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五月花,作者:康恺,编辑:袁满,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五月花,作者:康恺,编辑:袁满,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随着重要节点的逐个突破,人民币汇率所泛起的涟漪逐轮扩大。
“今天上午,我进交易室就跟打仗一样,因为人民币汇率终于升破关键点位了。我们对此早有预感,真正破位只需要一瞬。”9月25日,常驻上海的外汇交易员丽莎开始坚定地布局人民币的多头头寸。
她对《财经》说,“预计这波升值周期还将持续。”
9月25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收复7.0关口,最高触及6.9993,为去年5月以来首次触达这一高点。当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收升167点,与中间价均创逾16个月新高。拉长时间来看,近三个月,人民币汇率上升近4%。
与此同时,在岸、离岸权益资产飙涨。9月25日,沪深京三市上演普涨行情,超4100只个股上涨。同日,香港恒生指数涨128.54点,涨幅0.68%,收报19129.1点。全日主板成交2548.45亿港元。美东时间9月24日,热门中概股普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超9%,创2022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市场的亢奋情绪延续至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9月30日,开盘仅35分钟,沪深两市成交额就突破1万亿元,刷新史上最快成交纪录。万得全A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大关,为2015年6月以来首次。
截至9月30日收盘,上证指数报3336.50点,创下近一年最高收盘价。不到10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就从2700点重返3300点。同日,深证成指报收10529.76点,大涨10.67%。A股全天成交25931亿元,创历史新高。
外围市场方面,截至9月30日收盘,香港恒生指数报21133.68点,涨幅2.43%,大市全日成交额5058.38亿港元。此外,外资跑步进入中国市场。高盛数据显示,9月24日,中国股票录得2021年3月以来最大单日净买入,为过去十年内次高水平。
在此背后,是监管为市场注入的“强心剂”。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中国央行”)三箭齐发:全面降准降息、存量房贷降息、8000亿元专资股市。
同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金监总局”)宣布,国家计划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并计划扩大银行股权投资试点。
随后,刺激政策陆续加速出台。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针对当前经济增长挑战,该会议提出了全面系统的一揽子刺激政策部署,要求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部署提振资本市场。9月27日,近四年最大幅度降息落地,降准释放万亿长期流动性。9月29日,上海、深圳、广州三个一线城市落实楼市利好政策。
但硬币的另一面,不断上涨的人民币汇率让外贸商颇感措手不及,“结汇潮”频起。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的数据显示,8月,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已扭转了连续五个月的逆差。
在市场人士看来,未来外贸商能否较好地管控汇率风险,在于能否扩大人民币本币使用场景,这与人民币国际化息息相关。目前,在人民币支付提升、监管政策支持下,市场对人民币融资热情高涨。
展望后市人民币汇率走势,在中国监管推出强力刺激政策、美元走弱背景下,市场对人民币保持乐观情绪。
中金认为,短期人民币汇率仍有进一步走升的可能性,年底前不排除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升到7.0以下的可能性。
这背后的原因在于,一是美联储进一步降息会导致中美利差收窄,二是企业的结汇需求尚未出清,年底前美元的卖出需求仍然较多。
瑞银则将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预测调整至7.1,此前为7.1~7.2。
“中长期看,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既有中美利差,也有两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预期变化带动的跨境资金流动等。因此在中长期的维度,人民币汇率或将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呈现有涨有跌的双向波动态势。”中金表示。
