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饭圈、码大盘子,喜剧厂牌们的焦虑
2020-09-23 12:28

走向饭圈、码大盘子,喜剧厂牌们的焦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骨朵网络影视(ID:guduowlj),作者:星星,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最近围绕德云社、笑果文化、开心麻花等喜剧厂牌们的消息频繁出现。


线上,综艺口,德云社蹭团综选秀的热度,筹备了一回“相声男团选秀”,诞生综艺《德云斗笑社》。笑果文化则一边凭借着王建国、李雪琴这对CP,让《脱口秀大会3》在节目后期又掀起了小小的风浪,一边李诞又联合徐峥,筹划一档剧场喜剧真人秀《喜剧不落幕》,准备在湖南卫视露面。而旁边的开心麻花,看上了短剧,与优酷、快手两大长短视频平台接连合作,筹备着一部又一部短剧作品。


线下,德云社开箱、开心麻花线下剧场、刘老根大舞台陆续开启……此刻,喜剧厂牌们的一系列新老业务还在默默筹划中。


自从线下的喜剧类内容进入荧幕后,凭借着接地气、先天独一份儿的内容形式,开心麻花、笑果文化、德云社、辽宁民间艺术团,这些喜剧厂牌们几乎没有对手,早已经成为该领域的一方霸主。随着影响力的逐渐增大,一方面内容尺度遭到严管,被大众质疑内容越来越不好笑,另一方面,过度依赖台柱子,人才断层,无法规模化生产的短板也暴露了出来,加上影视寒冬,资本越来越谨慎,喜剧厂牌的投融资事件明显减少。


喜剧厂牌们显露出疲态,他们将业务盘子越码越大,熟练的运用着互联网、粉圈文化的玩法,以此来将市场弄热。而问题再一次被抛出,“热闹”的喜剧现状如何,它究竟是一门好生意吗?


上窜下跳的喜剧厂牌们


2020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德云社、笑果文化等喜剧厂牌们的线下演出全部暂停,视线大范围转移到线上。综艺、短剧、电视剧、网络电影等一部接一部,几大喜剧厂牌的内容基本盘都发生了变化。


因池子、卡姆,一度进入至暗时刻的笑果文化,继续在综艺市场中掘金,《脱口秀大会3》在李雪琴、杨笠等热度选手的“带领”下,还算来了一个漂亮的翻身。


德云社同样也瞄准了综艺,打造《德云斗笑社》。提到为什么会有这档综艺,一位综艺制作人一语道破,“一方面赚钱做艺人运营,另一方面又可以捧人,何乐而不为。”更让人惊讶的是,《德云斗笑社》这档节目也让不少观众感觉到德云社开始更加主动的拥抱饭圈了。



因为张云雷等高颜值相声演员的走红,近两年,德云社的小园子里出现了不少追星女孩,粉圈文化开始蔓延,此次节目直接变成了“德云男团团综”,郭德纲还节目中特意点了点自己的霄字科小徒弟、拥有众多德云女孩的网红艺术家秦霄贤,心思昭然若揭。


开心麻花也把冯满、韩云云、刘思维等自家艺人往《认真的嘎嘎们》《快乐大本营》里送,但与此同时,它也在短剧市场玩嗨了,年初与优酷推出了《亲爱的,没想到吧》《兄弟,得罪了》,如今又宣布与快手合作,打造选秀类综艺与定制短剧。



凭借各种形式,他们通过线上渠道到处找存在感。不知不觉线上早已经成为了主要赢利点。


《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是笑果文化的基石项目,能够给公司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工作和曝光。郭德纲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接表示,线下剧场不挣钱。小剧场其实有一半的公益性质,就让大伙儿出门能有个听相声的地方,真要赚钱,一个代言够养活小剧场一年的了。而对于开心麻花发力短剧,一位知情人士认为,3到5分钟的短剧,基本成本在15万左右,但收入可以达到至少3倍。投资小,回报快,估计麻花也是看到了这块的红利。


开心麻花、笑果文化、德云社,原本这些偏“冷门”的喜剧内容形式,通过综艺、影视走入大众视线,其早已经不满足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综艺、接代言、造短剧,不知不觉,这些原本依赖小剧场的喜剧内容形式,已经脱掉“传统”“线下”“小众”的标签,马不停蹄地让自己影视化、互联网化、粉圈化。


