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还是要读部中国通史?
2020-07-17 22:00

为什么还是要读部中国通史?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馒头说(ID:mantoutalk),作者:馒头大师,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下中国通史,以及相关的读物。


起因其实很简单。前段时间,有一位读者传给我一个PDF文件,叫《华夏文明沧桑激荡三千年》,说看了以后“颠覆了三观”,又觉得“言之有理”,想听听我的看法。


我打开文件一看作者:白云先生。一下子觉得眼熟,再一想想起来了,他就是那个微信公号“至道学宫”的创始人,写美国因新冠病毒逝世的人,都被政府用来做汉堡包的肉馅了,还说过很多观点,比如说鲁迅“是个有点傻的文盲”,一直热衷各种种族歧视和阴谋论(说科比是“黑鬼”,说他直升飞机失事是美帝策划的,是“被借人头”了,目的是“散播恐慌情绪,是打击我们的士气”),等等等等。



“至道学宫”还提到过中国的“超时空打击”武器。这其实源自“知乎”上的一个梗,但此号信以为真,直接抄过来了。


当然,就事论事,我还是扫了一眼那个文件,但确实也和我想得差不多:非常激进。通篇有不少人身攻击的话,有些完全没有史料支撑,有些虽然确实也是史实,但却早就是史学界的共识,而在他笔下,却写得仿佛是只有他自己得出的结论,而其他人都是傻瓜。


比如作者说秦朝之后开始施行“郡县制”而非“封建制”。关于这一点,包括中国的“封建”和西方“封建”一词的异同辨析,古往今来早就有太多的文章,早已不新鲜了。但在作者说来,却成了是他一人的“发现”,并下定义:“建国后几十年来,竟然没有一个学者站出来”,说文人学者们都是“不是智力有问题,那就可能是精神不正常吧。”


又比如王莽上台,在他的总结就是一句话:“汉儒的神棍化”,说穿了就是靠谶纬。这种简单粗暴的归因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但是,这种写法,真的挺有蛊惑力的,在现在的互联网碎片化阅读时代,也颇有市场,因为很适合在茶余饭后冷不丁来一句,显得语出惊人。所以我也非常理解那位读者会觉得被“颠覆三观”却又觉得“言之有理”。


所以后来我给读者说了个建议:“不妨好好读一部中国的通史。”


因为我觉得,如果自己认真看完一部权威的中国通史,其实多少会对一些“乍一听醍醐灌顶”的言论,增加点“抵抗能力”。


于是,问题就来了:读谁写的通史?



这个问题,其实后台一直有读者在问我——


“我想通过一部书完整了解中国的历史,有什么推荐?”


但我回答一直很谨慎,一般也就说两部: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以及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


至于原因,一来是我自己并非历史专业出身,最多算一个历史爱好者,自己学问不精,不能误人子弟,二来每个人的历史基础不同,阅读能力也不同,你推荐的,人家未必读得下去。而推荐吕思勉先生或钱穆先生的大作,说句心里话,四平八稳,也不会出什么大岔子。


但其实还是有那么点小担忧的,担忧的不是书的质量,而是读者的兴趣。


因为提这个问题的,多半都是对中国历史有个模糊概念,但又产生了兴趣,想深入系统了解一下的人。


而守护读者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我也看到有人对读史先读通史嗤之以鼻,表示要“窄而深”,比如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可以先从《左传》读起。对此我是有不同看法的:想了解历史的人,和专门去研究历史的人,是两个人群。如果让一个对中国历史有兴趣的人,上来先让他读《左传》,且不说是否正确,这等于是想上来就把人赶跑——当然,如果你是想借此展现一种姿态,那就另说了。


即便是《中国通史》和《国史大纲》,我自己都觉得有点担心——当然也可能是杞人忧天。


吕思勉先生和钱穆先生的这两部大作,读过的人应该知道,还是需要一点耐心的。尽管《中国通史》和《国史大纲》当时的对象都是大学在校学生,(吕思勉另有《白话本国史》针对学生,最后会说到)但毕竟时过境迁,对于现在每日疲于生计,忙于家庭,乐于手机的现代人来说,还是需要一点阅读能力和阅读耐心的,尤其是商务印书馆版的《国史大纲》,是竖排的,更是需要一些毅力的。


吕思勉先生


说句心里话,现在的不少人,他们读东西不光是要读内容,最好你能把观点也连带提供了——这和互联网产品不断满足“懒人思维”也有关系。于是我就想,既然一样要读通俗易懂,又要带点个人主观色彩和观点,但至少大框架和大前提相对靠谱一点,有没有这样的书呢?


