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上亿元融资,联合办公最后的“接盘侠”现身了?
2020-04-08 21:10

再现上亿元融资,联合办公最后的“接盘侠”现身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PropTech研习社(ID:cv_seal),作者:Ellie,原标题为《纳什空间斩获上亿元融资,开发商会是联办最后一位“接盘侠”吗?》,题图来自:IC photo


等了一个月,联合办公头部企业纳什空间终于拿到了救命水——纳什空间再获老股东远洋资本增持。


在融资消息公布的同时,纳什空间预期2020年实现全面盈利。


纳什空间创始人张剑的朋友圈感言


自WeWork上市中断后,联合办公整个行业进入融资寒冬。2020年除了纳什这一笔,没有新的融资消息。哪怕是2019年全年,获得融资的联办屈指可数:氪空间拿到老股东10亿元融资,纳什空间发行联合办公首单ABS融了2亿,Bee+获珠海大横琴投资。


纳什空间融资给行业带来了好消息,但是,这场及时雨能解开联办僵持半年的困境吗?会有其他投资机构跟随,相继出手吗?时隔两年再出手,远洋资本为何要继续加持纳什空间?


老股东再支持一把,资金链依然很紧张


远洋资本是纳什空间2018年B+轮融资的领投方。天眼查显示,纳什空间的第一大机构股东是远洋资本,远洋资本持股比例为20%。


据某位知情人士透露,纳什空间目前依然亏损,此外,纳什空间每个季度还需要偿还ABS的本息。


至于纳什最新一笔融资的细节,PropTech研习社从可靠信源处获悉,这笔融资金额是1亿元,是去年底敲定的。


“这笔融资可以理解为老股东再支持纳什一把,目前纳什的资金链很紧张。”


对此,早有媒体报道端倪。一个多月前,就有媒体曝出纳什拖欠房租和押金,公司内部也出现了高管降薪、员工薪资延迟发放等情况。


天眼查显示,目前远洋资本在纳什空间拥有两个董事席位,其中,林川系远洋资本副总经理、股权投资中心董事总经理。而近日新增的董事靳业宁,系远洋资本不动产业务部的资深投资经理。



(图片来源:天眼查)


眼下,远洋资本增持纳什空间的做法跟去年氪空间的情形相似。


去年也是一开年,陷入裁员关店困境的氪空间,获得了老股东IDG资本、歌斐资产、英诺等老股东的10亿元投资。


但老股东持续加码后,氪空间管理层也迎来一波“大换血”:原歌斐资产合伙人王雪泉出任氪空间CEO、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姜汐出任氪空间执行总裁,IDG资本也派人进驻。


类似的做法会否发生在纳什空间呢?


据了解,纳什空间目前的管理层依然是创始人张剑和陈亮,远洋资本没有派驻CEO,只是新增了一个董事席位,可见远洋资本目前还是比较信任张剑这个管理团队。

 

远洋资本增持是为了“自救吗”? 


联办疾行数年,关于商业模式,盈利模式的困扰一直萦绕在从业者心头。软银折戟之后,整合行业进行了半年的反思:到底是模式问题还是道德问题,是标的问题还是资本问题,是模型问题还是速度问题,是宏观环境还是规则变了……


行业一度进入僵局,资本不敢出手,联办发展停在原地,TO VC的模式更是遭到口诛笔伐。


好租联合创始人、晓楼数据服务平台负责人匡健锋就表示,联办行业此前发生的危机,其实并不是对整个行业的清算,而是对这个行业中不适应现在的环境和发展需求的模式的清算,是对资本催熟这个模式的清算。


远洋资本在此刻出手,仿佛在平静的水面丢了一块石头,引发无数猜想。


远洋资本出手,是因为持续看好整个行业,打算继续加注联办;还是单纯因为已经在纳什空间这个选手投入太多,远洋增持之后注入其他资源,有办法找到更好的突围路径,以此来“自救”呢?


