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不应该吃“宠物”?
2020-03-30 08:03

我们为什么不应该吃“宠物”?

本文来自公众号:一犬一话(ID:yiquanyihua),作者:青城,心理咨询师,原文标题《真香定律不该被如此解读:我们为什么不应该吃“宠物”?》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件事,抖音上有一位家长,上传了这样一个视频——



▲ 这就是抖音上的原视频,我们给小姑娘打了码


可以看到在视频里,小姑娘先是哭着说“不要吃我的好朋友鱼鱼”,然后下一个镜头就是小姑娘吃着鱼,旁边大人问:“好吃吗?”小姑娘兴高采烈地说:“好吃”,屏幕上打出“真香”。


可能有人看到这个视频后觉得有趣,但我们却觉得很不舒服——这并不是“真香”。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其实是因为在这个事件中存在着认知观念的冲突。


在孩子看来,鱼鱼是她的好朋友,是宠物;但在她的家长眼里,鱼只是食物——孩子对食物抱有感情是十分幼稚可笑的事情。


▲ 一条鱼到底是朋友还是食物,有时候可能答案并没有那么简单


视频的最后,家长将自己对待动物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身上,并毫无意外地取得了成功。


然而,虽说这对家长而言是一种“纠正”,可仔细想一想,这其实是一种“扭曲”。


我们不禁想问,为什么家长要灌输这样的价值观给孩子?这真的合适吗?


而我们又为什么不应该吃“宠物”呢?



我们该怎样正确认识动物?


动物在人类生活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而人类对于动物的认识也是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变化的。


人类进入近代文明社会后,许多国家都相继制定了保护动物福利的法律,而近几年大家也频频呼吁我国大陆的小动物保护法的出台。


动物保护立法的前提就是社会意义上的动物分类。根据世界动物保护协会(World Animal Protection)等组织的呼吁,目前国际公认的动物分类标准是:野生动物、农场动物、实验动物、伴侣动物、工作动物和娱乐动物等六类。



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是指在大自然的环境下生长且未被驯化的动物。


大家对野生动物最普遍的了解可能来自动物园,以及《动物世界》等节目。


虽然看起来野生动物离我们很远,但我国有些地区依然有捕杀、食用野味的风俗。而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引起了人们对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的关注。


为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维护公共安全和生态安全,2020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3月9日,《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式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份征求意见稿也明确了禁食相关的规定和惩罚措施。



农场动物


这类动物就是我们所说的家禽家畜。人们畜养这些动物,是为了获取生活生产物资或者劳力,比如获取牛奶、肉品、皮制品、骨制品等。


各国对这类动物的饲养规范和卫生标准都有着严格地规定,以保证这些动物食品、制品的安全性。


在我国,与肉类有关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就多达十六种,其他动物产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就更多了。特别是近年来禽流感这样的人畜共患疾病的爆发,让人们更加重视农场动物的饲养规范和卫生标准。


此外,动物保护组织还呼吁动物养殖者在载卸、处置、住栏、喂饲和饮水时以人道的方式对待农场动物。



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泛指用于科学实验的各种动物,包括经过人们长期家养驯化,按科学要求定向培育的动物。


实验动物为我们的医学、脑科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科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中国,各研究机构、大学都有各自的动物伦理委员会,一般动物伦理委员会的章程都会包括以下原则:


❶ 动物保护原则,包括实验的必要性、是否具备替代性等;


❷ 福利原则,包括按照标准程序运输、设置生活环境、进行实验等;


❸ 伦理原则,包括减少应激、痛苦和伤害,采用伤害最小的方法等。



伴侣动物


伴侣动物就是我们常说的宠物,是指人们为了精神需要,而不是经济利益而豢养的生物。


传统的宠物是指哺乳纲或鸟纲的动物,养着用于玩赏和陪伴。实际生活中的宠物包括鱼纲、爬行纲、两栖纲、昆虫等等,用于观赏、陪伴、舒缓人们的精神压力。


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宠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宠物与以上几类动物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在所有动物分类中,最接近人的一种,可以说,宠物是被人赋予人格化意义的


就像开头视频中所提到的,小女孩把鱼称为自己的好朋友。我们也常常把自己的宠物当成朋友、孩子甚至伴侣。



让孩子吃掉宠物,会有哪些影响?


实际上,关于动物的认知冲突,我们觉得大部分人小的时候可能都遇到过。


你们或许看到上面的视频,就会想起自己小时候养的小鸭子、小兔子长大后被端上餐桌的“毁童年”经历。


网上曾经有一个热门话题“小时候你养的宠物后来都怎么样了?”,下面的评论中,不少人都写到了自己养的小动物被父母明里暗里杀掉、或者送给别人吃掉的经历,甚至有的人表示“一辈子都再也不想养宠物了”。


其实这样的事对孩子心理的影响比“一辈子再也不想养宠物”更加深远。



影响孩子性格的健康发展


我们知道,很多不良的性格特点甚至人格特点的形成,都与童年经历有关。


著名电影《沉默的羔羊》《德州电锯杀人狂》《触目惊心》《盗尸杀人案》的原型杀人狂艾德·盖恩,比电影里更为凶残。


他之所以会走向心理扭曲,就来自他的童年教育:


他的母亲占有欲极强,同时憎恨女性。她恐吓儿子女人是危险的,除她之外的女人都是妓女,而且沉浸女色是极为不道德的行为。


▲ 这就是《沉默的羔羊》《德州电锯杀人狂》《触目惊心》《盗尸杀人案》的原型杀人狂艾德·盖恩


这样错误的教育让艾德·盖恩走上了杀害无辜女性的邪路。此外,还有许多连环杀人狂都是从小时候虐待动物开始走向杀人犯罪的。


在孩子小的时候,让她亲口吃掉自己养的宠物,可能会给孩子的内心埋下一颗残忍的种子。


虽然不像上述案例那样极端,但若长此以往,让孩子对动物的认知固化在“低级生物,不配被爱”的印象上,确实可能留下暴力的隐患。



破坏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当孩子拥有第一只宠物的时候,这是她第一次去与另外一个平等的个体建立关系。


