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破产之路,汉服、洛丽塔和JK服只是第一步
2020-07-14 09:41

年轻人的破产之路,汉服、洛丽塔和JK服只是第一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Elise,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国内,穿制服的还真不一定是学生。图片来源: unsplash


这三类服装圈都存在着一条完整的鄙视链:买正版的看不起买盗版的,制式正统的看不起制式混乱的;穿日牌的看不起穿国牌的,穿国牌的看不起穿混搭的;穿“高定”的看不起穿“白菜”的,现货则比不上需要拼手速抢购的限量定制版……


汉服、洛丽塔和JK制服,江湖人称“破产三坑”。沉迷“剁手”而导致“破产”的妹子,就被称为“破产三姐妹”。


《大正野球娘》身穿和式风格制服和水手服的女主角。图片来源:bilibili


“炒”鞋、“炒”盲盒的天价神话正在“破产三坑”中再次上演——汉服、洛丽塔和JK(高中女生)制服的价格不便宜,妹子们“每购买一套衣服就在破产的边缘试探”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江湖人称“破产三坑”。沉迷“剁手”而导致“破产”的妹子,就被称为“破产三姐妹”。有的女生只喜欢汉服,那就是“汉服坑”;而有的女生三种风格都尝试,那就是“三坑”皆入。


腾讯发布的《00后兴趣报告》显示:破产三坑进入Z世代话题热度前三位。在00后的圈子里,破产三坑的流行程度不亚于90后眼中的《还珠格格》和《流星花园》。


一、不就是买一条裙子,至于破产吗


人们习惯把洛丽塔裙子简称为“Lo裙”,于是穿Lo裙的女孩被称为“Lo娘”。


琦琦是在国企上班的一名洛丽塔服装爱好者,上班和休闲时都会穿Lo裙。她收藏的Lo裙数以百计,塞满了整个衣帽间。


洛丽塔裙


琦琦说:“从2011年开始买Lo裙,我经历了这个圈子发展的几个阶段:一开始极小众,大家对服装的穿法要求严格,必须从头到脚搭配、化妆,又称fullset(全套);到小众时期,Lo裙不搭配Lo鞋也可以被大家接受了;后来越来越多新人加入,大家对Lo圈规矩的意见和讨论也越来越多。现在,大众对洛丽塔的认知普遍是一种服装风格,穿衣服是个人喜好,想怎么穿就怎么穿。”


一般国产品牌原创的Lo裙价位在500—1000元,日本品牌的Lo裙价位相对较高,动辄上千元。但Lo裙备受关注的原因,在于某些款式在二手转卖时被炒出了“天价”。一条Lo裙的价格最贵曾高达10万元,炒Lo裙比炒鞋还疯狂。


琦琦目前拥有的最贵的一条裙子是来自日本品牌baby the stars shine bright的“永恒的辉煌”,价格2.5万元左右。她还有一条曾经被炒到3万多元的裙子,现在市价跌到1.4万元,但收到时的兴奋她至今还记得。


“我也尝试过穿汉服,获得了身边朋友的一致好评。贵的、便宜的都体验过,从穿着体验来说,要买还是买贵的设计。”琦琦说。汉服的“破产指数”并不亚于Lo裙。近几年汉服的复兴与古风、国风的流行密切相关,它已经成为年轻一代热爱传统文化的表达。汉服包括秦汉时的曲裾深衣、魏晋时的大袖齐腰、唐朝的齐胸襦裙、宋朝的褙子以及明制的马面裙等。


一套普通面料的汉服,价格为500—800元。如果涉及刺绣等需要手工完成的设计,一套则要七八千元。汉服配饰也不少,有头饰、璎珞、披帛、扇子等,一套完整的汉服装备,动辄花费上千元。在上海一个汉服爱好者的社群里,许多妹子每月至少买一套汉服,每年在服装上花费数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群主萌萌说:“我们社群里汉服拥有量人均10套起。我见过有氪金玩家把一个系列的汉服集齐,一把扇子就要花上千元。‘贫民窟’女孩会在闲鱼上找一些二手汉服交易,因为这些服装穿的次数不多,大部分保存完好。”


JK制服


虽说JK制服相比其他两坑省钱,但是JK迷们在面对种类繁多的款式时,依旧会忍不住买买买,从而导致“吃土”。一些日牌制服裙子或上衣单件均价800元左右。传闻,有些日本高中生的校服裙子穿旧了会扔掉,因为日本垃圾分类做得好,就有人专门去垃圾场翻出来,洗干净后拿到国内JK圈里拍卖。这样的一条裙子能拍到600元。


这样买下来,想不“破产”都难。


二、抢不到裙子已经是常态


Lo裙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特殊的购买流程。原创Lo裙设计是店家在画手圈收集、购买柄图后,找画手画裙型,再找工厂打版出样衣。样衣出来后,店家发到网上收集爱好者的意见。如此繁琐的步骤,只是Lo裙生产的第一步。


收集样衣意见后,店家会介绍这条Lo裙可能使用的面料,并给出大概价位,然后再一次进行意见征集。最终到了付预约意向金的阶段——付意向金有时间限制,如果有Lo娘对裙子感兴趣,可以付预约金,店家会根据预约订单的数量进行生产。


正是因为这样的流程,买到Lo裙现货的几率非常小。一般店家都会按需出货,只有少量尾货会给到合作的实体店。从支付预约款到拿现货,国产品牌的等待时间大概是3个月,而日本品牌等待时间更长,有的甚至需要一年左右,包括一些“再贩”的神款。(“再贩”一词源于日语,指再次售卖,相当于潮鞋的复刻。)


