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让巨头“趋之若鹜”的订阅经济,本质是什么?| 荐读
2020-12-11 17:01

让巨头“趋之若鹜”的订阅经济,本质是什么?| 荐读

文章所属专栏 全球科技纵览·趋势必读

我们已经步入到 2020 的最后一个月,本期继续推出 2020 年度阅读推荐第二波。



上周第一期的年度推荐里,首先关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三本图书,本周围绕互联网商业模式与历史两大关键词,推荐七本图书:


  • Subscribed: Why the Subscription Model Will Be Your Company's Future -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 Lurking: How a Person Became a User

  • The Great Firewall of China: How to Build and Control an Alternative Version of the Internet

  • IF Then: How Simulmatics Corporation Invented the Future

  • The Last Kings of Shanghai: The Rival Jewish Dynasties That Helped Create Modern China

  • The Great Influenza: The Story of the Deadliest Pandemic in History

  • Analogia: The Emergence of Technology Beyond Programmable Control


“More Reading,Less Junk”,欢迎开始本周关于互联网商业模式与历史的深度阅读之旅。

 

互联网时代的“创新”:订阅、用户


从软件、内容甚至零售百货与打车服务,“订阅”正在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常见的商业模式。在这本 Subscribed亚马逊 Kindle 商店苹果图书商店)里,作者从两大方面探讨了“订阅”商业模式的现象与本质。



这本书的叙述逻辑是从产业现实出发,首先展现正在发生什么,然后用 6 个章节详细分析了企业如何应对“订阅”模式带来的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变化。这一部分也是全书的核心内容,如果你对“订阅”商业模式已经有一定了解,可以直接翻看本书后面的 6 个章节即可。(注:关于订阅经济,虎嗅Pro还有《解码订阅经济》专栏,可结合来看。


“用户(User)”或许是互联网时代制造的无数词汇里最重要的一个,这个词定义了互联网使用者与产品之间的特定关系,这也是今年出版的 Lurking(亚马逊 Kindle 商店苹果图书商店)所思考的议题。



“Lurking” 在互联网语境里就是“潜水”,如果参考 2/8 定律,“潜水”也是绝大多数互联网网民使用互联网的方式。在本书里,作者没有站在为了批评而批评的视角,而是花了非常多的篇幅去回顾诸如搜索、社交、分享等一系列在线行为的演变历史,读完这一系列关于互联网使用者的历史之后,或许你可以理解所谓 “User” 与 “Person” 的区别

 

数字、模拟以及大数据预测的鼻祖


科技历史学家 George Dyson 一贯以来钟爱宏大的历史背景与琐碎的历史细节,他前几年的《图灵的大教堂》几乎就是一段近现代数学编年史。而在今年的这本 Analogia(亚马逊 Kindle 商店苹果图书商店)里,George Dyson 从一个非常小的视角切入,1716 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向时年 44 岁的俄国沙皇彼得大帝提出三项伟大计划:了解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建立俄罗斯科学院、投资“计算机”用于将现实概念映射为数学公式。



如果你觉得这是本书的主题,那么一定会在俄国人获取白令海峡与阿拉斯加的历史、关于树屋和皮划艇设计的细节描述中迷失;在我看来,这本书的核心主题是探讨人类与自然、机器之间的关系。作者在前言部分针对人类、自然、机器之间的不同关系,划分出四个阶段,然后将“模拟”与“数字”的思考散落在全书的各个章节,你会在啰嗦冗长的细节里惊叹于作者的深邃思考。


Analogia 相比,IF Then亚马逊 Kindle 商店苹果图书商店)真是一本非常“传统”的历史图书,没有反复跳转、闪回的时间与冗长的细节,作者把焦点对准了一家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的公司 Simulmatics,通过挖掘这家公司当初的“疯狂”之举,勾勒出现代计算机早期时代,一些聪明的科学家们如何利用计算机理解人类社会



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有一种时空的错乱感,Simulmatics 公司的很多想法、做法与当下中美主要互联网公司并无本质区别;但这可是发生在上世纪 60 年代的故事,晶体管刚刚发明不久,支撑现代计算机快速发展的摩尔定律还未出现,更不要提人工智能算法突破与互联网带来的海量数据。但就是在现在看来无比简陋的情况下,居然也可以发生利用计算机分析数据与预测大选,这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上海、防火长城与现代中国


以“上海+犹太人”为关键词的搜索,往往只能看到二战期间上海如何成为犹太人的避难所。这当然是事实,不过,如果进一步挖掘上海与犹太人的关系,那么今年这本 The Last Kings of Shanghai亚马逊 Kindle 商店苹果图书商店)就试图给出一些新的思考角度。



这本书以全世界最富有的犹太人家族 Sassoon family 如何在上海构建财富帝国为视角,从另一个维度讲述了一段中国近代史。自 1840 年上海开埠,这些自印度而来的犹太人,为上海带来的商业与文化的繁荣,也为这座城市 100 年历史变迁做了最好注脚。


值得一提的是,与 Sassoon family 在上海一起打拼的还有嘉道理家族,现在上海知名的育才中学的前身正是嘉道理家族在上海所建的中学。


如果说上海犹太人的故事是一段混杂屈辱与现代化探索的历史片段,那么在 21 世纪的中国,防火长城的存在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产物。这本 The Great Firewall of China亚马逊 Kindle 商店苹果图书商店)相对全面展现了防火长城的功能以及“功绩”。



关于防火长城的讨论,就目前的历史阶段而言,已经很难直接用“对”与“错”去做价值判断。但正如本书副标题所言, “How to Build and Control an Alternative Version of the Internet” ,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也正在加快这个进程,围绕数据主权的口号与行动,都在改变着互联网的定义与模样,这可能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上一场大流行病的教训


如果说加缪的《鼠疫》是在以文学化的方式展示一场瘟疫对于人类内心世界的冲击,那么这本出版于 16 年前的 The Great Influenza亚马逊 Kindle 商店苹果图书商店)则是通过历史白描的手法还原出 1918 年那场大流行病的惨烈现实。



当我在 2 月底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全球的疫情已经进入不可控制的阶段。很多时候,我已经无法分清楚当下新闻与图书章节之间的区别,就像黑格尔那句被不断滥用的名言一样,从政府到公众,并没有从历史中学到什么。1918 年这场疫情中的信息误导、政治高于生命、无视科学等情节在过去一年屡次上演,而随着疫苗开始在全球接种,这场疫情终将结束,但人类将如何应对下一场疫情呢?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