一、千亿美元结汇闯关
“7.3、7.2、7.1、7.0……”看着每天外汇市场上跳跃的数字,宁波瑞曼克斯门窗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丁言东后悔不已。毕竟如果早结汇几日,就能节省几百万美元的成本。
“即便客户需求较旺,汇率升值也让我面临‘白干’的风险。这几个月,我们企业的利润就被吞噬了几百万美元。我很多做外贸的朋友都开始紧急结汇,看到好的点位就结,虽然未必看得准,但能少损失一点是一点。”他对《财经》说。
持这样想法的外贸商不在少数。外汇局的数据显示,按美元计值,8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5980亿美元,对外付款5826亿美元,录得顺差153亿美元,扭转了此前连续五个月的逆差。
人民币汇率快速上扬,令一度看贬的市场感到措手不及。在“实需”原则之下,外汇市场交易主体有限,容易形成一致性预期,这使得人民币贬值时易形成“恐慌性购汇”,升值时又造成“踩踏性结汇”。
受结汇需求等因素推动,外汇市场早已闻风而动。7月后,人民币汇率积蓄上涨动能。8月30日曾是近期市场较为活跃的一日,当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涨逾220点,创15个月新高。
据高盛、澳新银行、巴克莱银行等机构估计,过去两年,中国出口商积累了约4000亿~6000亿美元的未结汇外汇收入。
另据摩根士丹利测算,7月,中国出口商的结汇比例已处于历史低点,为13.5%。这意味着每收到100美元的出口收入,中国企业仅将13.5美元兑换为人民币。
亦有交易员表示,如果按8月交投情况来看,预计未来外汇市场待结规模单月净消化约1000亿美元。
之所以有大量未结汇外汇留存市场,主要是因为美联储降息周期一再推后,美元持续走强,此前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较为浓厚。
不仅如此,由于美债利率高企,中国企业囤积的外汇还可通过对外理财、投资的方式,赚取更高收益。
上市公司莱克电气2023年报显示,当年该公司利息收入2.91亿元,年末公司持有的货币资金约58.88亿元,其中近九成为美元存款。此外,外币理财也是常见的投资方式。
随着人民币升值,不锁汇的风险逐渐显现。宁波华翔表示,上半年该公司汇兑损失3900万元,去年同期汇兑收益4500万元,两者相差近8400万元。浙江鼎力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产生汇兑损失0.4亿元,上年同期汇兑收益1.56亿元。
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外贸商的利润。“对我们而言,如果不能保证纯利润在5%以上,就会非常危险。如果汇率波动较大,企业的利润可能就没了。”丁言东说。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未来结汇潮会否涌现尚不得知。“只有在套息状况改变,或确信美元处于下行趋势时,外贸企业囤积的外汇才有可能大量释放,目前美元和美债利率回调的水平和速度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星展银行高级经济师周洪礼对《财经》表示。
截至目前,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仍在170个基点左右。诸多银行在香港的美元存款利率大多在3%~4.9%之间。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企业外汇管理部总经理徐曚捷告诉《财经》,在人民币汇率升值期,结汇是外贸企业的常见行为。但企业的行为一般不会因外汇或利率政策变化而迅速改变存款比例、大量增加结汇,其决策仍基于企业外汇政策和全年金融市场的前瞻。
“在汇率风险管理方面,如果汇率进一步升值,预计部分企业并不急于马上结汇。一是有部分资金可能会在海外进一步做相关的投资,以保持海外持续投资项目的正常运行。二是在人民币没有大幅单边升值的背景下,美元的收益率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美元投资产品的多样性选择,也可为企业进一步提高收益并拉长期限。”她说。
徐曚捷还表示,对于海外出口未来应收的部分,对冲和结汇的比例会提高。随着预期的改变,为避免对损益表产生外汇亏损影响,即期结汇比例预计也会相应增加。
丁言东称,人民币汇率急升或急贬都会波及外贸业务。汇率升值或挫伤利润,汇率贬值客户会要求降价。“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是汇率稳定。”他说。
有贸易商表示,7.1或是其重要的结汇点位,因为此时外汇损益是平的,就算没有做对冲也不亏钱。“我们看损益表时会参照去年年终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或自身报表上记账汇率的标准。年初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是7.07。”他说。
