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使洞穴探险有了严肃目的,这恰恰是平凡生活缺少的
2020-08-04 11:58

危险使洞穴探险有了严肃目的,这恰恰是平凡生活缺少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席(ID:yixiclub),作者:刘佳,重庆洞穴探险队副队长,头图来自:作者供图


大家好,我叫刘佳,是一名洞穴探险者。


大家也许对洞穴探险这项运动比较陌生,其实世界上第一个进行洞穴探险的人是徐霞客,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科学考察的学者。我的探洞老师让·波塔兹,他的电脑桌面就是徐霞客的肖像。他是个法国人,但他很崇拜徐霞客。


徐霞客(1587-1641)


我们国家现代探洞运动的发展只有30多年的时间,比欧美国家晚了100多年。2019年,我在奥地利探洞,当地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告诉我,他探洞已经有20多年了,当时我就很惊讶。他说在他两岁的时候,父母就把他装进探洞包带到洞里去了,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第几代探洞者。


1984年的时候,贵州省地理学会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洞穴组织——洞穴专业委员会。1988年,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牵头,与英国皇家地质学会主席安迪·伊文思先生一起组织了第一次中外联合探洞,英国探洞者把先进的探洞技术带到了中国。


一直到了1999年,我们国家才成立第一支民间探洞队——广西红树林洞穴探险队。由于种种原因,这支队伍10年前就不复存在了。2001年,中国第二支民间探洞队——重庆洞穴探险队成立,也就是我现在所在的组织,我们一直发展到现在。


洞穴是什么?洞穴就是人可以进入的自然形成的地下空间,也是人类最原始的庇护所。这是我们在陕西省宁强县的地洞河天坑底部发现的100年前的岩洞人的厨房。右图是木瓢,里面是已经钙化了的馒头。



洞穴有很多种分类,按其形成的围岩性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这是碳酸盐洞。碳酸盐洞是岩溶作用形成的,在我们国家分布最广、数量最多、规模最大。



石膏洞的洞体规模不大,它的分布远不如碳酸盐岩洞那么普遍。



砾岩洞形成在钙质交接的砾岩中,洞体长度不长,在我国数量很少。



玄武岩洞是火山活动的时候,喷发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差异性冷却形成的,在我国通常分布在东北地区和海南的火山喷发区。



砂岩洞是差异性风化作用形成的。



冰川洞通常形成在高海拔和高纬度的地区。



除此之外,根据洞里的水文情况,可以分为干洞和水洞


 干洞(左)、水洞(右)


根据洞穴的形态特征,还可以分为垂向洞穴和横向洞穴


 垂向洞穴(左)、横向洞穴(右)


洞穴还有其他的分类,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洞穴的其他分类


在你的眼里探洞可能是这样的。



其实我们探洞很多时候是这个样子。



这是我的英国探洞朋友Phil,他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探洞者之一。这个洞穴在重庆武隆,叫217号洞。Phil把这个洞里的一个洞道叫作终极之路,这个洞也是我探过最难的洞。


探洞有很多的危险性,迷路是洞穴探险者最容易遇到的问题。雨季或者是天气突变的时候去探水洞,地下水位上升可能会导致无法出洞。在洞里还可能会被落石砸中,落石伤害是探洞事故统计中发生最多的。



洞口附近还会有一些有毒生物,比如有毒的昆虫或者蛇等等会攻击探洞者。随意饮用洞穴里面的水,可能会引起水中毒。洞里的水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喝多了可能会长结石。除此之外,洞里潮湿易生霉菌,受伤的时候伤口会比较容易被霉菌感染。


探洞这么危险,为什么还要去呢?其实危险恰恰是探洞的吸引力之一。当你解决了危险状况,顺利脱困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但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有些人是真的被危险吓倒了,从此再也不探洞。


这段话是法国的探险家、世界上第一批职业探洞者卡斯特里特,对洞穴探险的描述。


我随时都在准备着投身于这个充满诱惑和男性化的游戏中去,想象着那置身于冰冷岩石中的一幕幕:冰、水夹杂的泥泞;肘部、膝部、 全身上下,不时地被蹭擦割划;有时被困,一困就是几个小时……这种种多少人能够消受得了呢?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够从这种充满险阻与摧残,可能还是没有任何用处且使人战栗的活动中得到振奋呢?


