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为什么读大学?
2020-07-29 16:55

我们到底为什么读大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信出版集团(ID:citicpub),作者:阿信,原文标题:《31省高考分数线出炉:我们到底为什么读大学?》,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7月27日,31省区高考分数线全部出炉了。对于今年高考生和他们的家长来说,一件大事终于尘埃落定。



高考成绩就像人生下一个旅程的入场券,它决定了我们将去往哪座城市、选择什么专业、遇见什么样的人……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对高考成绩、分数线都如此在乎的原因吧。


但是社会的另一面,又让我们觉得,我们对教育的重要意义的无条件笃信,已经在淡褪了,金钱、背景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似乎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


今天阿信就想和大家聊聊,教育真正的意义。


大学很重要,但并不是上了大学就能逆袭


我们在意高考,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它的公平性——它让普通阶层,乃至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有机会获得更好的教育,继而有更好的社会地位。


的确,1977年恢复高考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很长时间以来,高考都被称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差一分,都可能要重来一年,可见高考的难度。


我们如此在意高考,是因为我们相信大学能够改变人生。


但是另一方面,教育资源的“倾斜”也让“高考公平”备受质疑。


2000年发表在《社会学研究》上一篇名为《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的文章指出,中国的高等教育在2000年扩招之后,城市人口相比农村人口,上大学的机会从3.4倍扩大到5.5倍。


教育的发展似乎并没有让所有人受惠。


前阵子备受争议的“小学生研究直肠癌获奖”事件就是教育优势的一个例子


是教育辜负了我们的期望吗?


30年来,中国的教育供给极大增加,这当然使社会整体上素质提高。但教育扩招并没有平息教育公平的问题,并且又造成新的问题,即“文凭通胀”。


读大学的人多了,于是大学文凭也不能帮助你在职场上乘风破浪,或许只有985、211的文凭,才能给简历加点分。


每年夏天都能看到“最难毕业季”的新闻


教育的比拼永远在升级。扩招,人人都能上大学,有时只是一种“阶层跃升”的幻象。


出于文化的原因,我们对教育有一种绝对的信仰。这或许令我们不愿正视针对教育的理性计算:


读4年大学,让你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身价提升多少?相比你为此付出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值得吗?如果把这些成本投入其他的选项,比如读技校、早几年去工作、去学个艺,最后的收益会不会更高?


阿信曾在豆瓣看到一条关于相亲的帖子,结果网友的注意点都在“开挖掘机一天收入2000”。



按照加里·贝克尔的理性选择原理,我们每个阶段的教育都可以这么计算成本与收益。


而在现实中,一些经济上比较困难的家庭,其实最先用这种理性的眼光看待大学教育,发现大学教育并不一定是个人提升的最佳选择。


既然接受高等教育既不能保证“逆袭”,甚至还有点“不划算”,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为了那一场考试挤破了头呢?


接受教育,但是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


爱因斯坦的有句名言说:“教育就是你把学校学的东西全忘掉之后,剩下的那些。”


我们是不是常常觉得:高中毕业,是自己一生中的知识和智商的巅峰。


高中数学题,还有几个人解得开


但是高中学的东西,很多日后并没有什么用,只是为了那一场盛大的全国比拼。


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詹姆斯·斯科特在《六论自发性》中说到:


“学校教给我们的主要是狭义的知识和分析技能,但是这些技能,与成功社会没太大关系。人们真正赖以创造价值的品质,包括创造力才能、情感智能(情商)、匠艺才能、语言才能、艺术才能等。但这些品质因为难以教授,并且难以量化考试,所以落在主流学校教育之外。”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基本上不会尝到学校知识带来的成就感,因为他们大多数都用不上。这些知识,只有运用在学校考试中,得到好成绩,才会带来成就感,当你走出学校时,我们从前对个人价值的幻想,可能就像肥皂泡一样破了。