二、人民币汇率破7
在结汇潮涌背后,人民币汇率劲扬,两者互为表里,正形成一个不断上升的螺旋。
在周洪礼看来,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是决定外贸商结汇心理的关键。另据中信建投估计,若积压的结汇需求集中释放,100亿美元左右的结汇资金将支撑人民币汇率升值1000点。
9月25日早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临近7关口后收窄升幅,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升破7,均创逾16个月高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也刷新逾16个月高位。
在一些交易员看来,中国金融刺激政策“大礼包”,正提振市场情绪,叠加外部美元表现疲软,短期人民币料仍偏强。“内外部环境均对人民币走势更加友好,未来人民币汇率或持续升温。”
中金认为,短期人民币汇率仍有进一步走升的可能性,年底前不排除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升到7.0以下的可能性。
这背后的原因在于,一是美联储进一步降息会导致中美利差收窄,二是企业的结汇需求尚未出清,年底前美元的卖出需求仍然较多。
瑞银则将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预测调整至7.1,此前为7.1~7.2。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关于人民币汇率走向,从国内因素来看,在于刺激政策是否逐步加码,以及之后的中国经济基本面回暖情况;从国际因素来看,则需关注美联储降息进程和美国大选走向。
9月24日,中国央行三箭齐发。首先,是全面降准降息。即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将主要政策利率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同时引导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
其次,存量房贷降息。引导商业银行将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放贷款利率附近,并将全国层面首套和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比例统一为15%。
再次,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首期8000亿元额度,提供股市流动性支持……
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央行货币政策调整主要有四重考量:一是支持中国经济稳定增长,二是推动价格的温和回升,三是兼顾支持实体经济增长和银行业自身的健康性,四是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此外,在银行净息差不断收窄的情况下,9月24日,金监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国家计划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将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实施。
李云泽进一步表示,大型商业银行下设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已经具备扩大股权投资试点的条件。“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将试点范围由原来的上海扩大至北京等18个科技创新活跃的大中型城市,适当放宽股权投资金额和比例限制,将表内投资占比由原来的4%提高到10%,投资单只私募基金的占比由原来的20%提高到30%,指导相关机构落实尽职免责的要求,建立健全长周期、差异化的绩效考核。”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针对当前经济增长挑战,该会议提出了全面系统的一揽子刺激政策部署,要求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部署提振资本市场。
9月27日,近四年最大幅度降息落地,降准释放万亿长期流动性。
9月29日,中国落实楼市利好政策,广州打响一线城市全面放开限购“第一枪”,上海和深圳都表示将允许更多购房者在郊区买房,并下调首套和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
