次航班。这无疑给已经非常严峻的浙江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根据浙江卫健委的官方通报,截至1月26日,浙江确诊的128例病例中,就有2例来自于TR188次航班。

 

这架航班属于新加坡航空下属的酷航,于1月24日晚上10点多飞抵萧山机场,飞机上除了有原先就搭乘该航班的219名杭州旅客外,还临时增加了116名武汉旅客。酷航方面表示,这116名武汉旅客是因为原本飞往武汉的航班取消,所以自发改签为飞往杭州。

 

航班的突发安排,难免导致同行者的不满。据多位乘坐此航班的杭州乘客表示,他们事先对有武汉乘客搭乘同一航班并不知情。“我们是等到飞机落地后,听到广播里说,武汉籍的游客请坐在原位不要动,才知道同行的有武汉人。”其中一位乘客告诉八点健闻。

 

他们的担心并非多余,经过排查,116名武汉乘客中有2人出现发热症状,落地后被直接送往就近的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并于次日确诊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同机的其它114名武汉乘客被临时安排在机场附近的宝盛道谷酒店暂时隔离。让武汉乘客感到温暖的是,他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比较好的保障:每人一间房,一日三餐由酒店供应,每个楼层的电梯口有公安人员值守,产生的生活垃圾也由专人负责清运处理,确保疫情不会在杭州当地发生蔓延。

 

杭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陈珺芳表示,对这些武汉乘客,杭州市政府派出了3个行动组。一组是医疗组,由萧山卫生系统抽调,负责每天早晚的体温监测,一旦发现有发烧、咳嗽等情况,需要立即上报给疾控中心;第二组是生活保障组,由酒店和当地街道的工作人员组成,负责一日三餐,同时也帮忙代购药品或其它生活必需品。第三组是安全保障,由公安系统负责。

 

而对于同机的219名杭州乘客,出于稳妥考虑,杭州市政府将他们安置在了位于杭州市西南方向的市委党校,同样是一人一间房,每天接受体温检测,只有连续14天没有出现异常,才能解除隔离回家。

 

杭州市民刘先生和家人都在这架航班上。在进入杭州市委党校之前,他们每个人都领到了两张单子,一张是《来杭人员集中医学观察告知书》,上面写着观察期限“自1月25日起至2月7日止”。另一张是一个二维码,可以扫描进群,200多名乘客和相关工作人员都在群里,主要用于日常交流。

 

刘先生说,一开始大家的情绪都比较激动,一来是因为航空公司事先并没有告知他们会有武汉乘客同行,导致他们都有被感染的风险。二来是大多数人都着急回家和亲人过年,可现在一隔离就是14天,多少有点怨气。

 

但现在,大家都平静下来了。在这里待了两天,他们发现政府提供的服务非常到位。一日三餐有专人送到门口,头一天晚上吃的是梅干菜烧肉和水煮牛肉,吃好后放回门口就行。有急需的东西,比如说药品、奶粉什么的,在群里说一下,就有人买好送来,不用掏钱。

 

因为宾馆不能开中央空调,工作人员还给每个人发了个热水袋。“听说还搞了一个临时家人送货点,可以让家人把需要的东西拿过来,工作人员再给我们送上门。”

 

此外,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杭州市委党校27日还在两个楼层试用了机器人送餐服务,预计第二天16个机器人就能全部上岗,承担所有楼层的送餐任务。

 

1月25日晚,又有3架载有武汉乘客的国际航班(AK1574、CA734、MF8642)降落杭州萧山机场。3架飞机上共有武汉乘客25名,其中有1名发热病人,已送定点医院治疗,其余24名安排在定点宾馆医学观察。因为实验室诊断该发热病人系普通发热,同机的其他乘客在集中等候数小时后解散。


在1月28日萧山区政府的通报中,包括通过机场输入的二例病例在内,目前萧山区的四例确诊病例均未二次传染。这四名病人情绪稳定,病情也趋于好转,其中三名体温已恢复正常,另一名患者的症状也有所缓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八点健闻(ID:HealthInsight),作者:毛晓琼、吴晔婷、王晨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