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宫春日归来,观众还期待吗?
2020-11-25 20:00

凉宫春日归来,观众还期待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次元土豆(ID:ciyuanpotato),作者:MacroKuo ,原文标题:《凉宫春日回来了,她如何在日本动画史上竖起了无法逾越的丰碑?》,头图来自:《凉宫春日的忧郁》剧照


2006年动画《凉宫春日的忧郁》里,凉宫春日这段标志性的自我介绍,在将主人公阿虚和观众带入了SOS团这个热闹而又奇妙世界的同时,也将日本动画推向了一个新的纪元。


最新刊《凉宫春日的直观》公布。图片:kimirano。


2020年11月25日,阔别9年半之后,轻小说凉宫春日系列的最新作《凉宫春日的直观》发售。回想起之前官宣的时刻,整个日本动漫圈立即回到了10年前剧场版《凉宫春日的消失》上映时的狂欢状态:不仅官方收集到了100位各界名人的应援评论,甚至还因这9年与安倍总理任职同期,网络上开始流传“作者其实是安倍”的梗。这种让人忍俊不禁的节日氛围,让“凉宫春日”这个诞生了17年的文化符号再次证明了其鲜活的生命力。


事实上,这个古灵精怪丫头的存在感一直无法被低估:日本科幻御三家之一的筒井康隆在2019年就赞许《凉宫春日》系列为“SF文学”,并坦言自己受其启发才开始执笔轻小说。


2020年新冠疫情中,男主声优杉田智和在Youtube上跳“晴天好心情”号召大家待在家里的视频,公开仅1天就突破250万播放量。而在业界内部,动画《凉宫春日的忧郁》的许多革命性创新,也一直在日本当代动画里生根发芽,开出绮丽花朵,结成了日本动画今日的丰硕果实。


公布100位名人的第一批多是动画的声优和制作成员。图片:dengekionline。


筒井康隆为原作题词称之为优秀的幽默SF。图片:kadobun。


凉宫春日的惊愕


03年第八届“Sneaker”大赏,“这本轻小说真厉害!”榜05年人气第一、05~08连续4年前十,单册轻小说初版发行数51万本,创史上最多纪录,发行总量2000万本的史上第三……如此惊人的原作成绩,使《凉宫春日的忧郁》的动画化在播映前就得到了广泛关注。


在这个氛围里,制作方京都动画为了搭配“对普通的人类没有兴趣”的凉宫春日的故事,也选择了极不普通的叙事方式:06年第一季中故意打乱故事的顺序进行播映。09年第二季以重播为名,将第一季打乱的顺序又整理成了正常顺序,却又毫无预兆地突然加入了新的篇章,让粉丝措手不及。新篇章里又将《无尽的八月》章节以几乎完全相同的叙事反复播映了八次……制作方这些操作都是为了在不破坏原作氛围的前提下,给粉丝以惊喜。


这一系列对于动画内容和叙事传统的突破和创新,正好顺应了那个时代。随着05年Youtube、06年niconico动画登场,更直观的网络视频文化开始成为二次元消费的主流。于是,代替传统的看完动画与朋友交流、上论坛写帖或是创作同人志, “唱见”“舞见”“MAD视频”等更能分享对作品的乐趣和喜爱的消费模式开始出现。


在这一趋势中,《凉宫春日的忧郁》ED中,主人公们以唱跳的方式演绎的个人风格浓厚的《晴天好心情》,很快成了爆款:一时间,模仿《晴天好心情》舞蹈的视频大量涌现在这些平台上,人们也开始以快闪的形式在秋叶原和漫展、各个学校的学园祭、甚至在大街上表演这一舞蹈。一定程度上,正是《晴天好心情》的火爆,帮助确立了“舞见”类动画消费文化今天的地位。


而这类文化随后又伴随09年以须藤元气为首的WORLD ORDER机械舞视频的风靡,一直发展到13年的AKB48“恋爱的幸运饼干”舞、16年星野源的“恋”舞的日本全民舞热潮,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新冠疫情中杉田智和的《晴天好心情》,与号召大家待在家里的星野源的《在家跳舞》同时成为话题,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这一源流性。


新冠期间主要人物声优为了呼吁大家待在家里而上传的舞蹈。图片:AKIHABARA JAPAN。


无论是叙事还是粉丝的热捧,《凉宫春日的忧郁》都给当时的日本动画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然而从外部看来,真正值得“惊愕”的,也许是这个单纯的事实:叙事混乱的动画竟然能够受到如此欢迎。


凉宫春日的烦闷


从传统影像叙事角度来看,对于没看过原作的人来说,想要理解打乱了故事先后顺序的剧集所要花费的成本很高。然而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就是,随着不受收看时间限定的网络视频媒体的普及,角色单纯的冲突性和魅力作为关注点,开始替代传统叙事的线性逻辑。于是,这种不友好的叙事形式之所以还能得到如此多的观众接受的原因,就在其角色设置上了——


