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自主择校的孩子,走出了一条不由家长掌控的路
2020-12-04 15:21

那些自主择校的孩子,走出了一条不由家长掌控的路

为了孩子能有稳定和体面的未来,父母常常会为其规划一条既定的升学道路。“择校热”也因此成为教育圈的常客。但家长出于成人思维作出的所谓“最优解”真的适合孩子么?在接触各式各样的学生后,外滩君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跳脱父母的框架,按照自身喜好与兴趣为基准去学习,而这些“自我”也正成为他们开拓未来源源不断的动力。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作者:周滢滢,编辑:Travis,头图来源:《小别离》


眼下,“择校”已经成了一个教育圈热词。


无论是哪个学龄段,中国家长替孩子选学校的情况十分普遍,多少父母日夜为“择校”而苦恼。


学校排名、升学率等看得见摸得着的量化指标,成了家长的首选因素。有条件的家庭,甚至会千方百计“设计”出一条自认为最稳妥的道路。


可是,家长自认为好的选择,就一定适合孩子吗?今天的孩子,真的愿意乖乖待在家长规划设计好的那条路上吗?


接触了各色各样的学生、聆听了他们的故事后,外滩君发现:当下很多孩子,正出现越来越多的“偏航”,纷纷去寻找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航道。


他们偏离的,可能是所谓的学校排名和名校光环,是父母安排规划的成长路径,也可能是社会所期待的安全感。


下文中,外滩君为大家讲述几个学生的“自主择校”故事。他们的航道各不相同,却都在十几岁的年纪,从内心出发,不安于既定现状,为自己选择一所真正适合的学校、或是走出一条超出家长想象的发展道路。


他们相信,只有自己,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当然,没有人天生就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就像服装设计大师山本耀司所说,什么是“自我”?它并非凭空而降,你只有撞上一些别的什么东西,反弹回来,才会形成“自我”。


隐藏在“自主择校”背后,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正是这份来之不易、极其珍贵的“自我认知”和“独立思考”。


排名高的学校,一定适合我吗?


Grace,是一名高三学生,刚刚提交了自己的大学申请。本可以冲刺藤校的她,却选择了一所国人少有听说的美国女子文理学院。


在爬藤竞赛如此火热的今天,为什么要退步做这样的选择?Grace说,“选择学校时,我不会只考虑排名,还要考虑它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学业氛围。我知道,小而美的文理学院更适合自己。”


Grace


今天的Grace,淡定自若,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经历过一段煎熬的求学时光,她已经不再被所谓的“名校光环”束缚。


12岁起,Grace就一个人远赴美国,开始自己的留学生活。父母的想法是:既然早晚要出国留学,何不早点开始适应。听闻美国学校的学习环境很轻松,没有那么多作业和压力,Grace对留学生活充了期待。


探校一圈下来,Grace面试的几所学校,全部通过。该选哪一所?在家庭投票后,她来到了一所排名相对较高的学校,这也是一所光环围绕、名流子女扎堆的著名私校。


可是,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要面对的最大难关,居然是“社交压力”。


高中历史课上的Grace(右二)


因为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Grace无法真正融入美国学生的圈子;她的舍友来自世界各国的权贵家庭,她和这些“富二代”舍友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共同语言,甚至还一度遭到排挤。


在异国他乡,Grace品尝了倍感孤独的三年青春:


几乎每天都是一个人吃饭;


大多数课余时间都是在琴房里度过;