除了《国史大纲》和《中国通史》外,我这次还想多提一本书:


柏杨的《中国人史纲》。



推荐《中国人史纲》,其实是有风险的。因为柏杨是一位作家,而非史家。而他的这部《中国人史纲》也充满争议。


所以今天本文倒不是讨论《中国通史》或《国史大纲》,而是想讨论下《中国人史纲》这本书。


可以先简单了解下柏杨的生平。


柏杨出生于1920年,河南人,姓郭,改了好几次名字,后来定为郭衣洞。他在不少学校读过书,但没拿到过一张文凭,1949年去了台湾。


在台湾,他开始以“柏杨”为名发表一些杂文,渐渐有了些名气。1968年,他当时负责的一个漫画版面因为刊载的一组“大力水手”漫画翻译被怀疑讽刺蒋介石独裁,被台湾当局以“侮辱元首”、“通匪”等罪名逮捕,最终定刑9年。



柏杨当时翻译的这组漫画。说的是大力水手波派和他的儿子流浪到一个小岛上,这父子俩人竞选总统,波派在发表演时开口说:“Fellows......”,但柏杨没有直译成“伙伴们”,而是翻译成了“全国军民同胞们”——这是当时蒋介石做讲话时的开场白。


一直就视柏杨为眼中钉的蒋介石政府遂将他逮捕入狱,不过没提这件事,说他参加叛乱组织,最初定刑12年,后逐步减刑。


在9年的牢狱生涯中,他凭借有限的参考资料写出了《中国人史纲》(另有《中国历代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和《中国历史年表》),出狱后又写了不少小说和杂文,成为台湾十大畅销小说作家。当然,我们最熟悉柏杨的可能是因为他的另一部作品:《丑陋的中国人》。


2008年4月29日,柏杨因肺炎逝世,享年88岁。


先简单说说《中国人史纲》被诟病的一些争议点。


这本书首先被人批评的,是一些史实的错误和史料引用不严谨,包括一些年份的记录错误,一些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某些皇帝的生卒年份甚至死因。


这里面当然有一部分原因,是《中国人史纲》是柏杨在狱中写的,他自己也在序言中说过:


“丛书是我在火炉般的斗室中,或蹲在墙角,或坐在地下,膝盖上放着用纸糊成的纸版和着汗珠,一字一字地写成。参考书的贫乏使我自惭,但我别无他法。”


不过,其中恐怕也有另一部分原因,也就是柏杨的这本书被人诟病最多的:


不少叙述是因为他个人好恶和情感带出的主观观点。也就是说,他引用的一些史料 ,是为他的观点服务的,或者甚至直接下论断。


比如很多“明粉”都非常反感柏杨,因为柏杨是非常贬低明王朝的(他也非常善于嘲讽儒家),在他的笔下,明王朝几乎一无是处,是“最庞大最可哀的时代”,是使“中国文化淤塞”的“酱缸”。而让更多汉民族推崇者感到可恨的是,柏杨非常欣赏清王朝,认为清朝带来了中国的“第三个黄金时代”。


至于全书中出现的柏杨个人倾向性的评价,比比皆是。比如他认为中国历史上只有六位堪称伟大的政治家:管仲,公孙鞅,诸葛亮,王猛,王安石和张居正,这肯定会招来不少人的不同看法。


柏杨


而《中国人史纲》的第三个争议点,是柏杨在书中的一些写作手法,比如所有皇帝只称姓名不称帝号,不用年号只用公元纪年——这其实也是和他的个人观点有关系:


“只为苍生说人话,不为君王唱赞歌”。


柏杨的史观被称为是“人性史观”,这也是他把书名定为《中国人史纲》而不是《中国史纲》的原因。在他的笔下,作为历史上的个人,尤其是平民,应该是和帝王将相平等的,甚至,一些在一些史书上被颇多称赞的帝王,在他的笔下被骂得一钱不值(比如朱元璋)


但这种改写方式,除了观点上的争执外,在阅读上也给读者带来一些问题。


比如在《中国人史纲》里,帝王只用人名来称呼,通篇的姚重华(舜帝),姬宫涅(周幽王),嬴渠梁(秦孝公),一直到玄烨(康熙)、弘历(乾隆),这种方式一直在挑战读者的阅读习惯。而柏杨以“百年”为单位记录时间,用“XX年代”来叙述,固然有打破传统思维的好处,更可以放到整个世界的格局来横向对比(他在每章节后都有同时代的西方大事记),但确实也需要一个阅读习惯的转变。


以上,都是我觉得《中国人史纲》值得商榷甚至是有所欠缺的地方,但为什么我还是推荐值得一读呢?



