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学生,那么悲催吗?
2020-08-20 15:55

二本学生,那么悲催吗?

二本学生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层层级级的社会格局中,难以突破。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ID:pku_csmr),作者:喵弟,编辑:葱葱,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每年高考放榜后,省级的、市级的、县级的、总分的、单科的各类状元就会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仿佛这些都是自己家的孩子一般。日常的新闻里,双一流、985、211的学生也是较常被讨论的对象。


不过,最近两个月,鲜受关注的二本院校学生也登临多家微信公众号,成为讨论的对象,并获得了很高的阅读量。一般来说,大学本科报考成绩按分数线化为三个批次,二本院校是后于提前批本科和一本的第二批录取高校。相较于学神级别的状元和各类重点大学的学生,基数更大的二本院校学生更像是“沉默的大多数”,突然成为关注对象的背后既有必然又有隐忧。


一、 “二本学生”是一群怎样的人?


近期诸多公号推送的关于二本学生的内容,细看都与一位名叫黄灯的老师有关。黄灯是广东F学院的教师 ,这些关于二本学生的文章最早都衍生于黄灯发表在《人民文学》2019年第9期“非虚构”栏目的《我的二本学生》。其实早在2018年6月,黄灯在F学院的毕业典礼上的发言《懂得更真实的中国:二本院校学生的优势与使命》中,也已经阐述过她眼中的二本学生。



1. 黄灯眼中的二本学生


家庭出身——平凡、低配


“就我所教的几千学生看,他们大多出身平凡,要么来自不知名的乡村,要么从毫不起眼的城镇走出,身后有一个打工的母亲或一个下岗的父亲,以及一排排尚未成人的兄弟姐妹。务农、养殖、屠宰、流动于建筑工地,或在大街小巷做点小生意,是他们父母常见的谋生方式,和当下学霸们‘一线城市、高知父母、国际视野’的高配家庭形成了鲜明对照。尽管在高校的金字塔中,他们身处的大学并不起眼,但对于有机会入学的年轻人而言,他们可能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是寂寥村庄的最亮光芒和希望。来到繁华的都市后,他们对改变命运的高考充满了感激,并对未来小心翼翼、跃跃欲试。”


“对于我们学校的很多学生来说,能考上本科就已经尽力了,把家里资源都耗光了。如果有机会就业的话,是一定要去就业的,万不得已才去考研。以前学校考研的氛围一点都不浓,学生99%都去就业了。”


人物性格——本分、实际、没有什么个性


“他们进入大学的路径,完全依赖当下高考制度提供的通道。在应试教育的机制里,他们一律经过了紧张的课堂教学、题海战术、千百次考试的淬炼。在一系列严密的规定动作中,他们被删削掉一部分个性、血性、活力,以标准答案为突破口,从高考中艰难突围,就这样一步步来到大学校园,来到我的课堂,并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温良、沉默的性子,以致面目日渐模糊。作为教师,通过无数的课堂观察和见证,我深感这个群体经过严苛的刷题和排名竞争,加上就业的焦虑和现实生存压力的逼近,业已过早透支了他们生命的能量,削减了青春的锐气,以致呈现出某种漠然的生存状态,其思考力、创造力,已在残酷的考试进阶中悄然磨损而不自知。”


“就像一堆被打湿的柴火,你怎么点都点不亮。”


“人生没有戏剧性,也没有太大野心。”


“反正现实的东西,他们会一项一项去完成,不会去做一些特别叛逆的事情。”


不过,也许是说话对象的不同,在另一篇文章中,她说:“作为一所二本院校,我们的优势到底在哪儿?我的观察是,因为更少受制于应试教育的戕害,二本院校的学生保持了更多的灵性,相比重点大学孩子的沉稳,我们更多了一份年轻人的张扬和天性。”


毕业去向——选择少,艰难,大都在基层


“对于二本学生来说,公务员几乎是最优选择的原因——是因为它只限专业,却不限985、211,‘只要本科就行’。”


“对于那些二本学生来说,如果能够考公务员,应该已是非常好的出路。但对重点大学的孩子来说,他有更好的选择,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大家都没有提考公务员没有结果,考研没考上,找工作没有结果。整个宿舍的人都特别茫然。我作为教师,又没有办法解决问题。”


“大多数的名字后面,都是一些从单位名称来看并无法辨别工作内容的小公司。”


“他们的去向,更是在严酷的择业竞争中,有着触目可见的天花板。”