她甚至买来手撕日历,每天计算着还有多少天放长假、可以毕业。


庆幸的是,留学期间,她一直和父母保持着亲密的沟通,有为数不多的几位校内外朋友,互相安慰,陪着她走过了这段煎熬的日子。


可身边有一些同学,却没有这么幸运,他们在极度压抑的氛围中,甚至患上抑郁,只能终止学业回国。


疫情期间Grace在家上网课,学校对国际学生进行了线上分批次教学


经过这番遭遇,在申请高中时,Grace有了自己的坚持。


这一次,她相信自己面试和访校时的直觉,选择了一所氛围更热情、人际关系更友好的学校,尽管父母对它的排名不甚满意。


在这所学校,初中阶段的阴霾,渐渐消散,她不仅交到了很好的朋友,甚至和当初面试自己的招生官,也保持着很好的关系。


Grace的“自我”也逐渐生长出来。


如今,什么样的学校更适合自己,以及未来自己想要什么,她已经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知。


所谓的名校、排名高的学校,就一定是最优选择吗?相比父母,亲历其中的孩子,才知道什么更适合自己。


Grace的故事,也对我们有所启示:


在一所学校所能展现出来的排名、升学率之外,还有很多不确定的、模糊的因素,比如人际交往氛围、教师是否友善、同伴竞争压力等等,对孩子来说,这些才是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浸泡其中的真实体验。


或许这世上没有最完美的“择校”,但是无论什么时候,保持和孩子之间的信任感和亲密沟通,来自于家庭的鼓励和爱的氛围,至少能够帮助孩子克服成长路上所意想不到的艰险。


转换“航道”,让我从堕落的深渊里走出


还有一些孩子,转换“航道”,为自己重新选择学校,是为了能走出堕落的深渊。


16岁的Bubble决定,从一所培养设计师的国际学校里转学,去追寻在旁人眼里“如梦幻泡影”的音乐梦想。


一直以来,Bubble学业一般,父母常年出差,导致她也不擅长与人交流,生活得像个“小透明”。


父母为她选择了一所专门培养设计师的国际学校,据说毕业可以直升世界排名前百强的马来西亚大学,回国就业也很轻松,保证她有一条稳定的出路。


可自始自终,父母都没有问过Bubble,她究竟对什么感兴趣?16岁的她,还没有来得及思考自己的未来,就这样懵懵懂懂地被推着走上了一条陌生的道路。


Bubble


在这所氛围宽松,几乎没有任何学业压力的学校,Bubble度过了一段浑浑噩噩的日子,差点从此堕落:


她迷上了通宵打游戏,经常翘课,和班主任争吵;


正值爱美的青春期,她对化妆的热情,远超美术和设计;


与家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如火药般一触即发… …


她像一只愤怒的、不服管的“小狮子”,16岁的青春期充满戾气。


她想要结束这样的日子,却找不到重启起航的动力。


直到有一次,朋友帮她偷偷报名了一场才艺大赛,站在台上全身心投入唱歌的那一霎那,就像一束光照进了她的世界,她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自信。那次表演结束,她居然拿了第一名。


一直以来,不擅长表达自我,大多数时候都在倾听他人的Bubble,好像找到了自我表达的方式。私下里喜欢唱歌的自己,从没有认真思考过,音乐对于自己的意义。


为什么不去拥抱音乐呢?她决定转学,离开这个让自己堕落的地方,去追寻音乐梦想。


Bubble在弹奏吉他


对Bubble来说,16岁在音乐道路上起步,似乎太晚了?没有。


为了能申请上自己的梦校伯克利音乐学院,她去面试、申请了一所管理更严格、升学结果更好的国际学校。


她还在一家艺术培训机构报名,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系统的音乐培训。要学习的内容很多,为了能赶上进度,每天放学后,她都要进行长达4个小时的演唱训练,乐理学习和音乐制作,一直捣鼓到凌晨。


为了改掉自己拖延、不自律的坏习惯,《掌控习惯》这里书中提到技巧,比如切断Wi-Fi、关掉手机、阻隔诱惑的方法,都被她运用在了现实学习中。被梦想点燃后的小宇宙,爆发出了惊人能量。


