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观众的“打一星自由”
2020-04-24 17:43

论中国观众的“打一星自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条电影(ID:ytmovie666),作者:壹哥,头图来自:电影《龙的传人》


《我是余欢水》因为一句涉嫌侮辱女权的台词惹了众怒,两天之内分数迅速从8.5掉到了7.4。


对剧本身的解读,和对怒打一星的态度,大家都说得很详细了。让我想继续把这个话题延展聊下去的,是因为下面这段长长的、真诚讨论的留言。



总结一下,这位兄弟(推测是男生)大概表达了三个观点:


1. 观众的打分自由和创作者的表达自由,互不冲突;


2. 打一星的行为是否客观、打一星的理由又是什么,他人无从判断;


3. 观众的好恶和打分自由,不应该被粗暴否定。


总之,他认为打分是个很主观的行为,自由也是必须捍卫的权利。


不过,越是同意他的观点,我就越想和大家多聊几句,这个所谓的打分自由。


只是因为:


打分自由——或者说“打一星自由”——这个一直以来天经地义的动作,的确正在超出它原有的范畴,变得张牙舞爪,甚至面目可憎。


作为观众,我们都有哪些怒打一星的理由?“打一星自由”的边界又在哪里?为什么今年以来的几个怒打一星,尤其令人担忧?


这些个延展开来的话题,咱们必须继续掰扯掰扯。


打一星需要理由吗?


需要理由吗?不需要理由吗?


我当然无法去探究,个体打一星到底是出于何种原因。


但在回顾了过去五年里,华语影视圈众多个“一星事件”后,按群体事件处理,可以总结有下面这么几大类型。


第一类:活该一星


那些真正“罪有应得”的超级大烂片,就不提了。这一大类,主要来自那些肉眼可见的价值观崩坏。


比如价值观开倒车的《娘道》,能想起来的还有11年前的《嫁给大山的女人》。



物化女性,矮化女性,骨子里其实就是歧视女性。


虽然爸妈可能看得津津有味,但年轻人用集体一星表达了态度。


再比如这半年的两个综艺,《你怎么这么好看》和《亲爱的,来吃饭》。都是从国外热门综艺借鉴来的创意,复制失败不说,价值观还翻车,观众同样一星不送。



当然还少不了抄袭。对影视创作,这或许是最恶劣的那一类。


每到这个时候,很多人只恨为什么没有0分或负分可打。



总之,这一类的一星,拿的一点也不冤,就俩字,活该。


第二类:原罪一星


对国产影视,某个类型、某个演员、某个IP,都可能会成为被打一星的原罪。


比如下面这三个例子。



改编日剧、杨幂演技、爱情公寓大电影,这些天然带有争议的元素,很多人打起一星来,绝对都不手软。


即便是分数较高的《宝贝儿》,换一个演技更好的女演员,或许会少很多一星,但影片整体口碑应该也好不了多少。


有人可能会觉得,观众在这一类作品的打分上略显极端,不够客观。但相比拍好作品、磨炼演技,这点抱怨,还是省省吧。


第三类:失望一星


打一星的极端,很多时候也来自高期待下的预期落差。


这两年最明显的案例,不是国产电影,而是大热美剧《权力的游戏》最终季。


包括《地球最后的夜晚》,因为营销带高了普通观众的预期,豆瓣还稍好,购票平台满屏的一星打分堪称年度惨不忍睹。



剧集烂尾也好,预期管理失败也罢,这些一星打的,依然不冤。


第四类:争议一星


因为某个争议,被集体打一星,这第四类说起来,就有些复杂了。


只是没想到,单是今年,就出了三个。


《我是余欢水》的女权争议、《陈情令》的肖战争议、《我控诉》的波兰斯基争议。



这三个“争议一星”,起因不同,影响不一,但性质的确非常接近。


具体后边我会再展开聊,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相比前三类,这一类的作品,显然都成了公众情绪的受害者。


没错,我同意每个人都有“打一星自由”,但在这里:


观众集体的打分自由,就是会伤害创作者的表达自由;观众集体不理智的怒打一星,就是应该被粗暴否定。


“打一星自由”的边界在哪?


为什么第四类的“争议一星”,是有问题的?


