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工人和留守儿童演出“社会问题”
2020-07-27 15:00

让工人和留守儿童演出“社会问题”

古语有云:“衣食足而后知荣辱。”在普通人的认识当中,精神需求似乎总是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以后才成为值得讨论的东西,但在生活水平已经普遍提高,绝大多数人不再为温饱挣扎的现在,什么才是边缘弱势群体真正迫切需要的东西,怎样才能提供真正有意义的帮助,是所有民生部门和公益机构必须面对的问题。


《社会创新人物系列》第十七个故事,我们关注的是一位多年致力于促进不同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对话、理解和共同行动的公益人。投入公益行业十五年,陈志君没有选择简单的教育支持或物质帮助,而是选择了即使在大多数城市中产家庭看来也十足前卫的“应用戏剧”、“协作”、“对话”等手法,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启发更多样的“想象力”之上。不一样的选择背后,是陈志君不一样的人生故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世界说(ID:globusnews),原标题《他和他们的舞台,在工地和乡间》,作者:韩梅梅,责编:张希蓓,题图来自:原文


“面对今天这么多对公益的理解的是是非非,我实在不愿自己下一个定义加入其中,在我看来,这是我们正在扩展对‘社会’的想象力,而我警惕任何试图泯灭想象力的行为。”陈志君在博客中写道。


在他看来,想象力是刺破表象的剑,跨越鸿沟的桥,风暴中的灯塔。如此聚焦于“想象力”的他,也因此与外界刻板印象中的“公益人”拉开了些许距离。


“80后”陈志君,是一位公益从业者,一名教育戏剧推广者,同时也是一个家庭的儿子、丈夫和父亲。对于公益事业,他有点贪心,从打工社群、流动家庭到青春期少年和NGO从业者,都是他的“服务”对象,将这些看似互不相关的群体勾连起来,得到的是过去十年推动陈志君不断前行的信念:想象力,能够跨越人与人之间的理解鸿沟,沟通与共识因此可能。


● 陈志君(蓝衣)/ 受访者供图


“想象与我们不一样的人的境遇,才有可能成就真正的合作,才有可能打破旧有的范式,推动和平、公正和可持续的发展。”陈志君在那篇博文中说。


寻找自我之路


培育与激发想象力,陈志君最初使用的办法是“展示”。


大二那年暑假,陈志君加入了“灯塔计划”——一个由几名广州大学生发起,组织高校学生下乡义教的非政府组织(NGO)。彼时,陈志君在中大环境科学专业就读,他抗拒成为一个“工科男”,想转系读公共政策未果,空闲时便窝在图书馆读与教育相关的书籍。


与许多传统支教项目不同,“灯塔计划”的目标并非帮助乡村学校改善教育质量或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而是为了让这些生在城市化大潮之外的孩子们“有机会接触别的东西”。为此,志愿者老师们绞尽脑汁,为了备课不计日夜,所有的汗水与努力则化为一次次不走寻常路的课堂体验:带着孩子们,他们一起制作水火箭,一起进行社会实践,在课堂中引入各种形式的游戏环节,也在许多次的课堂上谈论和接触各种艺术。


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希望这些对于“不一样的东西”的展示和体验,可以在孩子们心中埋下更多可能,从而在未来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一如“灯塔计划”的宗旨:方向引领一生。


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给年轻的陈志君留下了深刻印象,孩子们的信任和依赖从此成为始终不竭的驱动力。直至大学毕业,他将之后的每一个寒暑假都贡献给了下乡支教。服务乡村教育,让陈志君找到了自我价值,但同时带来的还有困惑:在教育上,这些农村的孩子究竟需要什么?如何陪伴孩子成长,让教育公益可持续?


● 图片说明大学支教期间,陈志君与孩子们的合照 / 受访者供图


公益的一扇窗,由此被打开。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广州公益圈也迎来了春天,媒体界称广州是“最具公民社会气象的城市”,敢言、有行动力的青年不断涌现。他们关心的议题,涵盖了文化教育、环境保护、个人权利、公共事务等各个方面。他们也相信行动会带来改变,崇尚多元价值、社会共治。借助着社交媒体入场,从互联网到现实,为社会对话扩宽空间。


 “当时我第一次知道中国是有NGO的,民间组织是公民自发、自主组织起来,提供社会服务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这一下子打开了我的视野。”毕业后,陈志君加入中山大学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各路NGO工作者打交道,协办讲座、沙龙,运营公共空间等活动,塑造着他对公益的想象。


