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 19:37

妈妈辈的梦中情人都长啥样?

#“文娱”游戏

之前假靳东那期内容里,我提到靳东老师能成为中老年妇女的偶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长得「板正」,长得「浓眉大眼」,特别符合妈妈辈的审美。





女性对帅哥的爱,从古至今都是相似的,古有看杀卫玠掷果盈车,今有亦凡徐坤一博馆长……额,好像混进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总之,我们的妈妈辈对男偶像的爱,其实一点都不输给我们这代人。而且不同于韩式爱豆清瘦美男当道的现在,我们的妈妈辈对偶像的审美,那叫一个包容,那叫一个多元。


所以这期内容,我们聊个轻松点的话题,谈谈妈妈辈的偶像审美。



01


1978年是改革开放的第一年。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恢复了大规模的电影进口,当年从朝鲜、日本、罗马尼亚和墨西哥进口了共20部电影,其中就有日本电影《追捕》。





《追捕》中饰演男主角的演员高仓健,有着刀削的脸庞、坚毅的眼神、冷峻的表情、敏捷的身手。最重要的,他有整整一米八的身高,是典型的七尺男儿形象。


就是这样一位日本男演员,成为了当时中国男人的全民情敌,初代「万千少女的梦」,妈妈辈偶像的标杆。


我去查阅了一些资料,才理解了高仓健在当时有多火。


影片中高仓健有一个穿风衣的造型,于是国内市场上,高仓健式的风衣被抢购一空。传说当时一家服装厂根据他的造型,生产了10万件卡其色单排扣风衣,直接被抢到脱销。年轻人们学着高仓健的样子,即使不刮风也要把衣领竖起来。





高仓健对女性的杀伤力尤其强大。光是电影院门口《追捕》海报上高仓健的脸,就让那个年代的少女们魂不守舍。她们结伴逃课去排队买票,看得眼泪汪汪,三刷四刷五刷都不新鲜。


2014年,高仓健去世消息公开,作家薛好大发了条微博:告诉我妈高仓健去世了,她刚才炒菜放了三次盐。





高仓健甚至凭一己之力,改变了中国演艺圈的审美。一代中国男星都因他黯淡无光。


对此,唐国强老师应该深有体会。


早年的唐国强皮肤白皙,长相俊朗,演绎了不少温柔阳光的角色。加上他本人爱吃奶油,陈冲戏称「你看这皮肤,比我都嫩,就是吃奶油吃的。」


于是,奶油小生一词横空出世。





在80年代初,文艺圈掀起了一场关于奶油小生和硬汉的论战。


起初两者势均力敌,1985年,《大众电影》刊载了一篇评论文章分析,「奋进的八十年代,更崇尚具有现代感的阳刚之美,更瞩目于推助时代之潮的硬汉子。生活中粉团儿也似的奶油小生,理所当然地不被时代垂青。」


这篇文章,将奶油小生打到了时代的对立面,如果一个男演员被说成奶油小生,几乎就宣判了这个人在演艺之路上的死刑。


正是因为被高仓健从审美上击败,唐国强才从《高山下的花环》开始谋求转型,有了后来阵前骂死王朗的赫赫战功,以及帝王专业户,蓝翔代言人的至高地位。





而另一位被打成奶油小生代表的蔡国庆老师也饱受困扰。


在著名杂志《海上文坛》1997年的一次调查中,蔡老师位列「不受欢迎的十大明星」第一名,原因就是「太过奶油」。


直到几年前,蔡老师都表示自己对这个词心有余悸。






02


高仓健能够席卷半个中国,肯定有其个人魅力,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此前国人熟悉的男主角,不是唇红齿白的英俊小生,就是样板戏里的革命英雄。不是不好,只是类型过于单一。





而高仓健饰演的杜丘,兼具英雄的阳刚之气和浓眉大眼的可看性,外加反体制反邪恶资本的叛逆形象,又多了一层那时国内文艺作品少有的「酷」,可以说是当时前所未有的新类型。


而《追捕》中展现的当时日本现代化的消费社会,对刚走出一个时代的国人,更是堪称观念上的降维打击。





可以说这个日本男人,将妈妈辈梦中情人的三大标准全部囊括了。


这三大标准按重要性降序排列就是:


1、顶天立地,有男人味

2、社会地位,经济能力

3、浓眉大眼,英俊板正


用现在的审美来说,就是长得好看,可靠正直的社会精英。


你拿这三个标准去套后来的妈妈辈偶像,几乎一套一个准,最少也得满足其中两项,而且还是特别突出的那种。


例如前段时间靠着《牧马人》的剪辑,又火了一把的朱时茂老师。





其实《牧马人》这部电影,如今看来不显山不露水,其实当年上映时观影人次超过1.3亿,论票房和艺术成就,都绝对有资格载入中国影史。


而现在来看,朱时茂在影片里饰演的角色许灵均,星眉剑目,正派英俊自然不用说了。


在社会地位上,虽然家贫,却是知识分子的形象,还有一个在海外家大业大的父亲。加上坚定不移站在祖国和劳动人民的立场上,使得这个角色更加有男人味。


满足了这三大标准的朱时茂老师,一时间受到80年代少女们的追捧,也就不奇怪了。也别问什么「老许你要老婆不要?」,长这么帅,社会都不允许他单身好嘛。







这种国字脸、剑眉大眼、高鼻梁的熟男大叔,在那个年代的女性心目中完全不可抗拒。往后无论时代怎样变换,当年的少女,如今的妈妈们都还是喜欢这款。



03


在我为这期内容收集资料的时候,我还有了两个发现。


其一,就是除了高仓健和朱时茂等早期鼻祖级男神是靠电影走红,后来的男神,都以电视明星居多。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句中年男神们的路径依赖了。


某种程度上,当我们在谈论明星偶像的变迁史,也就是在谈论传媒的发展史。


在70年代末,那个电视尚未普及,一整条胡同可能只有一户人家有电视的时代,电影演员的影响力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不管是《追捕》,或是《牧马人》,或是后来的《少林寺》,都是观影人次过亿的影片。





但到了80年代中期,情况开始不同了,三大件(电视、洗衣机、电冰箱)开始进入普通家庭,随之而来的是电影的衰落和电视剧的普及。





1983年,《霍元甲》成为了第一部引进内地的港剧。





而1985年,《上海滩》的万人空巷,真正标志着电视剧时代的来临。在剧中饰演许文强的周润发,一身西装,一条围巾,一张英俊清朗的国字脸,潇洒风流,让一代中国女性知道了什么叫「白马王子」。





从发哥开始,中年男神进入了电视时代。


往后20多年,又有了英俊儒雅濮存昕,文艺睿智王志文,霸气幽默陈道明,精英暖男吴秀波,以及迷倒万千阿姨的男神靳东。





这些男神长期出没在家庭剧、宫廷剧、抗战剧、职场剧、警匪剧之中疯狂地在老妈们面前刷脸熟。


基于电视这个霸权级渠道,甚至出现了另一批异色男神,例如宋丹丹老师的心中偶像赵忠祥,中老年妇女的偶像撒贝宁等等。





这背后,是因为收视主导权长期掌握在60后、70后女性手中。


而另一个发现,则是当年妈妈辈的偶像里,你很少能看到歌星的身影。


这也和传媒的发展有关。


一方面的原因,是直到80年代初,流行歌曲都不具备大众意义上的合法性。


2017年,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中有一个场景:70年代末,年轻的文工团员们深夜聚在一起,偷听邓丽君的《浓情万缕》,一边感叹:歌居然还能这么唱!





在80年代初,邓丽君的歌是属于「靡靡之音」几乎等同于「黄色歌曲」,想听的人只能在「敌台」或翻录磁带才能听到。


而1982年出版的神书《如何鉴定黄色歌曲》,几乎就是为邓丽君量身定做的:


「糖衣裹着的毒药,就是让人们在甜蜜的愉快中吸收它的毒性;此类庸俗歌曲对我国某些青年男女,实是色情引诱之声,精神麻痹之剂。」





但就是在那个含蓄的年代,邓丽君、罗大佑等一批流行歌手的音乐被口耳相传,以翻录带的形式秘密传播。可以说,这才是真正的underground音乐。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内地的唱片工业诞生太晚了。


在90年代之前,内地只存在两种歌手。一种是体制内的文工团歌手,主要活跃在各类晚会和文艺演出中,另一类是走穴歌手,主要活跃在歌舞厅。





能发片出歌的歌手少之又少。无论靠文艺演出还是歌舞厅,都很难诞生出足够的偶像歌手。


直到90年代初,广东才有了早期的唱片工业,发掘出了一批毛宁这样具备偶像气质的歌手。差不多同一时间,四大天王以歌手身份,席卷内地。





但此时,妈妈辈疯狂追星的年代已经快要过去,80后即将登上历史舞台了。


于是,妈妈辈的偶像列表里,唯独缺少一批偶像歌手。


我上面说了这么多,有没有跳出这些规律的男偶像呢?


