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VS青岛,海尔背后的总部争夺战
2020-05-20 20:50

上海VS青岛,海尔背后的总部争夺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记(ID:tsingnotes),原标题为《四年5000亿,海尔“大跃进”背后的总部争夺战》,题图来自:IC photo


对于上海,海尔是动了心思的。


2019年9月,海尔第三届人单合一国际论坛首次离开青岛,选在了上海。


9月20日这一天,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接见了张瑞敏和海尔请来的3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给足了海尔面子。


会谈时间不长,有客套,却也有干货。


李强表示,欢迎海尔集团以工业互联网平台落地上海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在沪投资力度,实现更大发展。


张瑞敏表示,将牢牢把握上海发展的重大机遇,积极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和“四大品牌”建设,把更多新项目、新应用、新模式放在上海,在深化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


李强所说的“海尔集团以工业互联网平台落地上海为契机”就是一个干货。


张瑞敏的表态也有玄机。



2017年6月29日,海尔集团在山东青岛以外的首个区域总部落地松江G60科创走廊。


根据海尔集团、上海松江区政府、临港集团签署的三方协议,海尔将投资100亿元以上,建设青岛以外首个区域总部和六大核心功能板块,打造全国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标杆项目。


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对海尔表示出了极大的热情,“之前,听说海尔要在全国布局选址,我们立刻飞到了青岛的海尔总部。”通过深入洽谈,短短三四周的对接后,双方就敲定了落户上海松江的方案。


2年时间,海尔和上海的合作稳步推进。


2019年9月20日这一天,在接受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会见之前,张瑞敏参加了在G60科创大厦举行的COSMOPlat卡奥斯国家级双跨平台创新应用体验中心启动仪式,现场发布了COSMOPlat的中文名“卡奥斯”。


这一度被外界解读为卡奥斯总部落户上海。


而根据媒体公开报道,作为海尔创业共享平台的海创汇全球总部已经确定在上海。




无论在青岛,还是在大部分媒体报道中,海尔COSMOPlat尝试的东西都被大大低估了。


根据海尔官方的介绍,COSMOPlat是海尔推出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全球首家引入用户全流程参与体验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海尔COSMOPlat就像一个引擎,向各行各业的企业输入发展的动力。


说得很玄乎,其实COSMOPlat很核心的一个作用就是大大提高了资源整合的效率


这么说吧,如果阿里构建的是一个打通各个环节、闭环的、可以赋能各方的商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中心,海尔COSMOPlat希望构建一个各方参与的、闭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大数据中心。



在中国,除了华为,大部分企业,谈不上有多么高深核心的技术,更多还是在短时间内整合资源的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


在欧洲,因为没有庞大的人口,在消费互联网没什么建树,但因为有发达的制造业基础,并一直在利用工业互联网实现降本提效。


据2012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对“工业互联网”的定义:


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通过开放的、全球化的通信网络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员工、工厂、仓库、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连接起来,共享工业生产全流程的各种要素资源,使其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从而实现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


这么来看,COSMOPlat算得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工业平台。


据其官方宣传,COSMOPlat可以实现,“产品不入库率提升到75%,用户全流程参与的大规模定制占比达24%,客户参与的大规模定制占比达51%。”


这次疫情中,海尔COSMOPlat整合资源的速度和深度得到了充分体现。


1月30日,海尔COSMOPlat上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物资信息共享资源汇聚平台,成为连接医院、政府、社区、企业等多方物资及信息的平台。


2月8日,在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下,一条日产量10万只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全自动生产线,在山西侯马经济开发区落地试产。



COSMOPlat和上海的“眉来眼去”,对于志在重现打造工业互联网、重新擦亮“青岛制造”的青岛来说,不算是一个好消息。


但现在,海尔很可能将二次创业的赌注继续押宝青岛,和青岛一起成长。


3月5日上午,海尔集团发展规划工作专题座谈会在海尔集团召开。


会议主题是研究《四年5000亿,再造一个新海尔》发展规划,加快打造5000亿的产业集群。


要知道,海尔从2004年的1000亿到2014年的2000亿用了10年时间,而现在海尔希望用4时间实现2000多亿的增长,这样的想法不可谓不大胆。


不过在物联网时代,企业的增长一向不是传统的线性增长,而是指数增长,要么借助资本和产业整合一下子爆发成为行业中的头部力量,要么按部就班不温不火逐渐被淘汰或者被整合。


显然,海尔打造5000亿产业集群的规划是一种资本思维,这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青岛当前的发展。