这就要从“打一星自由”的边界聊起。


我在这列几个相对极端的一星案例,大家跟我一起来判断一下它的极端程度。


首先,是给经典、和超高分作品打一星。


稳居豆瓣电影Top250第一的《肖申克的救赎》,近两百万人打出9.7分。最靠前的两个一星评论,一个认为“冗长是肤浅的藻饰,对这部电影感到恶心”,另一个认为“影片思想实质是反动和虚伪的”。



豆瓣最高分《地球脉动第二季》,近5万人打出9.9分。


一星和二星评论,是很一般、难看、看睡了、画面不好等简单内容。



这些占比极少的一星评论,极端吗?


或许是有那么一点,毕竟是在和大多数好评对着干。但它触到“打一星自由”的边界了吗?


我想是没有的。不管观点如何,这些一星评论依旧在艺术讨论的范畴内。说白了,依旧在就事论事。


接着,是给院线的超级爆款打一星。


2017年《战狼2》,70多万人打出7.1分。


排名靠前的三个一星,分别从主题提炼、单场戏和故事镜头,做了批评。



2018年《我不是药神》,近150万人打出9.0分。


排在最前面的一星评论,从现实情况和创作思路上,做了批评。



2019年《流浪地球》,超150万人打出7.9分。


排名靠前的三个一星,分别从编剧改编、故事逻辑、特效煽情,做了批评。



除了《战狼2》那个只看了开场戏就愤然离场并打一星的,有些偏激,其他的,极端吗?


相比给高分和经典打一星的,这显然更不极端了。


只是因为其大爆款属性,为其捍卫口碑的拥簇众多,而显得一星很是扎眼。


说白了,这些一星也依然是在就事论事。


最后,来几个看起来最极端的,试探一下边界。


18年的金鹰节颁奖,迪丽热巴凭《漂亮的李慧珍》拿到视后,大量观众质疑奖项的公平性,继而在豆瓣对剧和颁奖礼集体怒打一星。


当然,该剧在惹怒观众之前,口碑也已经很差,分数在4.5分上下。



接着是去年和今年这个月的两个例子。


一个是国内说唱歌手Bo Peep,4月发单曲《内圆外方》,歌词批评了此前引发巨大争议的作家方方。


评论区呈现完全的两极,五星和一星分庭抗礼。


另一个是去年HBO的纪录片《离开梦幻岛》,找来那两位已经30多岁的“受害者”,回忆了传奇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当年的“娈童”旧事。


这个从受害者视角出发的纪录片,引来MJ的粉丝集体怒打一星。



这几个事,都够极端的。


那么,触到所谓“打一星自由”的边界了吗?


我以为,《内圆外方》和《离开梦幻岛》,虽然极端,看起来都不是针对作品艺术创作部分的讨论,但依旧,它们还是讨论作品本身,即就事论事。


所以,这两个,虽然极端,还是要排除在外。


至于《漂亮的李慧珍》的怒打一星,说实话,在我看来,是触到了一点边界的。因为这里涉及到了一个行为,迁怒


观众首先是对第12届金鹰节的颁奖结果不满,继而为了发泄情绪,而迁怒到了作品。这,就不是就事论事了。


于是,和上面第四类“争议一星”一样,《漂亮的李慧珍》也是公众情绪的受害者。


说它只触到了一点边界,也只是因为,这部剧本身口碑就很差,观众发泄,让它从4分掉到了3分——在很多人眼中,这其实没多大差别。


所以,当打一星不再是就事论事,“打一星自由”,就成了被滥用的自由。


为什么要抵制滥用的自由?


为什么,我要呼吁大家对滥用自由的打一星进行抵制?