对教育的认识也在改变,“我要做的教育不仅仅是增进技能,而是令人更好活出自己,为自己和他人承担责任。”陈志君说。


打破边界的尝试


目标点明了方向,手段却仍需探索。


也是大学毕业那一年,在负责一个青年公民教育项目时,陈志君第一次接触到了戏剧工作坊。


在这之前,陈志君并非一个文艺爱好者,对他而言“戏剧”代表的仅仅是一些遥远的名词,幼年时他曾在一次表演时唱错词,事后被家人反复取笑,中学时则因为对流行乐不感兴趣,而无法融入同龄人的圈子……“艺术给我的印象是,它是任务,是身份,是关系,是别人的谈资。”


但在戏剧工作坊内,无所谓演技,也无所谓剧本的戏剧表达,让23岁的陈志君感到了“震撼”、“兴奋”、“解放”。“原来艺术也可以帮助别人,原来借助艺术,每个人有能力去表达自己,参与式的教育可以这么进行。”


● 木棉剧团集体创作剧作《我们的戏》/ 受访者供图


2005年年底,在广州市番禺区一处外来打工者聚集地,陈志君与伙伴们成立的应用戏剧公益剧团“木棉剧团”初次登台。剧团将“一人一故事剧场”主题定为“过年”。在60多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工友面前,陈志君和志愿者们先聆听他们春节返乡故事,再通过即兴表演,呈现给观众,工友们一个接着一个地讲,志愿者们一个接着一个地演,持续了两个半小时。


事后回顾,陈志君觉得,“那种心灵的震撼不亚于一次大地震。”他第一次在艺术当中找到了意义,“这种意义不是纯审美上的意义,还有服务的意义,是聆听、见证他们的生命故事。”


就处理工伤纠纷等现实问题,木棉剧团曾以论坛剧场的形式,组织外来务工者们参与讨论。“把我们想象的东西放在剧场中,将剧场变成一个实验室,去试试可以怎样做?”陈志君说,“这是很有力量的,我们会慢慢见到生活不是铁板一块,不是只有一个结果的,每个结果都是无数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选择得来的,我们可以如何选择?”他的理解是,参与式剧场承载了选择的探讨,提供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


● 木棉花开民众戏剧研讨会 / 受访者供图


剧团尽量选择边缘群体服务,从智障、残障人士到麻风病康复村,鼓励他们发声,增进不同社群间的对话。在陈志君看来,戏剧的魅力在于其公共性,勾勒出人的相互连结,并为此催生行动;戏剧的珍贵在于其将不同人不同事演推至极致,赋予观者想象力,打破固有认知边界,新旧交汇,思想就此被激活。


走进入群、深入社区的应用戏剧,能否成为连接教育、公益的那座桥梁?陈志君希望,能成为这种艺术力量的分享者。


新的探索


对于应用戏剧的更深探索,在六年后将陈志君带往了英国。


作为应用戏剧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教育戏剧(Drama in Education)发源于英国,它强调以戏剧为载体,引导孩子们在情景实践中学习。20世纪80年代,英国通过了《教育改革法案》,将戏剧教育收录进学校正式课程,意在借助戏剧探讨社会问题,启迪思维。


而迟至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在南国一隅开始投身应用戏剧的陈志君,则在不断实践中遭遇了越来越多的疑问:应用戏剧需不需要有艺术性?需不需要更加“专业”?引导工友们采用一人一故事剧场、或是定格某一个画面的形式来完成自我表达,这与他们的生活究竟有什么关系?戏剧的解放力量如果真有,那么它又是如何实现的?


2011年,陈志君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女儿一起踏上了飞往英国的飞机,将进入华威大学攻读教育戏剧硕士。


在英国,老师告诉陈志君,戏剧是一种最民主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课程上,教师是掌握权力的,教师叫你这么做,你只能这么做。而在戏剧中,关系会被彻底颠覆,用戏剧去进行教学,意味着老师要邀请学生脱离现实角色,进入到另外角色,‘入戏’到新的关系中去,获得新的思考。”对传统“灌输式”的教育,这位新晋父亲也开始有了更多反思。


● 陈志君与女儿 / 受访者供图


“我们的教育过于偏重知识的记诵,过于强调正确答案,这样的教育是与真实生活脱节的……当我们‘学完’后,我们身处的世界仍然犹如黑房。”几年后,陈志君在一篇相关主题的约稿中写道,“戏剧就像火柴、蜡烛或火把,它照亮黑房,让我们看到片刻真实和复杂的世界。”


