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马路不让骑马,电气无关气体?
2020-11-04 19:00

为何马路不让骑马,电气无关气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SME科技故事(ID:SMELab),作者:SME,原文标题:《马路不让骑马,电气无关气体,奇奇怪怪的科技词语从哪来?》,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前不久,北京崔各庄马道正式开通,全长4.37公里,允许大家骑马游览观光,感受崔各庄的本土马文化。


在新闻报道里,这条马道颇有成为网红打卡地的潜质,沿途分布着何里栖地湿地、红砖美术馆等知名景点,穿越林地、公园、绿道、湖泊、葡萄酒庄、水稻田、杨树林,自然风光尽收眼底。


马道马道,骑马专用道,没毛病,但“马路”有话要说,姓马那么多年了,到现在路上却没有马,它真的有苦说不出。


就在几个月前,江苏泰州一年轻女子骑白马上路,一行三人,有人骑马有人牵马有人拍摄,监控录像显示,三人还闯了红灯,对交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事后交警找到了马匹的主人,对其进行的处罚和批评教育。



诚然,骑马不能上路是现代交通的要求,毕竟马匹一旦受到来往车辆的惊吓,行为失控容易对公共安全造成损害。


可是,既然现代马路已经不再允许骑马,它为什么还叫马路,是不是应该与时俱进换一个不会引起误解的名字?


这个问题可就有得说了,我们不是可以用公路吗?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马路和公路是有区别的:马路指城市或近郊的宽阔平坦道路,而公路指的是市区以外通行车辆的道路。


举个更简单直接的例子,我们会说“高速公路”而不说“高速马路”,同样的,我们会说“过马路”而不说“过公路”,小情侣想遛弯儿会说“压马路”而不是“压公路”。


有观点认为,现代汉语中的“马路”并非指的是车马走的道路,而是指以英国人约翰·马卡丹发明的方法修建的道路,简称“马路”。


约翰·劳顿·马卡丹在19世纪初发明了一种利用碎石铺路的方法,基层的大石头为路面提供更大的承载能力,再用更小的石头铺上层,最后用碎石或矿渣填平表面,路面高出地表,在雨天也不容易发生积水。


这种筑路的方法很快被证明具杰出的实用性,约翰·马卡丹也撰写了两部关于现代道路的修建标准规范,于是这种碎石路很快被推广开来。


一直到19世纪末,欧洲大部分主要道路的建设都受到了马卡丹的影响,北美也修了不少“马卡丹路”。考虑到1840年后,西方列强在中国租界内修建了第一批新式道路,“马路”指的是“马卡丹路”似乎也是有道理的。


虽然结论很令人惊诧,效果很符合现代互联网的反转风格,但是“马卡丹路”其实经不起考究。


首先马路这一个词语很早就已经出现了,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年》:“禇师子申遇公于马路之衢,遂从。”并且其含义已经是可供车马行驶的大道。


清末老北京城里能跑马的马路


到了清代,道路可以分为官路、大路、马路,马路此时的含义就已经是市区街道的意思了。而清末到民国时期,中国人以新式筑路方法建造的道路一般最早称作“汽车路”,后改为“公路”,这也就意味着西方输入技术走的其实是“公路”这一支。


况且,新式道路以人名命名并符合汉语规律,容易与地名相混淆,对于这类外来新事物我们是可以用汉语来描述的,比如铁路、碎石路、柏油路等等。


总之,马路在工业革命后或许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但其基本含义从古至今没有太多改变,均为供交通工具行驶的大道,不必牵强附会。


马路曾经能跑马,只是时代让它变成了今天的模样,可是电气到底和气有什么关系啊??


电气一词不如马路常见,但是只要你有理工科的背景,就一定听过电气工程、电气化等词语,如果查过字典呢,会得到“一种利用电产生能量的方式”的解释。


电气工程教科书


所以“气”呢?恐怕连很多学电气相关专业的人也不知道电气的气究竟从哪里来的?