在天底下,这个美丽而充满无端变数的地方,人必须摸索着前行,迎着巨大的阻难,向漆黑的前方走去,那种从容不迫地去拥抱地层之下的黑暗,及其包含于其中的难以预料和惊险刺激的感觉,我想应该算是一种美吧。


他不仅提到了肉体的艰辛是洞穴探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也提到了洞穴探险所面临的潜在危险。对于探洞者来说,这是再熟悉不过的日常了。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洞穴探险所具有的危险性让我感到兴奋,这也是那时促使我进入洞穴探险的唯一原因。


当我掌握了各种探险技能之后,探险本身已经对我不再具有吸引力了,我开始尝试把洞穴探险转移到更加专业的领域。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完成这样的转换。有的人他会一直停留在探险本身,也有的人会在探险这个阶段就转身离去。


到现在我已经探洞17年了,在这17年里面,我和队友的探险足迹踏遍了中国各地,也到了东南亚、欧洲。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我探洞的一些故事。


施家嵌天坑


我们进行洞穴探险,很多的线索通常都是由洞穴所在地的村民提供的。他们发现值得探索的洞穴,就会告诉我们探险队。2014年,在村民的介绍下,我们对重庆丰都施家嵌天坑进行了探索。这是施家嵌天坑的一个总体面貌。


图片来源:纪录片《极限黑暗》


施家嵌天坑地处重庆丰都县都督乡,它发育于三叠系下统的嘉陵江灰岩。这是施家嵌天坑的地理位置图。


图片来源:纪录片《极限黑暗》


施家嵌天坑是由几个洞穴共同组成的一个长达数10公里的洞穴系统,到现在都还没有探测完,已经探了大概有12公里了。


天坑是怎么形成的?天坑是喀斯特地貌发育到后期,随着流水在地下岩层不断溶蚀,地下洞穴的空间越来越大,最终不能承受上方岩石重量而发生坍塌,在地表保留部分形态而形成的。



施家嵌天坑里面有两个主要洞穴,一个是位于天坑半崖的玉龙洞,还有一个是天坑底部的月亮洞。


玉龙洞(左)、月亮洞(右)


我们先对玉龙洞进行了探测,这是进入玉龙洞的洞口,进入这个洞口必须要爬上一个10米高的木梯。这个木梯已经有至少50年的历史,我们每次爬的时候都非常紧张,因为害怕它有的部分已经腐朽。



我们在玉龙洞看到了很漂亮的石钟乳,白色的石钟乳是新生的,黄色的石钟乳里面含有一些矿物质。



石笋在洞穴沉积物中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像玉龙洞里这么大体量的石笋是比较罕见的。



