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谁在制造“天才儿童”?
2020-07-20 15:28

梁文道:谁在制造“天才儿童”?

真正所谓“天才”,不是一种用以炫耀的标签。天才,其实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天才是你一生都将被它所定义,让你一生都困于此的一种东西。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 ,作者:梁文道,题图来自:《少年班》剧照截图


一、“天才儿童”成群而来


你最近应该也已经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天才儿童”正在批量产生。


前有昆明六年级小学生凭借论文《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斩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后有“日均能作300首词牌2000首诗”且创始“宇宙超能量品牌”的16岁成功学少女。




我曾在很多场合说过一句话,“天才总是成群而来”,没想到今天我们会以这样的方式,目睹一个“天才大爆发”的时刻。


除了前面提及的两个例子,近期《界面新闻》的报道还指出,作为具有30余年历史的全国青少年创科大赛,近三届项目中在中小学阶段进行肿瘤、病毒等研究,超出我们认识范围的“突破”并不止结直肠癌一项——


比如还有《甲状腺髓样癌特异性敏感标志物降钙素的ECL比率检测研究》(中学组、一等奖)、《活禽市场鸽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发现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中学组、三等奖)、《茶多酚的抗肿瘤实验研究》(小学组、三等奖)等等诸多医学领域的相关研究。


而据接受采访的生物医学博士生表示,其中许多项目不仅需要有特殊的高昂价格的仪器、设备支持(中学实验室几乎不太可能购买),同时从理论知识上,也远超高中生水平。


这些超出预期的研究水平以及“天才儿童”,不免受到社会的诸多质疑和猜测。


当然我必须指出,目前而言很多质疑并没有得到妥善的调查报告,我们也没有证据去直接断定这些研究是否存在造假成分,也没有绝对的理由去怀疑相关评审单位是否存在隐瞒实情的情况。


我们可以先秉持一种正面的态度来看待,或许有些学校条件真的非常好,能够提供合适的试验场所与环境;又或许真的有这些天赋异禀、幼承庭训的中小学生,从小就对自然科学研究有浓烈的兴趣,并且掌握了相当高程度的知识,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但也让我们退一步,假设真的如现在外界普遍质疑的,这些获奖项目存在造假嫌疑,那我们也需要从另一个方向思考。


二、改变身份与命运的唯一窄门


很多事情之所以需要我们从一些比较坏的角度来思考,并不是因为人性天生喜欢猜疑,或者认为一切事情皆有阴谋论,而是只有我们将最坏的情况都事先想到、事先预备,才有可能阻止坏情况的发生,或者为最坏的结果做准备。


假如科创大赛的这些研究真的存在很大水分,有很多可能并不是由中小学生独立完成的,甚至存在造假,我们很自然的一个问题就是,他们为什么能够获奖?


直到被媒体公布之前,从学校到整个大赛的评审系统,似乎都没有人觉得这其中有什么问题。


所以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假如中间真的有人造假,或者有人明知造假而不揭发,或者有人看出造假的嫌疑,却不追问不过问,只看他们的研究结果,这又是为什么?他们又有什么样的动机?


如果从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角度来说,这样做最实际的动机就是可能因为在大赛中获奖可以有机会享受小升初、中高考加分以及自主招生等政策(据悉,目前已要求弱化青少年科创大赛获奖在高招中的作用,但在其他阶段的升学考试中依然作为加分项存在)


这其实就牵涉到我在前几期《八分》谈到过的,“高考顶替事件”中暴露的问题:高考成了今天中国社会最公平,甚至是唯一公平的能够改写个人身份与命运,或者让社会阶级产生流动的一个渠道。


高考这道窄门,甚至是唯一的窄门,让人人挤破头。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能提升高考成绩、进入理想高校的方法,相信是所有学生和家长的头等考量。


三、被腐蚀的教育公平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学校层面,学校的老师校长们,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说,学校为什么是学校,是要教人育人,而不是误人子弟,是要让我们的孩子,让我们的下一代成为有道德、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国家公民。那么,如果他们也想办法参与这样的造假,腐蚀败坏教育公平,就会造成更大的社会问题。


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学校也的确存在这样的动机,因为对于学校而言,在多个青少年大赛中获奖,对于校誉的提升有很大帮助,而校誉的提升对于学校资源的拓展,包括对于招生资源都有很大的影响。


至于上升到大赛评审系统、市区管理者,也可能是因为想要提升自己所在市、区的声誉以及学术形象,或者是某种特殊的政治需要,比如让中小学生踊跃踏入科学知识的创新研究道路上。


如前所述,假使我们就设想这样一种最坏的情况,每一个环节都存在隐瞒和造假,那么这就是一个系统性的大问题。


如何预防以及解决这样系统性的大问题?那就要消除掉每一个环节的动机。


比如在升学的考察上,不以分数为唯一标准;在荣誉的判断和衡量上,不以得奖数量为唯一标准等等。


当然也需要思考,我们是否能创造出除了高考窄门之外的其他路径,能让大家更好地发挥自己,能创造出一个更好的教育空间,培养出一个更有前途或更有希望的人,过一个更好的人生,这可能是更根本的问题。


四、天才其实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我们再来谈谈关于“天才”的问题。虽然我们常常夸人是天才,但是我想说,在我的心目中天才是极为罕见的。


我见过很多有才华的人,很多很年轻就很有才华的人,但是我很少见过天才。


天才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人?