终于,这个在大家眼中“后知后觉”的姑娘,在今年年初,迎来了伯克利音乐学院录取通知。


来自伯克利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


如今,Bubble的人生正翻开另一个篇章,她希望自己未来能够成为一名有着独特风格的音乐制作人。虽然前路并不平坦,但是她义无反顾。


Bubble的择校故事,颇有一股“学渣逆袭”的意味,每位家长都期待孩子身上能有这样的冲劲和勇气。


但不可忽略的是,这种化茧成蝶和自我觉醒,不是靠家长给指引的某条路,也不是出于社会期待和危机感,最重要的“内因”,一定是孩子自己找到了心之所向,从此混沌的人生才有了目标感。


比起家长铺设的所谓“稳妥”道路,孩子自己基于梦想、基于兴趣做出的选择,要靠谱地多。


Bubble在捣鼓自己的音乐作品


真正的安全感,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和Bubble的逆袭蜕变相比,还有一些孩子似乎从小就很有主见。清晰的目标感,是牵引他们一路成长的最好动力。


Katy是一名就读于某国际学校的高三学生。初中二年级,成绩在学校里名列前茅的她,突然提出要转学到国际学校。转学原因,却是出于一个“天真”的梦想。


Katy


从小,Katy就对国际新闻感兴趣,利比亚战争、叙利亚内战期间,流离失所的中东孩子让她同情万分,一度想在长大后去联合国工作,帮助难民。在一个孩子的想象和认知中,想要去联合国工作,就必须去国际学校学习,走留学这条路。


于是,15岁的Katy离开家乡,一个人来到深圳求学。没想到,在学校开设的编程兴趣课上,她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被极大地激发,一下子沉浸到在光怪陆离的代码世界里。


从黑客马拉松,到WWDC苹果开发者挑战赛,Katy靠着自学各种代码语言,在多项国际性编程比赛上崭露头角。今年6月,她从全球数百位获奖中脱颖而出,还作为学生代表,和苹果公司CEO库克进行了远程视频。


她的兴趣,不仅仅在编程,而是通过编程,去推动一些更有意义的改变。未来,她希望在中国创办出像“Girls Who Code”那样的国际非营利组织,普及编程教育,让更多女生进入编程的世界,推广科技领域的性别平权。


儿时想要改变世界的社会责任感,在编程领域里有了另一种延续。


在高中求学期间,Katy开始创办公益编程组织Coding Girls,专门招募零基础的女孩参加编程夏令营。


她还发起了一个面向新疆学校的Hello World编程支教项目,今年因为疫情原因转为线上,很多名校计算机系大学生都被吸引来做志愿者。


最忙的一段时间,她几乎每天都是凌晨2点睡,早上6点醒。甚至在IB期末考试那天的凌晨,她还和全球编程爱好者参加了一场“跨国会议”。


说起这一切,Katy的言语中满是兴奋,“如果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你完全不会感到累。”


从一名体制内的尖子生,意外地走进国际学校,又不小心“偏航”到了少有女生涉入的编程领域,Katy的每一步都是自己做的决定,也远在父母的意料之外。


今年高三的Katy,刚刚提交了大学申请,无论结果如何,她都对自己的现状感到充实、满意。她很庆幸自己已经知道未来想要干什么,往什么方向走。


Katy(左一)和Coding Girls夏令营成员


斯坦福大学教授威廉·戴蒙,在对青少年发展和品格教育的研究中发现:那些有清晰目标感的孩子,不仅在未来的人生中更容易获得成功,也更能体会到人生的幸福。


对于Katy这样的“别人家孩子”,外滩君也曾疑惑,为什么她能在小小年纪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还将它上升到一种人生志向?


