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社交正成为中国互联网社交的下一片红海
2014-06-04 15:00

匿名社交正成为中国互联网社交的下一片红海

“今天你吐槽自己的老板了吗?”

贴出这句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老板”自己,但看到这句话的朋友们并不知道是谁说的,可能还会回复几句真话,因为“老板”也不知道回复者是谁。这位发帖的某公司高管告诉《财经》记者:“用了‘无秘’以后,我才发现自己的人品有多差。”

“无秘”,原名“秘密”,是一款无需注册、基于通讯录的匿名熟人社交软件。3月26日以“秘密”命名的安卓版正式首发,4月4日在苹果商店上架,但一个月后(5月8日)因涉嫌抄袭美国类似社交应用Secret而遭苹果下架,5月20日改名“无秘”重新上架,没过几天又再度在苹果商店“失踪”。

与微信、微博、陌陌等实名社交产品相比,“无秘”像是一个刺激的舞会,每个人都戴着面具,彼此认不出对方,大家畅所欲言、肆无忌惮,而不必为言论的真实性负责,也不必担心暴露身份。但这些秘密都来自于用户通讯录里的朋友,发言者都是你相熟的好友或好友的朋友。如果秘密被赞或者分享,将有更多人看到这个匿名秘密。

在看到秘密时,并不是所有人都如上述“老板”那样坦然面对被吐槽。被破产、被跑路、被劈腿等诋毁信息也困扰着不少人。对一些人来说,这个爆红的匿名社交让人又爱又怕。“无秘”最近就因内容的敏感性和争议性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无秘”团队告诉《财经》记者,因为种种原因,在苹果商店的上架时间还不能确定。

不过,在“无秘”被下架的日子里,匿名社交领域并未因此冷清下来,随着多股力量的涌入,这个领域反而吸引了更多眼球,热闹空前。

除了走熟人匿名社交路线(类Secret)的“无秘”、“私密圈”、“呵呵”、“悄悄”等产品,还有专攻陌生人匿名社交(类Whisper,不导入通讯录)的“小声”、“微密”等。在这个新的圈子里,甚至还能看到腾讯、阿里、360等互联网巨头的身影。

匿名社交在一定程度上已然成为目前中国互联网格局的一个缩影——创业公司、中型公司,以及互联网巨头三股力量彼此博弈,相互竞争。

或许人们真的已经厌倦了在微信朋友圈里“刷存在感”。中国互联网社交被推至“变”的节点之上。

创业团队+巨头涌入

北京东北五环路附近的一栋写字楼里,匿名社交产品“呵呵”的创始人张锐正在筹备自己的新办公室。

“我是一个半月前开始做‘呵呵’的。”张锐告诉《财经》记者。

在做“呵呵”之前,张锐是图片语音社交应用“啪啪”的联合创始人。去年底,在觉得“啪啪”的运营方向和自己的想法有差距之后,张锐便离开了“啪啪”团队。此后,他一直在寻找下一个创业项目。

“(在做呵呵之前)我休息了很久,因为一直没有找到在社交上值得做的项目,但是Secret一出来,我就发现匿名社交有可能是下一个大市场。”张锐表示。

今年1月30日,Secret在苹果商店上架,随后几天里,Secret就占据了社交网络类应用排行榜的第二名位置。嗅觉敏锐的中国创业者从中看到了机遇,张锐也是其中之一。

拿到了一家知名基金的天使投资后,张锐带领团队开始做“呵呵”,历时25天,产品在4月下旬同步登陆Android和iOS应用市场。

张锐认为自己的产品开发速度已经很快了,但“秘密”做得更快,在看到“秘密”火起来之后,张锐感觉“挺震惊的,没想到他们那么快”。

但他认为,匿名社交市场才刚刚起步,现在谈格局为时尚早,“目前我们更关心如何把产品的内部环境打造好,只有这样,产品在后期才能获得持续的增长动力”。

目前“呵呵”的下载总量已经超过5万,张锐的计划是未来两个月内突破100万。

像张锐一样,做社交产品出身,在匿名社交领域寻求机会的创业者不在少数。而他们在这个未经蓝海已成红海的市场里不得不面对的一股力量,便是以YY(欢聚时代)为代表、实力较为雄厚的中型公司。

“秘密”被下架之后,YY旗下的匿名社交应用“私密圈”便高调亮相。“私密圈”运营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多玩和YY的用户大部分都非常年轻,对实名社交没什么兴趣。而多玩论坛和YY公会,本质上也是匿名社交。所以YY特别关注Snapchat(“阅后即焚”短暂消息沟通App)和Whisper(匿名社交App,不导入通讯录),但当Secret出现后,他们才有了开发“私密圈”的计划。