此外,Lo裙出货时间长,很大原因在于其复杂的工艺。由于洛丽塔圈子算小众圈,每款Lo裙出货量自然不会太大,所以工厂一般会把Lo裙的订单延后,先做那种出货量大的订单。在Lo圈很火的一款小白云裙,出货时间就排到了2021年。


每一个破产姐妹在等待上新的时候总是热血澎湃,然而她们的热血很可能在开团的瞬间被浇灭——喜欢的格子裙“秒”没,只能去闲鱼上等待抢到的买家或黄牛出二手。淘宝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破产三坑品类下的成交人数成倍增长,其中汉服成交人数同比增长149%,JK制服则增长351%。前不久,有一款名为“温柔一刀”的JK制服裙,就创造了20分钟销售30多万条的奇迹。


连入三坑的B站博主光年说:“如今想买到一条心仪的裙子是非常困难的事。和你竞争的有三种人:第一种是黄牛,他们拍下裙子再加价转让,从中牟利;第二种是代拍,给代拍支付费用,这样抢到裙子的概率会高一点;第三种是同样喜欢这条裙子的普通妹子。我为了抢到一条心仪的裙子,通常会在上新当天提前设好至少5个闹钟,在上新前10分钟开始打开页面蹲守。同时,要小心翼翼地刷新,以防一不小心把页面刷出去了,不然下一秒就会售罄。”


冬天也不能妨碍她们穿JK制服的权利。图片来源:unsplash


“洛丽塔、JK和汉服开始从小众走向大众,我出去逛街,总能看到穿着洛丽塔、汉服或者JK的小姐姐,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它不是用来蹭热度、炒作赚钱的工具。在我看来,卖得贵的衣服,应该是布料好、剪裁好,而不是空喊着正版、原创,大赚学生和小姑娘的钱。”光年说。


三、盗版泛滥,催生圈内“霸凌”


无论是Lo裙、JK制服还是汉服,最具争议性的问题就是“山正之争”。


这三类服装圈都存在着一条完整的鄙视链:买正版的看不起买盗版的,制式正统的看不起制式混乱的;穿日牌的看不起穿国牌的,穿国牌的看不起穿混搭的;穿“高定”的看不起穿“白菜”的,现货则比不上需要拼手速抢购的限量定制版……


网络上还有“三坑小警察”,分别被称为Lo警、汉服警、JK警。这里的警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警察,而是自身讲究穿搭的形制,要求别人也必须如此的人。比如穿汉服搭运动鞋、穿汉服不化妆、穿汉服搭地球人衣服,就要被“审判”。穿Lo裙必须配Lo鞋,汉服复原派看不起仙服、汉元素;萌新买山寨服装会被调侃为“穿山甲”,还会被挂上树洞、Bot等微博吐槽号。


在这样严苛的鄙视链下,三坑入圈的成本也被无限放大。要入圈,必须先做功课,进而学习各种形制、了解各种搭配。因为,就算是“十级学者”偶尔也会害怕圈内“霸凌”——约定俗成的规则之下,基于金钱之上的优越感。


在汉服圈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话:“这是雪纺的吧?一看就是皱巴巴的仙服料。提花绸质感没得说,你怎么不试试?”“是山就不要穿出来,版权意识大家都没有吗?”在洛丽塔圈则是:“我一看就知道是占星猫,擦边了教堂马,就算是萌款我也不买,劝你也别买了。”


身在圈中的人,在规则之内摸爬滚打一番之后,有的迫于各种限制,云淡风轻选择半退圈,不混社群;有的成功晋级为十级学者,本着维护小众圈子的愿望,要么抓住萌新的过错不放,要么本着氪金累积的优越感对“穿山”的冷嘲热讽一番。


鄙视链之所以出现,原因之一就是无处不在的盗版店。盗版店的存在,既威胁了正版商家的权益,也让那些花大价钱购买正版的消费者感到不公平。在这样的情况下,正版商家往往极度厌恶、鄙视山寨店家,甚至会刻意鼓励消费者去嘲讽、拉踩穿“山”买“山”的人。


琦琦说:“我鄙视穿山寨Lo裙的行为,是出于对小众文化和小众市场的支持,希望自己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是为自己想要的世界投票。如果大家都穿山寨,那正版品牌的经营难以为继,更别说做出更好的设计作品了。”


激进地对盗版进行讨伐在大众消费领域并不常见,它往往发生在小众消费圈层里。比如人们在街上看见有人穿了假的AJ球鞋或者背了山寨名牌包包,并不会上去讨伐;但是在三坑这类小众服饰圈里,圈中人就眼里揉不得沙子,无法接受盗版。


凡是称为“圈”的地方,人们的领地意识就极其明显。在各方利益的驱动下,破产三坑里的显性鄙视链不断被加固、激化,最终成为横亘在圈内人与圈外人之间一道难以逾越的城墙。也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你以为他们争的是‘山正’,其实是虚荣心。”


专栏作家吴怼怼说:“这就像一个江湖。江湖本身是任意的,但有人梳理了规则,构建了武林。因此,在江湖里可以为爱好、为娱乐,也可以为排名、为名誉,有些人好胜心强,想站在武林排名榜上;有些人佛系,选择游离于规则之外。那些站在排名榜上的人,有些选择通过自我练级完成资源积累和晋升,有些则选择通过制造壁垒,达成地位巩固。”


这种心态与皮埃尔·布迪厄在《区隔》中对小资产阶级的描述有某种相似之处:“小资产阶级介于真正的精英和普罗大众之间,既无法像精英那样凭借文化资本获取稀缺资源,又不甘于沦为平凡人,止步于日常经验所理解的意义的初级层面,于是要么把通俗的东西神圣化,要么把严肃艺术通俗化。往往,他们神化那种易得的资源,制造稀缺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Elise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