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立身之本是什么?
2020-07-30 22:16

你的立身之本是什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


2020 年也已经过半了。


今年发生的一切,大到疫情、政治经济形势、行业的萎靡和震荡,小到身边的跳槽、裁员、公司倒闭……似乎都在告诉我们:当冲击到来的时候,它是不会提前跟你打招呼的。


接下来的10年,我们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比起过去10年、20年,只会越来越高。很有可能,我们所熟悉的行业和领域,都将发生改变;我们赖以生存的模式,也将遭受挑战和冲击。


那么,你的立身之本是什么?当冲击来临的时候,你用来抵御它的资产,准备好了吗?


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2017 年是我职业生涯的拐点。当时,我觉得自己的成长开始出现停滞,感觉困在一个小小的天地里,一直在重复熟悉的模式和路径,接触不到外面的世界。于是,决定跳出来,开始尝试一些从未想过的方式。


转眼过了 3 年半。这 3 年半以来,做了自由职业,也试过创业,涉足过好几个领域,接触过线下和线上,有一定的成果,也经历过失败和止损。


但无论如何,它们都丰富了我的生命和阅历。至少,现在回过头看,我会更有底气地说:如果再度遇到冲击,我也会有更大的信心和能力可以去抵御它。


就像我一直强调的:一个人的能力,不是看他拥有多少,而是假如他被夺走了一切,是否还能东山再起。


当然,我要强调一下:我绝不是鼓动你辞职创业,或者做自由职业,绝对不是,这不是一条好走的路。


我想说的是,无论你在什么岗位上,无论你对未来怀有怎样的规划,也无论你现在处在哪一个环节,一定要抱持一种信念:我要为自己的未来“积累资产”。


什么是资产呢?财富是一部分,但不仅仅是财富 —— 实际上,钱只是帮助你让成长系统运转起来的驱动力,而不是全部 —— 所谓的资产,还包括很多其他东西。


下面详述。



让我们先从一家公司开始思考。


一家公司是如何能够运转和持存下去的?它要能够卖出产品,获取收益,再投入生产,实现良性循环,才能稳定存在。


那么,当它面对竞争时,如何才能继续把产品卖出去呢?这就需要它投入发展技术,构建自己的护城河和竞争优势。


而当它的技术和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逐渐占领市场,它就会形成一个品牌。这个品牌就是它的影响力,可以为它持续地开拓市场、获取收益。


那么,技术 → 产品 → 品牌,就构成了这家公司的增长引擎。更好的技术,意味着更好的产品,意味着更好的品牌,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收益,可以进一步用来发展技术。


这就够了吗?不止。我们知道:一家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呈现一个S形的生命周期 —— 它的产品一定会经历增长、稳定,最后进入衰退期。


那么,如何能够保持它的生命力呢?这就需要创新。当它还没有完全衰退的时候,找到它的第二曲线,从而实现新的增长。


这就是一个增长循环,当然,是一个最最简单,但同时也非常核心的循环。



如果把这个模型迁移到个人身上,会怎么样呢?我们可以得到这么一个模型:



也就是说,不妨问一问自己:


我有没有足以形成竞争优势的技能,不会被这行业的后进者轻易替代?


我有没有能让别人认可和接受的成果和产品,乃至于愿意付费购买?


我有没有在哪个圈子里形成足够的口碑和知名度,足以令人信任我、想到我、愿意找我合作?


我有多少种收入来源和可能性?万一其中之一断掉了,我能否维持现在的生活,并拓展我的事业?


这些,就是你的立身之本,也是你能够不断抵抗风险和冲击的资源。



但现实中,许多人最常犯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仅仅关注“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而忽视了“它对我的未来有什么用”。


举个简单的例子:老板吩咐你做个方案。前者的模式是什么呢?找一个模板,按照往常的套路把内容填进去,改一改文案,交上去,收工。


它关注的是“我怎样尽快把活干完”,聚焦的是最小化风险和偏差,尽量不出岔子。


而后者的模式呢?是在做这项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去思考:我能否做出新的、不一样的亮点?这些东西能否成为我的经验、成绩和案例?我去完成它所花费的这段时间,能否起到更大的意义?


比如:


旧的主题太无趣了,我能否尝试一个全新的、没有做过的主题?


目前的用户洞察太陈旧,我能否更深入地接触用户,更好地了解他们想要什么、关注什么?


这些文案太按部就班,我能否想出一条更精彩的文案,来把这个活动打出亮点?


