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豆人》发布40周年,你知道它背后的这些故事吗?
2020-05-23 08:32

《吃豆人》发布40周年,你知道它背后的这些故事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极客之选(ID:GeekChoice),作者:刘丢丢,题图来自:《吃豆人》


1980 年 5 月 22 日,南梦宫发布了《吃豆人》系列的首款游戏,它第一次登陆是在街机上,由于可爱的圆脸形象和简单的操作备受欢迎。四十年后的今天,吃豆人已经成为电子游戏中符号般的存在,出现在各种衍生作品和影视剧中。


这款在今天看来有些简单的游戏,其实有很多超前的设计,比如四个颜色的鬼魂分别遵循各自的运动规律,是最早的游戏 AI 之一。由吃豆人形象衍生出的各种续作、改编作,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游戏 IP”。关于吃豆人游戏的高分竞争,还间接影响了电子竞技的诞生。


吃豆人四十周年之际,让我们来一起回顾下这款经典游戏背后的那些故事。


以“吃”为主题的女性向游戏


跟随《太空侵略者》的步伐,当时的街机厅里涌现了一批以宇宙射击为主题的游戏,它们往往简单刺激,最能引起男性玩家的喜爱。家用机在当时还是很奢侈的产品,只有少部分家庭拥有,于是街机厅成为这些年轻人最爱去的地方。


由于主要以男性玩家居多,街机厅里抽烟、砸键盘、叫喊声都是常态,于是这里也成为了主流社会、成年人眼里的堕落之地,电子游戏被视为精神毒品(直到今天还有人这么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南梦宫决定开发一款更适合大众的益智游戏,尤其想争取女性玩家的喜爱。



吃豆人的开发团队是以岩谷彻为首的 9 人小组,于 1979 年初开始开发,花费一年零五个月才完成,在当时是很长的开发周期。


岩谷彻从女性视角出发,决定以“吃”作为游戏主题,吃豆人的形象就是来自于被切掉一块的披萨。当然这是后来南梦宫和岩谷彻的官方说法,可能是为了争取北美市场。岩谷彻在一次采访中还有另一个解释,吃豆人的形象来自汉字“口”的变形。



无敌设定来自《大力水手》


四个鬼魂敌人的形象来自《鬼马小精灵》和《Q 太郎》,当时的高层还认为敌人的颜色应该统一做成红色,避免玩家搞错。不过在后来的投票中还是彩色的支持者更多,于是才有了今天的设定。


四个颜色的鬼魂“性格迥异”:红色追踪吃豆人位置;粉色会判断吃豆人行进方向,伺机伏击;青色会主动在吃豆人和豆子之间设置陷阱;黄色随机追击吃豆人。



玩家可以通过吃“大力丸”来暂时变成无敌状态,反向追击鬼魂,这个设定是来自《大力水手》的菠菜。随着关卡往后,鬼魂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大力丸的无敌时间变短直至无效(鬼魂仍会反向逃离)。这些设定就是最早的游戏 AI,现在流行的 IO 游戏,一定程度上也借鉴了吃豆人的反转玩法。


“雅达利事件”的间接祸因


关于吃豆人的名字也很有意思,最初是叫 Puck Man,Puck 在日语中是咀嚼的意思。然而在英语中,如果把 P 换成 F 就很容易被人误解,所以制作团队后来更名,我们就看到了现在的 Pac-Man。


吃豆人在北美市场甚至比日本本土还受欢迎,《老友记》中专门有一集讲述主角们为争高分而引发冲突。2005 年吉尼斯将其评为“最成功的街机游戏”。



游戏火爆后自然也避免不了跟风,最知名的衍生作品之一就是《吃豆人小姐》,给吃豆人加上蝴蝶结和大长腿作为女性角色。不过这款游戏却不是南梦宫制作,后来经过版权斗争才被收回。用现在的话说,吃豆人的形象可以说是最早的游戏 IP 了。《假面骑士》《像素大战》都有吃豆人角色加入,有意思的是还都是作为反派。



成功的吃豆人系列也有一个“污点”,当时的游戏霸主雅达利想将其移植到家用机时,由于操之过急把不完善的版本直接卖给了玩家,那一版吃豆人拙劣的体验引发了玩家的不满,间接造成后来的“雅达利事件”。



和 Google 制作第一款互动式 Doodle


当然,后来的吃豆人系列几乎出现在了所有的游戏平台上。2010 年三十周年之际,Google 与万代南梦宫合作制作了第一款可互动式 Doodle,将这个经典游戏移植到了网页上。保留音乐、玩法等经典元素,甚至还有充满仪式感的投币系统,连点两次会触发彩蛋出现吃豆人小姐,进行双人游戏。


玩到 256 关会触发乱码 bug,这也是一个梗,来自 8 位机时代的整数溢出。



2015 年愚人节前夕,万代南梦宫宣布将旗下《吃豆人》等 17 款经典游戏的版权开放,紧接着就是愚人节宣布和 Google 再次合作。他们把吃豆人游戏搬到了谷歌地图中,玩家变成吃豆人,街道中铺满了豆子,吃掉大力丸同样有机会追踪鬼魂。



去年,肯德基联合万代南梦宫把三款经典游戏《吃豆人》《小蜜蜂》《坦克大战》搬到了微信小游戏上。今天四十周年之际,万代南梦宫与 Amazon Games 合作推出了纪念游戏《PAC-MAN LIVE STUDIO》,可以在 Twitch 平台免费在线游玩,支持自制关卡。



当时的电子游戏由于技术限制,在玩法上做得很简单,但创意却往往能成为“点睛之笔”,用简单的设定创造一类玩法。吃豆人的历史几乎就是整个电子游戏的历史,它背后代表的意义已经超越了游戏,吃豆人就是电子游戏、流行文化本身的象征之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极客之选(ID:GeekChoice),作者:刘丢丢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