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装懂的“伪心理学”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2020-08-09 19:56

不懂装懂的“伪心理学”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作者:江湖边,原文标题:《真的能说蓝盈莹“耻感太低”吗?》,头图来源:微博@蓝盈莹


《乘风破浪的姐姐》播到现在,一期一个“舆论靶标”,姐姐们几乎轮番被骂。


从丁当的“缩头领导”、黄圣依的“假哭”,到伊能静“业务不行自诩导师”、蓝盈莹“野心太强不会共情”、万茜“人设坍塌无法自洽”……最初一片对大龄女性的善意,不知怎么的就没有了。


反倒多了很多从女明星们的一举一动背后解读、揣测的各种“深意”。


比如最近的一个焦点,蓝盈莹自告奋勇加入了宁静组,没意识到郑希怡和宁静已经“私下有约”,导致另外两方都很尴尬。


蓝盈莹的这句“希怡的眼神杀过来”上了热搜:



蓝盈莹的评价确实不太好,许多人不喜欢在综艺里只想赢的人。


本来只是八卦吃瓜,但我在豆瓣刷到一个帖子,看到有人运用“心理学分析”,得出结论:“蓝盈莹的所有行为源于耻感太低”(也就是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不恰当)


为了分析蓝盈莹引发负面舆论的原因,通过一档录播综艺,站在远处、隔空观察蓝盈莹,就用如下这些“专业心理学术语”完成了对一个人的分析。


内容大概是这样:


利己归因偏差:蓝盈莹始终沉浸在自己的逻辑里,不觉得有不妥。“合理化”自我心理防御机制抵抗外界。


让吴昕5天內练贝斯,属于“dunning-kruger效应”:越不懂,就越会觉得很简单;


认为自己很努力,属于虚假独特性效应,认知偏差的一种,“我的努力程度是特殊的存在,别人估计都没我努力”;


蓝盈莹强调自己是上海人,但她的上海话根本就不标准。这是一种“皈依者狂热”:新加入一个群体的人,会比原来那个群体的人表现得从属性更强。


——这是对心理学完完全全的误解。也是被歪曲的、媒体语境下的“菜谱式心理学”(认为做某件事,是出于某个原因)


它通常以“事后诸葛亮”的方式出现。它对未来没有预测,不能证伪,没有摒弃个人的偏见,也没有引入科学的方法。


最重要的,它把心理学变成了评判一个人的武器。


再厉害的心理专家,都不会读心术


日常生活中,类似用心理学“隔空诊断蓝盈莹”的情况,实在很常见——它符合公众头脑中“对心理学最普遍的想象”:是分析别人、给别人(包括自己)打标签的工具,还能用来吵架、实现降维打击。


比如:


“我爸学了几天心理学,我稍微和他发点火,他就各种分析我,最后说我心理有疾病,气死了。”


“洗完澡吹风我感觉有点冷,于是双手抱紧了身子。谁知舍友说:你这种双手抱在胸前,是一种防御性动作、表明你和我内心不和……他就这么自信满满地分析了别人四年,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改善…… ”


“自从看了几本心理学的书,男朋友再也没吵赢过我。但后来他总说我被洗脑,我们的关系更差了。”


“遇到一些困扰,产生抑郁的情绪很正常,不可能有人每天24小时都开心。但就会有朋友给我发信息说他患上抑郁症了。因为他的症状与网上的描述基本符合,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去确诊。”



再比如,美国著名的脱口秀节目《The Oprah Winfrey Show》曾邀请了一名临床心理学博士,希望他能现场答疑,“为观众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做出解释”。


-博士,我的哥哥是个不要命的工作狂,甚至婚姻破碎了也不以为然。请问他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种自毁式的生活方式?


-他在家排行第几?


