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疫情也阻不了马斯克上天;新物料将会推动洁净能源革命?新基建有了官方定义【前沿技术周报】第 65 期
2020-04-24 18:46

疫情也阻不了马斯克上天;新物料将会推动洁净能源革命?新基建有了官方定义【前沿技术周报】第 65 期

文章所属专栏 前沿技术情报所

哈罗大家好,不知不觉又到周五,让我们看看这周发生了什么与前沿技术相关的新闻:


  • SpaceX 即将进行首次载人航天任务

美国自 2011 年亚特兰提斯号退役后,在 9 年后终于再次准备载人航天任务。即使新冠肺炎病毒肆虐,也阻不了马斯克上天了。


  • 超高孔隙率的新材料诞生

超高孔隙率的物料,将改变气体的储存、运输和输送方式,人类将进入氢动力时代?


  • 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

国家发改委举行 4 月份新闻发布会,明确定义了“新基建”范围。额,这回没有“七大新基建”了?


---------------


SpaceX 准备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龙飞船的宇航员舱。图片来源:SpaceX


早前,美国太空总署 (NASA) 宣布在本年的 5 月 27 日,将再次展开久违了的载人航天飞行,2 名 NASA 宇航员将会乘坐 SpaceX 的龙飞船 Dragon,再次进入太空。


但这次任务受到各方面的关注,背后原因并不简单:

  1. 这是美国自 2011 年之后,首次使用美国的航天飞机,将宇航员送上太空的任务。

  2. 这也是 NASA 的民营太空计划的第一个载人航天任务,也是龙飞船的首次载人航天任务。

  3. 这次航天任务,刚好发生在美国在目前疫情最严竣的时候。


1986 年 1 月,太空梭挑战者号 (Challenger) 准备升号,当时是它的第十次任务,但也是它的最后一次任务。任务当天天气相当寒冷,只有摄氏-0.5℃,也是允许发射的最低温度,在起飞 73 秒后,在卫星直播的电视画面中、在全球观众眼底里发生意外:爆炸、解体、残骸散落海中,7 名太空人罹难。后来在 2003 年,美国太空梭哥伦比亚号也再一次发生意外,再有 7 名太空人罹难。


太空梭的设计,本来是为了可以重复使用,节省成本。但两次意外逼使 NASA 在太空梭每次发射后,必须更换大量零件来提高安全系数,根据资料显示,太空梭每次发射成本最后提高至 5 亿美元。高昂航天成本使太空总署缺乏经费,发展太空站或深空探测等任务,因此,在 2011 年 7 月起,NASA 把所有航天任务外判给俄罗斯执行--因为俄罗斯每次航天任务,只收取美国人 6500 万美元而已。


可是,NASA 放弃发展自己的航天飞机,但这并不代表美国放弃自家的航天计划。在 NASA 放弃太空梭之前一年的 2010 年,开展商用载人计划总署 (Commercial Crew Development, CCDev) ,推动航天交通民营化。经过两轮的计划后,今天的主角--SpaceX 和他们的幕后大老板,现实版钢铁侠马斯克,就正式成为 NASA 的核心“供应商”。


这一次载人航天任务,就是对 NASA 航天任务民营化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次验证。


航天飞船脱离火箭的瞬间。图片来源:SpaceX


先前虎嗅已经为大家讲述不少 SpaceX 上太空的故事,这里就不再详述。但是,他们一直未能再次亲手把人类再次带上太空。本来他们计划在去年 7 月就准备要圆梦,但没想到在去年 4 月的最后一次无人试飞时,龙飞船太空舱意外爆炸,也推迟了整个载人航天任务。在今年一月,SpaceX 通过引爆一枚火箭,完成了宇航员的紧急逃生系统的测试,也使 SpaceX 载人航天计划走到最关键的阶段。