“作为二本学生,他们刚踏进校门,就无师自通地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没有太多野心,也从未将自己归入精英的行列。他们安于普通的命运,也接纳普通的工作,内心所持有的念想,无非是来自父母期待的一份过得去的工作。毕业以后,他们大多留在国内基层的一些普通单位,毫无意外地从事一些平常的工作。”


也正是因为他们处在基层的原因,使得这群学生获得一个看见更真实中国的优势“毕业后,二本院校的学生,几乎全部留在国内和基层工作,而中国近四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无数的尝试机会,毫无疑问,为这些年轻人,提供了最好的成才土壤。以F学院学子为例,因为就业的缘故,我们的学生几乎遍布基层的各类单位,天然获得了更多去基层、乡村、城镇的可能,相比重点高校的孩子,我们重新获得了修复和真实生活与个体经验的机会,因为懂得更多,看见更多,体验更多,得以拥有机会了解更真实的中国,从而能过一种更为接地气的生活,使得基层工作转化为了大家成才的最佳动力,而这种历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当然,在学历贬值的时代,考研也是一大选择。“10年前,黄灯班上的学生几乎没有人考研;如今,考研成了最热门的选择,其次是考公务员。像一对平行的双杠,考公、考研是二本学生借以出人头地的支点。”


2. 真实的二本学生群体庞大,个体差异千差万别


黄老师本科也是二本出身,又在二本院校从教多年,以内部人士视角观察,本身给人以较高的可信度。笔者固然相信黄灯老师所说的事实都是真实发生的,不过,这种创作终究不是严谨的学术研究。由于个人感知偏好的不同、观察样本的局限性和写作中的文学渲染,偏颇难以避免,甚至会存在非常大的偏差。笔者作为几年前从F学院毕业的学生,也很难描绘真实的二本学生,毕竟“二本”一词所圈化的一大批院校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学生,个体间更是千差万别。


样本的局限带来片面的真实


在多篇推文中都有提及,黄灯课上的学生十几年下来有4500多名学生,须知这并不是实际的总样本量,因为她没有对他们的出身个性和就业去向进行统计和呈现,有深入接触并且做为例子的仅是自己当班主任的那两届班级的几位同学。当然,作为文学作品这并不能强求,学生的就业去向在就业中心统计中容易得到,但每个人的出身、个性和职业发展却难以统计。


文学滤镜下的歪曲


还有,这些文章中的表达也充满了文学色彩,非虚构写作中有文学色彩的渲染很正常,但是,如果渲染过度或者错位,就容易导致文字带有误导性。比如,把F学院附近的居民区、离学校最近最方便的租房区迎福公寓说成“城中村”,实则暗示在此租房的学生生活环境之恶劣;强调学校的小、旧、挤(说的是十几年前),实际上很多学校也是这样,并非二本院校独有,不免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尴尬。


主观评价标准下带来的偏差


其实从黄老师的文字中不难看她有自己一套评价优劣的标准。但这样的评价标准毕竟不是普适性的,因此用主观标准评价学生难免带来偏差。


譬如在就业地区上,她认为“不同级别的大学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对应着不同的城市:顶级大学对应的是全球最好的城市;重点大学对应的是一线城市、省会城市;一般大学对应的是中小城市、乡镇甚至乡村。”可是,F学院的学生在广深一线城市就业的实在大有人在,不知道该学院是该归到重点大学还是一般大学。且在就业方面,广东高校还有一个特点是以本省生源居多,这跟乡土观念有关,因此很多毕业生会家乡二三线城市就业是十分正常的选择,并非无奈也非无能。


二、 “二本学生”,并不特别!


1. “二本学生”受关注,并非偶然


二本学生群体庞大,而且总量可能远远大于一本院校,在社会分工构成中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但是相对于双一流、985、211确实很少被提及,关注乃至研究这一群体是有价值也有社会关怀的。加之近两个月都是处在高考或高考放榜前后的节点,黄灯老师2019年旧文里反映的二本学生面临的问题和窘境,自然引发大家的关注。


黄灯的笔下,二本学生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层层级级的社会格局中,难以突破。她所记录的二本学生也大都努力,只是,命运仿若如来佛祖的手,永远逃不开。“一层层、一级级,像磁铁吸附着各自的隐秘方阵,干脆利落,并无多少意外发生。在当下的社会格局中,任何群体若要跨越不属于自己的城市和阶层,需经历怎样的内心风暴和艰难险阻,只有当事者知道。”


具体而言,其实是面临就业难、考研难等问题,而且在与十几年前相比,即便同一学校毕业,前景也已大不相同,机会似乎更加渺茫。


2. 可是,这些问题对所有高校学生来说不是同样存在吗?