首先,是因为柏杨的文字。


柏杨的文字,轻松诙谐,逻辑清晰,很容易上手就读——这对希望了解历史的读者而言是挺重要的。而且柏杨还用了大量的图表和地图,让很多文字叙述不清的东西,你看图就能一目了然,这也是很不容易的。


其次,是柏杨的个人观点。当然,这个东西见仁见智,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按理,史家的东西,应该中立客观,把考据好的东西展现给你,让你自己得出观点。但实事求是地说,如果时间看久了,是需要点耐性的。


而柏杨恰恰因为不是史家而是作家,在这点上反而没了责任乃至束缚,可以放飞自我。在考证和史实基本没有大问题的框架下,他的一些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文字,有些时候就成了亮点。


比如说到三国(其实三国他说得比较简略),我以前每每看三国,总是对李傕、郭汜、樊稠这几个祸害百姓的家伙恨得牙痒痒,但各类史书里,也就只能做到平铺直叙,把他们的所作所为交代一下。


而柏杨写到这段,前面写董卓时还中规中矩,最多用个“暴发户“这种形容词,说到这三个人时,忽然用了一句:


“这三个不成材的瘪三人物。”


我记得当时看的时候,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种话,放到正统史书里,是绝对看不到的。


当然,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柏杨在整本书背后所透出的一种感情——对中国这个国家的感情。


其实说到这一点,很多人可能会反对,因为柏杨是写过《丑陋的中国人》的,因为那些文章,很多人说他是“崇洋媚外”,“奴颜婢膝”,“自虐”,“矫枉过正”等等。


当然,柏杨的一些文章确实有失偏颇,甚至不能只用“爱之切,责之切”来简单解释,但我觉得他骨子里对中国,对华夏民族的那份深沉的热爱,是没什么可以质疑的。这种表现,和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的表现或许有所差异甚至截然不同,但我觉得骨子里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商务印书馆版《国史大纲》。其实钱穆先生的这本著作后来也有不少人提出不同看法。但我觉得评价一本书,不能脱离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写作环境。比如柏杨是被蒋介石关到监狱里写的这本书,而钱穆是在1938年时写的这本书,当时甚至有“中国亡国后,留给后代看的中国历史”的这种动机。


在《中国人史纲》的最开头,柏杨并没有像其他作者那样,扎好马步,按部就班地开始讲述,而是这样的开头:


“现在,让我们搭乘可以跟光速相等速度的宇宙飞船,从广阔的太平洋,向西飞行。”


然后,他以读者的第一视角口吻出发,介绍了中国大地上的山川、湖泊、高原、沙漠和重要城市。在字里行间,你轻易就能感受到他对祖国大地的那种自豪和热爱。


而即便是他对儒家文化有颇多微词,在评价孔子时还是愿意一分为二:对他前半生的政治生涯颇多嘲讽,但对他后半生的教师生涯肃然起敬,“他的教育精神则绝对的可贵而且成功”,“他那些精辟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言论,留传下来,成为中国最珍贵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柏杨的笔下,这种纯粹赞扬的话语其实是不多见的。


这也是我觉得值得一读的一个原因。


事实上,我是建议读完《中国人史纲》,如果柏杨的一些观点让你产生兴趣,乃至是产生疑惑或不同见解——我觉得这正是读这本书的一大意义所在——可以再读《中国通史》或《国学概论》,互相补充验证一下。


当然,你觉得先读《中国通史》或《国学概论》,再来品味一下《中国人史纲》,也没有任何问题。


说到这个,倒想说一个小故事,是来自徐复观的回忆——他是著名的学者,也做过蒋介石侍从室主任,官拜少将。


徐复观后来师从熊十力,有一次请教老师该读什么书,熊十力让他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徐复观回答说早年就读过了,熊十力很不高兴,让他再读。徐复观又读了一遍,去见熊十力。熊十力问他有什么心得,徐复观说了不少他认为这本书里写的不对的地方。


熊十力愤怒地开口就骂:


 “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


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它的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它的好处,再批评它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譬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


徐复观被骂得目瞪口呆,后来称这是“起死回生”的一骂,并得出自己的感慨:


“近年来,我每遇见觉得没有什么书值得去读的人,便知道一定是以小聪明耽误一生的人。”



最后再回到最初的问题,唠叨几句:


为什么要读一部中国的通史?


我觉得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的序言里,其实说得非常明白: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1. 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2. 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3. 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 (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 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4. 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较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国家自身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而我也非常愿意再转一段柏杨在《中国人史纲》序言中的一段话,作为这次聊书的结尾:


“我们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


我们以当一个中国人为荣,不以当一个王朝人为荣。当中国强大如汉王朝、唐王朝、清王朝时,我们固以当一个中国人为荣。当中国衰弱如南北朝、五代、宋王朝、明王朝以及清王朝末年时,我们仍以当一个中国人为荣。


中国——我们的母亲,是我们的惟一的立足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馒头说(ID:mantoutalk),作者:馒头大师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