一番畅聊后才知道,她之所以在小小年纪,就有一种高于同龄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改变现状的勇气,这一切其实来源于父母的熏陶。


母亲在她从小就有意识地让她接触国际新闻、了解社会时事,让她的视野不只停留在书本和考试;常年在新疆负责慈善工作的父亲,也让Katy从小对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缺乏,印象深刻。


尽管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并未直接插手为Katy“择校”,一切都是她自己做主,但是家庭生活的耳濡目染,却是比“择校”更有意义的人生指引。


正如威廉·戴蒙教授在《目标感》一书里提出建议,父母完全可以和孩子谈谈自己的工作有什么意义——可能因为帮助了别人,可能因为对社会有所贡献,可能因为工作是展示自我和个人成长的方式等等。


积极心理学证实,孩子们听到父母向自己解释工作的重要性,不仅会受到鼓舞和激励,也会受到教益:原来父母真的会因对这个世界做出贡献而感到骄傲。


“偏航”的勇气,来自独立思考


Katy的故事,也让外滩君联想到了探月学院创始人王熙乔(Jason)的故事。


从四川绵阳一所寄宿中学,到北大附中国际部,Jason的择校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95后男孩,还在高三那年拒绝了南加州大学的offer,不去世界名校念书,反倒选择创业,立志要改革中国教育生态。


从小学到初中,Jason一直在一所寄宿学校读书。初三那年,他偶然听同学说计划要去国外读高中,他突然被点醒:原来读书还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路径。


Jason(左)曾在《生命·成长》纪录片中分享自己的经历


他开始用手机搜索自己感兴趣的教育形式,这时候,一直在搞创新教育的北大附中校长王铮,深深吸引了他。


于是,15岁的Jason一个人跑到北大附中学校,找王铮校长。颇有毛遂自荐勇气的Jason,和王校长对谈了一个多小时,还真的被北大附中国际部录取了。


在人大附中国际部,Jason尽可能利用学校以及他所能接触到的各种外部资源,充实自己。


高中三年里,他遇到了启发自己独立思考的老师,一步步逼问和探寻“未来,我到底能做什么”。与此同时,他还在学校创办了一个名为“登月舱”的小型教育项目,带着同学们一起独立思考,探讨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



高中毕业时,Jason不负重望,拿到了南加州大学的offer。但是,他却做出了令人吃惊的决定:放弃读世界名校,专心捣鼓自己的创新教育项目。


2017年,他的“登月舱”孵化项目演变成了一所全日制创新高中,年仅21岁的男孩Jason也成为最年轻的创新教育先锋实践者。


被他“偏航”的勇气所震惊,外滩君曾经采访过他,“为什么要放弃南加大天体物理学的机会,而去创办这样一所未来学校?失败了怎么办,不后悔吗?”


年纪轻轻的Jason,对自己的选择,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去南加大学习天体物理,成为一名天文学家,这的确很令人向往。但是经过深层自我认知,我发现自己内心更喜欢影响别人。在创新教育方面作出身体力行的改变和推动,这更让我感到有价值和成就感。”


Jason(右二)在美国探访创新教育


Jason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探索寻找自己最好的生命状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付出努力和行动,而不是盯着统一标准。


遗憾的是,我们身边无数迷茫的年轻人,正在被社会焦虑、利己主义氛围、或是家长的期待推着向前,来不及探寻和思考自己真正适合什么、热爱什么。


原耶鲁大学终身教授、“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经济学家”陈志武,在十三邀节目中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果回到二十几岁,我会更加去追求自己的兴趣。不管别人喜欢什么,偏好什么,那是他们的事。”


这位每天研究市场逻辑、金融规律的经济学家认为,追逐自己的兴趣,反而更符合市场规律。在极具变化的时代,真正安全感,一定来自于兴趣和激情。


陈志武在《十三邀》节目中谈年轻人如何安生立命


我们也看到,随着学校类型和发展路径的多元化,敢于追求自己航向的孩子,正越来越多。


就像今天文章中的几个主人公,他们无论是放弃名校、转学、甚至拒绝大学offer的一系列自主选择背后,正来自于一份可贵的自我认知和独立思考。


相比“择校”,对每个孩子来说,明白自己的喜好、兴趣、人生方向,或许才是更重要的事儿。


对“自我”的探寻,也永远都不会嫌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作者:周滢滢,编辑:Travis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