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湖南涟源的防疫观察:春节我表哥返乡娶媳妇
2020-02-03 17:00

来自湖南涟源的防疫观察:春节我表哥返乡娶媳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潮(ID:njunewtide),南大学子家乡防疫纪实,南大新传“未来编辑部”出品,作者:龙盼


在这里,我和其他人一样,只是一个见证者。我的生活已经成了这一事件的一部分。我住在这里,和所有的一切在一起。——S.A.Alexievich


腊月二十八,大舅舅的儿子、我的表哥驱车800公里从广西南宁回到湖南老家涟源,不仅为过年与家人团聚,更重要的任务是回乡娶媳妇。


经人做媒,表哥返乡后很快就寻到了称心如意的对象,短短两天便“谈婚论嫁”。按照家乡的习俗,订婚要办酒席,请亲戚和媒人吃一顿,大家沾沾喜气。


腊月二十九,武汉市宣布“封城”。当天晚上,村委委员的二舅打电话给母亲,告知疫情。订婚酒讲究热闹,亲戚越多越好,可大家犯了难:现在有疫情,政府、专家都号召少聚会,可不参加又不合礼节。


涟源地处湖南中部,属娄底市,常住人口逾百万,下辖19个乡镇,杨市镇是其中一个。杨市镇下辖29个行政村,我家就住在其中一个村子里。村子极其普通,能体会到传统味道的除了每个人纯正的乡音外,大概就是过年习俗了,而今年这些习俗却面临肺炎疫情的挑战。



大年初一(1月25号):一个人的串门


大年初一是祭奠祖先、拜访邻里的日子。按照家乡的习俗,各家各户上坟祭奠祖先后要到邻居家拜年,一般是派家庭代表(往往是年轻人),很少成群结队。



拜年的范围一般是同一个大队的。所谓大队,是1958年到1984年的生产队,这一体制虽然早已取消,但很多情况下仍在村里充当着界定亲疏远近的标准。按照以往拜年的经验,大年初一我可以拜访30多户人家。


但今年,为防万一,我没有踏出家门。


不仅我没出去,全家都没出门。取消走访的决定是除夕全家一致通过的。作为家里较早关注疫情的人,我有意识地传播相关信息,却没有引起父母的重视,姐姐倒是经常和我交流,她也关注一些专业媒体发布的信息。


二舅腊月二十九打给母亲的电话,引起父母的重视:离我家不远有一家人刚从武汉回来。父亲说一定要避免和这些人接触。微信上有关新型肺炎的消息很多,年三十他转发了一份名为“湖北返涟人员”的文件到家庭微信群,文件里有从湖北回来的人的身份证号、性别、家庭住址。


父亲建议今年大年初一只扫墓,不拜年。


(微信群聊截图)


虽取消了大年初一的拜年,母亲却还是为可能到访的客人备好了瓜子、水果,但当天只有一位访客——我的远房堂哥。他说从微信上了解了“这种病”,“没有走很多人家,在路上戴了口罩,但是到家里来特意摘掉了。”


大年初二(1月26号):没办成的聚餐


家乡有一句俗语:“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寄娘。”意思是大年初一子孙要拜见祖辈,初二女婿要拜见岳父,初三初四要拜见“寄娘”,所谓寄娘,类似“干妈”,家乡人认为小孩认一个干妈更容易带大。


初二是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外公外婆有六个子女,初二这天都会去给两位老人拜年,往年在外婆家的聚餐有三四十人,可今年只有几个人去。


外公外婆提前几天就让母亲帮忙订购食材,准备聚餐。四五桌的饭菜年逾八十的外婆根本忙不过来,这几年都是两位舅妈忙活,忙不过来还会让母亲帮忙。除夕那天大舅打了两通电话埋怨母亲食材买得太少,猪肉、排骨根本不够四五桌人吃。


年初二,令外公外婆感到错愕的是,没几个人回去。我家离外婆家近,十多分钟就到。父亲和姐姐当代表去给老人家拜年。姐姐告诉我,外婆在大姨一家来之前,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看到他们戴口罩觉得很奇怪。外公外婆不会上网,外婆听力很差。


按往年,初二是四世同堂的热闹日子,外婆会准备十几个红包挨个给孙子、外孙、曾外孙发压岁钱。姐姐说,今年外公外婆家冷冷清清,很安静。


(姐姐拍摄的大年初二的外婆家)


初二不聚餐是全家集体商讨的结果。父亲是聚餐的坚决反对者,他拿出各种新闻来佐证,比如“截至1月25日,广东、湖南等30个省份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一级响应”;母亲在我和姐姐的策动下也答应不去聚餐,并开始和我的舅舅、大姨们商量;他们或从子女那儿,或从微信上了解了疫情,明白这个时候聚餐不好。


然而反对声也有,三位大姨中有两位坚持认为不该如此害怕,根本没有这么危险。大家本来已经告诉外婆初二不回家团聚,但有位大姨还是全家开车到了外婆家,戴着口罩给老人家拜年。外婆看到大姨一家来了,赶紧叫舅妈把冰箱里的食材拿出来,可大姨一家没坐几分钟就走了。


