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直指纳斯达克?中国创业板市场路在何方?
2020-06-01 17:35

直指纳斯达克?中国创业板市场路在何方?

文章所属专栏 活动实录

虎嗅Pro注:6月12日晚间,深交所发布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的通知,意味着创业板注册制的落地又有了明确而清晰的进展。


上个月底,在第一期的虎嗅Pro开放日中,我们复盘了创业板注册制这件大事儿。


5月27日,国务院的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曾表示将在近期推出11条金融改革措施,其中就包括了各种关于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管理方法,上市规则等。主要谈到了创业板的改革和试点注册制,建立健全创业板企业的注册制安排和持续的监管发行等配套制度。


相信对于创业板注册制,整个资本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预期。为了让大家建立更多维度的、更立体的了解,本期Pro开放日的嘉宾请到了涵盖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有投资人,也有专家学者,以下是分享实录。


一、IPO注册制改革历程及前瞻


分享嘉宾:董登新「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观众朋友大家好,很高兴到来虎嗅Pro分享创业板注册制改革。首先讲一下注册制改革的背景,大家都知道最近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外国公司监督法案,美国媒体将它戏称为中概股法案。从目前中概股的表现来看,确实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今年也发生了很多的大事件,例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非常重要的文件,包括要素市场的完善,包括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那么注册制的改革,从去年的科创板到今年的创业板,应该说是一个前后衔接的动作。从中美贸易战,疫情战,到美国人把资本市场政治化。此时我们来推动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或者来谈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后面的两位专家可能会是从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来分析,我今天会从一个相对宏观的角度,对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做一个前瞻性的分析。


注册制改革在中国可以说是一个相对精良的过程,在2013年的10月份,中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注册制改革的决策,这意味着注册制改革在中国启动。但是在随后的应该说是将近7年的时间,注册制改革的推进还是很不容易的。当然前期主要围绕注册制改革做了相当扎实的配套制度的准备。比方说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证券违法犯罪的严查严打,这些方面都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以及退市制度的改革,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都是在当中推出的。


在2019年年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突然之间通过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这是注册制改革一个跨越性的动作。我们几乎没有预料到这个动作会如此之快。。在长达半年的准备后,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挂牌交易,这是资本市场的一场重大改革。而且效果也是出乎意料的,完全达到了预期。所以科创版的实施应该是比较成功的,这也为我们后续创业板注册制的改革提供了信心。




所以今年的4月27号,也就是在中国的疫情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后,中共中央也做出了深交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重大决定。深交所同步推出了创业板注册制相关规则的草案向市场征求意见,这个动作是非常连贯的。所以如果动作快的话,相信在下半年,比方说在科创板注册制推出一周年的时候,也许创业板的注册制也可以大体的实施,这个是可以期待的。


今天重点谈的是对于即将推出的创业板注册制,做出一个宏观层面的展望。因为创业板注册制已经描绘出了大体的轮廓,虽然说当中还要经历征求意见的过程,最终的发布还需要等待。但是整个创业板注册制基本能够在草案当中被描述的非常清晰。所以今天会针对创业板注册制相关规则的这样一些草案,就它的亮点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做一些探讨。


当然我相信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和借鉴科创版的注册制,应该有超越,应该有突破,或者说将来会带给我们投资者更多的惊喜,这个是值得期待的。


首先从创业板注册制的规则草案来看,创业板和科创板大体来讲在基本规则上是一致的。如果说创业板在科创板注册制的基础上有所超越的话,大致有两点。第一个方面就是在IPO门槛标准的设立上,创业板注册制专门设定了一个IPO的负面清单,为未来的创业板注册制打开大门之后,什么样的企业有资格进入到我们的创业板的名单。


在负面清单当中主要就行业的归属做了基本界定。可以说是超越了科创板注册制的尝试。我们可以看它的负面清单,创业板的三创四新,同时把传统的产业排除在外,无论这些传统产业的企业有多么好的业绩,不一定能够进入到我们创业板来。这主要是从它的行业归属来看,传统的产业是没有希望的,包括金融业、房地产、建筑业、冶金、农业、矿产以及公用事业等等。这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提供了一个非常包容的思维。