结果,验证 SpaceX 航天能力的最关键的阶段,竟然遇上了新冠肺疫情在美国大爆发。


美国由于疫情关系,不少人正被强制性远程办公,而 NASA 和 SpaceX 也不例外,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也在疫情的影响之下,这使 NASA 和 SpaceX 成员进行工作和会议变得更困难。更尴尬的是,在今年 4 月,俄罗斯载人航天系统的高级官员 Evgeniy Mikrin 确诊,他早前到飞船发射现场接见 3 名宇航员,导致国际空间站面临新冠病毒入侵的风险。


NASA 在发射当日已做好各种措施,包括禁止观众前往观看,参与发射任务的数百名 SpaceX 和 NASA 员工,也将轮班工作、以及保持安全距离,在必要时也会穿戴各种防护装备。但目前美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尚不容乐观,整个航天计划的吉凶仍然难料。


虽然这个计划与中国并没有太大关系,但整个龙飞船计划,有太多地方值得我中国的航天计划借鉴。这次任务能验证 SpaceX 飞船里的各种黑科技、能验证科技背后各种高效率而低成本的运营模式、以及能验证最关键的民营太空计划,这能为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的中国国营航天事业来说,提供了一个很具参考价值的发展方向。


超高孔隙率新材料诞生


近日,西北大学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的研究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他们成设计和合成出一种新型超高孔隙率的材料: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这种材料能以更安全和更低廉的方式,储存或过滤气体。


据估计,这项研究将有助未来的氢动力汽车等洁净能源的发展。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超高孔隙率”的材料。所谓的孔隙率 (Porosity),是指表征材料的孔隙部分的物理量,定义为孔隙的体积与材料总体积的比率,高孔隙率高的材质,里面就有更多微小的孔隙,能存储气态或液体。


看不明白?让我们举个例子吧:大家能用海绵协助清洁家居,是因为海绵孔隙率高,里面的小孔隙能收纳水份。又例如为什么植物需要种在泥土里?也是因为泥土孔隙率高,能把水份保留起来不至蒸发或流失,植物才能吸收足够水份。


图片来源:Micromeritics


根据深科技采访该研究负责人 Omar K. Farha,他表示 MOFs 的特殊纳米孔设计,能让一克重的样品(体积大概有 6 个糖豆大小)的表面积,摊开能够覆盖 1.3 个足球场。上图是 2018 年 Omar 团队在 YouTube 上发表的视频,我们可以见到 MOFs 如何能通过维纳米级别的设计,延展出大量的孔隙。


他们在视频里提到,MOFs 利用通过化学原理,通过精确排列原子而组成超高孔隙率的多孔材料,让特定气体的粒子吸附在其表面的多孔固体。而且,他们还能针对不同的对像,编排 (Programable) 孔隙的大小,不但就能存储气体,也能实现气体过滤(下图)。


图片来源:Micromeritics


简言之,MOFs 就能像海绵或泥土一样锁住特定的气体,让人类能更简单地储存和运输气体。但是,这种玩意怎样能帮助人类呢?


人类日常也需要使用大量气态产品,但气体会在我们正常大气压力环境下自由游动,每单位的气体密度非常低,所以,我们需要大量的空间,才能收纳足够的气体。但为了应付日常需要,我们要在小体积的空间里储存或运输气体时,需要将气体进行加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为汽球或轮胎充气,汽球或轮胎就会膨涨。


但是,如果在储存气体时加压过大,就有爆炸的危险,就正如把汽球过渡充气,汽球就会涨爆。因此,为了安全使用这些气体,我们也需要使用坚固又笨重的容器来储存气体:大家如果有见过天然气计程车、或是玩过潜水的朋友,也见过那些偌大又笨重非常的金属天然气瓶或氧气瓶吧,为的就是要通过坚固但笨重的瓶壁,抵住气体的压力,减低爆炸的风险。


