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的“星二代”走上历史舞台
2020-10-22 08:47

互联网公司的“星二代”走上历史舞台

本文来自公众号:锦缎(ID:jinduan006),作者:杰迪,原文标题:《中国互联网分拆大时代》,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中国互联网巨头们的“分拆游戏”已蔚然成风。 


阿里巴巴(NYSE:BABA)、京东(NASDAQ:JD)、腾讯(HK:00700)、中国平安(SH:601318)、三六零(SH:601360)等等,外界对此解读往往偏重于集团的市值管理:分拆后子公司IPO能拿到极高的估值,推动资本市场对集团的价值发现。


事实上,我们认为以资本运作的手段进行市值管理,只是互联网分拆时代的表面成因,背后尚有精髓未被捕获。


分拆,本质是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性机遇的迎合。想要认知它的本质,你必须植根于历史发展的框架之中看到天时、地利、人和——以及人性。


一、“星二代”走上历史舞台


近期蚂蚁集团、京东健康、京东数科、陆金所等超级独角兽纷纷寻求IPO,让我们对互联网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这个现象倍感兴趣,遂进行相关梳理,以下是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分拆情况(不完全统计)


1. 京东


京东数科IPO,估值目标300亿美元(待定)


京东健康IPO,估值目标2000亿元(待定)


达达已在美股上市,市值79亿美元。


2. 阿里巴巴


蚂蚁集团IPO,估值2000亿美元+(待定)


3. 中国平安 


陆金所IPO,2019年12月C轮估值约394亿美元;


金融壹账通已在美股上市,市值81亿美元;


平安好医生已在港股上市,市值1181亿港元。


4. 金山办公 


金山云已在美股上市,市值67亿美元;


金山办公已在A股上市,市值1494亿元。


5. 三六零 


鲁大师已在港股上市,市值8亿港元;


360数科已在美股上市,市值18亿美元。


6. 网易


网易有道已在美股上市,市值36亿美元。


……


所有知名互联网公司都在分拆,区别只在于处于IPO阶段,还是冲击IPO的阶段。 



二、一道市值管理送分题


我们来做一道算术题,计算分拆前和分拆后的估值。


1. 分拆前:估值的基础是集团整体的盈利能力


假设母公司主营业务每年收入250亿元,净利润50亿元。子公司A每年收入30亿元,亏损8亿元。子公司B每年收入20亿元,亏损5亿元。


则整体的净利润是37亿,如果乘以40倍市盈率的话,估值为1480亿元。


2. 分拆后:估值的基础是“母公司的盈利能力+子公司的想象力”


假设母公司主营业务给25倍市盈率(沟通成本上升&协同性会下降),市值为1250亿元。若对子公司A/B持股均为80%,子公司按20倍市销率给估值(互联网高科技公司的估值水平),那么持股估值为800亿元,加起来是2050亿元。


好了,言归正传。不分拆值1480亿元,分拆并上市值2050亿元。怎么选?这是道市值管理送分题。


以上是造就互联网公司分拆时代的浅层因素。接下来我们谈谈深层次的。


三、造就分拆时代的天时与地利


中国正处于转型期——这句话说了十几年,但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紧迫。


城市化率已突破60%,房地产上下游进入缓速增长阶段,过去以土地为核心资产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GDP破6预期,再叠加“Chimerica”之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断,真的很难,所以上层有“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洞见。


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这是转危为安的重要手段之一。宏观环境和上层的洞见是互联网分拆时代最大的天时。


天时之下, 为克服难题而出的很多措施是分拆的地利:


资本市场的强力改革,A股的科创板和注册制,以及港股将三类新经济公司纳入IPO范畴。还有今年5月,“相关意见”提出完善强制退市和主动退市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这些推动着一批互联网公司分拆,让更新、更高科技的公司迅速进入资本市场扩大资金实力,更好地去参与国际竞争,甚至是引领这一赛道的全球性竞争,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四、分拆经济学的人和与人性


IPO、完成多平台上市,对于互联网公司的意义,除了融资,除了市值管理,在运营层面更大的意义是:满足企业招纳、留用和激励高管团队和特殊人才的需要。对那些有创业冲动的人才来说,分拆能很大的加强其归属感。有了合适的激励才有合适的人,才有组织的升级。


IPO之后,股价的稳步上升也是人和。不管是管理层,还是普通员工、供应商和客户,谁都不会对股价不振的公司有多少信心。股价的稳定上升,大多数时候关乎定价的选择。


有的公司选择厚道的定价,比如蚂蚁集团2000多亿美元的估值,从它业绩的增速看,未来三年大概率有100%的上升空间。


有的公司定价不厚道,比如京东健康和京东数科,2000亿元的估值,它的业绩根本就支撑不起来,泡沫太大了(具体的研究报告请参见:《京东数科2000亿估值掺了多少水?》与《为互联网医疗三巨头称称重:京东健康泡沫最大》)


这两种定价选择是一脉相承的,想当初阿里巴巴去美股上市,机构抢破头了要买,大家都说白菜价,如家股价已经翻了好多倍。而京东,从2014年上市,一直到2019年才完全消化掉高高在上的估值。


这既是企业基因的表达,更是分拆经济学中的人性表彰。


图4:京东股价走势,来源wind


从前中国的核心资产是土地,美国的核心资产是股市,这个差异是后者长期在科技层面保持领先的因素,我们的部分科技公司只能到它们的资本市场(纳斯达克、纽交所)融资,得不到有效的支持。


今后中国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会更多的选择在国内上市,锚定的人民币会迅速提升国际影响力,国进民进,同频共振上行。而作为投资者,幸逢科技国运起点同时,我们也有“私心”:惟愿多一些定价厚道的公司,少一些定价不厚道的公司。 


本文来自公众号:锦缎(ID:jinduan006),作者:杰迪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