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黄牛、微商和代购都拿不到的口罩,到底流向了哪里?
2020-02-04 21:03

连黄牛、微商和代购都拿不到的口罩,到底流向了哪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显微故事(ID:xianweigushi),原标题:《找了15个APP、8个黄牛、3个代购,他还是没有买到口罩》


No.1  “上班以后,才发现囤的口罩根本不够”


一场疫情到来,口罩成为了硬通货。


郑晓迪现在很懊悔,年前跟风在药店抢的100只一次性医用口罩,目前看来还不够用一个月的。


尤其是2月3日开工后,每天上班、通勤都需要勤换口罩。如果按照一次性口罩使用4-5小时就要更换的速度,一周上班就要用到20个口罩左右,那100只也就最多用一个月。


口罩的紧缺,他之前就有意识到。目前除了北上广深、许多二三线城市的小区也已经采取半封闭状态,外卖和快递都不能进入,必须统一走到小区门口拿。


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下楼买菜还是拿快递,都需要耗费口罩。上班,只不过是加速了口罩的消耗速度。


眼下疫情却还在上升期。截止到2月4日,全国确诊人数已经达到了20473人,疑似23214日。像郑晓迪这样从老家回到工作地点的返工人员也陆续抵达,湖北以外的确诊病例也逐步增多了起来。


口罩依然是普通人和病毒对抗的第一道屏障,只可惜它是个快速消耗品。


虽然许多公司对外宣布可以延期上班,或者选择远程在家办公。但郑晓迪所在的金融企业依然需要坐班,他从沈阳老家回到北京,被公司安排在鸟巢附近的营业点办公。


该营业点是公司为返回北京的员工额外增设的办公区,任何从异地回京的都需要在该营业点办公14天,确认身体健康后,才能返回到国贸的办公地点。


这导致郑晓迪需要花更多的时间通勤,从原来的地铁15分钟直达办公楼楼下,变成了转3趟地铁,花20多分钟才能到鸟巢。


更多的换乘、更长时间的通勤、以及长时间在办公室里工作,都增加了他暴露在公共场所的几率,以及被潜在传染者感染的几率。


和郑晓迪类似的上班族、以及需要日常上课的学生成为了目前买口罩的主力军。后者已经有不少学校宣布延期开学,但公司却很难宣布延期上班,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都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压力。


即便是现金流相对充沛的餐饮行业龙头西贝,其董事长贾国龙也对外表态,“疫情会导致两万多员工待业,贷款发工资也只能撑3个月。


原本计划7-8个亿的生意,突然变成0,没有收入还必须持续付出”。即便是遣散员工,对于企业来说减轻了负担,但整个餐饮行业有接近三四千万人的就业,大面积的人失去工作也将带来更严重的影响。



去年春节七天假期内,全国零售和餐饮业销售额约10050亿元。而因此次疫情影响,今年餐饮行业零售额仅在7天内就会有5000亿元的损失。除了餐饮,旅游、文化娱乐、影视、实体零售等行业,都将在此次疫情中受到影响。


一面是企业和员工共同面对的艰巨生存压力,另一面是疫情不断扩散带来的公众健康风险,一张薄薄的口罩,成为了维系这个微妙平衡的唯一桥梁。


但真的当郑晓迪意识到口罩的紧缺时,目之所及的电商平台、药店、便利店已经已经再也找不到可买的口罩了。


No.2  连黄牛、代购都不能保证口罩的货源


没有这次口罩紧缺,郑晓迪不会知道原来互联网上有这么多的电商平台。


为了抢购口罩,他先后尝试了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贝贝网、洋码头、多点便利、便利蜂……下载又注册了接近20个大大小小的电商平台,得到的结果是,大部分的口罩都显示已经售罄,好不容易抢购到的口罩,隔天居然收到了取消订单的短信。



支付成功也不代表你能够真的得到那只口罩。郑晓迪就遭遇了一次虚假发货,商户为了给自己刷成交量,在平台上挂出了根本不存在的口罩,诱导消费者下单,然后商户再假意说口罩不足,无法发货,给用户取消订单。


听朋友说拼多多上还能够拼到一些口罩的订单,郑晓定很激动得和朋友拼了一单,但没想到成功支付几天后,在临出货时也自动取消了,原因是工厂被政府统一征用,已经没有额外的产能来生产给平台的口罩。


