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继华为后,中国学术界也被卡脖子了?中国 AI 人才外流美国?网红小狗价值 53 万元,你要买吗?【前沿技术周报】第 73 期
2020-06-19 07:50

继华为后,中国学术界也被卡脖子了?中国 AI 人才外流美国?网红小狗价值 53 万元,你要买吗?【前沿技术周报】第 73 期

文章所属专栏 前沿技术情报所

大家好,又周末了!虎嗅温馨提示:这周刚好是下半年的开始。2020 年,我们一直活在新冠疫情和贸易战夹击下的“困难“模式,一转眼就半年。但无论 2020 年有多难过,剩下来的半年,我们也要好好地过,每周准时来看前沿技术周报,掌握最新的科技信息。废话不说,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这周的科技大事:


  • 继华为后,中国大学也被卡脖子了?

哈尔滨工业大学有学生收到了 MATLAB 正版软件取消激活的通知,原因是美国政府实体清单。


  • 中国 AI 人才外流美国?

智库 MacroPolo 发布报告,有 56% 的中国 AI 人才选择在美国工作,中国的 AI 人才正在不断流失。


  • 网红小狗价值 53 万元,你要买吗?

网红波士顿动力狗 Spot 正式公开发售!售价 74,500 美元(折合约 53 万人民币)


------------------------------


继华为后,中国的大学也被卡脖子了?


早前华为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国货之光”华为的存亡以及中国“科技自立”的问题,成为了大众的关注焦点。但很多人都只顾着华为,忽略了还有不少公司和机构也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卡住了脖子。其中就包括了今天被美国卡住脖子的主角,哈尔滨工业大学。


早前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学生收到邮件,内容是由于哈工大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他们常用的开发工具 MATLAB 的相关授权已被中止--这个被禁掉的软件 MATLAB,全称是 MATrix LABoratory (矩阵实验室),是由美国 MathWorks 开发商业教学软件。


图片来源:stackoverflow


对于不少理工男来说,MATLAB 被看作是科研和学习必备的 “神器”。但对于文科男来说,可能不太清楚这是什么软件。不过尽管文科男不懂 MATLAB,也会见过上面这种图波形图:


图片来源: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


对机器视觉感兴趣又或对自动驾驶有研究的朋友,一定见过上面这种的深度热力图。这些经常在科技网站见到的科研图形,不少都是通过 MATLAB 来绘画。由此可知,MATLAB 对于不少科研机构而言到底有多重要。


然而,哈工大的用户不是不知道自己被列入实体清单,但他们从来都没有意想到,自己突然无法再使用 MATLAB。


以华为为例,他们被列入实体清单后,Google 通知他们 Android 和 GMS 将不能再用于新手机之上,而他们常用于设计芯片的 EDA 工具软件,也将不会再有更新版本。但是,华为原来所购买的 Android 和 GMS 的授权,仍然可在旧设备上使用,他们以前购买的 EDA 工具软件授权,也可以正常使用。


同样地,哈工大等被列入实体清单的机构,其实佷早就购买了相关授权。他们也顺理成章地以为,尽管自己被列入实体清单,但并不妨碍旧版本的使用,最多就是不能更新。但没想到 MathWorks 居然强行宣布取消授权,因此国内学者群起指责 MathWorks 的行为“违反合约”、“不讲信誉”。


不过事情都发生了,大家都要去想办法解决。虽然说 MATLAB 是科研用神器,但它是否能被取代的呢?据说不少开源软件、甚至用 Python 都能取代大部份的功能。当然,取代和更换的过程一点也不轻松,但原理上还是有备胎的。


更想当然地说,自主研发不就更好了?对,MATLAB 断供事件,再次引起新一波“中国需要有自己工业软件”的热议。可是,经常接触前沿科技的读者,应该也会发现:中国被卡脖子的产品愈来愈多、需要“自主研发”、“科技自立”的板块也愈来愈多了。


首先是作业系统、然后是芯片、再来是 EDA 软件,现在就是科研软件,没完没了。中国推动科技兴国多年来,突然发现我大中华原来啥都没有?