作品的主要人物,SOS团的成员。图片:renote。


故事主人公“阿虚”,不仅没有真名,连绰号也是“虚”的。他经常自言自语,在剧中对其他角色吐槽,可以说以他为主观视角非常适合观众的代入。作品又继承《新世纪福音战士》中明日香和凌波丽这两大女角色的特征,设置了外向活泼的傲娇美少女(凉宫春日)和无口忧郁的美少女(长门有希)


傲娇美少女虽然文体双全,言行却总是出乎意料、自我中心,可以说是轻小说中典型的“残念”角色。无口美少女一开始以眼镜娘的身份登场,却在阿虚表示“我不萌眼镜”后就不再戴了,这个细节所带来的特殊傲娇属性也带来了反差萌。


此外,作品还设置了一个总受欺负的冒失娘(朝比奈实玖瑠),导入了天然属性的喜剧元素。这个冒失娘是个顺从的童颜巨乳萝莉,就算被要求扮成高露出的女仆、兔女郎、护士也只是娇羞地顺从,完全是典型的萌系角色。


同时,她也还有一个未来的形象——一位精明能干的御姐不时出现,也起到了间接的傲娇效果。可以说,这些角色的性格两面性也完美对应了他们各自的身份两面性——作为SOS团员的同时又是外星人、未来人。


就连配角也布满了日本动漫中常套的角色类型:细心作出形势判断的柔和帅哥转校生、使用方言的直率大小姐、成绩优秀乐于助人的学生会长……正是凉宫春日难以忍受普通高中生活的“烦闷”,渴望这种世界,无意识的使用了自己“神”一样的改写环境信息能力,才会有这种种角色登场——作品就这样正当化了这些常套设定。


实际上,凉宫也在故事中频频作出“是‘萌’啊‘萌’,就是一种所谓的萌属性”之类的自我演出性发言,这类发言,就与萌这类角色属性的观众心理相重合,推倒了作品与现实之间的“第四堵墙”,最终将这些角色属性以这种后设式(meta-fiction)技巧植入了观众的心中。


观众和凉宫春日在视听中所形成的这种共鸣关系为作品提供了一个牢固的地基,最终使得打乱顺序的独特演出也不会破坏作品的完整性。


与此同时,作品还通过把“超监督/团长凉宫春日、SOS团”等虚构故事中的角色或团体称谓放入STAFF表、出版物、周边等多媒体商品中,虚构了一个“动画、出版物和周边也是由登场人物和团体创作的”项目艺术式的前卫世界观。


于是,“凉宫春日的无意识(愿望)”这个反试验性的故事内设定反而使这些打破传统的试验性要素得到了自圆其说——因为这些都是出自凉宫的意图。


这种将主人公的“烦闷”情绪和观众的情绪相连,从而获得代入感和向心力的创作技法,也在类似10年的《我的妹妹哪有这么可爱!》、11年的《我的朋友很少》、13年的《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等后续作品中得到延续。


可以说,正是《凉宫春日的忧郁》的成功,使得这些动画进一步去尝试通过各自标题所象征的“后设式”技法,将主人公的情绪对接上了动画观众的“烦闷”情绪,获得了共鸣。


凉宫春日的愤慨


除了巧妙吸引观众心理的后设手法,《凉宫春日的忧郁》中对演奏场景浓墨重彩的处理方式也从影像表现上给角色带来了生命力。


【涼宮ハルヒの憂鬱】Kadokawa公認MAD【ベース 演奏】


在学园祭上,凉宫春日和长门有希顶替乐队成员演奏了一首叫《God Knows…》的曲子。该曲的演奏片段里,人物表情和动作的颗粒度远高于动画的其他部分,完美映衬了曲中凉宫春日的“愤慨”情绪,也把观众的情绪推向了高潮。作为日本动画史上为数不多的经典场景,Youtube上这一片段的播放次数破亿,每天甚至还有数百条来自全世界的粉丝膜拜的信息。


这段视频至截稿日已经播放了1.04亿次,22万条评论。图片:Youtube。


之所以这段视频能给观众的感官带来化学反应,奥秘就在于其中的作画技巧。有别于其他镜头的手绘分镜,为了实现这个片段,制作方实际拍摄下真人乐队演奏和凉宫春日声优平野绫演唱的过程,再通过转描(rotoscope)手法处理,将视频中人物表情和肌肉动作反映了在动画角色的动作上。


于是,乐手对乐器每一个音的演奏、声优对每一个词的发声等细节,就被融入到了动画角色身上,使其生命力油然而生。平时需要8名动画师完成的镜头长度,表现这段演奏时竟然有20余人参与绘制。这也大概是日本深夜档动画首次采用如此费人手和时间的手法。


