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印度虎妈比“鸡血”?中国虎妈弱爆了
2020-11-16 07:58

和印度虎妈比“鸡血”?中国虎妈弱爆了

11月8日,2020美国总统选举拉锯战终于尘埃初定:拜登胜出。他的竞选搭档卡玛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也一并中选,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副总统,也是第一位非裔、亚裔副总统,书写了历史新篇章。在媒体争相报道哈里斯从政历程的同时,她的家庭、父母,以及印度推行的精英教育也引起了大众的广泛讨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春藤说(ID:inteligent_study), 作者:小藤老师,原文标题:《美国史上首位女副总统出炉:她的印度虎妈让华人虎妈都颤抖!》,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从哈里斯的履历来看,她屡次打破美国玻璃天花顶,创造了多个第一:


  • 加州第一位当选为地方检察官的黑人女性;


  • 加州第一位成为司法部长的女性;


  • 加州第一位印度裔参议员;


  • 美国第一位南亚裔女参议员;


  • 美国第一位女性、非裔、亚裔副总统。


这位被称为“女版奥巴马”的黑人混血,被单亲妈妈抚养长大的移民后代,从政坛小角色到闪闪发光的副总统,她是如何做到的?


在多次媒体采访中,哈里斯本人给出了答案——“母亲是我最喜欢的超级英雄,她是我的导师和向导,是我做一切的原因。” 


“女版奥巴马”背后的单亲虎妈


母亲夏玛拉是哈里斯一生中最感恩的人。


她曾深情表白母亲:“世上没有什么头衔或荣誉,能比得上我是夏玛拉·戈帕兰·哈里斯的女儿更让我珍视。”


她还一直说,是母亲塑造了自己。也是母亲教会了她何为自我,何为勇气,何为坚韧。


夏玛拉在印度出生,她的父亲戈帕兰是印度最高种姓婆罗门,生来血统高贵,他参加过印度独立运动,后来成为印度高级外交官。


大学毕业后,19岁的夏玛拉放弃了印度养尊处优的生活,转而申请去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攻读在当时不被印度人理解、接受的营养和内分泌学博士学位。


念完博士后,夏玛拉并没有回印度接受包办婚姻,反而跟在民权运动中认识的牙买加学生唐纳德·哈里斯相爱、结婚了。


夏玛拉一直追随内心,坚持自我,她对女儿说:“不要让别人告诉你,你该成为哪一种人,而是你来告诉他们,你要成为怎样的人。”“不要让任何人摆布你。”


在哈里斯七岁的时候,夏玛拉跟丈夫唐纳德提出了离婚,开始独立养育两个女儿。


一个离婚的亚裔单亲妈妈带着两个女儿,在种族歧视盛行的美国,日子并不好过。夏玛拉外表看似柔弱,实则内心无比坚强,她告诫女儿:“这事太难” 绝不能成为借口。


为了给两个女儿做好榜样,为了把她们培养成自信、骄傲的黑人女性,离婚后的夏玛拉将重心投放在事业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美国杰出的乳癌研究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哈里斯以有这样的母亲而骄傲,她说:“母亲是科学界极少数有色人种的女性之一,她告诉我接受良好教育,及勤奋工作的重要性,并相信我有能力纠正错误。”


有这样出色的母亲做榜样,哈里斯注定也不是寻常人——拜登曾称赞哈里斯是“为小人物毫无畏惧斗争的勇士”,奥巴马更是大力称赞她“才华横溢、全心投入、坚韧不拔”。


这样来看,哈里斯身上敢拼敢闯、勇敢坚毅的精神,离不开母亲夏玛拉潜移默化的熏陶。


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哈里斯还学会了为自己而“战”。


哈里斯曾在社交平台上追忆母亲:“母亲很矮(只有1.5米),但她的指挥力很高,她机智、勇敢,有敏锐的幽默感和无尽的知识。她的力量使她为某事而战,从未被吓倒。”


哈里斯10岁的时候,她和妹妹一起抗议儿童不能在草坪上玩耍的规定,直至公寓管理员专门辟出一块供孩子们玩耍的场地。


如今,哈里斯如母亲期望的那样成长为“自信、骄傲的黑人女性”,她也冲破种族歧视的屏障,终于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副总统。她所有的一切,都源于这位永远激励女儿勇往无前、给予女儿一股内在力量的妈妈!


