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关键在于组织动员与群众动员相结合
2020-02-11 10:18

疫情防控,关键在于组织动员与群众动员相结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ID:hangyeyanxi),作者:走南闯北的社长,题图来自原文供图


近期,社长推出的《桂华丨打赢疫情防控战:从歼灭战转向人民阻击战》、《桂华丨打赢疫情防控战2:协同作战》,向大家说明了疫情防控的关键在于各地区协同作战,在人民动员的基础上打一场人民阻击战争。这说明疫情防控的关键在于动员,从动员的主体而言,既要强调组织动员,也要重视群众动员。那么,如何将自上而下的组织动员与群众动员有机结合呢?且听社长分解。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方面,“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实施联防联控与群防群治。


从当前疫情防控实践来看,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政治要求下,各地农村封村封路等一系列硬核措施纷纷出台,应该说行政体系内部基本做到了自上而下的组织动员。


然而,根据笔者的观察,依靠基层组织动员实施硬核防控措施的弊端也不断凸显,首当其冲的是农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村庄内部的集聚性活动仍然频繁。


当前农村疫情防控,其突出问题在于群众自觉防控意识仍然不强,关键在于如何实现组织动员与群众动员的有机结合。


基层组织动员的常态化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具有突发性特点,疫情防控工作也随即由早期常规治理向运动式治理转变。作为武汉返乡人员,第一次成为农村基层组织的重点关注对象,这也为笔者观察农村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通过与村医、村干部的频繁接触,笔者发现以运动式治理为主的农村疫情防控也逐渐常态化,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基本上得以动员起来。


一般而言,基层组织体系包括村组干部、村医、乡村教师、党员、老干部、积极份子、志愿者等等。就笔者的亲身经历而言,最早受到基层组织的关注要追溯到1月22日,村医戴上口罩主动上门登记武汉返乡人员信息。第二天,村医协同村干部一起入户,给我们免费发放了体温计和两包口罩,并进行了相关宣传与劝导,比如尽量不要出门、在家多陪陪父母等等。随后,村医和村干部几乎每一两天入户一次,有一两次县里、乡里的领导也上门慰问身体情况。


在基层组织每天入户的随行人群中,笔者注意到乡村教师和党员也被动员起来参与入户走访和信息排查等工作中来。再后来,我们的父母也被要求居家隔离,门口墙壁也贴上了“此户有湖北返乡人员,请自觉隔离”字样的红色条幅。


除此之外,村庄内外的固定大喇叭和流动式广播也轮番对村民进行宣传动员,比如提醒村民及时上报湖北返乡人员信息且不要瞒报、劝导群众不要串门、不要聚众打牌等等。


在基层组织这样的全面动员之下,最早具有防控意识的年轻人就更加意识到疫情防控的必要性了,不仅主动测量体温、积极配合基层组织排查工作,而且会主动劝导家人亲戚朋友多加防范,不要串门或聚会打牌,也坚持要求父母测量体温等等。


但是,对于中老年人而言,他们一开始不以为然,照常外出串门聊天,后来随着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的频繁入户、大喇叭的反复宣传以及封村封路等硬核措施的实施,他们才逐渐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无论是心理上还是行动上都陷入了一个短暂性的紧张阶段。比如老老实实待在家里,而不是执意习惯性地外出串门或打牌;又比如出门购买物资,也愿意主动戴上口罩了等等。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农村疫情防控,基层组织动员逐渐常态化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群众动员。


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日常化回归


虽然封村封路等硬隔离措施能够阻止村民走亲访友,但是随着天气回暖、阳光和煦,群众经历短暂性恐慌之后又开始放松警惕了,村庄内部的聚众打牌、串门闲聊、卫生习惯等生活方式很快又回归日常化,成为当前农村疫情防控的新型隐忧。


笔者以为,这一现象背后的问题在于群众并未真正动员起来,从基层组织动员到群众自觉行动的关键环节还没有真正打通,大量群众的防控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


自从大喇叭反复宣传以及封村封路之后,村民们基本上取消了拜年习俗,大大减少了村外活动,甚至持续了近一周左右的时间村民都老老实实在家待着。然而,随着天气转暖,村民们普遍感到“天天在家都要憋出病了”。


在农业生产方面,尤其是那些大棚种植户也开始频繁地到田间地头忙活起来了;在生活方式方面,村民慢慢地就重新开始了在自然村范围内的串门闲聊、聚众打牌、跳广场舞,村民们的生活方式似乎又回归了日常。在这样特殊时期的特殊要求之下,农民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生活观念却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村庄内部依然存在大量聚集性活动。



结合当前疫情现状,笔者多次劝解周围的亲朋不要聚集,但他们却给了我一个意外的解释:不要紧,现在封村后外面的人都进不了村,就是乡长来了也不让进村,在村里天天玩的这些乡亲们从外面打工回来也都超过14天了,所以我们都是安全的。


事实上,村民们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村里每天都有人需要外出购买生活物资,也不可避免地与外人接触,因此这里面还是存在潜在风险的,仅仅是依靠熟人社会里的安全感而放松警惕显然是不妥的。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为什么大喇叭反复宣传、村干部跑断腿,群众仍然照样进行一些聚集性活动?事实上,农民对于突发性事件的认知一般来源于生活经验。如果农民身边并未出现类似感染病例,基层组织无论如何宣传动员,也难以引起群众的真正重视,那么再严重的疫情都是距离农民很遥远的事情。


由此就不难理解天气转暖后农民生产生活又回归日常,以及熟人社会范围内的聚集性活动也渐渐恢复起来等现象了。可见,非常时期的群众动员,除了行政体系内部的组织动员,还需要结合生活经验和社会基础进行群众动员,真正提高村民的防控意识。


疫情防控重点:组织动员与群众动员相结合


针对当前疫情防控遇到的新问题,农民生产生活回归日常,群众防控意识仍然不强,需要反思的是:从基层组织动员到群众自觉行动之间的关键环节究竟是什么?如何提高群众防控意识、让群众真正自觉行动起来?行政体系内部的组织动员与群众动员如何有效结合起来?


群众动员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由于此次疫情防控是一次突发性的公共卫生运动,群众动员的主要任务是劝导疫区返乡人员自觉隔离,引导大多数健康群众自觉减少聚集性活动等。


然而,仅仅依靠行政体系内部的组织动员,自上而下的考核体制容易滑向形式主义的“表格防疫”;如若仅仅依靠群众自发性防疫,群众难以克服既有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往往需要借助外在的组织力进行有效引导。笔者以为,将当前的基层组织动员与群众动员相结合,可能是当前低成本且有效的疫情防控办法。


具体而言,当前农村疫情防控阻击战,需要在基层组织动员的同时,通过发动群众身边的人,比如本村的年轻人、志愿者、积极分子、老党员、老干部等社会性力量,积极引导群众真正认识到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与聚集性活动的风险性,积极倡导一种积极健康的疫情防控意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ID:hangyeyanxi),作者:走南闯北的社长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