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受潮发霉的谷子后,科学家发现雄性动物们纷纷变娘了
2020-09-03 09:56

吃了受潮发霉的谷子后,科学家发现雄性动物们纷纷变娘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ID:steamforkids),作者:七君,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现在越来越多的小朋友的青春期比父母辈提前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除了营养过剩以外,如今有很多研究把矛头指向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比如塑料里的双酚A(BPA)就能干扰人类和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但是今天我们要介绍一种更强的来自食物的类激素,它广泛存在于五谷、牛奶等食物中。



这种来自食物的类激素的名字很佛系,但是干的事很骚气,它就是玉米赤霉烯酮(ZEN)


ZEN 是镰刀真菌合成的毒素,而这些真菌最喜欢谷物了,因此 ZEN 广泛存在于霉变的玉米、高粱、小麦等谷物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霉菌毒素之一。


污染谷物的常见真菌镰孢菌 图片来源:wikipedia


2000年,粮农组织-世卫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的一项名为 Safety evaluation of certain 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 的报告指出,全球30%~40%的谷物被 ZEN 污染,而发展中国家的受污染情况比发达国家严重。


许多研究都在当地的谷物中检出了高浓度的 ZEN。伦敦大学的病理学家 Regina Schoental 指出,在潮湿的收获季节,谷仓里大麦和玉米的 ZEN 含量可以超过10万ppb(十亿分之10万),为欧盟设定的人类直接食用的谷物的 ZEN 含量上限的千倍。



所以,ZEN 到底会对动物造成什么影响呢?


ZEN 和动物的雌性激素雌二醇的结构相似,所以也被叫做 F-2雌性发情毒素。对,你没看错,ZEN 的效果就是字面的意思。


ZEN 的类雌激素效果最早是在1926年由美国科学家发现的。许多人知道,豆制品里也含有植物性雌激素,但是 ZEN 的威力比它们强得多。当时,吃了因为受潮而被 ZEN 污染的玉米后,猪猪们生病了——它们的生殖器官和行为出现了异常。



什么异常?


由于 ZEN 的功能类似于雌激素,它在家畜身上干的坏事儿包括但不限于:发情周期紊乱、过早发情、流产死胎、假孕不育、受孕率低等等。动物研究发现,大多数动物都会受到 ZEN 的不良影响,比如猪、牛、羊、兔子。


比如,吃了被 ZEN 污染的饲料后,刚刚断奶的小幼母猪会出现发情症状,如后体红肿。


公猪摄入 ZEN 后,也会娘化,比如胸部变大、蛋蛋萎缩、精子数量减少、产生异形精子。ZEN 对牛羊也有类似的影响。青春期前的公牛如果被注射36毫克的 ZEN,蛋蛋的周长就会变小、生殖器退化、精液品质变差。


更可怕的是,只需要低剂量的 ZEN (低至1ppm)就能对猪的生殖系统造成损害。


由于 ZEN 对畜牧业造成的损失,现在 ZEN 常被称为继黄曲霉毒素后养猪业的第二大隐形杀手。


那么,人类也会被 ZEN 影响吗?


ZEN 可以通过口服,甚至可以通过皮肤被机体快速吸收。进入人体后,它喜欢黏住那些受雌激素影响的组织,比如子宫、睾丸间质细胞。


而对于还没有进入青春期的儿童来说,由于他们体内的天然雌激素水平很低,因此容易受到环境中雌激素的影响,从而被诱导进入性早熟,使乳房快速发育成长。


1977年11月,意大利米兰的一所学校就出现了女童和男童胸部变大的情况。米兰大学的研究者们随后对该校的两百多名3~14岁的男生和一百多名3~7岁女生进行了研究。1979年,他们把这项研究发表在了 The Lancet 上。


这些研究者们发现,不管男女,该校的各个年龄段的儿童的胸部都比其他学校的同龄人大,而这个现象在3~5岁的儿童身上就出现了。


这些研究者认为,这个学校学生胸部变大的原因是该校食堂谷物和肉类被雌激素污染了。


谷物还能理解,肉类被雌激素污染是怎么回事?


原来,在 ZEN 的类雌激素作用被发现不久后,科学家们发现,低剂量的 ZEN 有助于促进家畜性成熟和长肉。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ZEN 及其衍生物就被当作牲畜育肥剂售卖。当时,包括意大利在内的许多国家的畜牧业会给家畜投喂这些合成类生长促进剂。

现在 ZEN 的衍生物玉米赤霉醇(商品名是Ralgro)被用于促进牲畜育肥。


1978~1984年,波多黎各也发生了大规模的儿童性早熟事件,不少研究把该事件归因于畜牧业使用的 ZEN 或 ZEN 的衍生物 α‐ZAL(畜大壮)在奶制品和肉制品中的残留。


而2008年发表在 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上的一项研究通过血检,直接将意大利西北部女孩性早熟的高发因素指向 ZEN。


来看看我国的情况。2012年,安徽医科大学的研究者对78名在2009-2010年间被诊断为性早熟儿童的血液中 ZEN 含量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些中国儿童体内的 ZEN 水平显著高于没有性早熟的同龄人。


由于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 ZEN 对儿童和人类生殖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ZEN 的人体每日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0.5微克,欧盟的建议则是每天每千克体重0.25微克。


虽然人类开始意识到 ZEN 的危害,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已经有去除它的有效方法了。ZEN 的另一个危险性在于它是一种很稳定的物质,即使在150摄氏度的温度下,ZEN 也不会分解。也就是说,普通家庭无法通过煮熟的方式去除食物中的 ZEN。



而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也并不能在不破坏谷物营养成分的同时去除 ZEN,因此对谷物进行 ZEN 脱毒就成了一个农业技术难题。


现有的脱毒法包括酶法脱霉剂、蒙脱石吸附等等,但是这些仅仅是实验室研究,并没有被大规模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去除 ZEN 的方法并不美丽,比如石灰水浸泡、氯化法等。


因为 ZEN 对人类以及牲畜的生殖毒性以及脱毒的棘手程度,欧盟已经在1988年禁止了 ZEN 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我国也在2010年将 ZEN 的衍生物 α-ZAL(畜大壮)列为非食用物质(但可作饲料添加剂)。而我国国家标准(GB 13078.2-2006)也对饲料中 ZEN 的最大限量进行了规定。



那么普通消费者要怎么减少 ZEN 的危害呢?


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尽量购买新鲜的谷物,把它们储存在干燥凉爽的地方,及时丢弃受潮霉变的部分,也不要储存过久而不食用。


别慌,见过女生秃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ID:steamforkids),作者:七君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