总体来讲,在IPO的门槛上,可以说科创版的3+5的白名单包容性远不及创业板的IPO的负面清单,这是我们要讲到的第一点:创业板的注册制超越了科创版的注册制,在IPO的负面清单上是一个突破,是一个创新。第二点就是在投资的适当性管理上规则的制定上,创业板又超越了科创版的相对盈科的门槛标准。在创业板的投资者准入门槛上,创业板是把投资者的准入门槛降到了和存量的创业板市场的投资者基本没有差别。


正是因为创业板投资者准入门槛大幅降低,使得创业板的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资金没有隔阂,没有分割,同板同归,使得创业板很好地解决了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的统一问题。


当然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应该在借鉴科创版的注册制的同时,要大胆改革,要有突破,要有超越。首先和深交所的创业板比邻的就是港交所。我们知道港交所和深交所都同处在粤港澳大湾区,两者的空间距离非常近。尤其在深港通开通之后,深交所和港交所两者比高低,两者比强弱,这是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所以深交所的创业板注册的改革一定要抓住这一次的机遇,要充分考虑港交所的因素。




港交所有主板,也有创业板,而且在两年前港交所提出了创新版的新思路。针对新经济概念的公司,做出了重大的IPO规则的改变。港交所的IPO新规主要针对内地的沪深交易所做出的一种调整。当然港交所希望能够获得内地企业的上市资源。在这一点上深交所的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一定不要不考虑港交所的因素。两者未来都是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国际平台的载体,重要的支柱。因此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必须要考虑到港交所最近两年的变化,要和港交所对标,要和港交所对接。


另外一方面,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也应该重点考虑美国的纳斯达克。纳斯达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最成功的创业板。而且纳斯达克具有极好的国际化基因。具有最包容最开放的元素。所以纳斯达克的创业板从1970起步到今天,运行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


创业板应该借鉴纳斯达克的经验,尤其是在美国SEC和美国政府打压中概股的情况下,深交所的创业板要做好心理准备,是否应该面对中概股回归设立相应的通道。我们的改革要有超前的眼光,一定要考虑到中概股目前面临的窘境,以及未来回归港交所或者回归A股的可能性,我们必须要在制度上预设深交所的创业板改革,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我们要充分的考虑中概股回归的可能性和专设通道。


最后回归深交所,依据深交所的站位我提出一些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建议。当然这个是探讨性质的,毕竟创业板注册制的规则,目前仍然是草案征求意见的阶段。


(一)深圳先行示范区。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要放在深圳新型示范区的视角和大背景下,要站得高,看得远,要有前瞻。要加强改革,超越突破科创版的注册制。


(二)粤港澳大湾区


我们知道深圳的经济体量已经超越了香港和广州,而且深圳拥有全国最发达的先进制造业,同时深圳也是中国的高科技的高地,华为、腾讯、大疆都在深圳,这都是中国一流的高科技品牌。所以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建设与发展,深圳会成为龙头,深圳的龙头地位的巩固有赖于铁三角的支持。(先进制造业、高科技,还有开放的金融)


深交所如何借用港交所的桥头堡的地位,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推进金融的一体化、国际化,来壮大自己,提升深交所的国际地位。这也是改革中需要考虑的。


(三)深港通机制


沪港通和深港通的互联互通机制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境外机构和国际资本进出中国越来越便利。在互联互通的大背景下,如何让企业和资本走出去,如何让境外的企业和资本引进来。粤港澳大湾区,沪港通、深港通都将会发挥重要的枢纽作用。


所以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应该站在国际化的视角大胆改革,应该把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跟深港通特殊的互联互通机制连贯起来考虑。