但有了 MOFs,大家就能有一个储气用的“海绵”,使用这些气体时,既省钱、又安全、且轻松了。


因此,这会推动人类未来的新能源革命,向前迈进一大步--近年,人类开始广泛改用更环保的电动车,尽管电动车本身零排放,但电动车也要充电,充电桩背后的发电站,也是使用不可再生的石油燃料,也会增加碳排放。而且,电动车使用的锂电池本身对环境有害,而且锂池电密度不高,影响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充电速度也慢,也使电动车普及起来更困难。


因此,汽车行业很早就想利用新能源代替汽油来推动汽车,当中就以氢动力最为重要。氢气的能量密度比锂电池高上百倍,而且加氢和加油一样,几分钟就搞定,更重要的是氢气是再生能源,也完全零排放,所以,氢动力汽车本来就被视为新能源汽车的希望所在。但刚才我们提到,储存气体本来就十分困难,所以氢动力汽车的发展并不顺利。但未有了新的储存氢气的物料,发展会否有不同呢?


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


在 4 月 20 日,国家发改委的 4 月新闻例行发布会里,有记者问到新基建的问题,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就着这个问题,首度明确定义了新基建的范围。他指出: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 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发改委提出的新基建官方范围,会让我们更清楚知道中国的“新基建”是指哪一方面,但如果熟悉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朋友,会发现这次的“官宣范围“,与大家先前所知的“七大新基建”,不尽相同。


图片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以往提到的新基建,大众均默认是七大基建领域(上图):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而这些七大新基建,其实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基建范围--大数据是一种技术、人工智能是一种技术、特高压也是一种技术等等。


但发改季这次提出的所谓“新基建范围”,并不是指定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技术为基础的概念,更像是一种以发展方向为基础的基建范围。举个例子:信息不是一种技术,它只是相关技术所朝向的发展方向,例如先前所谓的七大新基建里的 5G 技术,就是研究通过蜂窝设备传递信息的技术,而物联网则是让机器之间交通信息的技术。而这两种技术,都是以改良“信息交通”为核心发展方向。


为什发改委的方向,与先前大家所理解的完全不同?发改季并没有详细解释,但其实不难理解。事实上,如果单纯通过“技术”的好坏,来判断相关的“基建”是否值得推动和投资,这会使大众的视野变得狭窄,弹性也变得更少。


让我们举个例子:先前虎嗅分析近年为火热的区块链技术,最终落选“七大新基建”,其中的原因是区块链能落实的作用不大。但这回发改季又突然明确表示,区块链又是新基建,那是什么回事?但当我们换个角度思考:如果区块链技术是用于促进信息交换,那区块链相关的基建,就是新基建;否则搞个基建的目的,是打算给加密币炒家收割韭菜的话,难道这也算得上是新基建吗?


电动车的车网格局,不一定是充电桩,也可以是无线充电马路网。图片来源:Internationales Verkhrswesen


同样地,先前的所谓七大新基建中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也是一个典型例子。新能源汽车品种繁多,有刚才我们提到的氢动力汽车、有乙醇汽车、也有混能汽车,即使是纯电的电动车也好,除了充电桩之外,也有无须充电桩的无线充电电动车(上图)。如果我们以技术为基础,直接把所有注码押在充电桩之上,那就等于政府变相打压其它新能源布局。这样的新基建布局,对产业弊多于利。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三年前的技术,在三年后可能就落伍了。如果国家一开始就就把焦点锁定在“七大技术范畴”,那未来这些技术不幸过时,那大家的投资不就打水漂了?


说到底,国家官员也不一定是科技相关的专家,他们也不一定清楚知道哪些技术靠谱、哪些不靠谱,技术判断只需要交由相关范畴的专家或学者来研究。国家官员只需要长远的眼光,找出正确的方向,就已经很足够了。


--------------------

以上,就是本期前沿科技周报的全部内容。


#这期的前沿科技要闻串烧符合你胃口吗?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欢迎点击“分享”按钮,可以邀请20个好友免费阅读;也欢迎你在评论区与我们进一步交流。


题图来自 SpaceX。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