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库克、扎克伯格,硅谷偏执狂的生存法则 | 荐读
2020-12-18 17:37

库克、扎克伯格,硅谷偏执狂的生存法则 | 荐读

文章所属专栏 全球科技纵览·趋势必读


过去两周,我先后推荐了三本人工智能的图书、两本互联网商业模式相关图书以及五本历史读物,如果你还没有来得及查看,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查看这两期内容:



本期,我将通过人物与公司视角推荐五本图书:


  • Tim Cook: The Genius Who Took Apple to the Next Level

  • Wenger: My Life and Lessons in Red and White

  • Facebook: The Inside Story

  • Always Day One: How the Tech Titans Plan to Stay on Top Forever

  • No Filter: The Inside Story of Instagram 


库克传:价值观驱动的乔布斯接班人


过去十年这个星球上最引人瞩目的公司高管莫过于苹果 CEO 蒂姆·库克。关于苹果公司的所有赞誉与批评,都会落在这位 CEO 身上。但外界对于这位乔布斯钦定”接班人”的了解,往往被各种琐碎的细节与碎片化的报道所笼罩。



这恰恰是这本 2019 年出版的 Tim Cook亚马逊 Kindle 商店苹果图书商店)所体现的价值。


这本书并不是库克本人或苹果官方授权的传记,书里也没有任何来自库克本人或苹果高管的直接访谈内容。作者根据已知的公开报道进行了整理与汇总,虽然没有什么独家内容,但至少符合事实。而内容框架上看,这本书还是遵循了传记图书的风格,作者梳理了一条相对完整的时间线,展现出库克的职业发展路线。


事实上,相对于库克在苹果公司所做的事情,这本书最值得阅读的部分还是库克早期的工作经历,这是库克工作风格、职业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也为其后库克塑造苹果公司价值观做了注解。特别是他对公司员工多样性以及环保不遗余力的追求,还在深刻影响着苹果公司。

 

温格回忆录:足球早期的快乐一去不复返


你很难想象一个足球教练的回忆录可以和一些科技类图书放在一起;但在我看来,温格这本 My Life and Lessons in Red & White亚马逊 Kindle 商店苹果图书商店)出现在这个榜单并不违和。


这本书的内核是在探讨足球这项运动如何从简单且快乐一步步变成复杂且机械。撇开所谓的”金元足球”,温格在过去三十年的执教历程,也是足球大踏步成为一项”科学化”运动的三十年。



我非常喜欢温格对于自己童年的描述,他出生在法国阿尔萨斯的一个小村庄,这里的居民淳朴简单,一如当时的足球。温格为农村队踢球,然后一步步进入职业队(斯特拉斯堡),并在随后成为一名”走南闯北”的教练。


不过必须要承认,这本书里的很大一部分描述都无法满足外界对于温格的好奇,比如他如何看待”金元足球”,他与其他知名教练(如穆里尼奥)或”叛逃”球员的关系等等,这些内容几乎没有或者仅仅使用了官方的表达。考虑到温格目前还在为国际足联工作,或许等他真正退休了,这位儒雅的”教授”,还会写一本真正的回忆录。

 

Facebook 的内幕故事


关于 Facebook 的话题总是有非常多的切入角度。在硅谷资深记者 Steven Levy 看来,挖掘其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个人思考演变,特别是他早期所做的一系列公司决策,或许是一个快捷方式。



这也构成了 Facebook:the inside story亚马逊 Kindle 商店苹果图书商店)的主体架构。Levy 以调查记者的身份,获得了大量独家资料,也能够采访到扎克伯格以及众多 FB 高管,试图还原出早期 Facebook 的诸多产品思考与决策,如何为 2016 年以后的一系列问题埋下伏笔。


贯穿这本书的一个细节是扎克伯格 2006 年的一个手写笔记本,这一年对扎克伯格以及 Facebook 来说异常重要,他们发布了 News Feed 和 Open Reg(开放注册),从产品设计到用户规模都有了一次巨大跳跃。扎克伯格在其笔记本里记录了自己对于这些产品的思考,此时的扎克伯格还在准备”作为平台的 Facebook 的模样”。

 

Day One:硅谷偏执狂的生存法则


“Day One”是一个源自亚马逊公司内部的说法,旨在强调无论公司如何强大,都要保持处于创业阶段(创业第一天)的心态和工作方式,亚马逊还将其位于西雅图的一栋办公楼命名为”Day One”。



而在这本 Always Day One: How the Tech Titans Plan to Stay on Top Forever亚马逊 Kindle 商店苹果图书商店)里,作者把视线放在了五家当下最具话题的公司身上,通过挖掘 Alphabet(Google)、亚马逊、Facebook、苹果以及微软的公司文化,意图将其归结为”Day One”理论。


当然,上述五家公司的做法并不完全一样,比如亚马逊鼓励内部创新,Google 则是强调内部协同,FB 关注内部反馈。而且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大篇幅展现五家公司的内部激励、增长方法之后,还引入了”黑镜”的部分场景,去进一步探讨公司创新与技术乌托邦之间的关系,结论相对乐观。

 

没有”滤镜”的 Instagram


前几年关于 Instagram 的报道往往会聚焦在该公司 2012 年被天价收购。一家创立不足两年、只有 13 名员工的公司的价格高达 10 亿美元,这是无论哪一个商学院都无法推演出的商业行为。但这笔交易就这样发生了,而且 Instagram 也很好整合到了 Facebook 的体系里,成为新的赚钱渠道。


正因为此,Bloomberg 记者 Sarah Frier 的这本名为 No Filter亚马逊 Kindle 商店苹果图书商店)的新书显得非常合时宜,她要去掉围绕在 Instagram 身上的”滤镜”,还原出一个关于创业、收购与不同理念冲突的真实故事。



我在读这本书过程中,脑海里不断闪出一个词:挽歌。从时间上看,Instagram 创立于 2010 年,彼时,移动互联网的大幕徐徐拉开,从开放的投资人到天真的创业者,”改变世界”的梦想还未破灭。而在 Instagram 早期的故事里,作者 Sarah Frier 展现出非常出色的历史场景调度能力,像极了一部历史电影,两位 Instagram 创始人贯穿起了 Facebook、Twitter、风险投资机构里的上百个人物,这是属于 2010 年代初期的精彩故事。


随着 Instagram 被 Facebook 收购,Sarah Frier 继续挖掘其如何被 Facebook 所改变与所重塑的细节,这是其他场合很少能看到的内容。读到最后,我发现自己已经很难判断扎克伯格对于这个产品的改造是否成功。一方面,Instagram 成为 FB 的赚钱利器,仅在 2019 年就贡献了 1/4 的营收;但另一方面,扎克伯格的野心和做法,彻底改变了这个产品的初心,也终结了一个开放、天真的创业时代。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