回到第一part结尾的结论,当打一星开始越界:


观众集体的打分自由,就是会伤害创作者的表达自由;


观众集体不理智地怒打一星,就是应该被粗暴否定。


到这,还应该再加一条:被滥用的集体“打一星自由”,本质上就是损人不利己的愚蠢行为。



你可能注意到,我所有论述中,都有“集体”两个字。


因为如果这是某一个或某几个观众,不理智地滥用了“打一星自由”,即便再极端,这也依然可以视为个体行为。


对所有个体行为,原则就是万年不变的那一条:我或许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意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而一旦这种滥用的“打一星自由”,上升成为一种集体行为,我们就必须警惕起来。


警惕的原因,我们不谈什么理智客观、和谐社会,只说一句大实话:滥用的“打一星自由”,就是在断人财路。


对作品,《我是余欢水》评分从8.5掉到7.4,等于从出品方到导演编剧主演,乃至所有参与其中的主创和公司,都没了一个年度口碑代表作;


对豆瓣平台,从《我是余欢水》到《陈情令》,一部剧可以一天之内,非正常地掉了1分之多,平台的公信力势必会受到冲击和质疑。


并不是说,一两部作品出现“争议一星”,主创的身价就会被影响,平台的公信力就会下降。


但要看到的是:《我是余欢水》《陈情令》《我控诉》这三次“争议一星”,就发生在过去的两个月里。


这个现象,是值得警惕的。一旦成为趋势:


一句台词,可以让一部剧掉1分,创作自由受到严重干预和威胁;


粉丝为了偶像,或肆无忌惮地攻击、威胁、举报任何被其视为威胁的创作者、平台,直接导致平台关闭、创作者和平台利益受损;


或利用规则锁场,导致影院无法排映更有热度的新片,赔钱放映。


当一些有计划的集体伤害行为不被约束,受害者并不只是作品本身,还有活生生的人。


当行为上升到集体打星、集体举报,你就要明白:你正在做的,某种程度上,就是施暴,是在取人“性命”。


推己及人,这道理应该不难理解。


而这里面最让人哑然失笑的是:受害者不仅仅是一星和被举报的对象,还有粉丝竭力维护的偶像本人。


大乱斗的结果,没有赢家。



当然,这样的事情,在这个时代,不仅仅发生在中国。


之前韩剧《爱的迫降》热播,有韩国观众打一星,原因是,“韩国女人怎么可以和朝鲜男人谈恋爱”;


美国NBA球星库里的妻子在休斯敦开了家餐厅,大批球迷送上一星,只因库里的勇士队连续两年淘汰了休斯敦当地的火箭队;


还有下面这样的,眼红漫威的DC粉,计划组织起来去烂番茄给《黑豹》打差评;


……



这些争议,真的除了打一星、举报,就没有其他讨论方式了吗?


你可以在QQ微信群、朋友圈、微博发表批评,可以去给创作者发私信讨论,甚至是争吵、谩骂——尽管如果过火很可能会被围攻,但说话就是你的权利。


真的,一切行为,不论尺度,务必止于言语。


不对个体或群体造成实质伤害,是一切的大原则。而这个大原则,保护的是所有人。


集体一星举报一时爽,长此以往,打击的,是整个影视圈的行业生态。



当创作者开始在网络暴力面前畏首畏尾,当B站也陷入粉圈的举报与攻击的旋涡:畸形的生态下,还想看好电影、追好剧?还想开开心心地粉爱豆?还想在自己的一方净土不问世事,自娱自乐?


连爱豆本豆,都已经被拉下水了…谁还敢去踏踏实实做爱豆?谁还敢去心无旁骛搞创作?


一旦生态崩溃,无人可以幸免于难。



我知道,对太多年轻人,打一星和举报,就是他们当下唯一拥有的,可以反抗这个世界的有效武器。


他们精力旺盛、愤世嫉俗,有无穷的能量等待发泄。心中有满满的、盲目的爱,和同样满满的、不自知的恶。


这种盲目和不自知加在一起,往往就会生出“置人于死地”的痛快念头。


现在是打一星和举报,不加遏制的话,未来呢?


结语


借用一句听来的话:


艺术给人最大的错觉,就是大家觉得,艺术没有门槛,人人皆可品头论足。


但这品头论足挺好,至少,都是就事论事。


我强调那么多遍“就事论事”,只是因为,这简单的四个字,太多人都无法做到。


不就事论事的亏,我们中国人吃得还少吗?


少数人说:打分是理性讨论。多数人嚷:打分是情绪宣泄。


讨论也对,宣泄也对。都对。但断人财路,破坏生态,就是你丫的不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条电影(ID:ytmovie666),作者:壹哥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