高呼“自主研发”、“科技自立”很容易,而且也的确很有必要性。但先前虎嗅就曾提过“原子笔钢珠”的故事,大家最初说中国无法研发原子笔钢珠,更把生产钢珠的生产难度说得神乎其神,但最后发现中国不是“不能生产”,而是“不必生产”


中国资源有限,总不可能让全世界的产品通通“中国制造”。中国一直苦于缺乏科研人才,但每当大家发现自己在某些环节缺少“钢珠”,就喊着要投入人才,自主研发“钢珠”,那到底中国还有多少人才去研发芯片、研发 5G、研发人工智能呢?


但中国在未来科技兴国的日子,将会缺乏更多的“钢珠”,大家更需要的是,冷静分析中国在哪些板块上被卡脖子后,有没有其它的替代方案,有那些板块是被卡死之后真的不能活。


毕竟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清朝乾隆年间那个对着英国大使说“天朝特产丰盈,无所不有”的时代,今天的世界,也是个全球化、互通有无的世界。


中国 AI 人材外流到美国?


我们刚才提到,中国的科技界别严重缺乏人才,所以更需要冷静地把人力资源,集中于产业的核心,不能当遇上“卡脖子”的问题,就赶紧想着要“科技自立”。


然而,为什么中国就如此缺乏科研人才?


图片来源:Macro Polo


美国智库 Macro Polo 早前对全球最顶级的 AI 机构“神经信息处理会议” (NeurIPS) 进行分析,在 2019 的入选的 1,428 篇论文里,随机统计作者的国藉和背景,发掘出 AI 领域人才流动的重要信息:59% 的作者在美国任职,这个数字几乎是中国 (11%) 的 6 倍(上图)。


人们经常说:中国有多重视人工智能、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上有多少成就,但我们突然发现:中国在人工智能上的人力资源密集程度,居然远远比不上美国。


事实上,中国在人才上本来并没有落后太多。在这个调查里,有 29% 的 AI 论文作者在中国完成本科学位,仅仅低于美国 (31%) 而成为全球第二位。但为什么这些 AI 论文最后通通变成“美国作者”的论文?


图片来源:Macro Polo


调查发现这些中国的顶级 AI 人材,约有 56% 去了美国工作,就只有 34% 最终留在中国。而且,不少中国的 AI 人材在本科后留学美国读研究院,当中更有高达 88% 的中国留学生,在读研后直接留在美国工作。对,中国明明有大量优秀的 AI 人才,但通通流失到美国,“资敌”去了。


但由于近年中美贸易战的关系,美国最近有意进一步限制中国留学生。早前美国国土安全部打算暂停让外籍学生更容易取得工作签证的 OPT 专业实习项目,这将可能减少中国留学生的工作机会。此外,美国参议院也准备限制对中国籍科研学生的学生签证数量。这项法案比前一条政策更提前了一步,如若通过、实施,意味着很多中国学生可能压根无法前往美国进行理科深造。


没想到美国国内的舆论却对此限制感到忧虑。纽约时报早前就针对这份报告作出分析,直指中国人才是美国在 AI 领域上的秘密武器,大范围阻止中国人才的努力,可能会削弱美国在 AI 领域的领先地位。他们转引 Macro Polo 分析师、该研究的联名作者 Matt Sheehan 的说法:


他们都是中国最聪明的人才,他们选择为美国的研究实验室工作,在美国教书,帮助成立美国的公司,如果美国不再欢迎这些顶尖研究人员,北京会张开双臂欢迎他们回去。


但对于中国来说,应该怎样看待这份报告里提到的“中国人才流失”的问题?美国限制中国人才,又是否对中国更为有利?其实,中国政府不是没有意识到人才流失的问题,并在 2017 年的人工智能国家战略中强调,通过高薪等激励措施吸引顶尖科学家回国,但关键是:


中国的人才去了美国,很多时候不仅仅是“资敌”,他们帮助了美国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帮助中国。


中国学生在资质上,虽然不输给其他国家,但目前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充斥了各种好高骛远的“假太虚”,并不是一个培养优良人材的好环境。纽约时报就引用了一个回流中国的人工智能专家的说法,他指初创公司都在追求效率,缺乏了在美国的自由度,这对于那些希望进从事高端理论研究的人来说,中国公司并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相反,目前美国仍然拥有全球最高水平的人工智能科技,中国的学生能到美国留学、读研甚至是工作,也能进一步提高这些留学生的水平,把他们从“一般人才”拔尖成“优秀人才”。Macro Polo 的研究副主任 Joy Dantong Ma 就指出:人工智能领域这种民族之间的冲突不应该是一种零和游戏,中美应该完善 AI 领域生态系统,并创建一个全球适用的道德规范,人才顺畅的流动,才能使两国受益。


众所周知,今天在中国的不少顶级科技人才,也在美国公司任职多年,他们后来回流中国,也把美国科技公司的宝贵经验带到中国企业。从这个角度来想,虽然中国科研人才不足,但中国仍然要接受科研人才的短期流失,才能确保中国在未来有足够的高水平科研人才。


网红小狗价值 53 万元,你要买吗?