在《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一书中,作者塔拉·韦斯特弗讲述了她自己是如何从一个十七岁前从未踏入过教室的大山女孩,通过自己学习,最终获得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当人们问她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塔拉的回答是:


“你不能强迫人们思考,也不能强制他们学习。教育对我来说从来都不是一种训练,也不是我每天不经思考就要做的事。我的教育完全在我自己的掌控之中。如果我来设计教育系统,我想至少给孩子们一种可以自主掌控生活的信念,让他们觉得他们学到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是他们自己的责任和决定。”


塔拉说:“我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内心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恶臭熏天。直到我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那是教育带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


这个“无限的可能”又是什么呢?


这便是教育的另一个意义。学校、尤其是大学,让你离开原生的家庭和故乡,在异乡与同龄人的交往中,学会做人、学会独立生活。毕业之后,你可能不记得各个老师都教你了什么,而同学的情谊更能影响你一生的走向。


在学校之外,在职场同事之间、打工者群体中、漂泊城市的年轻人中间,人们都需要依靠相互学习,来生存、发展。


就像塔拉所说:


“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教育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比尔·盖茨与塔拉•韦斯特弗对谈


“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


这是《后浪》中令人激情澎湃的开场。但如果接下来这么展开呢:我们的教育,就是把人类几千年积累的财富,形成教材,分12年讲授,并且最后一场高考来检测你是不是接受了这些“礼物”。


本来很美好的事,一成为形式,就会变得很无聊。


如果你认为“教育只是形式”,那意味着你的学校所学,对生活和工作没有帮助。


我们对教育的制度期待太多,盖过了理解教育本质的努力。


事实上,一切教育,终归还是,自我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自我生长


什么是自我教育呢?在著名哲学家约翰·杜威的《民主与教育》一书中,提出了关于自我教育的观点: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是解放个体的一种途径,教育的目的是自我生长。


我们生活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每天都会要遇见和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和物,我们每一次和他人交流,每一次遇见一个新的事物,听到一个新的观点,都是在接受教育的过程,我们也成长于此。


所以当我们说自我教育的时候,不仅仅可以像塔拉·韦斯特弗那样,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得大学学位,还可以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其实就是生活本身。


同样的,如果我们一生都生活在一个地方,一个街区,即便我们有再强的天赋,最终也可能和《我的天才女友》中的莉拉一样,迷失自己。


大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机会,把所有我们该学的内容、未来职业需要掌握的知识教授给我们,但是同时,大学教不了我们沟通、教不了我们生活。但是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里,我们有机会去接触不同的领域和人。


《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大学学的是水电工程,毕业后成了一名工程师,看上去好像都和科幻没什么关系,但他其实一直都很喜欢并且坚持进行科幻小说的创作、向科幻杂志投稿,后来获奖了才被大众所识知。


教育也是一个生长的过程,我们也许从小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和天赋是什么,但是通过学习、工作,我们发现了自己真正所喜欢的事情。而自我教育的前提就是,我们知道自己的兴趣并且主动地追求。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5G时代的来临,科技的革新会越来越快,机器将会取代很多工作,我们将面对一个和我们父辈完全不同的社会。一个人一生只有一份工作,只受雇于一家企业的时代将成为过去时。


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才能够适应这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世界。


结尾


教育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幻想的那种一举成名、鲤鱼跃龙门式的成功,教育给不了。我们对教育的过多期待,或许掩盖了我们的存在主义懒惰。


我们期待教育能赋予我们的,终归需要我们自己去找到。


参考资料:

1.《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高校扩招的平等化效应考查》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社会学研究》 2010年03期

2.《文化与承诺》 米德 河北人民出版社

3.《吾国教育病理》 郑也夫 中信出版集团

4.《文凭社会》兰德尔·柯林斯 北京大学出版社

5.《高考之前,我们重新谈谈教育 |《一千零一夜》第四季归》 梁文道 看理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信出版集团(ID:citicpub),作者:阿信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