短短三四年,被自己扼住喉咙


即便这样蹦跶,喜剧厂牌们也并不好过。“目前不会投,难以规模化。”是不少投资人的第一反应。规模化三个字,犹如一把利剑,直接插到了喜剧厂牌们的喉咙中。


短短三四年,在资本市场,喜剧厂牌们已经换了一番光景。


2016年一档《欢乐喜剧人》将相声、小品、话剧带入了高光时刻,17年《吐槽大会》直接把笑果文化拉到了脱口秀霸主的位置。这些依托于“线下”的喜剧内容,经过线上曝光后,开始野蛮生长,引发资本的拥趸。笑果文化一年3轮投资,彼时未成立的大碗娱乐,千万投资直接砸了过来,开心麻花市值一路飙升。大家一度调侃,喜剧行业笑着赚钱。


“笑果文化具有稀缺性,一个市场中的洼地迟早是会起来的,也更容易冒尖。”投资人胡仕成这样评价当时笑果文化成为香饽饽的原因。而且相比于其他影视文化公司,除了线上影视作品的营收外,这些类型的公司还有其他活儿——常年不断的线下剧场表演营收。喜剧厂牌们大多都拥有了线下剧场表演、影视化(综艺、电影、剧)、经纪三个主要盈利点。


但如今,经历了三四年沉浮,这个圈子里的人也都越来越看清,喜剧内容不好赚钱。


作为从线下转移至线上的内容形式,喜剧对人的依赖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远超过影视市场对演员的依赖,最为经典的便是赵本山说“不知道把自己的衣钵传给谁。”呼兰调侃自己刚进入行业3年便被称之为OG,《脱口秀大会3》跑出来的新面孔杨笠也是“老人”,风头正盛的李雪琴,她的身份是短视频达人。笑果文化CEO贺晓曦也曾公开承认,公司内部人才培养做得不够。



胡仕成觉得喜剧演员是有天分和经验两道双门槛的。“喜剧的难度在于现场表演和新鲜度,本身就更考验个人功力和创作能力,他们长时间学习、表演、见观众、创作新内容,这也是为什么话剧、小品、相声容易出现好喜剧演员,但却也出现不多的原因。“一个公司可能就那么两个支柱,甚至一个支柱。不像影视公司可以有更多个知名艺人,并且可以较快速不断造星。”喜剧厂牌们对支柱的依赖性变得越来越强。


从诞生之日起,这些喜剧厂牌就具有了令人羡慕的护城河,脱口秀=笑果、相声=德云社、话剧=开心麻花、小品=本山传媒,他们是市场独一份的存在,几乎没有可以与之抗衡的对手,但奈何“家门里”也迟迟没有出现下一个能够接班的“郭德纲、李诞、沈腾”们,一路高歌猛进的喜剧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



而过于依赖台柱子,人才断层,一直都是悬在喜剧厂牌头上的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一旦支柱出走,公司基本就得塌,这一特性也决定,这类艺人“角”的艺术生命周期往往更加长,而且地位越高影响力越大。


胡仕成以电影举例,就像在电影中,大家极难看到其他领域如爱情类、动作科幻类,观众一听到标志性类型演员的名字,就立刻买票的情形,但在喜剧品类却出现不少。“这部喜剧电影是黄渤、徐峥主演。”“可以去看看。”


喜剧的核心竞争力太过依赖单一的“台柱子”,这个类型的台柱子又太难培养。后浪迟迟没有把前浪拍在沙滩上,而此刻的前浪们也面临着重重困难。


投资人曹海涛原本想投资喜剧内容,但因为觉得笑星的过气性很强,选择了收手,他觉得台柱子们也有不稳定性。“喜剧更多的取决于人本身的笑星气质,但笑星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确定性很强,可能一个笑星最多也就十年的巅峰期。”笑星需要不断挖掘创作中的笑点包袱,必须要有很强的综合性。曹海涛甚至觉得,当下正红的喜剧明星们再过十年可能也要去转幕后的。