外婆家的团圆饭终究没能吃上。


大年初三(1月27号):微信群里的通知


大年初三,父亲从微信群里获得各种消息,有的措辞激烈,但真假难辨,比如这则:


重要通知发三遍:根据湖南娄底涟源市防控指挥部最新指示,要求迅速做到以下几点:


1、村与村之间、组与组之间交通全部隔断,所有进出道路必须断路,下午4:00前必须隔断到位,并上传隔断图片到党建群;

2、各村辖区内人员原则上只能出,不能进,没有返乡的一律不返乡;

3、对发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各村必须第一时间报告镇指挥部办公室,并做好稳控工作;

4、改变宣传方式,采取大群带小群,村建大群,组建小群,户建家人群、亲友群和朋友群等方式进行宣传,做到不上门拜年、不聚餐、不外出,一律电话短信拜年;

5、村两委干部一律取消休假,分组划片联户落实责任,排查时不得与农户直接接触; 

6、无特殊情况,不得集中开大会,村两委干部尽量不集中在一个办公室办公;

7、严禁农户做红白喜事,村厨一律不得上门服务,一旦发现违规者,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在娄底市和涟源市的官网上都找不到这则通知。为了验证真假,初三下午6点我戴上口罩去村口,并没有发现任何“封村”的措施。


涟源市政府连发三则通告,禁止举办各类宴会酒席等集体活动,禁止群众性文化活动,如龙灯、狮子、花鼓、送财神等涉及人口流动与聚集的传统民俗活动。


初三,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禁止利用麻将馆、棋牌室等进行聚集活动的通告》,宣布全市禁止利用麻将馆、棋牌室等进行聚集活动。为了减少人员流动,甚至对公交、农村客运班线暂停运营。


(涟源市人民政府官网的通告)


身边的人对疫情都有一种恐惧,对各式各样的通知来不及辨清真假就转。人们也少有互相走访,听母亲说常年烟雾缭绕的几家麻将馆也“偃旗息鼓”。大家对从武汉回来的人似乎有一种害怕瘟疫式的躲避。


大年初四(1月28号):难办的订婚酒


大年初四,是外公挑选的黄道吉日,表哥要办订婚酒席。按习俗亲戚都应该参加,但我和姐姐极力反对,母亲犹豫了,开始和亲戚们电话商量。


大家的为难一度使大舅改变了心思,决定将日子往后推。大舅告诉母亲,他也知道现在形势严峻,有的人家连准备许久的婚宴都取消了;但年初三,大舅又打电话说订婚宴照常。


母亲得到的舅舅和姨的反馈都是“应该去”或者“至少派一人参加”,她动摇了,也学着大姨的话:“哪里有这么危险?”


姐姐和父亲搬出各种数据、新闻告诉母亲的确“危险”。最后,我家决定缺席。母亲说,应该很多亲戚都不会参加。


订婚酒在初四中午如期举行,我在家就能听到大舅家接亲时放烟花、爆竹的声音。母亲上午11点左右挨个给几个姨打电话,发现有两个姨还是去参加了,母亲有种“被背叛”的失落,只有一位姨和她步调一致。听说参加酒席的人虽然少,但也有三桌,按每桌8人算就是24人,不知道有几个亲朋戴了口罩。


大年初五(1月29号):“巨额乘车费”


初五上午十一点, 有人在朋友圈转发丁香医生的“全国新型肺炎疫情实时动态”,评论说湖南已是“第三疫区”:截至上午九点,湖南省确诊221例,其中娄底有13例,涟源占4例。


下午五点左右,村里有宣传车用喇叭播放防控措施,重复播放“娄底市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六条号召。


有路过的大妈说:“这种病太危险喽!死掉的人已经一百多个了!听说武汉出来的人有二十多万!” 


“不是二十多万,是五百多万。” 父亲说。


“五百多万,那不得了!”路过的大妈说。


邻居家一大早就租车带孩子去娄底市“专门的地方”检查,幸好没问题,小孩在过年前和从武汉回来的一家人有过频繁接触,这几天一到晚上就有些发烧。开往市区的客车初二就停运了,他们不得不花了300元租了一辆车,而客车来回也就30元。


邻居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其他人,让我母亲保密。


母亲说看到一把烧掉的纸钱,邻居家的奶奶信这一套,烧纸求去世的先人保佑。


参考资料:

涟源市人民政府官网 城市概况

涟源市人民政府官网通告:

1. 涟源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令 第 1 号

2. 涟源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令 第 2 号

3. 关于进一步明令禁止利用麻将馆、棋牌室等进行聚集活动的通告(第3号)

新华网:病例还会不会大规模增加?听钟南山怎么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潮(ID:njunewtide),南大学子家乡防疫纪实,南大新传“未来编辑部”出品,作者:龙盼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