对孩子而言,这个时刻几乎与“交到人生第一个亲密的朋友”一样重要。


家长们如果擅自决定送走、杀掉或者吃掉宠物,对孩子的伙伴关系是一种剥夺。而且这种剥夺是直接剥夺生命,这是一种对孩子心理的伤害,甚至会造成心理创伤。


这种伤害会深深的藏在孩子的潜意识里,甚至影响孩子在长大后建立自己的亲密关系。



模糊孩子对动物分类的概念


在一开始的视频里,孩子口中的“鱼鱼”是属于食用鱼的范畴,本来是属于我们上面介绍的第二类“农场动物”,猜测家长买这条鱼的初衷就是为了吃掉它。


但是,当孩子与鱼鱼玩耍、并把这条鱼称为“我的好朋友”的时候,这条鱼其实已经变成了第四类“伴侣动物”。


随后,家长又让孩子吃掉了这条鱼,这样就会让孩子对动物分类产生混淆。简单来说,就是让孩子认为,伴侣动物可以被食用。


而我们为什么要明确动物分类呢?除了为了避免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也还有别的意义,比如说,为了避免人畜共患疾病。


把野生动物认定为农场动物的结果,相信今年你们已经听了看了太多了。



我们为什么需要动物保护和分类?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动物,并将动物进行分类?正如前文所说,社会意义上的动物分类是伴随着动物福利保护而出现的。


虽然动物保护与分类已经是国际上的一种共识,但是有人可能还是会质疑其必要性。


实际上,哪怕从最功利的角度出发,保护动物其实也是在保护人类自身的利益。


▲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相信你有自己的答案


首先,动物分类与保护有利于人类的健康。


从去年年末肆虐至今的新冠疫情就是近在眼前的例子。野生动物与人类在生理构造和生活环境方面都相去甚远,尤其是在蝙蝠这种天然的病毒库身上,极有可能还隐藏人类未知的威胁。


此外,人类经过长期的探索对于农场动物卫生防疫已经有了成熟的标准,但是若不能严格执行,也会引发人畜共患的疾病。


▲ 我们把宠物认为是朋友和家人,这也是因为人类的共情能力


其次,动物保护与分类是人类社会道德发展的需要。


人类这一族群之所以能从亿万年的自然选择中胜出,不断繁衍壮大,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类非常善于合作。


人类合作的基础是共情能力,也就是为他人着想,想要帮助他人的意愿。


随着文明的进步,来自动物的威胁越来越少,人类的共情也逐渐扩大至共同生活的动物身上——这正是人性的伟大之处,也是人类之所以能延续至今的原因,不应予以否定。


▲ 我们选择保护流浪动物,其实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


最后,动物的保护与分类也是人类社会秩序的一部分。


除了野生动物之外,其他类型的动物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大的分量。


对动物进行合理分类与保护,也是为了减少混乱纠纷,维护人类社会的秩序稳定。



为什么我们不应该吃“宠物”?


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目前仅有一部关于动物保护的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18年修订)


现在看来,新冠疫情后很可能会进行修订,加入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内容,但现在国内针对其他动物,尤其是伴侣动物或者说宠物的分类保护,还停留在民间倡议的层面。


事实上,法律法规的制定反应的始终是时下社会大众对于某一事物的认知水平——对应最初的视频,可能你们也会明白,如果我们无法认知到这样的行为是有问题的,是不对的话,那么小动物保护法恐怕就永远也无法到来。


▲ 我们为什么不应该吃“宠物”?相信你有自己的答案


我们为什么不应该吃“宠物”?这是因为基于动物分类,基于儿童教育层面,基于人类的认知,我们都不应该,不能够去食用我们的朋友,伙伴,家人,更谈不上“真香”。


这其实是个很浅显的道理,可惜有些人并不懂。


References:

[1] 潘彦谷, 刘衍玲, 冉光明, et al. 动物和人类的利他本性:共情的进化[J]. 心理科学进展, 2013, 21(7):1229-1238.

[2] 首心. 高尚的源泉:共情思维[J]. 方圆法治, 2014, 000(018):P.68-69.

[3] 蔡守秋. 论动物福利法的基本理念[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33-40.

[4] 顾为望, 于娟. 国内外动物福利的比较与伦理学思考[C]// 亚洲实验动物学会联合会(AFLAS)第三次会议暨中国实验动物学会(CALAS)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8.

[5] 刘友平, 张磊, 毕航, et al. 神经科学研究中动物使用的伦理问题探讨[J].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杂志, 2015.

[6] 李怀林. 我国肉品安全现状及应对措施[J]. 2009, 26(24):8-9.

[7] 武书庚, 齐广海, 张海军. 肉品安全的影响因素[J]. 饲料工业, 2005, 26(23):56-59.

[8] 柳克易, 王伟岩, 刘畅, et al. 心理弹性与重新犯罪:童年创伤的中介作用(英文)[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4-9+37.

[9] 王彬, 李宝花, 胡峻梅. 重新犯罪行为与童年期创伤的关系%Re-offending Behaviors and Childhood Trauma[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22(8):621-624.

[10]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百度百科。

[11] 动物福利,百度百科。


本文来自公众号:一犬一话(ID:yiquanyihua),作者:青城,心理咨询师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