(四)新三板转板机制


过去我们忽视了新三板的重要性,但从多层次资本市场来看,尤其是中小型的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和成长来看,新三板功不可没,新三板至关重要。另外我们也设立了新三板的转板机制,这是市场期盼、投资渴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板机制。新三板转板机制落实后,企业上市除了IPO的通道,又搭建了一个不需要IPO排队审核的转板机制,新三板可以绕开IPO直接转板到沪深交易所挂牌,这将极大提高了新三板的人气和市场地位,激活新三板的市场功能,也会吸引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型的优秀的科创企业,到新三板来挂牌。


新三板的转板机制将会直接决定了新三板作用能否充分发挥,而转板机制的有效发挥则取决于的沪深交易所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所以,在创业板注册制IPO门槛的设定上要更包容,要充分考量新三板转板机制对接的合理性和适度性。如果创业板注册制的门槛过高,排斥新三板的转板机制,将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影响新三板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和有效发挥。


(五)中概股与红筹股回归


由于形势的原因,我相信未来中国的很多企业将不再到美国上市,可能会转战港交所,或者是科创板和创业板。现在已经在美国挂牌的中概股,也可能想方设法,尽快转板到港交所或者转板到创业板和科创板。总体来说,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制度准备,开放绿色通道准备接纳中国优秀的中概股,尤其那些互联网企业。


Q&A


Q:从新三板转板至创业板的过程,会可能会有具体的哪些要求?


A:新三板的转板机制也非常自觉,将来转板到沪深交易所的门槛,基本上应该说是略高于或者说跟场内、跟沪深交易所的创业板、中小板或者科创版的门槛基本持平。


当然这个是因为创业板科创板的门槛设立在先,所以目前新三板的转板机制只能被动服从他们的门槛标准,我当然希望创业板的改革能够主动地降低门槛之后,让新三板转板希望更大或者信心更足。


二、中国新经济企业如何选择资本市场?


分享嘉宾:黄平「华菁证券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




黄:感谢主持人,下面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报告主题:关于中国新兴企业如何选择资本市场。报告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新经济企业回归母国市场是历史性的一个趋势。第二部分讲一下我们回归市场时主要的资本路径的选择。


(一)、新经济企业回归母国市场是历史性趋势 


首先我们为什么会做出这个判断,为什么新经济企业为什么回归母国市场会成为一个历史的趋势?这里面有几个事件重点讲一下。


第一,瑞幸咖啡事件引发中概股的信任危机。刚才董教授也提到,美国的监管趋严的政策,对整个中概股不信任的情绪在持续上升。因此对于创业者在选择时,考虑的因素就更加复杂了。


第二,从目前整个的监管氛围来看,特别是美国监管区域下面,美股本身的上市的制度的优越性已经在下降。包括诉讼的风险以及做空的风险都在加大。


第三,香港市场实际上在2018年启动了关于股票市场的改革,特别是同股不同权、鼓励非盈利企业在香港市场上市,这场改革实际上是推动了部分中概股企业回到了国内,特别是以2019年阿里在香港的二次上市作为一个标志。


第四,国内市场包括全面注册制的推行,特别是科创板跟创业板。整个的注册制在去年跟今年都已经落地,因此这是一个大趋势。



综合以上背景,我认为新经济企业选择回归母国市场大势所趋,我们即将开启新经济企业回归母国市场的时代。在过去的20年,我们看到了更多企业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企业到在美国的上市潮。但是接下来的20年,我们觉得会到我们某个市场,包括香港市场,我们的上交所,我们的深交所上市包括二次上市也好,作为主要新兴企业回归母国市场的潮流。


这个是目前观察到的一些案例,像阿里去年在香港上市实际上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包括今年6月份预计京东也要上市,包括网易。还有另外一个趋势是港股在回A的路上也有非常不错的前景。我们看到中兴国际A加H在A股的发行。未来我们判断是一些新兴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的新经济企业,会考虑A加H的上市,包括境外红筹加CDR,或者在境外美股加港股的二次上市再加CDR,可能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重点考虑的上市的方式。


注:CDR | 中国存托凭证(Chinese Depository Receipt,CDR),是指在境外(包括中国香港)上市公司将部分已发行上市的股票托管在当地保管银行,由中国境内的存托银行发行、在境内A股市场上市、以人民币交易结算、供国内投资者买卖的投资凭证,从而实现股票的异地买卖。


新兴企业选择上市点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呢?