当石钟乳和石笋天长日久地长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石柱。



这种像旗帜一样的沉积物,叫石旗。石钟乳、石笋是滴水沉积形成的,而石旗是流水沉积形成的。



玉龙洞里最具有特色的洞穴沉积物是大量的石膏类沉积物。这种石膏花其实是一种硫酸钙沉积。



这是石生毛发。当我第一次在玉龙洞看见石生毛发的时候,我以为它是霉菌,其实它是一种絮状石膏沉积。



犬牙晶花在洞里是比较罕见的,它在水池中的生长状态是最漂亮的。



卷曲石这种沉积物不受重力的影响,可以沿着任意方向形成,因为方解石在沉淀的过程中,结晶成型的速度大于重力成型的速度,所以就形成了这种螺旋状的很好看的沉积物。



洞穴里不仅能看到出众的美景,还能遇到很多独特的生命体。洞穴生物包括了真洞穴生物、喜洞穴生物,和寄居性洞穴生物。


真洞穴生物是指只生存于洞内黑暗世界中,不能存活于洞外环境的动物。它们体内通常缺少色素,眼睛基本上退化或者只有很小的眼睛,比如盲鱼。



喜洞穴生物是在洞穴里面完成生命循环,但是也可以在洞外的黑暗潮湿环境中生存的生物,比如蚯蚓和部分蝾螈。



寄居性洞穴生物是可以暂时居住在洞穴里面的生物,比如蝙蝠,偶尔也可以看到一些老鼠和蛇。



在洞穴里不仅可以看到漂亮的沉积物、奇特的生物,还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发现。这是我们在玉龙洞里一个长年流水的竖洞底部发现的人骨,旁边还有一些铁链和铁锁。


图片来源:纪录片《极限黑暗》


我们就感到很奇怪,出洞向当地老乡了解情况后推测,这很有可能是当地流传的一个叫罗老五的神兵的遗骸。根据当地老百姓的描述,神兵是一个土匪组织。其中一个叫罗老五的神兵,被抓获后就被关进了玉龙洞里面,戴着脚镣手铐,每天都有人给他送饭。


但是有一天罗老五不见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也没有找到他的尸首。所以我们根据当地百姓的描述和洞内的情况推测,罗老五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洞穴中逃跑的时候,企图通过流水的声音找到洞穴出口,但是流水指向的是一个30米深的竖洞,他顺着流水走就掉进了竖洞里。


当时他即使没有死亡,也肯定是身受重伤。其实罗老五掉进去的这个竖洞,是真的连通了天坑底部的月亮洞的。如果他没有受伤或者没有死亡,他是可以走到天坑底部然后走出去的。我们对玉龙洞的探测,还顺手就解决了一个世纪谜题,这也算一种额外的收获吧。


红军洞


这是2018年我们受桂林政府相关部门的邀请,去桂林灌阳县甄子岩的一个竖洞挖掘红军烈士遗骸。因为当地传说在1934年惨烈的湘江战役结束以后,红军的最后一支部队从灌阳县离开的时候,遭到了国民党部队和地主民团的围追堵截。30多位红军战士被抓,全部被活生生地扔进了这个竖洞里面。



重庆洞穴探险队受邀来到这里的首要任务和目的,就是确认这个竖洞里面到底有没有红军遗骸。这是我们在进洞前烧香祭奠英灵,在烧香的时候心里面真的很感慨,一种庄严而沉重的使命感就涌上心头了。



我和队友第一次沿着绳索下降的时候,脑子里面盘旋的全是洞底白骨成堆的情景,但是当我们到达洞底的时候发现,洞底只有成堆的树枝、乱石、泥土、成群的蟾蜍,还有小拇指大小的蚯蚓,其他什么都没有。


其实这种情况我们也是早有预料的,毕竟这件惨案已经过去了80余年,洞里的堆积物还有水流情况都会发生改变,所以我们也事先准备了一些挖掘工具。


在洞底挖了大概有半米深的时候,我们就挖到了第一个人类的大腿骨,随后又挖到了一些小的碎骨,我们就把它们带上来交给相关部门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这就是80年前的人骨。



2019年春节前,我们一行七人第二次来到了桂林灌阳县,继续对这个竖洞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挖掘。这次挖掘我们挖到了更多的遗骸,我们队有一个年龄稍大的队员,他在挖的时候,一边挖一边唱着《国际歌》,然后唱着唱着就痛哭失声。我还从来没见过一个男人哭成这个样子,他说他触碰到这些白骨的时候,其实并不害怕,心里只有深深的沉痛感。


春节后,我们第三次来到这里,进行了更长时间的挖掘,大概有一个星期。在三次挖掘工作中,为了配合当地公安局对遗骸DNA的鉴定,我们不能在洞里面大小便,小便必须装进矿泉水瓶然后带出洞,大便必须在洞外解决。