当时“秘密”刚刚推出内测版本,“我们开会讨论,人家已经做出来了,而且跟Secret一模一样,我们还要不要继续做?”讨论的结果是要做,因为团队普遍看好这一产品的未来前景,不想错过机会。

一位业内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私密圈”在推广上得到了YY旗下相关资源的支持,在与创业公司后续的竞争中将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优势,这是其他创业团队所不具备的。

像YY一样在匿名社交领域积极布局的还有“啪啪”等社交团队。但对所有的创业者来说,悲喜参半的是,腾讯、阿里、360等互联网巨头也正在积极入场。

不久前,腾讯参投了Whisper的新一轮融资。在国内,一位匿名社交产品的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他们的产品上线后没多久也收到了腾讯投资部门抛来的橄榄枝,不过最终因为“想寻求独立发展”而拒绝了。

最近,有媒体报道,腾讯内部也在研发一款类Secret的产品,现已进入测试阶段。多数业内人士均认为,腾讯所开发的产品,有可能是依托于微信朋友圈的匿名功能。

与腾讯多点开花、广泛尝试不一样的是,天生缺乏社交基因的阿里集团只在来往中推出了一个名为“草莓”的扎堆。根据《财经》记者观察,“草莓”里面的用户比较活跃,互动也较多,不排除阿里下一步会单独推出一个App的可能性。

一位接近奇虎360公司的业内人士则透露,360投资了一款名为“悄悄”的类Secret社交应用,此外,还做了一个名为“微密”的类Whisper应用。

与创业公司孤注一掷,把时间和资源全部押在匿名社交上不同的是,这些互联网巨头们的尝试多少有点“占坑”的味道,短期内不可能把匿名社交上升为公司战略,只会作为内部项目在小范围内尝试效果。

起跑线上的热情

一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创业者表示,国外的Secret和Whisper估值已经分别高达5000万美元和2亿美元,这意味着匿名社交产品的前景十分广阔。

虽然Whisper的估值更高,但国内的匿名社交应用多数走的还是类Secret的模式。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秘密”的走红带动了创业者对熟人匿名社交的关注;另一方面,Whisper模式由于不导入通讯录,形不成强关系,所以短期内难以带来病毒式传播效应,不能吸引创业者。

“小声”却是一家Whisper模式在中国的实践者,联合创始人张月和徐景早年是雅虎中国的员工。2013年初,张、徐二人做了一个名为“回声”的匿名社交网站,当时他们还没注意到国外的Whisper。

2013年4月,Whisper宣布拿到了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知名度大增。张月和徐景便借鉴了Whisper的一些做法,结合他们在“回声”这个产品上的心得,准备做一款名为“小声”的纯移动端应用。2013年10月项目正式启动,12月“小声”Android版正式上线,今年2月iOS版登陆App Store。

张月向《财经》记者介绍,“小声”的下载量已经超过30万,用户之间的互动很多,私信总量超过160万条。日前,“小声”团队拿到了来自九合创投数百万元人民币的首轮投资,估值达到数千万元。

张月表示,“小声”并不惧怕和互联网巨头竞争,“我们对这个产品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不久前,“小声”还婉拒了来自Whisper的合作请求。

《创业邦》天使基金投资总监方平潮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Secret、Whisper两种模式都比较轻,不需要太多人手就可以模仿一个产品出来,这也是目前市场上“选手”众多的原因之一。

目前除了“秘密”团队成员超过20人,其他团队规模基本都在10人左右。多数投资人认为,匿名社交类产品一旦能做到上千万的用户规模,其投资回报率就会变得惊人的高。

最终是创业公司杀出重围还是巨头利用资源优势胜出,很难判断。小公司有创业热情、动力,如果能把产品做到极致,机会很多;大公司虽然有资源优势,但倘若形不成激励机制,也很容易丧失创新能力。

洗牌前期的混乱


“我自己有一个深刻的体会,Facebook上有几百个好友,但是朋友越多,发布的欲望反而变得越低,因为总有一些东西不方便让一些人看到。”“秘密”的创始人林承仁这样解释自己做匿名社交的初衷,“在中国,真话是特别珍贵的,却没有一个地方能够看得到,所以我们认为匿名社交平台在中国将会有特别的需求,于是启动了‘秘密’的开发。”