早前虎嗅多次报道波士顿动力 (Boston Dynamics) 这家网红级别的机械人公司,他们旗下的人型机械人和机械小狗,能实现各种高水平的动作控制,而各种刁转的虐人、虐狗的视频,早就刷爆大小社交网络,成为科技界别的网红。


图片来源:波士顿动力


早前,他们决定把网红级机械狗 Spot 对外公开发售,售价 74,500 美元,折合为 53 万人民币左右。值不值得,见仁见知,毕竟不少天价纯种狗,售价更高达数十万至数百万人民币。一台仅值 53 万人民币的网红级机械狗,既聪明又有生产力,更代表了今天机械人工艺的颠峰所在,怎么可能没市场?估计中国各路土豪们,都已经准备好把这台机械狗,当作是法拉利、兰博坚尼来收藏了吧。


图片来源:淘宝网


不过,虽然特朗普曾警告,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不能出口中国,但早前中国的电商网站,早已有相关的代购服务,虽然比起原价更贵上一大辙,但最少土豪们还能轻松买过来玩玩呢。


虽然,我们估计这台网红小狗不愁销量,但这次公开发售的背后,对于机械人产业来说却不是个怎样有趣的故事。


2013 年,Google 收购了这家机械人公司,让不少科技发烧友都雀跃不已。大家都急不及待,想见证波士顿动力如何在 Google 这家拥有最强人工智能水平的科技巨头支持下,通过技术改变世界。但是,大众期待的“改变世界”,却迟迟未能实现。


波士顿动力被 Google 收购后,仍然只能继续他们的网红表演,他们的机械人迟迟未能落实商业化。后来 Google 也失去耐性,在 2017 年把这个包袱塞卖了给日本的软银 (Softbank)。


直至去年年底,他们的机械小狗 Spot mini几经辛苦终于找到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美国当“警犬“,在 2020 年也正式在挪威的钻油台上,出任“正式员工”。但尽管已经商用化了,但反应真的不算热烈,远远叫不上“改变世界”。


无疑,机械人高昂的成本、巨大的运作噪音,以及仅有 90 分钟的续航力是它无法被轻松推广的原因,但这却不是主要的原因。君不见 Kuka 之流的工业机械臂,在阿里巴巴上也要卖上几万美元。反正只要这些机械臂真的能带来生产力,贵一点也是值的吧。


诚然,机械臂针对生产线大量重复的动作而设计,因此比人类疑似更有效率,但机械人最终也不是人类。要知道苹果多年来一直想在富士康的 iPhone 组装线上,大量引入机械人取代人类技工,但早前 The Information 报道指出,由于机械人的动作无法处理精密的 iPhone,逼使苹果最终放弃了计划。


同样地,像波士顿动力这种仿生机械人 (humanoid robot/Android),真的有足够生产力吗?


尽管波士顿动力已经代表了目前仿生机械人的最高水平所在,但他仍然需要遥控操作的设备,其人工智能仅仅可以针对特定场景作出特定反应,但是,“它”仍然是只“它”,无法变成“他”。尽管早前的疫情刮起了“非接触式机械人”的热潮,都想通过机械人来取代人类,从事一些危险性更高的工作。但热潮仍然是热潮,波士顿动力仍然是要面对现实,把“它”包装成网红出售。


虽然,波士顿动力的机械人真的非常炫酷,但目前而言,“它”的最大功能,仍然是负责“耍酷”。


------------------------------


以上,就是本期前沿科技周报的全部内容。


#这期的前沿科技要闻串烧符合你胃口吗?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欢迎点击“分享”按钮,可以邀请20个好友免费阅读;也欢迎你在评论区与我们进一步交流。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