青岛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经济活力不足的问题,是本地工业企业缺乏竞争力的问题,青岛一方面希望用今天的投资实现未来的腾笼换鸟,另一方面一直想的都是如何通过5G、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改造盘活传统工业企业。


海尔关于工业互联网的布局和COSMOPlat的理念似乎能给青岛一些启示。



一个细节是,主持这场会议的不是张瑞敏,而是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


他强调,海尔作为青岛本土成长起来的标志性企业,是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走市场化国际化道路的典范,开创了“人单合一”这一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典范模式,在工业互联网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要整合全市资源,全力支持海尔平台建设,发挥好海尔平台作用,整合全球资源,将青岛打造成为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市委书记亲自参与青岛一家企业的发展规划,这显然又是一项打破常规的大动作



这几年,关于海尔的争议屡见不鲜,最常见的就是海尔和美的、格力家电三巨头的对比、海尔自身的股权争议等等。


曾有媒体报道,由于美的和格力的家电是整体上市,而海尔家电是部分上市,上市部分又分成上海海尔智家和香港海尔电器两个公司,导致很多媒体习惯拿海尔智家的数据与美的、格力的数据作比较,或者是对海尔结构的不了解,或者是海尔的宣传有欠缺;因为这种比较,是不准确的。


我们不妨来看一组更加客观实锤的百度指数对比,海尔、格力、美的,顺便加上海尔的另一个品牌卡萨帝和青岛本土另一家电巨头海信。


通常来说,百度指数是衡量一个品牌最客观的指标。



从中不难看出,海尔和美的两个品牌不相上下,比格力还是要高出不少,而海尔的另一个高端品牌卡萨帝则是稍低于海信,两者处于同一个水平。


所以问题来了,无论是具体营收数据还是品牌表现力上,海尔虽然遇到了制造业利润薄如刀片、家电市场饱和等问题,但似乎问题没有那么大。


为什么海尔屡屡处于舆论风暴中呢?


甚至在青岛,批评海尔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海尔遇到的问题和青岛这座城市面临的问题是如出一辙的。


由于上世纪90年代末海尔在品牌塑造的过于成功,越来越多人把海尔当成一个传统的品牌,观念里的根深蒂固改变起来太难。


一个品牌摆脱其原有属性有多难,小米在其高端路线上的苦心营造之难就可以窥见一二。


青岛也是这样,大部分人眼中这是一座制造业城市、旅游城市,即使青岛现在的制造业遇到了问题、旅游更是到了“守着金饭碗要饭”的尴尬境地,相反服务业却达到了60%以上,青岛依然还是人们印象中的制造业为主的城市。


在3月5日的海尔集团发展规划工作专题座谈会上,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说了一个细节,“相关区市和部门要研究制定更有针对性、含金量的“一揽子”政策举措,适应再造新海尔的发展需求,在更高层面塑造海尔品牌。”


“在更高层面塑造海尔品牌”,其实和通过引进风投创投、独角兽企业、高端制造业等在更高层面塑造青岛城市品牌是一个道理



这几年,关于海尔的争议还有很多,尤其是关于海尔和青岛这座城市,不是认为海尔拖累了青岛,就是说青岛拖累了海尔。


事实真相如何呢?


我们不妨先来看几个问题:


第一,海尔系为什么能频频获得资本认可?


目前在海尔平台上,上市公司4家,独角兽企业2家,准独角兽及瞪羚企业16家,A轮以上66家,天使轮49家,种子轮221家,孵化加速336家,孵化小微4000多个。


其中,2019年9月,海尔生物成为青岛市第一家登陆科创板的企业。


以海尔平台的两家独角兽企业为例,日日顺背后有阿里,持股比例约为34%;


而海尔投资的位于杭州的涂鸦智能如今也已经是独角兽企业。


第二,青岛首家科创板企业为何在海尔诞生?


海尔生物的前生是一家在低温冷链领域的硬件设备企业。


虽然从制造业脱胎而来,但海尔生物将自身核心技术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围绕不同应用场景成了一家科技生态企业。


这意味着,传统制造业在拥有自己核心创新技术的前提下,只要革新思维模式,能够将新技术与自身优势结合,从而能够具备上科创板的基础,进而借助资本力量获得飞跃发展。


但问题是,为什么青岛这么多制造业企业,别说科创板上市,就是获得资本青睐的企业都很少?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


第三,即使有海尔这样的巨头,为什么青岛本地家电配套率不高?