从我们挖到的遗骸的形状大小来看,他们几乎都是少年。据说这些红军战士的平均年龄只有16岁左右,在现在看来其实都是些孩子。下图是我们挖出来的红军烈士的牙齿,都是白白的、细细的。在那个年代他们其实什么也不懂,参加红军可能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所以我们心里真的是非常的沉痛。



当我们把最后一桶遗骸提到地面的时候,心里总算有了一点安慰。这些红军战士们在地下长眠了80余载,现在总算可以回家了。后来我们把这个洞命名为红军洞,这个名字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可。


万丈坑


其实像红军洞这样的竖洞,有一些是被用来当作杀人抛尸的场所,但是不要因此就给竖洞蒙上恐怖的色彩。竖洞还是有独特的地质特点和魅力的。作为天然的“喀斯特漏斗”形态,竖洞被探险者称作地球上最后一块未完全开发的领域,它不像雪山那样明明白白地矗立在那里,只有深入其中才能一探究竟。


万丈坑是一个情况极其复杂的竖洞,传说是当年土匪杀人抛尸的地方,根据当地公安描述,也的确在此发生过多起命案。因为它雨季的水量极大,所有的尸骸都被冲得了无痕迹,所以它也叫“万葬坑”。



万丈坑孕育在重庆涪陵石夹沟的大山深处,从我和杨志(重庆洞穴探险队队长)在2007年12月初,小心翼翼地探到150米深的位置开始,万丈坑就一次又一次地打破我们对它深度的探测。


我记得第一次探测返回的时候,由于地形的原因,我在绳子上发生了很大幅度的摆荡,然后头部就撞到了岩壁上,头盔和头灯就撞掉了,掉到了下面200多米深的地方。


当时我的头部是没有任何保护的,但是我还要爬升100多米的绳长,所以那种情况下真的是觉得头顶凉飕飕的,非常恐惧。而且我的头盔和头灯是法国原产的,在2007年的时候是很贵的,所以我也很迫不及待地想把它们捡回来。


在我的强烈要求下,仅仅两周后,第二次万丈坑的探测活动就成行了。当然我也捡到了我的头盔和头灯。而且事实证明一分钱一分货,如此昂贵的装备跌落200多米的高度还是完好无损的。


这次我们探测到的深度是320米,带去的绳子已经用完了,但是洞道还在不断延续,所以我们后来又组织了两次对万丈坑的探测。


刘佳与队友一起探测万丈坑


在第4次探测的时候,在600米深度的地方,我上方有一个队友他踩掉了一块石头,虽然他有及时提醒我,但是我还是被石头砸到了左肩。当时伤得挺严重的,但是已经在洞里了,只能带着伤咬着牙在洞里面连续工作八个晚上九个白天。


最后探测到万丈坑的深度是841米,位列中国竖洞深度第二位。


在中国,深度排列前五位的竖洞,除了万丈坑,其余全都是由外国人作为主力探测出来的。第一位和第三位是英国的红玫瑰洞穴探险俱乐部探出来的,第四位和第五位是法国洞穴联盟的让·波塔兹探测出来的。



我们也由此获得了号称中国户外奥斯卡奖的金犀牛奖——最佳团队奖,这是探洞领域在金犀牛奖项上第一次获得荣誉。


洞穴是脆弱的


洞穴是罕见的地貌特征,它们从生态学时间尺度来讲是无可替代的。但洞穴又是极其脆弱的,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原有的生态面貌。


英国剑桥大学有一支叫红玫瑰的洞穴探险俱乐部,也就是探测了中国最深和第三深的那支队伍,他们在长期的探洞实践中创造性地将警戒线运用到了洞穴珍贵遗迹的保护以及穿越路径的标定上。


他们也这样来保护中国的洞穴,利用警戒线规定探险者只能从钟乳石和龟裂泥地的边界穿越,尽最大的可能保护洞穴的原始面貌。经常走的位置龟裂纹已经消失不见,其他的部分还是非常完整。