所有平台上可以找到的口罩、以及平时产能较大的口罩品牌,都把目前的存货运往了湖北省,用于防疫一线。


2月3日,霍尼韦尔把最后库存中仅存50万个KN95口罩全部运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时也表示,目前全部产能已用于配合政府保障个人防护用品的供应。未来在电商平台不再单独给个人用户供货,恢复时间待定。



有些微商直接找到了口罩生产工厂,希望能够直接和厂家签单。


乔亚所在的微商集团其创始人找到了为日本MK品牌生产出口口罩的安徽加工厂,该创始人表示紧急期间只计划给她部门的员工提供必要口罩,不单独售卖。



乔亚知道了这个消息以后,告诉周边的亲戚朋友,联合一起在知道消息的当天下单了5000只口罩。


第二天,创始人从工厂那边得到消息,“由于工厂2/3的人力和产线需要给政府赶制口罩,而集团目前定了600万只口罩远远超过了工厂能够给到的数量,最终无法保证实际到货数量,按实际到货给大家退多余的款项”。


乔亚还是幸运的,或多或少她还能得到一小部分口罩。但郑晓迪就没有这样的运气了。


在电商渠道受挫后,郑晓迪开始私下找朋友打听有没有其他的靠谱口罩渠道。


经朋友推荐,他先后加了3-4个宣传有口罩货源的人,其中有一半虽然支付成功,第二天就给他退款了,说没有抢到货,工厂拒绝了订单需求,原因都是一样的,“被政府征用,产能不足”。



赵阳是药店和工厂之间的口罩代理商,之前一直负责给北京药店供货。听到郑晓迪的需求,赵阳表示会尽力从供货给药店的货里分一些出来单独售卖给需要的人,但不能保证配送时间,“要分开一箱一箱运送,不然容易被快递扣下来”。


次日,郑晓迪却收到了来自赵阳的退款,理由是“工厂的货没有发出来,药店也没供货了”。


目前,口罩厂家负责生产,运输和掉调配到底是供给当地还是支援其他地区,都由政府统一安排。考虑到疫情防控的需要,这批生产出来的口罩被优先支援湖北医院,因此,其他线上线下药店口罩缺少了货源和配送,自然供应紧张。


陈伟和郑晓迪说自己有办法在越南工厂拿的货。陈伟之前做的是生鲜社群电商,所在的群里有不少用户表示出对口罩的需求,于是他拖关系找到现在是外科医生的大学同学,对方给陈伟推荐了这个越南工厂。



但陈伟提供的口罩价格不菲,100个外科口罩在430元左右。这笔郑晓迪此前买的5个两元的同款口罩贵了10倍不止。“现在国内能生产医用外科口罩的工厂直接被控制了,成本自然比国内那些口罩要高很多”,陈伟这么解释。


缅甸、尼泊尔、越南等地成为了跨境口罩首选地


除了这些私下渠道,郑晓迪也想到了海淘,可能物流速度无法保证,但也比拿不到货来的好一些。然而,全球的口罩早已被抢购一空,他先后找了日本、澳洲、加拿大等国家的代购,但都表示目前没有货源。甚至连意大利,也买不到合适的口罩了。



辗转了好几轮,郑晓迪先后找了8个个人渠道、10个代购、15个电商平台,最终下了3个单,被退了两个,剩下一个单还是靠在澳洲读书的朋友买到的,只是物流配送可能要1-2个月才能收到。


一张成本几分钱的口罩,在疫情之下,却成为了一个连黄牛党和代购都无法得到东西。花了一下午时间,郑晓迪收获甚微,看着柜子里零散得不到50只的口罩,他气得把手机往沙发上一丢。


“都说政府征用政府征用,但我们这些普通人到底去哪里搞到每天都要用的口罩呢?”


