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百年之后
2020-10-09 12:29

IBM:百年之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阿朱说(ID:azhushuo),作者:吕建伟,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2011年,IBM成立百年。再过3个月就到2021年了,十年又过去了。


昨天,IBM宣布要拆分出一个公司。



这不是一篇梳理IBM公司历史的文章,而是:IBM几乎是经历了计算机工业的所有时代,所以IBM是个活化石。它的做法和兴衰,值得咱们思考和借鉴。


一、老沃森时代


老沃森给小沃森打下了基础:


1. 市场占有率:IBM的卡片计算器市场占有率很高的。


2. 企业品牌:IBM,企业级,值得信赖。


3. 客户关系:持续的深厚的信赖的客户关系,保证持续不断的交易合同。


二、60年代:小沃森时代


1956年老沃森去世,小沃森42岁。


小沃森接手IBM的时候,正值信息技术发明创造大迸发时代。于是小沃森成立IBM沃森研究院,专门攻克信息技术前沿技术。因此IBM的计算机一开始便应用了世界上最前沿的技术:硅晶体管、磁芯存储、集成印刷电路、最早的数据库、最早的操作系统、最早的商用编程语言。如此多的新技术,System360居然能在1964年这个时间节点推出来,真是令人佩服啊。


1971年,57岁的小沃森功成名就,辞去总裁,继续快活逍遥。不过这个无心之举,也造成了IBM的一个潜规则:十年任期制。我个人认为这是个好政策。就连力挽狂澜的郭士纳都不例外。


三、70年代:小型机时代


70年代是小型机时代。价格便宜是特点。但技术并未有大革命。虽然客户开始面向中型中大型企业,而不是IBM一贯的巨型大型客户,但都是企业级客户,套路差不多。所以IBM在70年代并非输。


1998年,小型机厂商DEC,被笔记本个人电脑厂商康柏收购。2001年,康柏被HP收购。


四、80年代:个人电脑时代


1977年,苹果公司推出Apple II。Apple II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个人电脑。


乔布斯深谙消费电子品之道:把复杂的计算机技术隐藏起来,把消费时尚带给大众。这个思维,也被乔布斯带到了iPhone智能手机产品。iPhone智能手机说穿了就是一个带通信功能的掌上计算机。


但这是IBM不擅长的市场。IBM擅长企业工业品,不擅长大众消费品。如何设计大众消费电子,如何营销大众消费电子、如何销售大众消费电子,这些文化、流程、渠道、考核与激励,都与IBM与生俱来的历史格格不入。


但IBM作为计算机工业的领导者,显示了领导者的产业责任:建立个人电脑硬件开放标准,只要符合标准,谁都可以做个人电脑。Intel的芯片、3Com的网卡、微软的操作系统、Dell的整机集成,来啊来啊,全都来啊。开放。于是,这些小弟日后都成为了巨头。


虽然,IBM没有捞到什么好处。


五、90年代:郭士纳


1993年,郭士纳成为IBM的董事长兼CEO。


在80年代,个人电脑才是当红炸子鸡,企业级产品不是媒体争相报道的东西。IBM的股价在80年代跌惨了。


我个人觉得郭士纳真心值得佩服,因为他真的改变了IBM的商业模式。我知道,改变一个公司的商业模式到底有多难。


过去IBM本质上是个标准硬件产品研发与销售的公司。IBM计算机有自己的芯片、存储核心技术,门槛高利润高。上面的软件,IBM从70年代开始就决定采取生态开放合作伙伴战略,自己不做。所以,虽然IBM是最早的商用编程语言发明者(Fortran),最早的关系型数据库发明者(DB2),最早的操作系统发明者(System360),但IBM的软件一直不成气候。在80年代,IBM的服务器操作系统换成经过Unix授权的AIX,IBM的DB2一直打不过后起之秀(Oracle、Sybase、Informix)


在进行一开始的止血——降价、裁员之后,郭士纳开始实施IBM软硬一体化产品战略。郭士纳并购了和微软Office打擂的Lotus,这就是后来的Domino/Notes,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OA协同办公平台(很多人说OA是中国发明的词,OA软件是中国特有的,这是不对的认识)。你看现在,微软Office也是微软的现金牛。而Domino/Notes被IBM在2018年卖给了一家印度公司。


当然,郭士纳也赶上了好时候,那就是互联网电子商务的爆炸。1993年郭士纳上任,1995年美国互联网电子商务就爆发了,Ebay、Amazon、Yahoo都在那一年成立。而且那一年,Java技术也爆发了,1997年Servlet和JSP技术产生,1998年J2EE企业中间件技术产生。IBM也顺势抓住机会,推出WebSphere中间件,先支持HTML Web服务,后紧接着支持JSP技术,再后紧接着支持EJB/J2EE企业中间件技术。WebSphere这种企业服务器端软件成为了IBM的软件现金牛,兑现了郭士纳的IBM向软硬件一体化产品的转型战略。


但这还不是郭士纳的伟大之处。郭士纳最伟大之处是改变了IBM的商业模式。但这个商业模式的改变,是很多人现在都意识不到的。那就是:IBM从一个标准软硬件一体化的公司,转型成为解决方案公司。


郭士纳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对所谓的解决方案做了解释并一锤定音:如果客户需要马桶,IBM也卖。