岩井俊二完全通过转描技术制作的动画《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图片:cinra。


也许因为这段《God Knows…》的成功,2010年以后日本动画开始积极采用转描手法描写人物的细腻表情。


例如,12年的《新世纪福音战士剧场版:Q》里就利用转描手法描写钢琴演奏,表现出了渚薰对碇真嗣的细腻情绪。而13年《恶之华》、15年《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和20年的《音乐》更是大胆地采用了整篇的转描技术。其中《音乐》更是花了8年时间才完成制作。


《侧耳倾听》中临摹真人影像的场景。图片:《侧耳倾听》。


与转描技术类似,日本动画中对音乐现场场景还有一种传统更久的技法,那就是参考真人影像去临摹描绘的手法。例如84年《超时空要塞》中林明美演唱的《可曾记得爱》片段和95年《侧耳倾听》的《Concrete Road》片段就是很好的运用例。


京都动画在《God Knows…》里的成功后,又继续在09年《轻音少女》、15年《吹响吧上低音号》、16年《冰上的尤里》等作品里再度复活了这一技法,也被其他公司沿用到12年《坂道上的阿波罗》之类作品当中。


可以说,《凉宫春日的忧郁》不仅通过这些表现方式奠定了京都动画今天的地位,也树立了“转描”手法在深夜动画里成功运用的里程碑。


凉宫春日的叹息


如果说人物属性设置和表现技法上的革新,奠定了《凉宫春日的忧郁》的人气和地位,对于《无尽的八月》的情节表现处理,则是这部作品里为数不多有争议的地方了。


在09年的动画第二季里有一段情节,凉宫春日总觉得暑假的SOS团活动还缺点什么。结果这种心情使她的超能力无意识发挥,让八月最后两周的时间反复上演了15000多次。动画则用八集的长度,将这一事件用几乎完全一样的情节、构成和台词反复播放了8次。


之所以说“几乎”,是因为动画中并不是每次都使用了一样的画面和声音,而是让不同制作人员在互相不受影响的状况下分别同时制作了8个版本,各个版本之间会有一些微妙的差别。也就是说,这种方式展现了同一制作公司制作同一动画章节时可能出现的“8种不同的演出效果”。这在日本动画史上是空前绝后的,至今也无人敢于再次仿效。


《无尽的八月》占据了第二季共14话的新情节中一大半,完全打破了粉丝所预想的作品会再现的原作故事,使得他们的期待落空。然而更严重的是,粉丝们在完全不知道剧情的反复何时能结束的状态下,看了2个月几乎一样的故事的同时,也在这个永恒地狱里受到了精神煎熬。这段剧情争议之大,甚至许多人“叹息”道:“如果没有《无尽的八月》,《凉宫春日的忧郁》在日本动画界的影响和成就将会更大。”


《新世纪福音战士》播映时静止了接近1分钟的画面。图片:《新世纪福音战士》。


然而,与《新世纪福音战士》中因为工时问题偷工减料使用了50多秒的无声静态画面这个日本动画史上知名事件不同,这种反复的演出其实是制作方有意设置的。只不过,前者的动画制作“事故”所带来的表现反而因为碰巧与95年的大地震和沙林毒气事件同期,被评论家们解构成了对于社会事件的批评性,最终歪打正着地给《新世界福音战士》带来了人气,有意为之的《无尽的八月》却因为过于超前的理念而引起了争议。


凉宫春日的忧郁


其实,当我们把《无尽的八月》放在《凉宫春日的忧郁》整个故事中去看时,就能发现这一段反复剧情的效果给观众产生的代入感。而这个表现本身也对整个日本动画环境留下了重要的象征意义和影响。


凉宫春日从“总觉得暑假缺点什么”的心情中产生“忧郁”,并创造出了这个不断反复的世界。而作为外星情报统合思念体的长门有希则是其中唯一保留了所有反复的记忆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通过《无尽的八月》这种反复的演出,观众的视点就被与长门的视点统一了。


正是15000次不断反复的两周记忆带给长门过多的负荷,使她出现了bug,并成为后续“消失”剧情的一个伏笔。作品首先通过长门视点让观众与她的负荷产生共鸣——通过观看反复重演的剧情这个“地狱”,体会长门不断累积的记忆的重压。而这种强烈的负荷和重压,也是凉宫春日“不满足”的“忧郁”情感作用于这个世界的结果。可以说,这里用“反复”描写“忧郁”的表现手法,与用属性人物代入观众情感的逻辑是相似的。


很明显,凉宫春日不满的忧郁感其实就源自于她对于外星人、未来人、超能力者等“非日常”的追求,和这个“看上去什么也没发生”的暑假的“日常”的对立里。对观众来说,这组对立可以置换成动画中的“非日常”和现实的“日常”的对立。