-老大。


-这就对了。它符合阿德勒的“出生次序”理论。我在临床中经常见到这种个案,父母把自身的愿望和抱负无意识地转移到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身上,在孩子身上就表现为一种对成功的病态渴求。


它背后的期待是:心理专家拥有“读心术”,可以洞察和解释一切人性。


每个心理学生都听过的问题:“你是学心理的?猜猜我在想什么”。但是,即便是经过科学训练的心理学家,对于人格的研究,也要建立在非常多的数据基础上。目的是引入科学的方法,排除先入为主的偏见。


L-data(人生故事):ta的婚姻/成长/家庭/经历;O-data(观察者):ta的朋友/家属/同辈;T-data:标准化的实验数据;S-data:ta的自我报告数据(例如本人填写的问卷表)


如果你要剖析一个人,为什么不能“站在远处”?


这就是科学心理学区别于“个人菜谱式心理学”的地方——它总是需要通过实证方法检验知识的有效性。


加拿大的心理学教授斯坦诺维奇认为,人们彼此都会对别人的行为作出解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人都是心理学家。



但一些典型的“个人菜谱式心理学”爱好者,总是认为可以利用心理学隔离自己的情感、评判他者的人生,为别人的种种行为贴标签。


可惜,这就是鸡汤书架和舆论场上,许多人眼中“心理学”的样子。


为什么打着心理学的幌子贴标签是危险的?


抄起心理学就开始剖析一个人、给ta下定义,是一种贴标签(labeling)行为。


它不完全是坏的,它是我们探究未知的一种工具。重要的是,你在标签背后传递的核心态度(core attitudes)是什么?


我们可能会形容一个人内向、聪明、自私、边界感强。这个标签可能合理地反映了他们现在是谁,但“标签”也传达了某种绝对的认知,认为“某个行为”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本质”。


比如,当把一个人叫做“霸凌者”时,我们的意思不仅是“他长时间欺负了一个同学”,更强烈的那层意思是,他本质上是“那种欺负别人的人”。


在上面的例子中,一对父女吵架,爸爸拿起“心理学武器”分析孩子,认为她有心理疾病。然后孩子气到爆炸。


——爸爸传递给孩子的核心态度其实是:你惹怒了我,因为你本质上是个“有病的人”。“有病”含有贬义,因为它不是一个正式诊断,而是在利用精神疾病的污名化进行攻击。


“标签即本质”的行为,创造了一个静态的身份“滤镜”,它引导我们使用一种固定的方式去思考人性,还限制了我们探究一个人的好奇心。


如果一个朋友告诉我,她的朋友A真的很讨厌、很不专业。我信了这个标签,它影响了我和这个人互动时的思考方式。


那么当我下次遇到A的时候,看到她在吃橘子——但现在她不再只是单纯地在吃橘子了,她是在“讨厌地”吃橘子。


标签具有“要么全有要么全无”(all-or-nothing)的意思。一个人要么是某种东西,要么不是。它是一种本质论的表述,并且认为这种特征不太容易改变。


不光是他者,给自己贴标签也一样。


比如,一个人在高中的时候辍学了,ta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而不是一个“遇到些困难、中断了学业的人”)。在今后的人生中,给自己框定了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心理学家Dweck的研究表明,如果你愿意相信人类的个性可以改变,那么你所面临的压力水平也会更小。即使经历了不好的事,也更有可能与他人合作,拥有更小的社会排斥反应。


现在好像人人都想学点心理学傍身,但心理学学习真正重要的,不在于掌握了多少菜谱式知识,而是学会用心理学视角和方法看待和研究事物。


在人与人的相处中,也需要跳出理论知识框架,看见对方的存在。对于一个人当下的行为,不轻易映射到这个人的本质。


心理学是一门让你我、你我身边的人过得更好的科学,它不该成为攻击他人的武器。


References

Yeager, D. S., Johnson, R., Spitzer, B. J., Trzesniewski, K. H., Powers, J., & Dweck, C. S. (2014). The far-reaching effects of believing people can change: Implicit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shape stress, health, and achievement during adolesc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6(6), 867–884. https://doi.org/10.1037/a0036335

基思·斯坦诺维奇,《对伪心理学说不》,2012年1月,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作者:江湖边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