我记得有一次也是在这种地方和英国人探洞,当时警戒线规划的路径很小很窄,我背着一个很大的包,探了很久的洞,走路回去的时候就摇摇晃晃的,不小心脚就踏出了警戒线的位置,在龟裂泥地上踩了两个很明显的脚印,当时就被一起的英国人说了好久。


可能大家觉得这个龟裂纹不是什么沉积物,也不是什么景观,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洞穴原始面貌的一部分,所以他们非常重视。


这些可移除的标志会暂时留在洞里,以便在长期探险中频繁穿越时做路径引导;以及在洞穴没有得到妥善管理保护前,给一般探洞者做路径标识,尽量将人类踩踏减少到最低限度。因为有时候一个洞很大,一天探不完,有可能会对这个洞进行为期一两年的探测,所以标识会暂时留在洞里面,彻底探完以后就会把它们带走。


把所有垃圾带出洞这种原则性问题就不多说了,英国探洞者会要求把大便也带出洞,他们很高兴地向我推荐了妙洁牌的密封袋,他们在家乐福超市找到的,然后告诉我这个很好,用两层套在一起装大便。


按照英国探洞者的规定,小便是可以在洞穴里的地下暗河旁边解决的。如果当时没有地下河,那么也要用塑料瓶把小便装好,等到了有地下河的地方再倒掉。日本探洞者要求更严格一点,我们在日本探洞的时候,他们会要求把小便也带出去。


这些年来,我们探测了非常多的洞穴,也看到了很多触目惊心的洞穴环境污染。


这是广西河池的收水洞,这个暗河的末端堆积了非常多的垃圾,人甚至可以站立于漂浮在水面的垃圾之上,然后我们用木棍去测试这个垃圾的深度,大概有一米。这个人就是让·波塔兹,就是前面探了第四位、第五位深度的那个法国人。



这是贵州毕节的猴场村竖洞,这个洞穴附近有一家村民生小孩,尿不湿全部扔进了这个洞里面。大概扔了两年,尿不湿把下面的洞口都盖住了。我们在洞底刨了1.5米高的尿不湿垃圾,才把这个洞口刨出来。



最夸张的一次是四川华蓥山的一个竖洞,它就在离居民区不远的地方。洞底的垃圾堆积厚度非常地惊人,我们下降到距离洞底10米高的时候,就被臭味熏得无法正常呼吸,只能戴上口罩。



据当地村民口述,曾经有个女子晚上喝醉了从洞口边经过,失足落了下去,这是一个40米垂直深度的竖洞,这名女子掉下去竟然连骨折都没有,仅仅只有擦伤,这完全是因为洞底有非常厚的垃圾。


现在对洞穴的最大最直接的破坏就是,对洞内多姿多彩的钟乳石的采集和买卖。


洞穴环境是一个较为封闭的、脆弱的自然环境,容易被破坏,而且难以恢复。以钟乳石的生长为例,岩溶研究所曾经对桂林地区溶洞的石笋样本进行了同位素年代测定。测定的结果是,它们的平均生长速度是每一万年几公分左右。如果破坏的话,不知道要多少个万年才能恢复原貌,如此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就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保护洞穴,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当我们在进行洞穴观光、科学考察,或者洞穴探险的时候,除了必要的科学采样以外,尽量不要去破坏洞内的次生化学沉积物,次生化学沉积物其实就是指钟乳石、石笋等沉积物,也不要随意地丢弃废旧垃圾,更不要随意大小便,真正地做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什么也别带走。


正在探洞的刘佳


探洞到现在快17年了,不管酷爱探洞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乐此不疲的真实因素之一,来自于积极探索新的洞穴而不是在已知的洞穴中享受旅行。


危险使这项运动有了严肃的目的,这恰恰是平凡生活所缺少的,这样的探险也让人的内心成长,突破自己的极限,到达那些本来到不了的地方,然后再回到生活中来,你会感到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席(ID:yixiclub),作者:刘佳,重庆洞穴探险队副队长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