于是,因“反复上演”导致动画后续的“非日常”没法继续观看而被迫留在“日常”的观众的情绪,就这样和凉宫春日的忧郁产生共鸣,进一步缩短了观众与作品世界的距离,最终以争议的方式显现了出来。也就是说,《无尽的八月》的争议性,反而恰恰说明了这段剧情的成功。


这里的“日常”和“非日常”的对立也是对日本动画环境的一种象征。一方面,《名侦探柯南》《机器猫》《樱桃小丸子》等长寿作品中人物年龄不会随播映增长,都仿佛“无尽的八月”中有微妙变化的日常反复上演一般,每集都是从同一个设定开始给观众讲述相似的故事,鲜有接续或成长。


另一方面,《新世纪福音战士》《宇宙战舰大和号》《龙珠》等描写了外星人、未来人、超能力者的作品则让观众埋没在了一个日常完全背景化了的非日常之中。于是,描写凉宫春日的忧郁背后的“日常”和“非日常”的对立,也是在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日本动画如何才能在日常和非日常中找到平衡,用非日常赋能日常,最终走出日常的循环,实现成长。


凉宫春日的消失


对于这种动画中“日常”和“非日常”的平衡,《凉宫春日的忧郁》通过故事的高潮——剧场版《凉宫春日的消失》的剧情给出了她的答案。


《凉宫春日的消失》封面。图片:《凉宫春日的消失》DVD


故事随着阿虚等人终结了凉宫春日的不满感,终于脱离了八月的循环。然而无尽八月的记忆给长门的负荷却带来了bug,最终使她对作品世界造成了改动——SOS团成员全部变成了普通人,凉宫春日也失去了对于世界的改造能力,只有阿虚留有变动前的记忆——不普通的“凉宫春日”就这样“消失”了。


对于通过阿虚视角观看作品的观众,这就好比从动画的“非日常”世界回到了日常的生活,可日常中只有自己保留了对动画的记忆。观众会如何行动?自然是再次回到动画的世界,而这也是阿虚的选择。最终,阿虚通过未来的朝比奈实玖瑠的帮助修正了bug,回到了原来的世界。


此时,描写了“世界观改创”的《凉宫春日的忧郁》作为究极的“世界系”的故事的面貌就展现了出来。“世界系”作为《新世纪福音战士》问世后日本动画界大量涌现的一种故事类型,描绘了个人之间的小关系性问题(日常)与世界的危机或灭亡等抽象的大问题(非日常)之间的直接联系。刻画了世界大战的《最终兵器彼女》和无尽星际空间的《星之声》都是属于这一类故事。


与这些单纯描写世界灭亡或危机的这些作品不同,《消失》并没有直接描写这些世界的“危机”,而是通过往日常导入“可以改变世界”的“非日常”因素(凉宫春日、长门有希)实现了对世界的改变。这里的“危机”并不是此类作品中刻画的与日常对立的非日常状况,而是在日常和非日常重合的状态下做出选择,进行改变。


可以说,在《凉宫春日的消失》之后,世界系动画这一类型中,通过连接“日常”和“非日常”的某种手段改变世界的类似故事渐渐多了起来。这类故事往往通过“时间旅行”、“宗教或精神世界”、“虚拟现实”等手段进行世界变更,达到主人公世界里“日常”和“非日常”的统一。近年来影响力较大的《魔法少女小圆》、《你的名字。》《天气之子》《怪物之子》《命运石之门》《HELLO WORLD》等都属于这类作品。而动画界“非日常”和“日常”的乖离状况,也在这些描写了“日常”和“非日常”对立统一的作品的涌现中得到了平衡。


这一类型的最新作《HELLO WORLD》。图片:《HELLO WORLD》


在最新刊《凉宫春日的直观》预售的2020年11月,押井守84年导演的经典动画电影《福星小子Beautiful Dreamers》也将以真人电影的形式再度回归荧幕。同样通过不断反复的剧情来描写“日常”和“非日常”之中选择,这部作品与《凉宫春日》的同期回归恐怕不是一个巧合。而《无尽的八月》与《凉宫春日的消失》所继承和创造的这一意象也必将在后续作品中得到继续发展。


押井守原案的《福星小子Beautiful Dreamers》真人版即将上映。图片:作品官网。


凉宫春日的直观


后设性的人物视点代入技法、利用真人影像的转描带来的临场感、对“日常”和“非日常”关系的探讨和抉择……《凉宫春日》这个名字也许会随着后续作品的涌现而逐渐被遗忘,然而这个丫头给业界埋下的“绝不普通”的基因,将难以磨灭地推动日本动画继续发展。而《凉宫春日的直观》是否会继承动画的冲击性,给这个时代带来变化,我们也不得而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次元土豆(ID:ciyuanpotato),作者:MacroKuo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