印度牛娃正在攻占美国


在探究哈里斯母亲夏玛拉教育秘诀之前,先不得不说说美国印度裔牛娃们。哈里斯是美国二代移民,她的父母是分别来自印度和牙买加的精英群体。过往无数个案例说明,精英家庭更容易出现牛娃,哈里斯的经历再次验证了这个论断。


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除了哈里斯,更多印度牛娃早已攻占了美国各行各业,从纽约到洛杉矶,越来越多的印度裔在美国发光发热。


媒体报道:印度裔将攻占硅谷


最先被攻占的是顶尖科技公司,在硅谷,印度裔高管、CEO比比皆是。


根据《财富》杂志的统计:世界500强公司中,有30%的CEO是印度裔。


硅谷三大IT公司,除了苹果,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和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都是印度裔。


在Adobe、诺基亚和百事可乐等世界500强公司,也能频繁看到印度裔CEO的身影。



印度裔还在学界、商界和政界全面开花: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纽约大学商学院院长都是印度裔;印度裔运营着美国超过一半的宾馆、酒店、Subway以及知名快捷连锁超市7-11;哈里斯所取得的政治成就,让所有人看到了印度裔在商业领域以外的可能性……


这些印度裔在美国职场步步高升,也让他们的收入超越犹太人,成为美国收入最高的外来族裔:印度裔家庭中线收入超过了10万美元,将近全美平均水平(5.3万美元)的两倍。而美国全体移民的家庭中线收入仅有4万多美元。


美国印度裔正在以一种群体性崛起的态势,登上了美国各行业的尖子塔顶端。


美国移民局给出了极高的评价:美国印度裔成为最有活力、高收入、专业、融入主流社会的族群,是最瞩目和先进的社群代表之一。


更不可思议的是,从1960年代开始(美国对印度移民的限制彻底解除),他们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就到达这个高度。


这不得不让我们开始思考:华人和印度人同为美国的两个亚裔大户,有着相似背景和学业职业轨迹,为什么印度人更加成功?


表现上看原因很多,比如印度人得天独厚的语言优势,他们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整个群体高度团结,再加上西化的思维方式,使他们能够快速适应美国环境。


再往深层挖掘,印度裔能够在短短几十年快速融入美国,跟所有能够突破社会阶层、实现向上进阶的孩子一样,最大的根源在父母塑造的家庭环境和提供的家庭教育。


印度虎妈鸡血起来,中国虎妈都颤抖


在美国,有三种知名的虎妈:犹太妈妈、中国妈妈,以及快速崛起的印度妈妈。


印度妈妈堪称虎妈中的战斗机,她们鸡血起来,比中国虎妈有过之而不及。哈里斯的母亲夏玛拉就来自一个热衷于“鸡娃”的印度精英种族——泰米尔婆罗门。当年为了让夏玛拉去美国留学,她的父亲几乎花掉了自己全部退休储蓄。


印度牛娃能够在美国硅谷成为不容小觑的力量,而且是从做技术到做管理的全面铺开,离不开印度虎妈下狠手抓教育的鸡娃方式,也离不开印度虎妈对孩子数理和信息技术的重视,以及对孩子领导天赋和社交能力的挖掘。


下面来看看印度虎妈们的硬核鸡娃方式吧!


倾家荡产抢占优质教育资源


印度是出名的民风彪悍,在孩子教育上也是如此,比如抢学区房的时候。


相比中国虎妈排队抢号、上百万/千万买个老破小、全家挤在一室一厅相比,印度虎妈的疯狂行为更令人惊叹。



印度电影《起跑线》中,女儿米娅到了上学的年龄,中产阶级拉吉夫妇有两个选择:


  • 公立学校,学费只要50元;


  • 私立学校学费要6万元,而且只接受附近的孩子。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拉吉夫妇决定倾家荡产在富人聚集区买房。