此轮金融、资本市场、地产等组合拳的推出,旨在有效提振经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仅增长2.1%,低于7月2.7%的同比增速。8月,工业增加值增长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至4.5%,1月~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增速也低于1月~7月的3.6%。
从金融数据来看,8月新增贷款9000亿元,同比少增约4600亿元。
中金认为,上述政策“组合拳”的影响在于,首先,本次降息综合将为实体经济减轻付息负担6900亿元左右。其次,还本压力近年来一直持上升态势,续贷政策有助于实质性降低现金流风险。再次,降准幅度不止满足目前信贷扩张和既有财政发力的需求,可能部分用来置换MLF(中期借贷便利),也可能为潜在的财政发力做准备。
该机构还表示,中国央行首次创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用于支持股票市场。货币政策调整,叠加金融监管与资本市场改革措施,已经对股票市场的预期产生了积极影响。此外,房地产相关政策继续从需求方与供给方两个层面缓解流动性约束的问题。
高盛在9月24日发布的报告中表示,政策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罕见同时下调,标志着中国新一轮政策宽松到来。预计四季度,中国央行将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5个基点。2025年,将继续下调两次存款准备金率各25个基点,两次政策利率各10个基点。
该行认为,存款准备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可为银行系统注入资金约1万亿元。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表示,中国央行降息降准幅度略超预期,政府增加核心一级资本之举支持了银行体系,上述措施叠加更为有效的财政政策支持有助于支撑年内增长动能略有反弹。
拉长时间看,7月~9月底,在岸人民币汇率累计升值4%,已连续三个月反弹。在此背后,外部掣肘释缓是主要动因。
当地时间9月18日,美联储决定将利率降低50个基点,将基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4.75%至5%之间,降幅高于市场预期的25个基点。这意味着,时隔四年后,美联储以更大胆的步伐开启了降息周期。
华侨银行大中华地区研究主管谢栋铭对《财经》表示,美国经济的参考比照,已从沃尔克时期的“抗通胀”转向了格林斯潘时期的“软着陆”阶段,相对于格林斯潘渐进式的连续25个基点降息步伐,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更灵活也更果断。
美联储前副主席科恩(Donald Kohn)曾在美联储工作40年,并与沃尔克、格林斯潘、鲍威尔等美联储前主席有深入往来。他于9月初接受《财经》采访时认为,即便市场屡次认为衰退迫近,美国经济也有望再次实现“软着陆”。这是因为在劳动力市场降温之际,美联储又适时地开启了降息之路。
这点燃了市场的情绪,因为在市场看来,美联储此举是“预防性降息”,意在“未雨绸缪”。
美联储降息次日的9月19日,亚太股市明显冲高,日经225指数大涨近3%,上证综指和恒生指数都攀升近1%。
新兴市场的外部压力同样减轻。9月19日,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下调基本利率50个基点至5.25%,这是其四年来首次降息。作为香港“发钞行”之一的汇丰银行宣布,自9月20日起,将美元储蓄存款账户利率下调25个基点。
据交易员称,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也可窥见监管调控的身影。8月20日以来的连续14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和彭博调查均值的偏离幅度均小于100点,且偏强和偏弱的频次接近。此外,在人民币快速升值期间,有中资大行出手大量买入美元。
三、汇率避险手段升级
可以确定的是人民币的双向波动已成常态。
与此对应,除了结汇,汇率对冲也成为市场主体避险的常见行为。“对冲是企业把部分未来应收账款做预先管理,比如通过远期产品做美元兑人民币贬值的锁定,我们预见对冲的比例和需求将有所增加。”徐曚捷说。
周洪礼也表示,为避免汇兑损失,外贸商可使用远期合约或期权等衍生品工具进行风险对冲,以锁定汇率价格。
外汇局的数据显示,7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总计成交3.92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环比增加25%。从结构来看,外汇掉期市场与即期市场作为外汇主要市场,对当月成交金额增长的贡献最大,分别环比增加3053亿美元和4493亿美元。
同月,远期市场成交量同比增长近33%,远超汇市合计成交金额的同比增速。不过,远期市场的成交量远不及掉期市场。
对于外汇远期产品可节省多少购汇成本,丽莎帮《财经》算了这样一笔账。在汇率为7.04附近时,如果与银行签订远期合约,以此前-1800的掉期点估计,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企业一年后购买美元的汇率可为6.80美元附近。如果企业最开始获得货款总额为100万美元,那么最开始换回的人民币约为704万元,而后的购汇成本约为680万元。