华威大学的教育戏剧硕士课程设计,三分之一的时间学生们用于学习表演,另外三分之二的时间,则学习社会、政治、文化等理论课程。


课余,陈志君和同学们会去往当地的小学,进行教育戏剧的教学实践。


“在海上,有一个与世隔绝的岛。有一天,岛上闯入了陌生人。岛民从恐惧、尝试到接纳,但最终还是把外来客踢出了小岛,然后在岛上筑起了高高的墙……”根据这个绘本内容,孩子扮演岛民,教师则负责扮演关键角色外来人,制造张力、引导讨论。“我们究竟要不要把这个人扔出去,还是要接纳他?学生代入角色,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


陈志君认为,和一般戏剧不同,教育戏剧无须排练,也不讲表演技巧,重点在于营造场景,带领学生投入到情境和角色中,探索其角色、事件及背后的社会意义,利用戏剧互动冲突,激发一探究竟的热情。


● 2007年在省实验中学进行的教育剧 / 受访者供图


在英国,亲历过唾手可得艺术资源,近在身边的社区剧场,不同人群的观点碰撞……陈志君直言,“好羡慕”英国的课堂环境,学生们能通过教育戏剧更贴近社会议题。但与此同时,他也十分清醒,“我的实践应该在国内。”


他依然想成为能够改变社会的人。


交叉点


2013年底,陈志君回到广州,开始和几个公益伙伴共同运营善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下称善导)


2015年至2017年,善导走访了珠三角流动人口社区,收集了超过30个流动人口家庭的故事,创作了关注流动儿童家庭亲子关系的话剧《五年级的交叉点》,在外来打工人员集聚的深圳市龙岗区等地进行了数场公演。


● 陈志君在《五年级的交叉点》中扮演爸爸阿安 / 受访者供图


过去10年,城市流动人口的问题在不断改变,农民工群体在变老,但城乡之间公共服务鸿沟仍存,其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户籍门槛始终高悬。在善导调研的流动人口社区,面临孩子升学是否“回老家”难题的家庭,比例高达80%。


故事剧本由此展开:“和很多外地来广州打工的家庭一样,燕子的爸爸妈妈当初也怀揣着让生活更好的愿望来到广州打工奋斗,但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上学问题也成了这个家庭关注的中心。怎么留在城里,要不要送回乡下……”


● 陈志君和伙伴们与留守儿童们一起走放学路 / 应用戏剧引力波


陈志君说,这是“回归初心”。演出结束后,作为观众的孩子、家长被邀请发表观点和感想,分享切身经历,并且组织论坛剧场,鼓励观众试着带入角色,和演教员互动。


善导的工作人员们发现,流动家庭的家长们对下一代的教育是有期待的,但在教育态度上,出于制度壁垒等等原因,他们“无可奈何”或“事不关己”。这导致了他们尽管有让下一代接受更好教育的愿望,但却并不会为了这些愿望而付诸行动。


教育剧场的使用,目的正在于打开探讨空间,唤起家长的改变动力,帮助其参与管教和改善家庭环境,同时,也是为了帮助公益组织服务这些流动家庭,为之打开思路和局面。


● 善导将访谈关键信息整理筛选,再决定在戏剧中探讨、呈现什么 / 应用戏剧引力波


2017年至2019年,善导又和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作,推出了第二个教育剧场项目“防犯剧场”:在广州中小学中,以互动参与式剧场的形式,对学生群体进行普法教育。


除了应用戏剧,近年来陈志君与善导的工作也越来越向“协作技术”(Facilitation)倾斜,这一抽象理念杂糅了非暴力沟通、换位思考、参与意识、合作共融等等,正在成为陈志君多年公益、教育经验积累和愿景的注脚。善导相信,拥有协作意识、技术与视野的“协作者”(Facilitator)能够促进社区和社群的转化,促进人们在参与中学习,从而培养有能力面对问题的个人与社群,推动共同决策和行动。


回顾过去十五年走过的路,想象与创造力始终是陈志君最为重视的东西。“过去我曾认为创造力不过是一种天马行空的表达,”他总结,“但现在我认为,创造力是一种能够想象‘生活可以如何’的能力。”


有的时候,正是这一点点想象力方面的区别造就了完全不同的人生,“有创造力的人,即使在困境中,也能够拥有能动性。”陈志君说,“ta始终相信自己的创造可以让现实变得不一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世界说(ID:globusnews),作者:小世儿,责编:张希蓓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