平时我们形容一个人是“天才”,常会用一些简单的描述来证明,比如“掌握多门语言”,但是这在我看来是有才华、有天分,却未必是天才;再比如前面提到的16岁“天才少女”能够日作2000首诗,但这也不能说明她就是天才,只是数量比较多而已,数量也不能就证明一个人是天才。那么,什么才能决定一个人是不是天才呢?


你有没有注意到,一般我们提到“神童”或“天才”,往往会强调他/她在文艺方面的卓越表现,比如音乐、艺术或文学,或者科学上的惊人表现。而这些东西,都与一种“知性生活”相关。


哪怕这个社会到最后,看重的还是一个人能赚到多少金钱、享受多少荣誉、有怎样的社会地位,但是我们始终会认为,天才是与某种知性生活相关的——它是一种在知识知性领域能够爆发出强大力量的表现。


我自己对于天才有一个非常偏狭的认知,这也让我偏见地认为,天才应该起码要拥有一点对于自己所从事的知性领域的探索的热爱。有时候甚至不只是热爱,而是严肃到了致命的地步。


最典型的一位,那就是我们读哲学的人都知道的一位天才人物,如果你要问我20世纪有什么哲学天才,而且只能选一位的话,我会说那个人必须是维特根斯坦。


我相信学哲学的人,都会承认维特根斯坦是一位公认的天才,关于他天才的一生,推荐你读一本书,就是瑞·蒙克(Ray Monk)所写的《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维特根斯坦传记。



读完这本书你就会意识到,原来,天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天才是你一生都将被它所定义的一种东西,让你一生都困于此的一种东西。


当然,天才不一定必定痛苦,也有很快乐的天才,但是天才在自身所处的领域之内,一定是专注到了一个地步,让其整个人都被自己所从事的事情界定了,没有别的东西。


整个人的所有生命,他的热情、他的沮丧,全部都因为那件事而发生。这才是一个天才最为显著的特点。


由于有这样的激情,这样百分百的投入,甚至“天才”这个头衔让他到达了一个沉重的、痛苦的、负担的地步。这种天才他们总有一个特点,就是掩藏不住,我甚至愿意说,当你真的见到一个天才,你就知道你看到天才了,他是会有“火光”迸发出来的。


五、热爱的事情本身,就是最大的回报


我见过很多非常有才华的人,包括很年轻就有才华的人,但是我很少亲眼见过“火光”,那种火光是,他一出现,你就知道这人是天才,那是一种藏不住的东西。


为什么会有这种火光?不是因为会多少门外语,不是因为获了多少奖项,而是因为当你看到他在专注于自己从事的领域的那一刻,那种神情、那种状态、那种表达,你会觉得他这一辈子将永远在这件事情上发光发热,如果有一天当他真的没有办法再继续下去,可能就会进入终极的气绝状态。这是谓天才。


还有一点就是,天才会知道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这种知道跟别人不一样,不是会恃才傲物、瞧不起别人,有才华的人会恃才傲物,但天才很少会有这种态度。


你可能会觉得他傲慢无理,但这不是因为瞧不起,而是他会生气。他不能接受为什么我们看不到,或者理解不了他所认知的那些东西。


又或者有些时候,由于天才知道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因此会产生出一种自己与其他人不同的意识,但这种意识不是让他变得自高自大,因此轻视他人,而是他会产生一套与其他人不同的处事逻辑。



除此之外,很多天才都有一个品质,那就是对他们而言,钱一点都不重要,个人生活的好坏是不重要的。


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梵高,梵高完全可以画另一种风格的画赚钱,他为什么不呢?并不是天才不懂得享受生活,也有很多活得很好、很富裕的天才,比如达·芬奇那样的,但是要知道,这些一定不是他要做一件事情的理由,这一定不是他这一生最终的目标,这一定不是他在知性生活领域的探索里最关心的问题。


不是为了那种奢华的物质生活,天才要有这种心理准备,才会成为天才。或者说正因为他是天才,才会觉得这些我们平常觉得重要的东西并不重要。


换一个角度来说,所谓“知性生活”是什么?


假如对一个人而言,写诗是为了能够在履历上列出来自己一天能写多少首诗,坦白讲,我会有点怀疑这个人到底是不是真心喜欢写诗。有的人不显赫,也不是天才,是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但是他能感受到知性生活的乐趣,那种乐趣很不实际,在世俗的定义中,也没有什么意义。


如果你真心喜欢或者热爱一件事,无论你是天才还是普通人,你都会知道,做这件事、爱这件事并不是为了什么,因为它本身就是最大的回报。


前一阵有一张在社交网络里传播甚广的图片,上面是一位读者在办理退读书证时给东莞图书馆的留言,留言写道:“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不忘你东莞图书馆,愿你越办越兴旺,识惠东莞,识惠外来民工”。



留下这则留言的是一位在东莞打工的湖北农民工,吴桂春先生。在东莞打工的十余年间,他只要下班或者工厂休息的空闲时间,就去图书馆里看书。


《GQ报道》曾有一篇他的自述,他说到,自己看书很慢,在图书馆看书并不是为了靠它改变什么,也不是为了弥补什么,多赚两个钱也发不了财,何必那么累呢。


在他看来,读书是件实用性不那么强的事,“书能明理,看书就是明白一些道理,是给自己的”。


这是我最近一年看过关于阅读最好的一段话。


从这个意义上说,吴桂春先生与刚才所说的那种极为罕见的天才,他们共同享有一样东西,那就是单纯的知性生活所带来的回报——那种“不实用”与“无意义”本身就能满足你的,那是一个属于你自己的东西。



配图来源:《美丽心灵》《少年班》及网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 ,作者:梁文道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