喜剧类影视作品想要流水化作业很难,一年出不来几个笑星,内容创新的速度也跟不上,把宝全部压在台柱子身上风险太高,看不到“规模化”。


喜剧是一个圈子,没有对手的喜剧厂牌们,自己把自己绕住了。


线上线下、综艺剧集,焦虑的喜剧


任何一个行业,无法持续化、标准化、规模化产出产品,风险都很高,这也让影视行业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大多数的投资人眼中,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水电煤的喜剧,是影视里边比较容易变现的,因此也被认为是市场中最大的泡沫。如今资本市场还在降温,寒冬中最冷的是文娱,影视文化公司上不了市做不了并购,投资就没有退出渠道,再加上市场增长率衰减,对于喜剧公司,不少投资人都选择了观望。


如今越来越多的入局者十分冷静,把喜剧厂牌的特殊化去掉,就当作一家普通的影视公司,衡量其未来价值。“有没有源源不断的IP,是不是涉及很多内容类型,财务控制风险的能力如何,会不会因为某一条线有问题,整个公司就不行了。”


荣正投资董事长郑培敏开始看中开心麻花,就不是冲着它的喜剧内容去的,而是它身后的IP产量。批量的IP,是公司的价值,IP就像是矿产资源中原始的矿,是改造成其他形式的源头,而且在他看来,话剧是低成本研发IP的实验室。在全国的民营公司中,最市场化,能够有规模性收入的就是开心麻花。


通过电影、舞台剧等多种形式,开心麻花单个IP的变现效率大大提高。2015年一部《夏洛特烦恼》横空出世,破14亿的票房打开了国民认知度,也让这部话剧成为了开心麻花的永动机,如今这部话剧仍活跃在各大舞台上。但郑培敏也坦然,电影的变现效率极高。“《夏洛特烦恼》的话剧演了七八年,但赚的钱估计还抵不过那几天的票房收益。”



越来越多的喜剧厂牌,懂的了多条线走路的重要性。


笑果文化在走喜剧+的商业模式。线上综艺,线下发展喜剧空间、喜剧音乐节等多种形态,以及整合营销如与阿里巴巴的88VIP晚会、京东818手机节等展开合作。


郑培敏透露开心麻花还在憋大招,将来会经营舞台院线,就像万达电影院一样,如今开心麻花现在已经签约了30多家有意向的剧院。郑培敏觉得开心麻花不是一家简单的电影公司,舞台剧、电影、网络电影、网剧、实景娱乐等都是其现有和将开发的变现手段。


而郭德纲更加通透。早就涉足了餐饮、服装、影视,但德云社依旧是其商业版图的火车头,甚至是其他公司的盈利支柱,根据德云社演出经纪与演出服务商环宇兄弟的2020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来自于德云社项目的收入为1,100.65万元,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98.32%,所以,德云社需要不断造血,吸引一波又一波的观众进来,因此对于德云社被饭圈包围,郭德纲似乎并不排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谁来我们都欢迎,花一毛钱都是衣食父母。”


最终这些卖”笑“的喜剧厂牌们的走法都殊途同归,先用喜剧去铺路,然后向外延展,一点点扩圈,不断主动拥抱市场变化。


但这种变是好是坏,却有些说不清。


胡仕成觉得IP很难弥补台柱子的不足,“没有沈腾主演的影片,麻花的很多电影项目都表现一般。”2020上半年,本山传媒推出唯一一部作品,由周云鹏、程野主演的网络大电影《明日重生》也迟迟没有开分。德云社的电影作品大多数无声无息,而且,质疑其饭圈化,传统相声艺术变味儿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笑果文化这两年也一直在脱口秀节目这一单一的综艺品类中打转,一位综艺制作人觉得,“让他们(笑果文化)做别的也做不好,毕竟术业有专攻,笑果只能做做《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这类脱口秀。”但前两季《脱口秀大会》未实现盈亏平衡,招商也处于被动,贺晓曦曾公开坦言“挑什么冠名商,要看赞助商的合作意愿。”笑果文化不好过。


聚光灯下,喜剧厂牌们收获了名和利,但自身的小而美、小而精的特性,让它一直未能快速规模化生产,变身大平台化的公司,于是一波一波的人陆续退场。但喜剧厂牌们不能停下,为了活下去,为了活得更好,它们在主动与被动的双重裹挟中用劲儿扑腾,向市场证明喜剧依然有魅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骨朵网络影视(ID:guduowlj),作者:星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