1、行业在市场里是不是可以找到足够多的企业跟我们的公司具有可比性,以体现整个估值跟行业地位;


2、会考虑主要的客户跟市场群体,往往会选择客户和市场群体覆盖的市场作为主要的上市地;


3、投资者群体跟目前整个的公司的发展阶段是不是匹配;


4、审核的难度,这当然是最重要的判断因素;


5、估值水平能否达到预期;


6、监管跟监管的风险,特别是中概股这个事件之后,监管和风险因素会提到一个比较高的位置。


如果主要客户在国内,大家往往会选择上交所跟深交所上市;如果主要客户以国内为主,但是又有国际化的需求,可能会把香港作为主要的上市地;如果选择全球化,美国市场也是一个选择。


从审核的难度和时间来看,香港市场跟美股相对上市的难度是要比A股低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之前有很多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这些新经济企业会选择在香港或者到美国,尤其是到美股上市。


从上市以后的监管环境跟风险来看,美股市场是最高的,这主要包括了法律诉讼的风险、退市的风险、做空的风险,这都是远远高于香港市场跟A股市场的。


从上市地的估值水平来看, A股市场因为流动性的原因,还有投资者结构的原因,估值水平也是远高于香港和美股市场。




下图为新经济企业在A股科创板和创业板的估值情况,目前来看在三个市场来说是比较有竞争力的。新经济企业的估值往往有更高的溢价,包括美股跟港股的市场,我们看到里面的生物医药、日常消费、电信,还有信息技术,这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企业,在目前在科创板创业板的估值溢价是相当明显。 




(二)、新经济企业回归母国市场主要的资本路径的选择


从目前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来看,应该说上市的标准更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新经济企业去选择上市地。从横向比较,香港的主板和目前的创业板、科创板的上市标准相比是比较接近的,但是香港主板市场对市值的要求偏高,这也是为什么中小市值的公司选择香港上市比较难。


从标准的设置来看,科创板的标准应该是最丰富的。对于目前整个以硬科技为代表的,包括生物医药为代表的这些科技企业上市,都开创了一个新的空间。从目前的改革来看,红筹企业境内的直接上市,包含了VIE架构的直接上市,都已经在制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还有亏损企业的上市,目前在两个市场都有制度上的突破。因此对于现在以新经济企业为代表的企业的上市,选择的空间会更大。


关于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的几个突破,主要有以下4点:


1、接受未盈利企业;


2、接受红筹架构;


3、允许上市前设置差异表决权;


4、股权激励政策;




关于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核心要点(节选)


1、明确板块新定位。创业板将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深度融合,其与科创板各具特色,二者错位发展。


2、优化发行上市条件。创业板取消了“最近一期不存在未弥补亏损”的要求,深交所综合考虑企业预计市值、收入、净利润等因素制定三套常规上市标准。科创板支持特殊股权结构和红筹结构企业上市且要求最近一年实现盈利,其他财务指标与科创板一致。


3、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优化交易规则。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新增创业板个人投资者须满足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不低于10万元,且具备24个月的A股交易经验的门槛


交易涨跌幅放宽。创业板股票涨跌幅限制比例由10%提高至20%,创业板新股上市前五日不设涨跌幅限制。


4、部分特殊企业强制跟投。在跟投制度方面,创业板拟对未盈利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红筹企业、高价发行企业实施保荐人相关子公司强制跟投的制度,其他发行人不强制跟投。


5、股权激励更加灵活。提高股权激励比例上限。上市公司全部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20% ;提高授予价格的灵活性。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可以低于市场参考价的50%,但应当说明定价依据和定价方式。




关于创业板对行业定位采取负面清单管理:


目前深交所已起草《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创业板定位,对保荐人重点推荐企业、限制申报行业等作了规定,即创业板申报负面清单。目前该规定正在保荐机构层面定向征求意见,,尚未正式出台。