就业难、考研难不是二本学生独有的问题


的确,二本学生在客观存在的学校“鄙视链”中并不占据优势,在按照学校排位的一刀切的粗暴筛选中很容易成为受害者,但就业难与考研难却不是只有二本学生所面临的。每到毕业季,“最难就业季”一词就是新闻标题中的常客,每一年都是最难就业季,更有调侃说“没有最难,只有更难”。而考研人数的猛增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高校毕业生人数)


(考研人数与录取统计。图片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网)


不过,在就业方面,二本学生未必没有优势,二本院校往往具有浓郁的职业教育色彩(非科研导向型),在其主打专业上,不仅和业界有着深厚的渊源还有较高的认可度,这种“对口”衔接给学生带来的优势甚至不亚于一本综合型学校的学生。譬如,上海海关学院和浙江传媒学院等皆是如此,F学院在自身特色专业上也是如此。


从现实来看,二本学生也没有像黄灯笔下那样前景暗淡。就本人所知,从2014年至今,仅从F学院考研至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的不下10个人,这个数字固然跟庞大的考研失败群体相比,颇有“一将功成万骨枯之感”,但也足以励志。如果将留在一线城市视为成功的标准,毕业后留在广深一线城市金融机构的也绝不在少数。况且就业和考研的结果也和个人有很大关系,不应该单纯归结到学校出身上。


就业大环境的变化,也不是二本学生独有的问题


黄灯对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给个人带来的影响有着深刻的感触,“短短二十多年,那些像我一样起点的二本学生,在彻底市场化和应试教育横行的时代语境中,到底面临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又承担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压力?通过念大学,他们在立足社会的过程中,在就业、深造、居住等具体的人生节点,是否如我一样,总能倚仗高等教育提供的屏障,越过一个个在今天看来无法逾越的暗礁?”


可是,其他高校的学生不也是这样吗?一边是本科生,乃至研究生、博士生的扩招,另一边社会人才需求的饱和或专业的不对口,学历的贬值是不争的事实。这不是二本院校独有的问题,这种对比固然能反映出二本学生发展的窘境,却不能反映这种窘境是二本学生独有的。


三、警惕标签化,抛弃宿命论


“二本”群体固然值得讨论,但是当他们多以一种悲情的(即努力摆脱命运的桎梏而不得)形象出现时,总是让人觉得不安。尤其是这种形象是由一位二本院校内部的老师去描绘塑造的时候。因为自我塑造和强化负面的标签,给外界一种错误认知的同时,也给身处内部的学生难以改变现状的负面暗示。


1. “标签”是如何形成的?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标签”已经成为我们最快最省力地认知世界的方式,这也是“标签”存在的意义。比如面对海量的简历,HR通过关键词“双一流”或过去的“985”“211”来筛选;我们平时也通过贴标签或者利用标签来加快对事物的认识,譬如“凤凰男”“女司机”“绿茶婊”“直男癌”等等,例子不可胜数,而且常常更新。


一个标签的形成,大体都要经过突出或强调某一面的过程:


客观存在——人为突出或强调某一面——形成标签。


当然,标签带来的后果不一定是负面的,它的含义也不一定是单面,可以包含多层意义。就“二本学生”这一标签的形成而言,它可能以这样的面貌出现。


客观存在——“二本院校”和“二本学生”是客观存在的。文章开头已经提到,“二本”院校的本意是第二批录取的本科院校,因此它并非是一个贬义的词汇,高考招生分成各种批次是一种招生的方式,原本是为了招生的便利,而不是为了划分院校或者学生的三六九等。


人为突出或强调某一面——在“鄙视链”处处存在的社会,“二本”学生在就业和升学中难以处在最有利的地位,也有很多“二本”学生确实出身普通乃至卑微,个性内敛,就业和升学不容易。


形成标签——这些状况如果被无限放大,则会形成一个关于“二本”学生的较负面标签。即他们代表着一群出身平凡(甚至卑微)、缺乏个性,在未来的就业和升学中处在不利地位,仿佛生来就已经命运安排,难以突破命运天花板的学生。


但是,这种标签化终究是只强调突出了事物的某一面,在便利我们筛选和认知信息时,也让我们陷入了无法获知真实信息,并不断走向狭隘的窘境。


2. 自我标签化带来的偏见


何为“自我标签化”?