“秘密”上线一个多月后,用户数量获得滚雪球式增长。但说真话的初衷,渐渐被朋友圈里各种不真实的性话题、色情段子,以及打着爆料招牌的污蔑和诋毁信息所淹没。

除此之外,很多的用户发现朋友圈里自己的朋友很少,而“朋友的朋友”很多,且个个都很“牛”,这就冲淡了用户对于朋友圈的关注度。“秘密”初期为了避免内容较少的尴尬,把多层关系引入朋友圈。而Secret跟Whisper相比,一个很重要的优势是:前者用户更加关心自己的朋友(而不是朋友的朋友)在说什么。

“秘密”运营负责人对《财经》记者表示,产品还处在摸索和试水阶段,后续会根据反馈做出调整和修改。

无论是通过用户举报,还是技术手段把上述饱受质疑的“负能量”信息赶出朋友圈之后,“秘密”都面临着一个产品需要重新定位的尴尬。一定程度上,“秘密”的短期爆红就是得益于这些负能量内容,将其全部驱赶出去之后会发现:用户很难聚焦到新的话题上。

对此,“呵呵”创始人张锐表示,如何激发用户说话的需求,如何创造一个用户喜欢参与的氛围,是匿名社交应用需要面临的一大挑战。

在张锐看来,Secret的初衷应该是“秘密地跟好友分享”,而不应该被定义为“与好友分享秘密”。对于普通人来说,占据我们大部分时间去思考的事情可能更适合匿名表达,而不仅仅是性话题和爆料信息。

“UGC(用户生产内容)对用户来说有两个门槛。一个是创作门槛,写一篇长文章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个很高的门槛;另外一个是心理门槛,带着身份说话也是有门槛的。”张锐认为,微博微信等短UGC形式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用户的创作门槛,而匿名社交应用要降低的将是心理门槛。

但是降低心理门槛之后,用户创造的内容的价值在哪里?如果内容统统没有价值,产品就会沦为垃圾池。朋友之间,相对价值的东西比绝对价值(新闻等对所有人都有价值的信息)更重要,你的朋友吃什么、说什么,你都会十分关心。

张锐向《财经》记者总结道,“我理想中的匿名社交产品应该是这样的: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真实真诚的自己,发现真实的朋友,而不是成为负能量信息的聚集地。”

方平潮认为,负能量信息还有可能为Secret类应用带来政策方面的风险,如果不加引导,很有可能会让产品失控。

对于类Whisper模式的“小声”来说,内容方面的担忧并不太多。张月告诉《财经》记者,“小声”的用户群定位在16岁-25岁的年轻人。

这类人群正处在个人意识与社会产生摩擦的阶段,很多情绪需要表达抒发,很多问题需要找到答案,他们在寻求自己的定位,也希望交到知心、有共鸣的朋友。

与白领不同,他们的交际面很小,通讯录里只有固定的一些人,也不会有工作、人脉方面的困扰。他们关心的更多是一些公共想法和冲突,以及个人价值观的塑造,友情和爱情关系的搭建。

张月表示:“很多人在‘小声’上吐露心声,也有很多人为他们解答疑惑,鼓励他们。我们希望‘小声’能成为一个更加正能量的匿名社交应用。”

腾讯微博开放平台的Samy告诉《财经》记者:“Secret最新的Android版本已经提供了双信息流,除了过去我们可以看到的通讯录好友发表的秘密消息之外,还可以看到全球范围内的热门秘密消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借鉴了Whisper的模式,因此我们也不能排除Whisper会加入通讯录的熟人关系链。”

也就是说,Secret和Whisper两种模式很有可能会融合发展,而届时,产品的内在驱动——内容和氛围问题,将成为匿名社交应用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

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匿名社交领域很有可能会出现另外一个陌陌体量的企业。而与微博、微信等产品相比,匿名社交的创业成本更低,投资回报更大。等行业洗牌完成后,寡头格局形成,商业化也是顺水推舟的事情,增值服务、游戏等盈利模式都可以拿来借鉴。

不过,在此之前,匿名社交类应用首先要保证自己生存下来,其次还要处理好内容问题。

更新:

本文发表之前,匿名社交领域的开创者Secret已经宣布正式进入中国市场,Secret中文版“秘密”也已经登陆中国区App Store。


本文原载于《财经》杂志2014年第16期,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本文作者:贺树龙,《财经》杂志记者,微信公众号“贺树龙”(heshulong1988),欢迎关注。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