目前的改革的指向其实是非常明确的,鼓励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和新产业。因此进入负面清单的这些行业,如果说能够在跟互联网的结合,大数据的结合,还有云计算,包括新能源人工智能的技术有个深度的这种融合创新的企业,其实也是可以在创业板上市的。这个就是鼓励我们传统行业去拥抱新经济,去拥抱新的技术和模式,去转型。


1、对于上述行业中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自动化、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企业仍可在创业板上市。


2、深交所发行上市审核将对此类申报企业的业务模式、核心技术、研发优势等情况予以重点关注,并可根据需要向行业咨询专家库专家咨询。


3、实行“新老划断”原则,此前已向证监会申报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不适用该规定。



关于新三板精选层制度突破:


1、引入公开发行制度。相比A股,新三板公开发行自由度更高,有“直接定价、竞价或询价方式”三种方式确定发行价格。


2、精选层挂牌满一年可转板。此次改革规定,新三板精选层挂牌满一年的企业可申请转板上市。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后,由证券公司保荐,向交易所提出转板上市申请,交易所审核并作出是否同意上市的决定,无需证监会核准,实现是真正意义上的转板。


3、投资者门槛大降、交易门槛大降。


最后总结一下,不同类型的新兴企业在A股包括提到了港股整个资本化路径的选择:




Q&A


Q:如何理解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融合,有没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评判基准?


A:这一块实际上没有一个标准,但是目前传统行业跟新业态的融合,我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比如传统的消费品行业,通过电商销售,这实际上就是和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


三、企业竞争的核武时代


分享嘉宾:李康林 | 天图资本合伙人,曾任东方证券投资银行部高级经理。




李:今天我的分享主题是企业竞争的核武时代,为什么叫核武时代?是说新的创业板新规以及未来可以预期的A股的资本化的新时代到来,我会觉得企业的资本化会成为一种常态,所以我把它称作核武器时代。核武指的就是资本化。 


(一)、要求降低了吗?


很多人会问到,现在的情况是多数企业都有可能上市,是不是上市的要求比以前更低了呢?以及现在这些明确的硬的指标下来,是不是代表上市更容易,以及企业大规模的上市成为可能?


从长远来看,现在可以很明确的说,要求其实没有降低。因为任何一个市场进入到充分的市场竞争,要求实际上是在急剧的提高。


像瑞幸最终以这样的一个结局落幕,其实大家是没有想到的。很多人会以为在美股上市之后就可以高枕无忧,其实不会。未来的资本市场会要求你长期稳定的输出,实际上买方市场的接受度决定了上市的成功率,而不是以前的审计制度。所以总体来说会认为A股无论是创业板还是中小板,将来的整个资本化的要求其实是在明显的在提高,提高的主要的要素就在于是公司的市场化。


(二)上市还能成为终点站吗?


过去的30年里,A股成为很多的民营企业的目标,一家企业的最终目标就是能够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因此很多企业认为说上市就是我的职业生涯的终点站,企业最终的目标就是成为一家A股上市公司或者创业板上市公司。但是现在看来,终点站可能变成一个逗号了,现在上市就成为一个资本化,成为一个加油站。企业之所以要上市,是因为要跑得更远。


所以最终就变成了真正的公司化的有序经营。所有的企业家在当下这个时间点,没有说刻意到某个目标到某个阶段的时候,就可以功成名就,退休了。现在看来最终上市就成为了一个持续永续经营的一个必要条件,所以企业家要具备一个不断的成长和学习的能力,包括更多关注市场的变化,更多关注投资人的反馈等等这些因素。


(三)、闷头发财还有可能吗?