然而排名第一的学校还要求父母接受各种考核,除了学历、职业等硬性指标,父母的谈吐、衣着品味等等也纳入了考核标准。


这对中产阶级的夫妇觉得父母也需要训练,于是他们开始了一系列假装上流人士的怪异行为,结果洋相百出。



被名校拒绝后,他们又为拿到贫困生20%的教育资格而装扮成穷人住进贫民窟——没有自来水,没有抽水马桶,每天排队领劣等大米,街道屎尿横流,传染疾病肆虐,老鼠和伊蚊在房间里窜来窜去……用生命在为孩子抢占资源。



电影有一定夸张成分,但印度妈妈在给孩子挑好学区这件事上的用心是真实的。


跟中国一样,美国的好学区非常抢手,争夺的大多数都是华人和印度人。


曾有美国地产商感叹,全美的好学区都让印度人占了。他就曾遇到过,好学区一个班级20人,有18个是印度孩子。


倾尽全力培养未来的工程师


《纽约时报》曾经报导: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妈妈疯狂学习印度的数学教育,不仅争相购买《印度数学极限训练》《印度人不为人知的秘密》,还把孩子送到东京的印度学校。


可见印度数学教育的厉害。


而对于印度妈妈来说,工程师是孩子未来最理想的职业,于是她们会理所当然地以培育孩子成为工程师为目标。


印度家长还会教导孩子,再复杂的计算都有办法使用心算完成。中国孩子背诵的是九九乘法表,而印度父母会要求孩子背双位数乘法表。


当其他国家孩子玩乐高的时候,印度孩子玩的就是由许多心算方法和花招组合而成的快问快答游戏,家长要求孩子尽可能用最简单的方式计算,然后尽快给出答案。


印度孩子从小透过数字游戏学习心算,他们变得非常擅长处理数字;印度孩子不断接受思考训练,他们养成了思考“要怎么做”的习惯。


以上都是造就印度软件大国优势,以及印度牛娃在北美科技领域叱咤风云的原因之一。


一掷千金就为孩子“交个朋友”


印度人特别爱参加社团活动,表现欲也很强。他们愿意把时间贡献出来组织活动,比如组织童子军活动、鼓励孩子自己创业等。


所以,印度妈妈极其擅长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利用环境优势帮助孩子学到最好。


到了美国,印度妈妈也会带着孩子参加各类社交活动,甚至一掷千金,只为了孩子能够交到朋友,以便在必要之时互相提携、抱团发展。


一位台商太太说:她的孩子收过最奢华的生日趴回礼,就是印度裔家庭送给每个孩子的一部iPhone手机。


更不可思议的是,一位印度老板会为了高中女儿的印度舞表演会,包下一个剧院,不惜重金的从印度请来多位音乐演奏者。


这样“一掷千金”交朋友的效果怎么样呢?


一个在美国的华人朋友说过一件事:


我们几个家长带着孩子们去参加机器人大赛,在周边所有孩子里,这几个孩子语言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是拔尖的。到了比赛场地才发现,从组织者到志愿者,从主持人到裁判,无一例外都印度人,最后获奖的孩子也都是印度人。


印度人爱“抱团”,爱社交,爱辩论,这些民族习惯也就培养出了孩子高效的领导能力和沟通能力,以及擅长交换想法和相互指导等。


这也是印度人在更多领域,包括职场上成功的重要原因。


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视,并不是印度富人的专利,穷人更需要通过教育来翻身的机会。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里,印度收入微薄的家庭,宁可节衣缩食也会供孩子上资源好、学费贵、入学要求高的私立学校。



在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的印度,底层人民急需打破阶级固化,实现“向上走”;精英群体需要强烈为自己证明,保持现在已有的身份;而挣脱原先等级束缚的新精英,则迫切需要巩固他们得来不易的成功。


显然,鸡娃是最稳妥的方式。


从这一点看,我们也许能窥探出美国印度虎妈如此打鸡血,印度牛娃拼命努力的原因——没有退路,唯有背水一战。


最后用希拉里在演讲中的一句话结尾:


永远都不要质疑你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你配得上每一个帮助你追逐和实现梦想的机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春藤说(ID:inteligent_study), 作者:小藤老师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