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无人敢拍《大宋提刑官》
2020-05-11 11:26

再无人敢拍《大宋提刑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作者:喀叽,头图来自:《大宋提刑官》剧照截图


最近,演员何冰因为《后浪》演讲视频被推上了讨论的风口。


关乎演讲的内容各方争议不同,谁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另一方。除却讨论本身,许久未在公众露面的何冰,倒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一看见何冰,不少观众脑海内会自动蹦出“宋慈”二字。


当初这位经典剧集《大宋提刑官》的主角,可是以古装法医“男神”的身份红遍了大江南北,几乎成为了一代人的共同回忆。



它是国内第一部古装纪实悬疑剧,是法医鼻祖宋慈视角下的破案“刑侦”剧,更是一部寸寸断肠的严肃历史悲剧——


让所有奔着硬核验尸、匡扶正义的爽剧套路的观众,最后看得背脊发凉,却也耐人寻味。


一、最早的法医界男神


2005年,《大宋提刑官》在央视一台播出,播出第二周的平均收视率就达到了7.85%,成为了唯一一部收视率超越《新闻联播》的电视剧。


海报里,宋慈边上亲密地站了三个姑娘,眼中一片深情。



当年看完剧集后,我发现这三个姑娘都不是宋慈的老婆、正妻另有其人的时候,忍不住露出了神秘地微笑:“啧,出大问题。”


啊不对,是“美工老师用心险恶啊!”


在海报里能摘出这么多女性角色,是因为剧中的宋慈的确遇上了好几起情感纠葛。以至于出现第n起疑似情杀的案件时,观众们都不免疑惑——“怎么?我看的是《大宋捉奸官》吗?”


剧中还有大爷与年轻男妓的纠葛,反映彼时的勾栏文化。


好在剧情里一集又一集的硬核验尸还在提醒着观众,正在播放的是《大宋提刑官》。《大宋提刑官》根据宋慈的《洗冤集录》改编,讲述了宋慈入仕后解决疑案难案的故事。


剧集一开篇,就是所有观众都忘不了的场景——身着一身白衣的宋慈站在棺前,举着父亲留下的验尸记录,坚定地说出了贯穿全文的主旨句“人命大如天”。



开棺后,尸体脸上皮肤瞬间变得腐烂而狰狞,冒出幽幽白烟。那时的电视分辨率要是能再清晰一些,这一幕就要被放进“童年阴影”系列了。


随后画面转换,原来是宋慈在梦中开棺,想通了一桩案件的死因。



宋慈醒后掀被而起,拿出头骨仔细钻研。被吓坏的同学劝他“子承父业”,当一个刑狱推官。


而宋慈满怀少年志气——“想当的是堂堂的大宋提刑官”。提刑官不仅管理监狱运行,还要审理疑难案件、平反冤狱、接受民众上诉。



也就是说,如果拿《名侦探柯南》做个对比,宋慈就是柯南、目暮警官加法医警员的集合体,又验尸又推理又管事。



当初,绝大多数年纪尚小的95后,只能把《大宋提刑官》当悬疑片看,某种意义上还会当奇怪的人体科普片看。


片中对骨骼伤口的展示绝不含糊,验尸过程的准备与讲解基本还原《洗冤集录》中的记录。


唯一对胆小观众有些不友好的是,导演似乎与宋慈是同道中人,都对头骨有莫大的兴趣,画面中有时会突然出现头骨的大特写。



这部古装剧十分良心地加入了特效镜头来对验尸原理进行解释,如果单把它们剪辑出来,倒真有《走近科学》的那味儿。


“滴骨验亲法”


宋慈的博闻强识与正直不阿,配上何冰出色的演技台词功底,更让这一角色十分圈粉。


在看到剧集第一案中,宋慈对自以为毁尸灭迹、断了搜查后路的卢知州霸气喊出“送你上断头台之前,再让你长一回见识”时,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少年英姿、热血沸腾。