“自我标签化”就是自己给自己贴标签或者自己给自己创造标签,由于信息不对称的缘故,在外界眼中这种标签的表现得更真实,贴上后更难“撕”下来,对于给自己贴标签的人来说,也颇有作茧自缚的意味。


“自我标签化”下的危害


人是多元复杂的,标签化是一种单一的价值取向,不能仅靠某一个标签或几个标签来判断人和事物。“自我标签化”比一般的“标签化”更具欺骗性和隐秘性,因为它是以人或事物的内部视角来创造完成的。“标签化”尤其是“自我标签化”所带来的危害,可以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去看。


(1)个体层面


“标签化”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成长性,若这种标签又生成于群体内部,对于身处外部的人来说,更容易形成对内部的人的刻板偏见。


而对于身处其中的人而言,如果被标签绑定,在心理上便难以挣脱。外部的偏见和自己内心的束缚仿若一面面镜子,从这些镜子里照映出来的都是标签化的自己的形象,进而不断强化对自身的偏见,走进死胡同,甚至滑向“宿命论”的深渊。仿佛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自己就应该成为这样的人。


(2)社会层面


如此僵化思维作用于现实的社会,带来的很可能是群体的极化甚至社会的割裂。当我们过度放大和突出人或事物的某一点时,这种特殊性的强调正是把认知对象和其他的关联对象进行粗暴的分割,将两者置于对立面。在标签化下,本来不对立的人和事按照认为的标签属性进行排列。按照标签进行运作,也让两者的差异愈加放大,矛盾愈加激烈。“自我标签化”是一种更主动的选择,自觉将自己归为某一标签之下,这种理所当然的心态更令人不寒而栗。


拒绝“自我标签化”


笔者并不否认,没有处在链条顶端的二本学生,就业与考研的境况并不乐观,也的确很多学生都很平凡。但若因此过度放大,则过于片面,甚至还会陷入宿命论的泥淖。


或许客观的、残酷的社会现实难以改变,但至少在公共讨论时不应片面自我标签化,而应该更加客观谨慎地去表达这一问题,不渲染二本学生的悲情与特殊,不以片面的真实去模糊全面的真实。学生也不必特意给自己贴上“二本”属性。


否则,这样的标签不仅可能会造成外界的误解,还可能给二本学生的心理带来枷锁。准确地说,不止是二本学生,比第二批次更后批次的学生可能更加悲观。



更何况,对于这一状况,制度层面也在改善。“自我标签化”更显得更不合时宜。本科按分数高低分批次招生,客观带来了把批次变档次的问题,因此早在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已提出要“改进录取方式。


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在这一意见出台后,F学院所在的广东省也在2018年将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本科普通批,纵然实际操作中或仍存在一本二本之分,但至少在表面上已经否定了这样的说法。


在此趋势下,未来也将有更多省(市)实行本科批次的合并。且目前的院校和学科评价体系也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同于过去仅仅对学校进行分级的一刀切做法,也开始注重具体学科的建设,很多传统的二本院校都有了“一流学科”。


写在最后


值此高考放榜之际,对于学生而言,应该明白,高考作为竞争性的考试,分数有高有低,不可能所有人都去最好的大学。二本学生并不特殊,也不悲催,他们只是一群高考中成绩相对不拔尖的一群人,这并不代表他们不优秀,不能代表他们没有改变命运的机遇和能力。决定一个人前途的更多是自己的视野和能力,当然,也有由之带来的运气。


而在这个常常出现新“标签”,并且通过“标签”来认识新事物的社会,我们更应时时警惕,或许在创造和使用“标签”认知世界之时,我们也在塑造着更接近这些“标签”的世界。


参考文献:

[1] 冰点周刊.大学里的大多数.

[2]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广东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调整实施细则出台http://eea.gd.gov.cn/tzgg/content/post_2218998.html

[3] 虎嗅APP.那些被遮蔽的二本院校学生.

[4] 黄灯记.懂得更真实的中国:二本院校学生的优势与使命.

[5] 南方周末.二本学生:站在人生的节点上.

[6]新华社.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147/201409/174589.html

[7] 真实故事计划.看不见的二本学校学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ID:pku_csmr),作者:喵弟,编辑:葱葱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