No.3  口罩都到哪里去了


根据调查数据,2018年全国口罩产量为45亿只,2019年生产量预计在53亿只,即使按照每天最大产能2000万只,一年最多生产73亿只。


“全国口罩厂家至少3万以上,在常态下市场供应充足,但现在疫情突发而且正赶上春节,天灾人祸,不仅是各地医院,全国人民都在找口罩,工厂没有足够工人加上原材料短缺,是造成近期口罩等防护物料短缺却供应不上的主要原因。”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主任刘宏斌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候表示。


换句话说,在这种特殊时期,如果全国人民一天一换口罩,用不了一个星期。


早在1月27日,浙江省经信厅就表示,未来4天,全省医用外科口罩缺口约400万。这还仅仅是浙江一个省的数据,把目光扩展到整个疫区、扩展到即将迎接春运返程挑战的全国,可以预料到“口罩紧张”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一方面,疫情紧张的已经不仅仅是武汉一个城市。


口罩主产地的珠三角和长三角两个区域,广东和浙江疫情也都很严峻。截至2月4日,广东和浙江的确诊也分别达到了829人和797人。全国疫情也在不断上涨,再加上大家的疯抢,各地医院尤其重灾区武汉医院的口罩等防护物资的紧缺也就愈加严重。


另一方面,生产口罩的工厂本身也面临着人力不足的情况。李德生的口罩工厂在1月23日临时停止休假,提前开工,但召集那些已经返乡的工人并不容易。


李德生说,有的人已经回家过年了,临时把对方叫来他们也不理解,工厂也不愿意承担这个成本。后来疫情越来越严重,有些工人的老家已经封锁了,你要把人再叫回来人家也出不来了。


口罩上游供应链也面临着春节休假的问题。缺乏持续生产使用的原材料、以及充足的工人,原有的口罩产能得不到释放,让口罩的稳定供应更成为不可能。


此外,李德生也介绍,虽然普通的外科口罩没有生产技术上的难题,但工厂需要具备生产外科口罩的自制,其中涉及到必要的杀菌环节。杀菌后的医用外科口罩需采用特殊材料包装,才能保证新的细菌不会进入口罩,但很多微商找到的小工厂并不具备这样的技术。


换句话说,哪怕微商临时找到,并提供供货的口罩,也未必真的干净,达不到外科口罩的级别。他们所生产的口罩只能做普通的防花粉、灰尘等用途,对于病毒和细菌的过滤程度有限。


针对普通人的口罩使用问题,有些城市已经开始进行预约登记领口罩的政策。其中,上海和厦门等地已经实施,进行在线登记、摇号购买。即便摇号成功中签,单次可领的口罩也不超过5个,无法满足普通上班族的日常需求。


No.4  没有口罩的日子我们应该怎么办?


个人途径购买口罩的渠道几乎全军覆没。


眼下郑晓迪只能选择重复佩戴一次性口罩,回家后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第二天重复使用。“总比什么都不带的好,只能当做是个心里安慰了”,郑晓迪说。


除了反复使用口罩的郑晓迪,还有许多人利用医用纱布、棉柔巾等材料开始自制口罩。



即便日常使用十分紧缺,但还是有一些地方,出现了获取口罩的“特殊方式”。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为了排查湖北返乡人员的路径,提出如果提出相关线索,可以每核实1人获得30个口罩的奖励。



面对大部分人无法购买到口罩的情况,中国疾控中心开始倡导大家在不必要的场合下浪费口罩。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表示,如果个人到公众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戴上口罩。个人独处,自己开车或者自己到公园散步,没有特别密集的人员接触的情况,也可以不戴口罩,因为这样的情况感染风险是很低的。


但实际感染的可能性难以用一句话衡量。2月3日,天津市宝坻区某百货大楼内部,相继出现了5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这几个病例都没有去过武汉,也没有接触过确诊病例,而且从前三个病例发病时的情况看,似乎找不到到任何流行病学上的关联性。


然而,随着非湖北接触者被感染武汉肺炎的情况越来越多,对于口罩紧缺的恐慌也越来越严重。


但截止目前,尚没有公开信息显示,全国的口罩在政府统一调配下,到底是如何分配和运输的。


如今已经开工第二天,每天依然要打卡上班的郑晓迪,只能祈祷着自己的口罩不被快递拦截,祈祷自己存有的口罩能够用到海淘那批口罩抵达为止,祈祷在口罩耗尽之前,疫情能够被控制。


因为除了祈祷,一罩难求,他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应采访者要求,郑晓迪、赵阳、陈伟、乔亚、李德生等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显微故事(ID:xianweigushi)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