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其实,5G的主角并非手机
2020-07-21 11:14

其实,5G的主角并非手机

文章所属专栏 前沿技术情报所

虎嗅在 2020 年曾多次报道和分析 5G 的技术推进和变化过程,但很多时读者在留言时,都会提到一个现象:


5G 有那么重要吗?不就是快一点吗?


关于“5G 有那么重要吗?不就是快一点吗?”的问题,B 站著名 UP 主何同学已做了一个很详细的解说(下方视频)。他认为在多年前 4G 刚起的时候,也很多人觉得“4G 有那么重要吗?不就是快一点吗?”,但 4G 已经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已经不可以没有 4G。



所以说,我们对 5G 没有感觉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想像力不够充份,无法理解 5G 将会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吗?不是的。


为什么我们对 5G 没有感觉?是因为因为现在的 5G 进程,真的不会让人有任何感觉。原因是什么?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会探讨如下议题:


  • 5G 真的不仅仅是让网络变得更快;

  • 科技产业不是没想好 5G 的可能性,相反,所有的可能性都在推进之中;

  • 为什么你对 5G 无感?因为现在的 5G 进程,真的不会让消费者有任何感觉;

  • 但即使再过几年,你也可能不会有任何感觉,因为 5G 的主角并不是手机;

  • 如何在 5G 的发展进程中进行投资?


5G 不仅仅是更快的 4G


上次我们在“5G,干我何事?”一文里就已经提到,5G 并不单是一个更快的移动网络,它将完全改变我们的社会面貌。为什么 5G 这么重要?


是因为通信产业已明确定义了 5G 应用的三大场景:


  • 增强的移动宽带 (eMBB):网速最高可达 10Gbits,比 4G 快 10 倍

  • 广泛的机器类通信 (mMTC):每平方公里能接入 100 万个设备,比 4G 多 10 倍;

  • 超可靠和低时延通信 (URLLC) :时延低至 1ms,也比 4G 低 10 倍。


5G 相比起 4G,不但网速更快,而且能接入更多的设备,也能实现实时的响应,特别是后两者,对未来的智慧城市、以及智能工业化发展相当重要:5G 将构建未来两大核心科技:物联网 (IoT) 与人工智能 (AI)。


图片来源:ITU via MeetHub


万物联网一直是人类想实现的梦想:我们希望在公司里也能随时监控家中小朋友的安全;希望空调懂得自动开启能在我们回家之前让室内变得凉快;更希望厕所的草纸快要用完时能懂得自动购买和补充。


以往我们无法家中的空调和厕所的草纸卷连上网络,是因为网络基站容量有限,无法让太多不相关的设备接入互联网--大家也试过在繁忙时间挤地铁时,发现手上手机老是上不了网络吧。


但现在 5G 能连上比 4G 多 10 倍的设备,万物联网才成为可能。


同样地,人工智能是近年科技界最热门的领域,但我们目前的硬件终于(电脑或手机)的计算力和存储空间,不足以让人工智能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落地。因此,目前不少人工智能应用(例如 Siri 语音助手),需要把数据实时上传到网络服务器代为计算。但由于 4G 网络的时延太大、导致服务器回传的数据无法实时传到手上的设备,严重影响体验,并限制人工智能的发展。


但现在 5G 能有着比 4G 低 10 倍的时延,人工智能才成为进入日常生活。


5G 暂时只能是更快的 4G


尽管 Odin 把 5G 吹得天花乱坠,但明明 5G 网络在去年已经进入商用阶段,也有不少人已经用上 5G 手机。为什么我们总是感觉不到物联网呀、人工智能呀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关键的原因,是 5G 虽然来了,但它不是“全部”来了,而只是来了三分之一:


目前 5G 唯一能实现的场景,就只有比 4G 快 10 倍的超高速网络 eMBB。


刚才我们提到 5G 有三大应用场景,但当中能构成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两个关键指标:广泛的机器类通信 (mMTC) 以及超可靠和低时延通信 (URLLC),在 2020 年根本还未曾落地。没有 mMTC,基站就没有接入海量的物联网设备,没有 URLLC,人工智能也无法通过网络,实时响应我们的需求。因此,真正带来科技变革的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无法通过 5G 大规模落地。