过去有很多行业其实是没有上市公司的,很多企业家会认为这个行业很赚钱,我为什么要上市?我自身就现金流很充沛,规范化成本等等各方面的成本会更高,不上市、闷声发财就好了。


但是今天闷声发财还有可能吗?在今天资本化的浪潮到来的时候,在一个行业里只要有一个竞争对手上市,或者说行业当中,哪怕是比较靠后的,你以前瞧不上的玩家成为上市公司,这都会对你形成非常巨大的压力。


所以当人人都具备上市的可能性,人人都具备上市的这种动力的时候,已经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资本化就会成为每个公司都要考虑的一个战略,没有行业会有死角。这个时候对外沟通能力,跟投资者沟通能力就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这个时候现企业家要更外向,更充分的和消费者、投资者沟通,被投资者所理解,这会成为企业经营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


因此我会觉得这一次资本市场的改革,或者说未来可以预期的,大量的资本化的浪潮出现,会促使所有的企业,所有的经营者具备更高的素质。当然随着资本化的大面积的铺开,我相信各类企业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四、圆桌讨论


Q:希望各位老师再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一下创业板的注册制会对资本市场有什么样的一个利好和挑战?


李:从一级市场的角度来说,我们会觉得资本市场的充分竞争会让更多主流的新经济公司走到大众的视野当中。大家可以看一下数据,过去的10多年,其实中国的资本市场基本上是缺位的,在互联网这一块,包括移动互联网这一块,其实大多数的新代表新经济代表未来的公司都是在美国或者香港资本化的,无论是京东、阿里、腾讯还是最近的拼多多,基本上都是在在国外实现资本化的。


其实对我们国内的消费者,或者国内投资者来说是非常可惜的。大家对美股和港股其实毕竟还是有距离。如果充分市场化之后,那么代表新经济这一这波主要的力量,会实现在A股的资本化,首先对于我们国内的投资者是一大利好。


第二点,很多的新代表新兴公司在美股上市后,并不一定会被当地的投资者所认可,有时就会出现瑞幸这样的现象。但如果是A股的投资者,情况应该会好一些。所以总的来说,会提高A股新经济或者代表未来的核心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市场的接受度,对于A股的投资者来说,或者说对最终的消费者来说都会是比较好的事情。


黄:注册制推出来,特别是创业板注册制推出来之后,当然对于一级市场整个的创业肯定是个重大的利好。当然就是说提高利好的话,实际上大家预期可能会比较高、但从目前整个的创业板的制度改革来看,实际上还是有比较高的一个门槛。虽然是注册制,但是门槛其实相比原来整个创业板的上市标准来说是提高的。


Q:有观众提问说,如果瑞幸从开始就在A股上市,我们作为离企业业务更近的消费者和投资人,是否更有可能发现他造假?


董: 我觉得A股市场一方面有待于诚信文化的建设,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有类似于浑水这样的做空机制。瑞幸咖啡如果在A股市场挂牌,我相信尽管可能有办法发现数据造假,但是中国目前没有像浑水这样敬业的做空机构,能够派驻庞大的队伍到企业的经营地现场跟踪甚至拍摄。我觉得中国是没有这样的氛围的。


如果单靠行政的单方面监管,这个力量还是比较薄弱,单靠行政机关可能还是不够,所以打击财物造假,除了行政监管提高监管层的监管效率,还要全社会的力量,尤其是像浑水这种做空机构,可能更有威慑力。


Q:这次科创板的注册意见里面保留了涉嫌欺诈发行,虚假陈述,或者重大的违法行为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要予以提前的一个赔付。这一条是不是预示着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对虚假报送信息财务造假的零容忍?


董:新型赔付和强制退市,可以说是我们的行政处罚和监管里面最严厉的制裁。你要知道一家企业IPO的成本是很巨大的,但如果你要造个假的话,可能重大信息披露的违规,可能直接导致不只是强制退市,这可能所带来的后果对企业来讲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这一个在目监管的能力提升之后,尤其新证券法下面,如果还有企业胆敢在IPO的环节去信息造假,那就是自断出路。


黄:从信息披露角度来说,应该说创业板之后信息披露的要求肯定是比之前更高了。强调以信息披露为中心为导向的注册制改革,实际上核心就是,将来就不能抱着任何侥幸心理或者是闯关的心理,就做到你完全符合目前整个的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的情况下,才能去上市,这也是对投资人负责的这样一个责任。