“人民币远期的汇率为即期汇率加减升贴水。随着美联储降息,未来买远期产品没那么划算了。使用外汇远期产品,带有银行和外贸商对外汇市场的主观判断。”丽莎说。
“对外汇掉期产品而言,企业主要是为了配置闲置美元资金。”丽莎进一步表示,“企业的应用场景先是收到美元货款,需要将其换为人民币,但多月后仍需再购买美元。”
她还解释道,目前,市场利用掉期产品采取的策略主要是“近端结汇,远端购汇”。现在看起来远端的人民币汇率低,是因为美元利率高而人民币利率低。在掉期产品中,银行要把这部分利差补偿给客户。
这也体现了外汇掉期合约的另一功能——融资。它可以通俗地理解成一笔“借款”。美元兑人民币的“近买远卖”掉期合约即按照以人民币计价的一个价格“借入”一笔美元,到期后再根据提前约定的价格“还回”相同金额的美元。
实际上,2023年9月以来,外资连续十余月做多中国境内债券,便是利用了外汇掉期产品的这一功能。
“从利差角度看,与美债市场相比,投资中国债市的收益可能相对较低,但经外汇对冲投资者做多在岸短期债券的收益仍可观,这助推外资回流中国债市。当前中美利差倒挂,是造成美元/人民币掉期点大幅贴水的根本原因。”丽莎称。
在徐曚捷看来,目前不少中资企业外汇套保的理念与操作已经非常成熟,很多企业都在使用人民币融资加外汇掉期的产品。“未来如何优化融资结构,包括融资货币选择、融资成本考量,以及整个向海外‘走出去’时各币种的结合,也是企业普遍关心的方面。”她说。
这与外汇市场主体逐渐树立“汇率中性”的观念相关联。外汇局副局长李红燕近日披露,中国外汇市场可交易货币已经超过40种,交易品种也已经涵盖了国际主流外汇产品。前七个月,中国外汇市场总成交规模接近2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8.7%;同期,首次办理汇率避险的商户超过2万家,帮助更多企业利用外汇衍生产品,更好地管理汇率风险。
不过,相对于有套期保值的财务制度的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本身利润率就很低,而且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定价权,“套期保值”的成本也让其难以承受。
“当前银行对企业客户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时,会要求客户应具有相应的授信额度,或者缴纳一定比例的交易初始保证金。对大客户保证金一般是名义本金的3%~5%,中小客户的保证金比例通常是5%~10%,保证金一般按照银行基准利率计息,远低于当前实际资金收益。”有外贸商表示。
“我之前与银行签远期购汇协议,需要在银行存几百万元的保证金,就是按定期存款计息。企业资金紧张的时候,这部分钱都不能动用,还得额外去贷款,这对资金占用很大。”他进一步说。
丽莎则称,目前企业购汇还要交外汇准备金,这就增加了其远期购汇成本。“对它们而言,使用外汇期权避险会好一点。”
目前市场与2015年、2016年的情况相似。但徐曚捷发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客户正使用外汇远期、期权等方式锁定汇率成本。“这显示出中资企业的外汇风险理念和操作已经非常成熟,市场正逐步树立‘汇率中性’的理念。”
四、拓宽人民币国际化场景
在市场人士看来,汇率风险管控的关键更在于尽量使用本币。“中资企业即便走出去,记账货币依旧是人民币。企业尽量地增加跨境人民币的使用量和使用场景,减少外汇兑换,才是最根本的方式。”大华银行中国内地及香港交易银行业务负责人兼上海分行行长袁泉对《财经》表示。
跨境人民币的使用场景主要有支付、融资、投资等。在人民币低利率背景下,近期人民币信贷“出海”提速。截至8月,人民币对外贷款余额1.85万亿元,同比增速达48%。4月~8月,新增人民币境外贷款共4293亿元,占同期新增贷款的8.6%,远高于疫情前1%左右的占比。
在周洪礼看来,在中美利差走扩背景下,目前人民币融资仍是最直接和更具吸引力的选择。
如果说汇率和利率仅是人民币融资的周期性因素,那么长期看,人民币支付提升是背后的重要原因。
2019年以来,中国涉外收付款的收入项中,以人民币支付的份额持续上升。中国央行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中国所有的货物贸易跨境(包含进口与出口)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占比近30%。
另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的数据,8月,人民币仍为全球第四大活跃支付货币,占全球支付总额的4.69%。不过,人民币支付金额与7月环比有所下降。
“企业两端贸易有可能基于两个币种安排,前端贸易往往是外币。如果企业前端贸易将合同结算货币从外币转向人民币,就能降低汇率风险和融资成本。这需要与交易对手协调,并调整双方的利润分配。”袁泉表示。
此外,制度护航也是一双不可忽视的手。2022年,中国央行、外汇局共同实施相关规定,允许境内银行对境外企业直接开展人民币贷款业务。