换言之,目前的 5G 仅仅一个能用的网络,而不是一个足够好用的网络。


为什么说好的 5G 标准却无法实现?这与部署 5G 设备难度极高有关。先前我们提到:建设一个 5G基站的成本,是 4G 基站的 3 倍,5G 需要的基站数量是 4G 的一倍,耗电量是 4G 基站的 2-3 倍。由于建设 5G 的成本和工作量都非常高,所以运营商必先大量复用旧有的 4G 设备,搭建临时的 5G 网络,这就是早前争论不休的非独立组网 (NSA)。


图片来源:科技白米饭 via 搜狐


NSA 组网,与“完整”的 5G 网络有什么差别?目前的 5G 组网,其实更像是一个增强型 4G,主要针对 eMBB 高速网络,优化数据传输速度,例如引入使用全新 Massive MIMO 天线的 5G 基站。但是这些基站仍然要使用旧款的 4G 核心网,无法实现 mMTC 海量设备接入以及 URLLC 低时延网络。要实现相关技术,必须部署 5G 核心网,引入全新的“边缘计算”平台--这就是 5G 独立组网 (SA) 。


目前全球绝大部份运营商,仍然由 NSA 组网开始部署,在 2019 年 10 月,中国电信才在深圳开通全球首个 SA 商用网络,2020 年 7 月,针对低时延通信的相关技术标准才确定,所以真正的 SA 网络能普及全球,仍然遥遥无期,更不要说让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开发者,针对 5G 场景来部署了。


5G 标准需要多年的演进


中国移动互联网在 2010 年以后才开始高速发展,不少用户买了一台新的智能手机,就体验到完全不同的移动通信体验。因此不少用户均用基于 4G 的经验,认真以为 5G 也会像 4G 一样,是一个买了一台新手机就能体验到的体验。因此,当全球第一个 5G 网络在 2019 年高调推出,很多人误以为 5G 已经成功落地,理所当然地可以使用了,但事实并不如此。


全球第一个 3G 网络在 2001 年推出,但直到 2008 年,苹果才推出支持 3G 网络的 iPhone 3G;全球第一个 4G LTE 网络在 2009 年推出,但苹果在 2012 年才推出支持 4G LTE 的 iPhone 5。可见无论是 3G 或是 4G 网络,也不是刚推出就能用,一样需要长时间沉淀。即使苹果在 2020 也可能推出 5G 的 iPhone ,这代表 5G 会在今年成熟了吗?也不是的。


5G 路线图,请注意此图反映的是被未延期的时间表,图片来源:高通


5G 发展分为三大阶段:以 eMBB 高速网络为目标的 R15、以低时延网络为目标的 R16、以及完成海量设备接入的 R17 等三大标准。这三个标准牵涉大量的利益、产业重构和科技发展,业界需要经过大量谈判和争论才能被确定,然后还要等相关技术的商业化,并需要花费极长时间去推动。因此,业界本来就预计要在 2022 年,才能开始落实完整的 5G 网络(上图)。


业界的原初计划,是在 2019 年开始推把基于 eMBB 高速网络的 R15 标准商业化,在 2021 年再开始推动 R16 和 R17 的物联网和人工智能 5G 生态。但由于各种原因,5G  R15 版本在 2018 年延期了一次,直至 2019 年年中才被确认下来,因此,我们要等到 2019 年年中才有第一个商用化的 5G 网络。然后由于疫情影响,R16 标准也被两度延后,直至 2020 年 7 月才确定。


由于 R15、R16 标准被多次延后确定,5G 最后一个关键标准 R17 预计最少要在 2022 年才能确定,况且近月全球疫情持续恶化,没有人能保证 R17 标准是否能预期确定。


按着原来路线图估计,并考虑到每个阶段的商业化过程,也要约 1 至 2 年的时间,我们估计在 2022 年就可以开始体验到 5G R16 标准带来的初步影响,并在 2024 年开始,才能完整地感受到 5G 对社会带来的全面变化。


5G 来了也可能感受不到


所以,大家要在 2024 年才能感受到 5G 所带来的变化吗?