李:事实上像瑞幸这样的这样的财务造假,这一类的财务造假在A股是不可能上市的,因为它离我们消费者非常近,被及早发现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不存在过度欺诈投资者的可能性。


信息披露本来就是一个刚性要求,那么而且它只是一个陈述性的事,是不需要你说这个公司具备多高的能力,才可以把自己的信息披露这件事情做好,就是陈述事实就好了。所以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底层的要求。这对A股的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核心的要素,所以我觉得总体来说都会是一个比较好的事情,无论是对投资者也好,还是对公司最终服务的消费者来说都是一样的。


Q:科创板在实行期间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上市注册前信息的不透明,或者信息不对等。那么创业板注册制在上市之后是否有在规避这些问题,或者可以会从哪几个方面去规避科创板现在有的这些问题?


黄:像信息披露这一块,就是说其实创业板和创业板它整个的要求披露的时点是一样的,就是说其实在材料递交的环节,实际上你的信息就已经公开了。


当然从交易注册角度来看,应该也是一样的。在我们看来,在目前的注册的环节可能有些我们外面看,有些企业会快一点,有些企业会慢一点,但实际上这是还不包括企业在回顾问题这样一个时间的。实际上这里面不是说去有意去调节时间,实际上是根据每个企业的情况会有不同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沟通,还需要去解决。


对创业者来说,实际上把更多基础的工作做在申报之前,这个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整个周期就会大大缩短,不会带着问题在审核过程中去解决,对于企业来说,整个后面会走的更顺一点。


Q: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香港作为中国金融对接世界金融金融桥头堡的地位可能会有负面的发展,这种影响对于我国的资本市场会有哪些影响?还有对于创业板和科创板会有哪些挑战和机会?


黄:香港作为一个公平开放的资本市场,即使目前可能受到一些地缘政治,包括一些政治方面的影响,但是作为资本市场这样的一个地位,我认为短期内还是不可替代的。


因为香港本身有这样的一个法制的体系,有这样一个投资人的群体,这是香港的基础。在目前全球化布局来说,假如美股市场是被大家首先抛弃掉的市场,实际上对于更多的中国企业,如果国际化的需求,香港市场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桥头堡。


谈到对内地市场的机遇和挑战,从目前来看,还是机遇大于挑战,因为有大量的中概股,特别刚才提到的新经济公司还是会回到母国市场,特别是现在这样一个市场。因为从估值的传统来说,两个市场,香港市场和内地市场估值的差异,从目前来看还是存在的。


实际上有不少香港市场的科技类公司会回到科创板,跟创业板二次上市这种概念,这两个市场将来会是一个互相依存,互相竞争的关系。但是对于大的这些科技企业来说,实际上是可以在多地同时上市,来平衡各种风险。


董:香港的市场具有很好的国际化的基因,这是我们沪深交易所没有的。所以我们还是要保住港交所的特色,包括国际化的程度、自由化的市场和国际市场,这个特色目前是沪深交易所所望尘莫及的,所以他们之间在这一点上是不能直接竞争,但是可以形成很好的互补。


Q:目前的情况来看,有哪些行业或者哪些企业走在了注册制的前端,能否给直播间的朋友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和推荐。


李:第一受益的应该就是中概股的回归,因为中概股已经完全规范化,完全被二级市场所接受的公司,所以这只是做了一个增量而已,只是在挂牌。所以没有任何的障碍。


第二类可能是以前在一级市场被追捧,一级市场的明星公司,也就是新经济公司。他们本身就是在规范化程度以及未来的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各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也会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还有一类就是,本身产品的市场就是在国内,只是过去因为政策或者各个方面的原因,所以不得已可能说预计要到国外去上市,现在正好直接在A股上市。


主持人:非常感谢今晚的三位嘉宾,也感谢今晚参与的会员朋友和观众朋友们,希望大家和虎嗅 Pro度过一个有收获的夜晚,下期开放日我们不见不散。         


(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欢迎点击下方分享按钮,前20位好友可免费读。也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交流,交流你的见解与看法。)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