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名媛”们背后的残酷真相,这部电影早就告诉你了
2020-10-14 10:51

“上海名媛”们背后的残酷真相,这部电影早就告诉你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作者:燕妮,原文标题:《“上海名媛”背后的残酷真相:那些诱人的捷径,其实都是弯路》,头图来自:《成长教育》截图


“名媛”这个词,最近被黑得太惨了。


继拼多多版“上海名媛”全网热议后,昨天,“男版名媛”也冲上了热搜。


原本“出身名门,才貌双全”的稀缺名媛,现在似乎变得随处可见。


书单君看到这两个消息后,最大的感觉就是两个字:魔幻。


图片来源:公众号“李中二”


魔幻的“上海名媛”,可以6个人拼一份丽思卡尔顿双人下午茶,15个人拼一晚3000的顶级酒店房间。


然后背着拼团租来的爱马仕和二手丝袜,去各种高级场所钓鱼——


这才是她们的最终目的,就像名媛群里写的那样:


“互推好品质男生,结交金融巨子,留学海归精英”,而且奔驰宝马看不上,最差也要开保时捷。



拼团名媛被热议之后,相关酒店表示“未发现拼团情况”,一些人也对这个消息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但无论文章中提到的名媛群是真是假,这类的现象其实一直在发生。


无论是之前,专业打造网红外形和人设的“培训班”,还是很多每天在小红书上晒奢侈品,动不动就喜提豪车的“白富美”,都是如此。



一个人越是缺什么,越爱表现什么。


真正的名媛,不会肤浅到每天晒自己的衣食住行,因为这对她来说就是常态——你会经常晒自己挤地铁,吃黄焖鸡吗?


喜欢营造这种假象的,不只是女生,很多男生也是如此。


魔幻的“男版名媛”,只要花几十块钱,就能在群里每天收到新鲜的“高端图片素材”。



名表、豪车、旅游、美食应有尽有,连文案都给你想好了,直接复制粘贴到朋友圈,就能轻松营造“高富帅”人设。


去年,澎湃新闻还曝光过一个暗访PUA培训班的视频。那里的学员,可以说是“男版名媛”的2.0版本。


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当“高端图片”的搬运工,而是购买假名牌货,把自己包装成成功人士。




然后本人出镜,拍照发朋友圈,同时上传到一些特定网站,勾搭女生。


说真的,当我看到一些“男版名媛”众筹在豪车前拍照时,不禁就想起了“结交金融巨子”的“上海名媛”。


一个骗色,一个骗钱。


如果双方在一个局上碰到,互加微信后,不知道到底谁能骗得过谁。


这些看似好笑的虚假“名媛”现象,背后其实折射出一种很普遍的社会心理——金钱至上。


亦舒的小说《喜宝》中,有句非常经典的台词,“我希望得到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很多钱也是好的。”



所以,没有钱也没有爱的喜宝,答应给60多岁的富豪勖存姿做情妇。


“这样,我才能获得读完剑桥大学的学费。”喜宝这样说服自己。


但是,她想要的,不仅仅是学费。


勖存姿可以给她更多:钻戒、豪车、苏格兰堡垒……只要她开口。


刚开始,喜宝还买下很多书,在豪宅里读。但是后来,她连课都不想去上了——一切都来得太容易,她对所有事情都失去了兴趣。


喜宝聪明吗?


能考上剑桥的女孩,当然很聪明。但在巨大的诱惑面前,只有聪明是不够的。


年轻的喜宝,以为自己抄近路获得了想要的生活,没想到最后付出了青春、希望,却连最平常的幸福都没有得到。


可惜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或者说,他们觉得自己会是例外——“也许我真的就能钓到金龟婿,下半辈子衣食无忧了呢?”


真的是这样吗?