它聚焦的是“展现能力”和“做出亮点”,并不在意偏离旧模式 —— 实际上,越是偏离旧模式,越容易找到新路径。


当然,我很理解: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的工作往往是超负荷的,能把活干完就已经不错了,很少能够有时间精力去思考这些问题。


但是,如果放任这种观念,就很容易落入稀缺陷阱。


什么意思呢?行为经济学家 Sendhil Mullainathan 和心理学家 Eldar Shafir,在《稀缺》中提出了一个观点:


人的大脑就像一条道路,有自己的“带宽”。当这条道路被某些东西占满时,人就会耗尽认知资源,陷入满负荷的状态,无暇去思考其它的东西。


如果你每天都在为了“把活干完”而殚精竭虑,那么一定是没有心力去考虑自己的成长和积累的。久而久之,你的成长就会停滞 —— 你的时间就没有任何价值,你只是在出卖时间换取报酬而已。


所以,我在很多文章里面讲过的:要去主动思考“手里事情的意义”,要去分清楚优先级和重要性,要想办法去提高做事的效率……这些东西,是为了让你能尽快把活干完,然后回到家有时间看剧、休息、娱乐放松吗?


不是的。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你分清楚: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重要的,哪些做到及格即可,哪些应该花费更多的精力,去争取做出亮点。


我们每一天,都在跟一只庞然大物战斗,这只庞然大物叫做“要我做”—— 领导的吩咐,项目的压力,同事的对接,家庭的琐事……它们是我们为了生活下去,所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但如果你把时间,全部都耗在“要我做”上面,那你几乎就是没有成长的。


因为你在做的,只是在扮演别人想要你扮演的角色,而不是你自己。


一个优秀的人,必须能够从中挣脱出来,从“要我做”的束缚中,找到“我要做”,再锲而不舍地朝这个方向钻研,去努力积累属于自己的立身之本,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加能够抵抗冲击。



那么,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如何积累这四种资产呢?


1. 技能:构筑你的技能套餐


IT 行业里面有个说法,叫做“35岁是一道坎”。为什么?因为到了 35 岁,如果还没能找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的话,就很容易被年轻的新人替代掉。并且,要找新的工作也会很艰难。


毕竟,如果只是写代码,年轻人也做得来。而且,他们体力更好,不怕加班,又有热情。


那么,如何让自己不容易被替代呢?那就要找到自己的差异点。比如: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底层架构的能力;优化提高代码效率的能力;对业务和产品的深刻理解;高效的沟通和管理能力……诸如此类。


你会发现,到了一个特定的高度,你所能够产生价值的,一定不是单纯某一项技能本身,而是围绕这项技能,以它为核心打包的一整套技能套餐。


其实,每一个行业,都是这样的。


为什么呢?非常简单。因为,随着科技和信息的发展,任何一项技能的门槛,都一定是在降低的。也就是说,比你年轻的人,学习这项技能的速度一定会比你快。


另一方面,行业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新的趋势、新的方法出现,这些新趋势、新方法,又会重构行业的技能需求 —— 要么,你会发现,你掌握的技能突然不吃香了,被新的工具和方法替代了;要么,你会发现,原本需要很多经验积累才能实现的效果,现在很轻易就能实现了。


这就叫做“范式转移”。


最简单的范式转移就是人工智能。随着 AI 的发展,设计,翻译,审计,数据分析……很多原本门槛很高的技能,大多数都能被 AI 替代(或者说替代一部分)。那么,你的经验积累,很可能突然就会没有市场。


所以,让自己保持竞争力的方式,就是围绕自己的核心技能,寻求跟它相关的、能够创造价值的其他技能,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技能套餐


举个例子:会写作的人很多,但是他们往往欠缺足够的理论支撑和知识储备;同样,懂心理学的人很多,但他们又欠缺足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实践经验。所以像我的公众号,技能套餐可能就是“写作+心理学+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是根基,心理学是理论支撑,写作是呈现方式,这就能够达到 1+1+1>3 的效果。


同样,会编程的工程师很多,但如果是一个比产品经理更懂产品的工程师呢?


保险经纪人很多,但如果是一个能跟你聊投资、聊资产配置的经纪人呢?


法务顾问很多,但如果是一个很懂行业,能帮你提前规避很多问题的顾问呢?


诸如此类。


它会成为你的护城河,也是你对抗行业震荡和变迁时最牢固的防卫。


2. 产品:销售你的方法论


什么是产品?简而言之:就是一套结构化的、可复用的、属于你自己的方法论的凝结,它能够用于创造新的价值,也能够直接销售给别人。


在商业社会中,如何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他有什么用来出售给别人的“产品”。


举个例子:


你是广告公司出身,做过一个刷屏朋友圈的案例,那么,它是怎么能获得成功的?在这个过程中,你做对了什么,你做错了什么,你收获了什么经验,再遇到同类的项目,怎么样才能尽可能把它做好等等。这些你所总结归纳出来的方法论,就是你的产品。


这个案例属于你的公司,不会伴随着你去别的地方,但是这套方法论是你的,无论你到哪儿,它都能派上用场。


那么,当你跟别的公司合作,或者入职其他公司时,他们购买的是什么?实质上就是你的方法论,以及你证明出来的、你有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


这就是一种“把自己卖出去”的方式。通过销售自己的方法论来获取收益。


再举一个例子。


你做房地产行业,做了很多年,积累了很多对房地产的理解和经验。那么,你是否可以试着凭借你的经验,去帮想要买房的人做筛选,做审核,帮他们出谋划策,避免他们上当?