对此,PropTech研习社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一部分业内人士分析远洋资本增持纳什空间更多是出于“自救”;也有人认为纳什本身是有腾挪空间。


一位不愿具名的联合办公创始人表示,远洋的投资是疏困性的,跟软银拟投WeWork的性质类似,只不过软银最终放弃了。


另一位行业资深人士表示,“纳什这么大一个盘子,它还是有一些腾挪的空间,就算没有这笔救济进来,它其实依然有一些办法能够活下去。但是活下去的代价可能很大,包括品牌上的代价,规模上的代价,但是我认为它有办法可以活的下去。”


至于纳什空间放出2020年实现全面盈利的“豪言”,上述联办创始人表示,纳什的商业模型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能否盈利,还是要看实绩。


还有一位行业资深人士认为,如果不考虑纳什空间之前发起的ABS到期还款,纳什空间如果想实现全年盈利也不是没有可能,但一定是以大幅削减规模为代价。比如清退经营不善、空置率较高的门店,甚至说拖欠一些账款等等。


联合办公这个生意为何自成立起就深陷亏损怪圈?


某行业资深人士告诉PropTech研习社,“(部分联办)拿房价钱高,改造的费用也高,出租价格连成本都抵不回来,不算运营,不算时间成本,谈不上任何的回报率。” 


上述资深人士表示,在这种情况下,项目未来能够挣钱只有两种方式:第一是整个市场租金逐年大幅上涨;再一个就是“击鼓传花”,从A投资人往B投资人那边去传。


此前,烧钱扩张、做大估值、上市退出是大部分联办相信的“完美”退出路径。然而,WeWork上市折戟,优客赴美上市前途未卜,在二级市场短期内无法退出的情况下,联办出路在哪里?


是等待并购机会,被大鱼吃掉?还是归于行业洗牌后抄底的房地产商?


联办终局猜想:地产商不一定是最终“接盘侠”


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联合办公整体资金链紧张,出租率下滑。不是每个玩家都有远洋资本这种金主,有的联办虽有金主,但极有可能放弃这块“烧钱”业务。


PropTech研习社近日获悉,有地产开发商参与了米域北京十里堡项目,中骏地产旗下联办品牌FUNWORK近期在上海和杭州大面积退租,最终可能就保留一两家门店。


PropTech研习社梳理后发现,华润、万科、金地等多家房企在联办业务上均有布局。此前,优客工场、纳什空间、寰图在内的联合办公拿过地产商的融资。


此前,金地集团旗下的房地产基金稳盛投资,其总裁许亚峰曾对投中网-PropTech研习社表示,未来市场假如PK剩下一家或者两家联合办公、长租公寓,那个时候稳盛投资不排除可能会对他们进行一些投资以及合作。


那么,现在到了地产商逆势抄底的时候了吗? 


匡建锋分析,地产商出手去并购整合不会是大势所趋。


匡建锋解释道,假设收购项目的空置率有30%~40%,项目现金流还在大幅流出。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资产甚至可以算不良资产。地产商去收一个不良资产,还得费很多功夫去处置它。而且它剩余的70%租约,有可能还有很多租约预期会在未来一年到两年内就到期,还面临大量的违约风险。此外,租户品质本身也不太高。


创富港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唐伟表示,若本身有商办物业运营项目的房企,关注联办业务并且布局,目的是在现有商办物业运营项目上进一步深耕细作,是为自有物业消化寻求新的途径。但联合办公行业本身是一种具有专业化运营的产业,不可能只是房企的延申业务,未来会通过规模化和科技赋能2个方面形成越来越强的壁垒。


那么,地产商不出手,联办行业内部的并购整合会在今年拉开大幕吗?


实际上,从2019年起,联办行业整合已经开始。截至目前,PropTech研习社获悉,头部的联办玩家均谈过合并整合,由于大家相互看不顺眼,最终没能达成。去年下半年,筑梦之星完成收购SOHO3Q 10个项目。


在匡建锋看来,2019年以来行业内的并购、整合、抱团取暖等行为,更多的还是联办们希望快速做大规模和利润,能实现1+1>2,大家一起抱团冲击IPO。 


如今,行业标杆WeWork的IPO故事讲不下去,效仿者动作也开始迟疑了。


至于联办行业的终局,星库空间创始人白羽称,“行业发展五年以来,乱象丛生,讨论行业如何已经没有意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静待水落石出即可,再难的考试,也会有人交出高分的答案,这也正是创业的风险和魅力。”


创富港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唐伟表示,2020年的市场环境更考验企业的经营能力。对于一些本身经营不善的联合办公空间,无疑是雪上加霜,会出现加速倒闭的情况。但对于经营能力强的联合办公空间反而是发展的时机。因此这个行业会两极分化,头部企业效应更加凸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PropTech研习社(ID:cv_seal),作者:Ellie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