编剧的文字功底也令人惊叹,台词长短结合、精简对仗、夹叙夹议,不仅能把复杂的案情娓娓道来,读起来还颇有节奏感。


视频博主@非桥段与@我是怪异君合作将部分台词配上了节奏、进行剪辑,大宋饶舌冠军宋慈,立刻吊打所有reader。


via @非桥段


看完前半部分剧情,宋慈在公堂上为民众敲响鸣冤鼓、潇洒挥手摆出验尸证据、金句频出将罪犯与恶官怼到说不出话。


所有观众都以为,这部剧里的宋慈肯定拿的是爽文大男主剧本,一路惩恶扬善令人叫好。


可没想到,这位鲜衣纵马、志气凌云的少年郎,拿上的是宋朝山河动摇时的悲情剧本,终将身心疲惫,再也抬不动澄清玉宇的大旗。



二、九转十八弯的剧情,越看越寒心


《大宋提刑官》共有52集,每集四十多分钟,但一共只讲了十一个案子。一个案子聊三四个小时,乍一看时间太长,却从未有人觉得《大宋提刑官》有节奏拖沓的嫌疑。


这一是因为剧情设计的确丰富充实,二是因为查案路上实在太多阻碍。


比如在第二案中,太平知县吴淼水宣扬自己三天破得一桩凶杀案,书生曹墨供认因垂涎玉娘美色而杀了玉娘丈夫。


而等到宋慈细查,却发现玉娘丈夫只是失足落水,曹墨是屈打成招,关键证物“血衣”是曹墨的老母亲伪造。


via @非桥段


老母亲愿意伪造血衣,是因为官员吴淼水暗自威胁,若能有证据结案他便会放过曹墨。曾有一手妙笔丹青的书生已被活活打成残废,老母亲不忍看儿子再继续受苦,便伪造了有破绽的血衣。


宋慈到曹墨家寻找证据时,老母亲镇静的质问贡献了全剧最有趣的表情包。



而等到推开曹家房门,老母亲的所作所为也贡献了全剧第一个泪点。


在厅堂内,停着两口棺材。这位母亲早已打算好,倘若吴淼水未遵从承诺、没给儿子一条活路,那她便和儿子一同赴死。



一则普通的溺水案,偏被急功近利的吴淼水演绎成奸夫杀人,清白的玉娘被污蔑成荡妇,擅长书画丹青的曹墨被打废了右手,坚韧的老人被逼上了绝路。


吴淼水觉得自己无非是玩弄官场手段,可对民众来说,却要拼上性命的代价。


这个案子在最开始,就演了吴淼水威胁曹墨招供结案的情节,所有观众都知道这个官员是罪魁祸首,可身在剧中的宋慈还是要艰难地一点点破案。


开棺受阻、证物丢失、线索断裂……宋慈除了一身验尸本事外再无“金手指”,没有任何巧合,只能硬着头皮细致地查。



这一点也是《大宋提刑官》的真实之处、令人心寒之处,即便是想让所有人心知肚明的恶人受到应有的惩罚,也未必能轻易如愿。


在这一案件最后,吴淼水被贬去官职,他抓住宋慈叫嚣“我一定会回来”时,宋慈还只当丧家之犬狂吠。



然而全剧的剧情,就在吴淼水一案后发生根本转变。


在这之后,宋慈遇上过清廉正直的一位老官员。这位官员的告老还乡,像是某种大幕将落的隐喻。


和案件有关的证人,总在宋慈找到之前就被人杀害……宋慈还是那位嫉恶如仇、一身才华的大宋提刑官,可平冤反正之路,却走得越来越难。


等到郭达饰演的刁光斗与宋慈对峙时,正邪的矛盾被推向了第一个巅峰。



只是七品县令的刁光斗,拿着京城某位高管送来的调令,嘲笑着身为大宋提刑官的宋慈。


他笑宋慈不通情理,人非圣贤、有七情六欲,凭什么宋慈就要摆出比圣人还圣人的面孔,死心眼地要置人于死地。



他挑明了官场上纵横牵连、官官相护的真相,说所谓大宋王法无非是皇家的法。只要皇帝还需要人做他的臣子,就会默许贪利的存在。



郭达将刁光斗这一人物的狡猾、聪明与坦荡饰演的入木三分,清晰地破开了此前案件的层层迷云——宋慈要斗的,终究不是普通百姓之间的七情六欲、爱恨情仇,而是倾颓的大宋官僚。


而此时的宋慈,还是正义凛然的样子,义正言辞地说朝廷已开始整顿、刁光斗不可能逃脱。



可打脸太快,宋慈话音未落,保住刁光斗的圣旨到了。


在宋慈向上弹劾、讲明案件真相之前,便早有人为刁光斗请了贬官保命的圣旨。朝廷要“整顿”这件事,宋慈知道,沆瀣一气的贪官们也知道,谁都不会坐以待毙。


观众们也大多是在这,开始重新思考主角宋慈——宋慈是不是情商太低了?为什么遇事从不懂迂回取胜?他的正义感是不是太刻板了?隔壁《神探狄仁杰》里的狄老还能利用官场运筹、查明真凶呢。


这些问题的答案,在这回答还为时尚早。


如果拿《西游记》九九八十一难做对比,刁光斗一案还只到白骨精。


因为宋慈惊讶地发现,那个本应被正义光圈精准打击的吴淼水,经历了两次“严惩”还能重回官场,乃至升官穿上红袍大褂,做了京城临安的知府。



三、“取律法的命,刺宋慈的心”


这是吴淼水第二次重返官场,第一次重返官场时,他因伪造叛国证据差点被皇上推出门斩首。在此期间,宋慈经历了大义灭亲为岳父判罪,而后岳父在贬官回乡的路上因心中愧疚服毒自杀。


他死前为宋慈留下的不倒翁,暗示着官僚相护是“不倒”的结局。



果然,宋慈就等到了与吴淼水的第三次相见——



剧中有不少话剧出身的老演员,这段吴淼水的表演就堪称教科书式演技。对宋慈的愤恨嘲笑、重回官场的得意与老奸巨猾的奉承,全在这白眼、低笑和讨好的表情转换中。


虽然这次见面后吴淼水再没有针对宋慈,但他的再度出现代表了两件事:


其一,大宋律法已失去了原则,失去了维系善恶的生命。以法为刃的宋慈,失去他心中最崇高的武器。


其二,宋慈,要“倒霉”了。


以富商身份返回京城的刁光斗,在阅览了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后通过将尸体浸在冰水中、延缓尸斑形成,让宋慈第一次错判、造成冤案。



这与开篇以验尸经验混淆视听的卢知州首尾呼应,让宋慈的心理防线近乎崩溃——他一直担忧引以为傲的《洗冤集录》会成为双面刃,成为罪犯逃脱的帮凶。


宋慈在刁光斗的刺激之下,险些跟随其父亲的脚步、以自尽来谢罪。


但他最后还是打起精神,去与刁光斗进行一场“赌局”。


不错,是一场无形的赌局,刁光斗赌上了生命、想看看这个风雨飘摇的大宋究竟烂到了什么地步;宋慈赌上了信念、想试试大宋还有没有救。



刁光斗家中,有装满高官受贿犯罪的八大箱证据。


宋慈正要将证据带走,两名来查案的官员却站到了刁光斗身边,想阻止他。



这一段对峙,四人的站位颇有深意。他们还原的仿佛是一个小小公堂,刁光斗在主审的高座上,两位官员分立两旁,像是公堂上的衙役。而宋慈,却像是公堂上被审判的罪人,孤独一人远远坐着,身只影单。


几辆马车浩浩荡荡,直接把八大箱证据运到了皇帝的宣政殿,观众们看到这样的大场面还以为结局要“搞个大事情”,严惩恶官痛快人心。


可宋慈专心一一列举罪行后抬头一看,发现龙椅上的皇帝早已皱着眉头睡着



而此时宣政殿外,那些得知消息、匆匆赶来的大臣们乱成了一团。一位御史自觉大难临头把乌纱帽摘了下来,可旁边的同党急忙给他重新戴上——


即便是见了棺材,他们也未必肯落泪、脱下这蟒服官帽。



宋慈走出宣政殿后被大臣们团团围住,本还在痛心疾首地指责这些同僚,盼望他们能自省自首。


可随后宣政殿里冲天的火光打断了臣子之间的喧闹,皇帝走了出来,宣布殿内意外失火、装着证据的箱子已全部烧毁。



宋慈虽然不可置信地质问了一句“烧了”,可眼中更多是了然的绝望。宣政殿的火光,恐怕比此前自尽欲服的毒药更令人肠断。


皇帝安抚宋慈,说他劳苦功高,要升他做二品刑部侍郎,可宋慈全然未听,失魂地走向宫外。



在他背后,是一群俯首磕头、满嘴“圣上英明”的大宋臣子,和一个伸开双臂,正在接受群臣跪拜的大宋君王。



之后,刁光斗被这群自称“文官之首”的高官们乱拳打死。


这也是最为贴切、也最为讽刺的结局,当大宋律法被官僚碾压失去效用,负责惩戒人的就不再是公堂,而是朝堂。


如此辛辣又绝望的设计,怕是再无人能拍。



而宋慈,自觉疲惫不已不堪重负,辞去了官职,并烧掉了凝结一生心血的《洗冤集录》。



到这,关于宋慈的疑问终于能给出定论:在这部剧里,宋慈就是一个“正直的呆瓜”,他的正直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图腾,只为划分出楚河汉界。


相比之下,《神探狄仁杰》中塑造的狄老的确比宋慈更懂变通、更懂人心,宋慈的一腔热血显得单薄而片面。


可《大宋提刑官》,或许就从未想过要塑造一个完美的宋慈,又或是重现历史上从未辞官、官途还算顺畅的宋慈。


十年饮冰的他,承担的是堂吉诃德式的命运:策马冲向永不停止转动的风车,以最珍爱的武器,去斗心中的恶龙。单一化的简单性格使这一形象更为悲壮,也让他更无能为力,最终走向悲剧。



更何况,剧中宋慈的“败北”,其意义绝不是告诉人们“应该学会变通”。


当观众看至结尾、回顾前文,会发现宋慈的大旗只打倒了那些允许被惩罚的人,根系缠绕的官僚则全身而退。此前隔着屏幕、跟着主角团“拳打镇关西”的那份激动,到此时也不免心酸:


如果正义只在被需要时才能伸张,如果罪恶只有在需要杀鸡儆猴时才被挂上城门,在这样的朝代下,洗冤的宋慈终将走向心灰意冷的结局。


因为洗冤,总是会比罪恶迟来一步。


千古悠悠  有多少冤魂嗟叹

空怅望人寰无限  丛生哀怨

泣血蝇虫笑苍天  孤帆叠影锁白链

残月升骤起烈烈风  尽吹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作者:喀叽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