这也是一种“技能产品化”的范例。你把你积累的经验,转化成一套可以用来识别新情境、处理新问题的方法论,再通过咨询的形式,把这套方法论卖给客户,为彼此创造价值。


而进一步,当你服务了很多这样的客户,你又可以积累起另一套经验:什么样的人普遍会有什么样的关注和需求;他们往往容易忽略什么,需要注意什么;他们具备什么样的共性;如何跟他们更好地沟通……这些,又是另一种“产品”。


你可以把你的咨询经验,变成一套流程、模式、系统,更好地理解新客户,为新客户服务。


甚至,你可以成立一间工作室,把这套产品培训、教给你的员工,让他们去接待和服务新客户。通过这种方式,把你的产品规模化,让你能够腾出手去做更大的事情。


这些,都是产品。在商业社会里生存,必须思考的就是:我如何能够把自己“卖出去”?客户是谁?他们需要什么?我能提供什么?


这是你需要不断去思考和创造的。


3. 影响力:打造你的心智定位


产品的下一个阶段,就是你在某个特定圈子里的影响力。


什么叫影响力呢?简而言之,当别人产生某个需求的时候,他第一时间会想到你,会考虑跟你合作;或者,当别人跟你合作的时候,他能够信任你,知道你有能力满足他的需求。这就是影响力。


很多人做事情是这样的:需要某种资源的时候,就在各个圈子里问一下, 看有没有人在做或有没有人有靠谱的推荐,只要价格合适,一般就成了。如果做得好,要么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后面继续合作,要么把你再推荐给朋友。


这就叫做心智定位。每个人的心智都是有限的,你要做的就是占领某一个定位,让别人在想到这个领域时,能够第一时间想到你,选择你。


那么,如何塑造你的影响力,提升你的心智定位呢?大体上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做法。


广义上,就是通过内容产出(比如写作、开发程序等),让更多的人了解你、知道你,打造你的知名度;狭义上,则是通过满足特定圈子的需求,把事情做好,来刷你在这个圈子里的口碑。


在这个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需要明确你自己的角色。


我把人大体上分为三种,分别叫做创造者、领导者和连接者。


创造者,喜欢沉思和打磨产品。他们往往偏内向,不喜欢与人接触,喜欢锤炼自己的技能,做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领导者,喜欢管理人和培养人。他们往往有较强的商业嗅觉和思维,喜欢通过“带人”来获得成长、收益和成就感。


连接者,喜欢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他们往往有旺盛的精力,喜欢跟人打交道,熟稔人情世故和社交规则。


如果你是创造者,那你可能更适合通过打磨一些优秀的产品来获取知名度,通过产品本身实现口碑传播。比如开发程序,搭建网页,写书,做课程等等。


如果你是领导者,那你可能更适合通过组建团队、提供机会来扩大影响力。像我有朋友就是自己在做编剧工作室和开发工作室,通过一套成熟的流程,分工合作来完成客户的需求,同时还能带出几名优秀的徒弟。


如果你是连接者,那么,你更适合的可能是承担桥梁的角色,去连接人,聚拢人,通过把人集中到一起,挖掘到你的价值和心智定位。比如:


能不能做一个行业交流群,供大家互相交流和资源对接?


能不能做一个行业内推的渠道,帮有跳槽意向的人联系到各企业的HR?


能不能做一个主题社群,然后邀请各行业的专家、大咖来分享交流,打造你的影响力?


甚至,能不能把一群小公司的老板、创业者聚集起来,再聚拢一批熟悉经营管理的经理人,来打造一个小型的沙龙?


……


先明确自己的角色,再想办法去打造你在圈子里的影响力。


信任,双赢,合作,这才是你能够实现永动的不竭动力。


4. 多元化:丰富你的可能性


最后,简单聊一聊“多元化”。


为什么说多元化是一种资产呢?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知识是有网络效应的。你接触、了解的领域越多,就越容易在它们之间建立起横向的联系,从而用更透彻的眼光去看待它们。这也就是查理·芒格所说的多元栅格模型


另一方面,永远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定要让自己有Plan B。尤其是当你某项事业发展得很顺利时,不妨想一想:我是否已经走到了S形曲线的顶点?我是否应该开始寻求我的第二曲线了?


能力和运气能带来一时的成功,但持续的成功一定不仅仅只需要这两者,还需要长期的战略眼光和思维。



最后,强调一下。


不要只是扮演别人想要的角色。那不是你,只是你的一部分。


只有让自己跳出来,从现在开始,从每一天开始,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再一步步用你的时间和产出去充实自己,积累起自己的立身之本。这样,当你面对冲击时,你才会有足够强的防御力。


每一次冲击都是一次洗牌。


不够强的,会被筛掉。


活下来的,才会蜕变。


让自己变得更坚韧,具备反脆弱性,才是面对不确定性的立身之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