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家长群里的家长:不敢退场,又无法随时在场
2020-11-10 12:10

困在家长群里的家长:不敢退场,又无法随时在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Epoch故事小馆(ID:epochstory2017),作者:飒拉,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


最近,江苏一位家长因无法忍受“老师上课不用心教,下课让家长批改作业”,录制短视频表达不满,质问老师“教是我教,改是我改,之后还要昧着良心说老师辛苦了,到底谁辛苦?”


这位家长仿佛揭竿而起的壮士,引得众多“敢怒而不敢言”的父母,纷纷在网上发声声援。


微博上,相关的超话和热搜一波接一波:




                                  

有些家长早已不胜其烦:





                                    

有人尝试保持理性思考:




      

看热闹的未育网友,索性发表丁克宣言:




                                        

但是生了孩子的父母无从选择,比如陈琳。


陈琳的孩子9岁,自从3年前,孩子上了小学,家长群就一直是她微信里的置顶聊天,上面的小红圆圈则是她的焦虑源头


陈琳说:“家长群里的消息,乍一看,好像是老师给孩子布置的作业,实质上都需要我们家长协助完成,像做手工、写读后感、出黑板报、做PPT、搞大扫除、哪天穿校服、开运动会几点集合,哪个缺了家长都不行。”


每天老师发布任务后,在群里接龙“收到”,领命而去的,都是各位家长。


活动结束后,接受老师的表扬和批评的,也是这帮家长。


正因为孩子在家长群里是隐形的,所以学校和老师的压力,通过家长群,直接施加在了父母身上。



面对表扬,家长不敢松懈,百字小作文奉上,把孩子的突出表现,全部归因于老师的奉献。


面对批评,家长则很容易有内疚感,觉得孩子没做好,是自己做父母的没上心。


可有些事情,诸如批改作业,并不是家长一上心,就一定能做好的。


教育大纲在过去二十年里,每年都有微调,孩子们现在学习的内容,和二十年前家长学的已经有很多出入。多音字的读音变化了,作文的评分标准变了,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变了。


一位家长表示,“这道题要是允许设X,我会做,但孩子还没学到一元一次方程”,实在不会批改,家长们只好上网搜,有时搜不到,有时就算搜到了,也无法保证答案正确。


然而,更让家长焦虑的,是家长群公告里的成绩单,每次小测验、随堂考、月考、期中考结束后,家长们都会自发接龙祝贺考得好的同学,向成绩优异的学生家长请教学习方法,老师不会做过多评价和干预。


毕竟,成绩单摆在那,你家孩子处在什么位置,也不用老师多废话了吧?



当然,焦虑指数的最高级,莫过于老师在家长群中单独@某位家长,想都不用想,一定是孩子犯了重大错误,打架、说脏话、闹恋爱、成绩不及格、不尊重师长、违反校规,需要请家长到学校面谈。


虽然家长群建立的初衷,是为了消弭教育的真空地带,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连结,但实际上带给家长的,却是时时待命的紧张感


陈琳说:“每天我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一遍家长群。”生怕自己错过什么消息,给老师造成不好的印象。


家长在家长群里,只有服从的义务,却没有提出质疑的权利。用老师的话说,这叫“家长的配合度高”。


于是,养孩子成了第三产业,而孩子的老师,成了家长另一个顶头上司。


于是,家长们像完成KPI一样,暗下决心:本来送进这所学校、这个班就不容易,好歹得和孩子一起,坚持到毕业。


毕业之后呢?


当然是退出小学家长群,加入初中家长群,再退出初中家长群,加入高中家长群,如此往复,直到把孩子送进大学为止。



其实不止家长累,老师也累。老师的一个共同体验是,学校分配给老师的行政任务太多,老师身心俱疲,无法专注于教学:





那索性取消家长群?毕竟以前没有微信的时候,家长和老师也过来了。


封面新闻发起小调查,“家长群有必要存在吗”,其中,“没必要”的投票占比,高达84.7%。


可呼吁归呼吁,投票归投票,已经建成的大厦,无法一日倾塌


从老师一方反馈来的意见,要么是家长不同意,要么是校方和教育局不同意。


家长们的反应则是:家长群是老师建的,老师没说解散,哪个家长敢先退群。


正像一位网友吐槽的:天下苦家长群久矣,可是要想退出家长群,你疯啦?


在舆论的风口浪尖,虽然有江苏爸爸当“出头鸟”,但是并没有家长愿意紧随其后。


陈琳也看了“退出家长群”的短视频,她觉得视频里的江苏爸爸,除了对老师不满,还有一些愤怒,是对群里其他家长的——


“相煎何太急嘛,大家都忙,都硬着头皮管孩子,偏偏有一些家长,瞎积极,动不动就表态,支持老师的一切决定。”


说到这,陈琳有些不好意思,她算是在家长群中比较活跃,受老师器重的,“所以我就没办法,还得继续配合下去。”


我问她:“家长群引爆舆论后,你的家长群里有什么变化吗?”


“没变化,”陈琳说,“没有家长提这件事。”


家长和老师的“集体失明”,倒是符合“风暴中心最平静”。对于大环境来说,带好自己的学生,管好自己的孩子,已经让人身心俱疲了。有什么不满意,在网上吐槽吐槽得了。


那么,家长群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家长对于那些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到底应该如何应对?


最简单的办法可能就是用钱解决:


家长群里的家长身份完全可以代理,过去大学生勤工俭学当家教,现在,“代理家长”也是一条新出路。


那没有条件请家教的家庭,又该怎么办呢?


教育似乎向我们展示了其残酷的一面。


从前,教育作为阶级跃迁的途径,激励学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培育了无数小镇做题家,造成了教育内卷的现状。而今天,我们似乎只能眼睁睁看着,教育成为阶级固化的一部分。


而把这一切直观化了家长群,留给家长的,是不敢退场,又无法随时在场的窘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Epoch故事小馆(ID:epochstory2017),作者:飒拉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