嗯,这就是解决方案。


很多公司,认为卖自己的软件产品的同时,还卖服务器和存储设备,还卖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和中间件,这就是系统集成解决方案。这大大错了。真正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客户需要什么就卖什么,而不管是不是自己公司研发的产品或者是自己有能力研发。


很多企业软件公司,认为卖自己做不了的通用系统软硬件技术产品是可以的,但认为卖自己还可以做的应用软件产品是不可以的。所以很多企业软件公司,大多的商业模式是:自己能做的软件就卖软件产品,自己做不了的软件就搞定制开发而不是卖别人的软件产品。这里面,有企业文化的影响,也有绩效考核方法的影响。


商业模式的转型,需要做很多很多的精心工作,郭士纳因此也做了很多拼刺刀崩一身血的事:


1. 换人:把董事会和高管几乎大换血。这在中国几乎不可能。


2. 绩效考核:高增长业绩驱动。为了高增长业绩,也得被迫集成别人,而不是全自己研发和定制开发。


3. 文化:由工程师文化转向销售文化,由自有产品研发转向解决方案集成并包。


我知道,这三件事对于企业来说,都是崩一身血的事。


不过郭士纳成功了,真是一白遮百丑。如果郭士纳失败了,那么郭士纳的这些措施,会被嘴炮们解读成无数个批判的道理。


不过郭士纳也确实运气好。IBM最恨的80年代,在90年代由郭士纳在中型中小市场又扳回一局。这里的关键要素就是:Intel的x86技术成熟了,推出了x86服务器CPU:至强。随即,IBM x86服务器和HP x86服务器争相辉映,而那时候的Dell服务器、联想服务器、浪潮服务器,都还没气候呢。


所以说,郭士纳运气是真好啊:赶上了硬件技术突破(Intel至强),赶上了软件技术进步(Java/J2EE/企业中间件),赶上了互联网电子商务投资消费热潮。


成一件事,天时天势、地利、人和,都得要,缺一不可,才能成功。还得崩一身血。


六、2000年代:彭明盛


2001年,郭士纳退休,经过郭士纳8年的治理与经营,IBM又重现辉煌。


2002年,彭明盛接任。紧接着,他就收购了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咨询部门。这也是一笔妙招啊。


大家都知道,咨询公司是个不可人才复制的纯脑力智慧服务的业务,是客户项目商业模式,不是产品规模化复制的商业模式。但咨询业务,能够与CEO直接对话,能够把项目从点放大到面,能够拉高客单价,能够提高签单成功率,能够推动加速客户签单转化率。


郭士纳虽然把IBM转型成为一家解决方案公司,但是没有火车头牵引,解决方案商业模式在客户处的推进一直停留在CIO层面和IT部门,这怎么能满足IBM日益增长的业绩压力呢?


彭明盛基本是把郭士纳的战略做了夯实,产生了规模性的绩效结果。


七、2010年代:罗睿兰


2012年,罗睿兰接任彭明盛。


2012年是什么年代呢?


2012年,互联网公司开源了大量的数据存储文件系统、NOSQL数据库、分布式中间件、大数据技术平台。这些开源,都是经过了互联网巨头们的超大规模的实践工作验证。


2012年,AWS订阅式系统硬件云服务、订阅是系统软件云服务,已经成为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不过AWS在2015年盈利才证明商业模式是走通的)


而IBM在最早就做硬件大型机金融租赁服务,却迟迟想不通改变商业模式,走AWS商业模式。


三大招全都出错牌:


1. Bluemix:最顶端的应用开发平台。Google的GAE模式证明是现阶段不合适的,出牌顺序错了。IBM收购了SoftLayer,却把它并入了Bluemix。


2. RedHat:私有(混合)部署云计算平台。OpenStack的颓状已经现实证明。


3. Verizon:最底层的数据中心设计与运营。


大家都觉得微软的转型是最成功的:


1. Windows:其实微软的桌面Windows和服务器Windows的现在出货营收仍然很大,这点是大家没有关注的。


2. Office365:Office是微软转型云服务最令人称赞的,没有Office365的云营收,微软向云转型的业绩是比较难看的。但大家忽视的是:Office365是本地安装(APP本地安装或软件本地安装)、云端账户注册模式、文件数据存储可云端可本地。


3. Azure:云服务器、云存储、云CDN、云网络带宽四大件。这是我佩服微软的。作为一家纯软件公司,有胆量拥有这么重型的固定资产,这是很多做软件的人不可接受的。不过好在微软过去就拥有过硬件业务。


4. 硬件:Surface平板电脑、NOKIA手机、XBOX、Kinect、HoloLens。没有这些硬件业务前提,让一家软件公司拥有庞大的固定资产,是不可想象的。


5. 互联网:Bing搜索、Skype与HotMail、LinkedIn。这个业务营收也很庞大,这是大家没有关注的。


在云商业模式大时代,Salesforce SaaS云软件商业模式成功了,AWS和Azure云硬件商业模式也成功了。目前还看不到第二条不同的成功路径。


在云商业模式大时代,作为曾经的企业软件之王SAP如何转型商业模式,作为曾经的企业硬件之王IBM如何转型商业模式?


要不要衰到极点后死马当活马医,像郭士纳这个外人一样崩一身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阿朱说(ID:azhushuo),作者:吕建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