从区域来看,“一带一路”与新兴市场国家正成为中国对外出口的新方向,这为跨境人民币的支付、融资提供新的使用场景。
在东盟方向,大华银行已帮助企业实现人民币与东南亚货币的直接兑换和套期保值。“现在企业可用人民币直接兑换东南亚当地货币,不用先换成美元,这减少了二次汇兑操作,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和汇率波动风险。”袁泉说。
在中东方向,2023年10月,德银中国为国家电投集团中电国际的巴西圣西芒再融资项目提供了业内第一笔人民币跨境融资,其采用境内人民币融资与人民币和雷亚尔交叉货币互换交易结构,满足了企业对人民币贷款与外汇利率风险管理的双重需求。
实际上,人民币已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跨境贸易结算的主要货币,尤其是在东盟的贸易走廊。这使得人民币在支付结算、计价、投融资方面的使用,与供应链金融相融合,共助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正逐渐成为国际结算货币,在供应链金融中的使用愈发广泛,使用场景诸如石油贸易等。对中东、东南亚的公司来说,它们可能需要实现以人民币计价的供应链金融的流动,并需要良好的离岸人民币服务。”星展集团首席执行官高博德对《财经》表示。
2014年,星展中国加入中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截至2024年3月,该行的CIPS业务交易量同比增长67%。作为新加坡市场重要的清算银行,该行不断夯实CIPS作为人民币国际化重要金融基础设施。新加坡是国际上重要的离岸人民币中心之一。
在另一离岸人民币的重要中心——香港,人民币离岸债券发行量持续升温。近日,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均在香港成功发行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汇丰银行在发行中担任联席全球协调人及账簿管理人。
汇丰投资银行债务资本市场联席亚太区主管金南耀表示,上述举动有助为将来发行年期较长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建立重要基准。同时,来自债券通南向通及离岸投资者的认购反应热烈,也反映投资者对深圳政府的信用评级及其推动ESG发展承诺的信心。
9月2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表示,香港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拥有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为点心债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上半年,香港的点心债发行量达4657亿元,同比增加28%,延续了过去几年的高速增长。点心债是指在香港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主流的点心债投资渠道包括“南向通”、QDII、RQDII等。
但在袁泉看来,未来海外人民币的使用场景仍需进一步拓宽,这背后就需要增加人民币计价的产品品种。
“比如,未来企业想做人民币信用证再贴现,如果可以成功管理融资成本,外贸企业就能更大胆地用人民币的国际贸易融资。”他说。
近年来,人民币计价产品不断扩容。2023年,香港交易所正式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近期该机构正筹备10年期国债期货合约产品。
未来中资出海企业和外资企业是否在支付结算、计价、投融资领域使用人民币,人民币汇率也是不能忽略的因素。
从中国因素来看,需关注在中国央行推出“组合拳”之后,中国国内基本面如何企稳。
汪涛建议,本轮政策出台后,未来几个月政策仍有必要进一步加码。为推动房地产去库存取得显著进展,中国政府和央行需大幅增加资金支持,并降低资金成本。此外,还需要进一步扩容“白名单”机制支持保交楼。不仅如此,也有必要加快国债发行节奏和资金拨付节奏,并通过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地方隐性债务管控等方式支持地方政府。未来几个月,预计政府还会出台更为有效的财政支持措施。
从外部因素来看,则要关注美联储降息节奏。该机构发布的季度预测显示,略高于半数的官员预计在11月和12月的会议上将分别降息至少25个基点。
“为防止劳动力市场持续走弱,未来五个季度,美联储或将降息约150个基点。”科恩说。
不过,瑞穗银行亚洲首席外汇策略师张建泰对《财经》提醒道,美联储降息固然利好人民币汇率,但中美利差未见明显逆转,叠加美国总统选举或带来不利因素,预期短期内人民币升值通道也将遇阻。
(《财经》记者唐郡、陈洪杰对此文亦有贡献;应采访对象要求,丽莎为化名;作者为《财经》记者;本文刊于2024年9月30日出版的《财经》杂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五月花,作者:康恺,编辑:袁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