电影《成长教育》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影片的设定并不新鲜,无非是少女爱上大叔的经典情节。



少女珍妮是个各门功课都拿A的高中生,她的目标是考上牛津大学。在学业之外,珍妮还是一个文艺少女,喜欢拉大提琴,听法语歌。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邂逅了成熟绅士的中年男人大卫,被他不俗的谈吐吸引。


后面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


大卫带珍妮去听音乐会,在有演出的高级餐厅共进晚餐,跟朋友一起谈论艺术品……


懵懂的少女完全沉浸在这种美妙的氛围中,甚至觉得“这是我有生以来最棒的一天”。



在大卫豪华跑车的接送下,珍妮跟他一起出入各种高端场所。


白天在课堂上学到的艺术家,晚上就可以直接去拍卖现场拍下对方的作品,当她喊出最后的成交价格时,所有拍卖场上的目光都聚集在她身上。


这样的诱惑,谁又能拒绝呢?


在灯红酒绿中,珍妮迅速坠入爱河,最后甚至答应了大卫的求婚,选择退学。


在退学前,珍妮和老师发生过一场拷问心灵的争吵。



老师劝她以学业为重,她却认为学习根本不重要——老师就是剑桥毕业的,现在还不是当个枯燥的高中老师,毫无价值。


相比之下,她在高级餐厅吃饭,去爵士俱乐部,听美妙的音乐,这些经历才是有价值的——如果上学不能让她享受生活,那她为什么还要考牛津?


老师没能说服她,珍妮最后还是办了退学,迫不及待地奔向自由的新生活。


可惜新生活并没有到来——珍妮发现大卫已经结婚了,自己只是他众多情人中的一个。她放弃学业和未来,换来的只是一个欺骗。



茨威格在《断头皇后》中说: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珍妮一直向往巴黎,她想去看画展,和见多识广的人聊天。在她看来,自己努力考牛津就是为了过上这种日子。


所以当风度翩翩的大卫出现,带她体验过这种生活后,她就果断放弃了上学这条更苦更慢的路。


珍妮以为自己找到了捷径,殊不知这个诱人的“捷径”,就是那份标好价格的礼物——价签上,写的是她的青春和顺从。


而且,这份礼物大卫随时可以收回——没有人能一直18岁,但总有人是18岁。


当另一个更年轻漂亮的“珍妮”出现时,现在的珍妮还剩下什么呢?



影片中的珍妮很幸运,她在揭穿骗局后及时止损,选择复读,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顺利考上牛津大学。


可这明显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结局。


现实中,大部分被欺骗的女孩要么一蹶不振,蹉跎半生,要么不甘平凡,再度攀附他人。


很多拜金的人可能会想,结婚很难,但是我捞一笔就走总可以了吧。


可问题在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一个人一旦见过纸醉金迷,尝到了捞钱的甜头,就很难再接受普通的生活。


就像是跟大卫在一起之后的珍妮,既然今天能选择去看电影,听音乐会,谁还想去做枯燥的作业呢?




很多人小时候其实都跟珍妮一样,不明白读书是为了什么,觉得那就是一种负担。


读书确实很累,它不能像游戏那样,能带来短期的刺激和战绩。也不能保证,你将来一定能够获得多么丰厚的物质回报。


但就是这些短期看不到回报的东西,慢慢形成了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和三观,帮助我们独立思考,看透很多事情背后的真相。


知乎上人均985,月入几十万;小红书上遍地白富美,天天秀晒炫。


普通人看了都会羡慕,心理落差很大。但是稍微动脑子想一下就能明白,“中国有6亿人的月收入仅1000元左右”,那些违背常理的光鲜,背后绝对是一地鸡毛。


看透浮华背后的真相,我们就不会轻易被他人的伪装欺骗。


当假“名媛”们用租来的豪车装饰自己的朋友圈时,殊不知,她们的青春美貌,也不过是有钱人短期租赁的物品而已。


那些诱人的捷径,其实都是弯路。


踏实努力,投资自己才是最安全稳定的方法。


愿你我都能看透生活的真相,拥有踏实、安心的幸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作者:燕妮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