对不起,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手机用户,也不一定能感受到 5G 带来的变化。究其原因,是 4G 仍然是一个以手机为主的移动网络,但 5G 却不是围绕手机而建立的移动网络。


当然,这并不代表你不能在你的手机里体验 5G。未来你仍然可以通过你的 5G 手机感受到 Wi-Fi 一样的快速网络,也终于可以在繁忙的地铁里仍然可轻松上网。你甚至可以通过 5G 的低时延网络的优势,利用影像或语音进行实时翻译;或是使用低阶手机,通过 5G 的低时延网络,玩高性能要求的手机游戏,或是以手机来看实时的 VR/AR 直播。


未来 5G 的场景,只有很少的部份与手机有关。图片来源:Semantic Scholar


其实 5G 的场景大多围绕行业应用而构想,消费的手机终端只是构想中的一小部分而已。事实上,产业早就通过 5G 的三大场景,构想出未来智慧城市以至工业 4.0 的蓝图:未来我们可以通过低时延网络进行远程手术;工厂可以以海量设备接入能力控制工厂任何生产物料和设备;汽车可以在车路协同的帮助下,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上图)


在未来,你的智能手机仍然很重要,甚至可能会比现在重要。但 5G 对你生活的影响可能还不如短视频一样地直接,所以你仍然可能对 5G 没太大感觉;但在这个时候,整个城市很可能已经被 5G 网完全改变。


因此,上回 Odin 就就曾表示:如果你现在没有买新手机的需要,那就没必要为了 5G 而买 5G 手机。目前的 5G 手机就只有比较快而已,不会带来什么体验上的大改变,加上 5G 基站的复盖仍然不多,很多时候根本就只能使用 4G,因此大家不需为了 5G 而买更昂贵的 5G 手机。何况 5G 标准也在不断更新,现在的 5G 手机也不一定能支持新的 5G 技术。


5G 来了,真的会有换机潮吗?


可是,明明很多人认为“5G 来了,自然会有 5G 换机潮”,所以大家都看好会推出 5G 手机的公司,会交出更好的业绩。


根据中国通信院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市场 5G 手机货量 6,359.7 万台,占整体 41.5%,5G 手机快速渗透市场,所以真的有 5G 换机潮吧?


但投资者更应该关心的其实不是 5G 手机的渗透率,而是所谓的“5G 换机潮”,是否能为这些企业带来销量的增长。


图片来源:中国通信院


2020 年上半年,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 1.53 亿台,同比下降 16.6%;上市新机型 216 款,同比下降 12%。即使排除了受疫情影响的 2020 年,2019 年下半年国内手机销量仍然同比下跌(上图)。尽管中国在 2019 年推出了 5G 商用网络,但消费者并没有因而提早更换旧手机,手机的销量也没有因此而上升。


那为什么国内 5G 手机销量大增?这是因为上半年 5G 新机型 105 款,占所有新型的 48.6%,所谓的“5G 换机潮”,更大程度是由厂商推出大量 5G 机型,消费者自然会选择较新款的 5G 手机所导致。消费者的确是“换了 5G 手机”,但手机公司并没有因而受惠。


在 5G 关键的 R16 和 R17 尚未进入商业化的阶段,而且目前 5G 基站数量仍然不足,不少用户表示没有感觉 5G 带来什么变化。因此,Odin 预计直至 2022 年之前,手机产业也不会因为 5G 而明显得益。也由于在 2020 年至 2022 年之间,一般消费者仍然对 5G 无感,终端产品的需求将不会有明显变化,投资者更适宜关注于 B 端的 5G 产业链。


5G 的机会,更多来自其生态圈


那投资者在 5G 尚未普及的时候,应该从什么方向来投资 5G 相关的商机呢?


关键在于两点:首先是 5G 普及需时,不可能在短期内获得回报,所以大家需要以更长远的眼光去投资;其次,5G 虽然与手机有关,但 5G 还有更多与手机无关、但更值得投资的相关产业链。


不少分析机构早就警告,手机市场目前已经饱和,即使 2 年后的 5G R16 标准,可能促使手机终于出现的换机潮,但增长空间仍然有限。如果投资者希望把握 5G 的机遇进行投资,与其投资手机相关产业链,不如发掘 5G 的真正蓝海--早前正式确立的 5G R16 标准。


R16 版本主要是对低时延网络 (URLLC) 的支持,即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场景。由于 R16 标准刚正式确立,与 5G 相关的人工智能与物联网产业将会正式进入 5G 生态圈,投入商业化阶段,相关的资金与订单,也会开始推动供应链运,只要有足够竞争力、已经进入产品化阶段的相关企业,将会在 2020 至 2021 年间陆续受惠。


当中特别是以 URLLCC 的核心技术边缘计算最为重要。


根据天风通信的资料,相关产业链包括边缘计算方案提供者(例如网宿科技)、边缘计算服务器产品(例如中兴通讯)、边缘计算推动小基站(例如三维通信)、边缘机房带来温控、动环监控增量需求(例如佳力图,以及边缘计算所带来的物联网应用(例如移为通信)等。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