也有,那个人名叫Kris。只不过这个Kris不姓吴,他的中文名叫费翔。


1987年,来自台湾地区的中美混血歌手费翔在回大陆探亲时主动联系了电视台,作为台湾歌手代表登上了当年的春晚表演,演唱了《故乡的云》、《冬天里的一把火》。





1987年,流行歌曲已经得到了官方层面的默许,但费翔还是刷新了国内观众的认知:原来流行歌还可以边唱边跳,还可以跳这么性感的舞蹈。


因为唱跳的形式过于前卫,整首歌下来,央视只敢给少部分全身镜头,绝大多数镜头,观众只能想象费翔是如何扭动腰肢热情起舞的。





费翔鲜红的西装,帅气的混血面庞,1米9的大长腿和大胆的舞蹈动作,像「熊熊火焰」温暖了无数少女的心窝,被视为「白马王子」和「梦中情人」。


80年代,费翔在内地出了五张专辑,张张卖爆,1989年在12座城市连开60场演唱会,场场爆满。


不瞒大家,当年费翔的迷妹,其中有一个就是我妈。我家里至今还留着一个铁皮柜,里面放着我妈妈年轻时收藏的一张张费翔的磁带。


费翔能够突破80年代男性偶像的套路,虽然少不了春晚的影响力,但最核心的一点,是他对歌手这一概念的颠覆。


过去,无论是唱《乡恋》的李谷一,还是唱《我的中国心》的张明敏,或是唱《军港之夜》的苏小明,本质上都是靠声音吃饭的「歌手」而非贩卖性魅力的「偶像」。





只有费翔是内地第一个被公开赋予了性魅力的歌手。


费翔老师恐怕不会想到,如今的内娱偶像,主业变成了贩卖性魅力,出歌成了圈钱自嗨的副业。而自己成了他们的前辈,属实运气不好。



04


最后,我想谈谈是什么造就了妈妈辈的男神审美。


其实从建国后,人们一直不缺偶像。


但早年的偶像,往往是由官方指定的先进工作者,或是文艺作品中的革命英雄。这类偶像的存在,是为了引导社会风气,供人们学习的。





我前段时间读的一篇论文中,将这类偶像定义为「生产型偶像」。


生产型偶像无法承载人们的性幻想,或满足人们的消费审美需求。


一个很有趣的案例,还是电影《芳华》中,黄轩饰演的模范标兵「活雷锋」刘峰向心心念念的女兵表白,反手就被告发「耍流氓」。当战友劝说女兵「谁都有追求你的权利」,女兵还颇为委屈地说:「就他不行,谁叫他是活雷锋。」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到生产型偶像与「性」的割裂,在传统观念里根深蒂固。


而在改革开放后,长期被压抑的审美需求得到解放,加上文艺市场的复苏,演艺明星逐渐成为偶像市场上的主力。





这类偶像,就被称为「消费型偶像」。


为什么妈妈辈的男神们,多半穿着西装,充满着社会精英老干部的气息,正是因为在那个年代,男神们还不是纯粹的消费符号,还没有完全和生产型偶像割裂。





他们是「梦中情人」,是承载着女性择偶观念和人生目标的男性形象。所以在颜值之外,社会地位,生产能力和男子气概也必不可少。


从1978年至今,年轻女性眼里男性偶像的审美,就是从生产型偶像到消费型偶像的变迁史。从一开始高仓健式的硬汉,到周润发式的忧郁青年,再到后来的四大天王、台湾偶像,韩式偶像。


这些偶像身上,与生产相关的元素被一步步剥离,与消费相关的属性被逐步添加,最终形成了现在年轻人的审美。





而这番变迁背后,也有着中国传统思维里,对面若冠玉,唇若涂脂,文质彬彬,玉树临风男性的偏好。如今年轻人更爱那些看起来身形瘦削,身材修长的男星,也可以说是审美上的一次回归。





以劳动为美,以生产力为美,以肉体强壮为美,以成熟为美,这样的审美在这个国家占据主流的时间实在太短。


从历史的大趋势上看,说不定妈妈们才是审美更叛逆的一代。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
赞赏文章的用户1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