和前面的马路相比,考究电气的来源方向是比较明确的,它大概率是工业革命后传入中国的新东西,往它的源头找或许就能有收获。


当我们把工业革命和气联系在一起就容易联想到蒸汽机,因为在电力和内燃机出现之前,蒸汽机是最主流的动力源,会不会是因为电机和蒸汽机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将电与气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新词。



从英语原词“electricity”中我们也无法找到任何与蒸汽“steam”有关的意思,如果是中国人意会自行添加,那肯定不会弄丢三点水。


事实上,中西方关于电学的研究都要早于蒸汽机的发明。有记录最早的蒸汽机原型来自法国物理学家帕平的高压锅,喷薄而出的高压蒸汽给了他灵感,那是1679年。


帕平和他发明的高压锅


而在1600年,英国物理学家吉尔伯特就已经发现有些物体能在摩擦后吸引稻壳等轻东西,他把这一类物体称作electrica,并写在了自己的著作《磁石论》中。


再往后,英国医生兼作家布朗把这种摩擦后吸引的现象以及背后的原理统称为electricity,仍然早于蒸汽机的发明。


因此,电气应该并非来自英语原文,而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创造的,如果它不太符合汉语的文法,有没有可能是由我们的邻国最先翻译的呢?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近代以来,确切的说是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用汉字翻译了大量西方的词汇,有很多传入了中国被我们沿用下来。


其中的一些用法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尤其是科学领域的后缀,比如以“化、式、炎、力、性、的、界、型、感、点、观、线、论、率、法”为词尾的构词。


和制汉语


包括智能化、阑尾炎、心率、能见度、挥发性,包括我们的主角“电气化”,这种词缀法来自英语,但日语也同样给现代汉语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回到电气一词,它是不是来自日语的翻译呢?在现代日语中,“電気”一词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如電気通信大学、電気鉄道等。


根据雷银照在《“电气”词源考》中考证,电气一次并非来自日本,而是来自一部由美国传教士玛高温(Daniel Jerome MacGowan)在1851年翻译的《博物通书》。



玛高温最早在书中使用“电气通标”来指电报,随后在来华传教士圈子中又出现了“电气秘机”、“电气风扇”、“电气闹钟”、“电气灯”这样的词语。


来华传教士们在近代译制了非常多科技相关的作品,对于一些新词汇会参考汉语中已经存在的相似表达,以电为例,中国人认知中最早的电是来自闪电,古人认为电是阴阳相合后产生的,而气则是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本源,包括电磁现象。


东汉王云在《论衡》中就用气的概念解释摩擦起电后的吸引以及磁石与铁针相吸的现象,他指出只有物品的气的性质相同,才能互相感应。


这种有些哲学的观点与早年的电学理论也有些相似的地方,西方学者们也提出过电的流体假说。玛高温在翻译的过程中可能用汉字气来对应英语中的流体(fluid)


最著名的便是傅兰雅口译、徐寿笔述的《化学鉴原》,定下了元素的“华字命名”规则,还有“卫生”的现代含义也是在那个时候诞生的。


日本在“黑船事件”后开始吸收西方文化,当然也借鉴了大量来自中国的汉文西书,现存最完整的《博物通书》可能还正是存于日本的手抄本。


所以,电学是舶来的科学,通过来华传教士的翻译才诞生了“电气”这一个词语,它对今天的学术影响深远,希望各位学习电气相关专业的学子们,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专业时,也能讲起这样一段故事。



参考资料:

王薇,宋菁,王黎曼.论近代日源科技词汇的汉译方法及对汉语体系的影响[J].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2015(00):44-54.

夏晶. 晚清科技术语的翻译[D].武汉大学,2012.

仝小琳.“马路”词源新探[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27(08):104-106.

雷银照.“电气”词源考[J].电工技术学报,2007(04):1-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SME科技故事(ID:SMELab),作者:SME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