不可否认的是,海尔在青岛养活了一大批配套企业、就业人口,看看海尔产业园每天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就知道了。


但很奇怪的是,围绕海尔的常见的是一些公关传播、印刷出版、劳务服务等基本没有技术含量的企业,不仅制造业链条上下游配套少、而且提供企业Saas平台服务的企业也很少。


统计显示,家电产业,青岛本地配套大约是40%,而合肥是70%;汽车制造业,青岛本地配套率大约是30%到50%,重庆则达到了80%。


围绕制造业配套缺失的问题,到底是海尔海信或者一汽这样的龙头企业压价太厉害导致本地企业没有积极性,还是就是本地企业缺乏能动性呢?抑或是青岛的产业政策大而化之不够细?


为什么合肥、重庆制造业的配套率会这么高呢?


是青岛这座城市不够努力还是这座城市的人不够努力呢?


第四,青岛对海尔的支持是不够还是太多了?


对海尔的一部分非议在于青岛给了海尔太多的支持。


实事求是讲,青岛的确在土地、政策补贴上面给了海尔一些支持,这样的支持可能会其实简单,不用费脑子。


但在青岛一直强调的场景开放方面,为什么鲜有对本土企业的开放支持呢?尤其是涉及到公共基础服务领域,比如当前大热的新基建。


在杭州,阿里巴巴参与建设的智慧大脑大大提高了社会治理效率,阿里巴巴在北京通州、雄安新区等地方都在复制推广这一做法。


在深圳,通过政府主动开放场景和企业合作的案例更是多如牛毛。


比如,深圳机场与华为合作,实现了从值机、安检到登机,“一张脸走遍机场”;1分钟完成千余架次航班机位智能分配;行李定位追踪等服务。


这一技术也已经推广到多个机场。在北京大兴机场首飞中,东航就用上华为人脸识别黑科技 从进站到登机只要20分钟。


在这次疫情中,深圳最早上线的健康码等都是和腾讯合作开发出来的,腾讯在深圳试验成熟后如今已经推广到云南、贵州、广州、上海、天津、重庆、武汉等超过100个城市,覆盖超过7亿人口,累计亮码人次超过5亿。


对于深圳这些科技型企业来说,通过在深圳开放场景的试验,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走向了全国。


面对疫情这场急需提高社会治理效率的大考,青岛市政府有没有主动向本地企业开放一些应用场景呢?


第五,海尔企业文化过时了吗?


在海尔的企业文化中,管理严苛、不人性、加班文化盛行、天天被灌输“人单合一”等等,一直被诟病不已。


但实际上,就算在美国跨国巨头中,既有谷歌这样管理人性化、工作时间自由的企业文化,也有像亚马逊、特斯拉这样对员工始终保持高压管理的企业,严苛程度可能不亚于海尔。


而且,从成功企业基业长青的密码来看,海尔的成功恰恰得益于这种企业文化的成功塑造。


2009年,马云曾经跟一帮高管带着朝圣一样的心情去拜访GE,据说对GE不再提使命愿景的做法非常失望,觉得当时的GE暮气沉沉。


而马云回去之后,则是吸取了GE的教训,更加重视文化建设,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也更加重视接班人培养。


马云对海尔的管理也是赞赏有加。



2013年,因为阿里巴巴集团战略投资海尔旗下的海尔电器,张瑞敏和马云坐到了一起。在管理上一向颇为自负的马云对张瑞敏赞不绝口:“(管理上)全中国来看,只有张瑞敏,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知道自己要什么……(我)在公司几次内部的会议也经常讲到,张总是中国真正的管理学的大师,真正专注于企业的管理和经营。”


所以说,海尔重视企业文化没有问题,问题很可能出在,企业文化的传播方式很可能出了问题。


填鸭式和教条式的灌输强调的是从上到下的绝对服从,但现在年轻人思想越来越多变化,他们更希望一种平等而活泼的沟通方式。比如马云每年都会主持阿里的集体婚礼,还以摇滚形象出现在公司年会。


第六,为什么海尔培养的人离职后都去了外地?


无论是在阿里巴巴、京东这样的巨头,还是广州深圳等南方的一些上市公司,高管队伍或者关键岗位中总能找到曾在海尔工作过的人;


而如果离开海尔后留在青岛的,一般大多都选择了自己创业。


人才的流动固然是一个正常现象,但我们需要反问一下,为什么海尔培养的人才离职后没有留在青岛?


这些人没有留在青岛再找其他企业工作的原因是什么?


无论是全力支持海尔希望海尔带动青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人,还是那些对海尔各种意见的人,不妨先试着回答一下这六个问题,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就明白了青岛和海尔的关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记(ID:tsingnotes)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