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快乐,被马路承包了
2020-12-23 09:33

上海人的快乐,被马路承包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ID:jiuxing_neweekly),作者:老艺术家,原文标题:《中国最能逛吃逛吃的城市,是这没错了》,头图来自:IC photo


我们有多久,没有认真压过马路逛过街了?关于这个问题,老艺术家不禁陷入了沉思。


有人会说,现在的马路早已失去了记忆里的味道。牺牲了两边的老树,换取来宽阔的车道;总能淘到好货的特色小店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连锁商铺;随着老店的消失,邻里街坊间的情感纽带也逐渐失联。


这样的马路还有这么值得可压的呢?


听了老艺术家的这番抱怨,身在上海的朋友们拍了拍胸口,十万自豪地发出邀请:来上海荡马路,包你找回从前慢的感觉。


如果说上海是一台超速运转的机器,那么逛马路带来的治愈,大概就是避免其因过热而崩坏的缓冲因子。


早在十五年前,上海市政府就出台规划,明确对144条道路街巷进行风貌保护。其中64条作为一类风貌保护道路,将保持原有的历史风貌,永远不进行拓宽改建。


而在上海市测绘局出版的官方图文指引中,上述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又被细分为“纵横经典”、“繁华深处”和“梧桐树下”三类。


“纵横经典”系为15条以中国城市地名命名的道路。这些横平竖直地分布于外滩、人民广场等中心地区的道路,组成了最早期的上海。


“繁华深处”系为14条位于沪西和沪北、原多以外国人名命名的道路。它们紧邻繁华街市,又深入民居里弄,闹中取静,构成了上海A面和B面的交界线。


而“梧桐树下”,顾名思义,是花园洋房和法国梧桐交织出的华美段落,这样的道路多达35条。


正是有了这些有景有趣有故事的马路,上海,这座全中国节奏最快的城市,才能和闲逛发呆的属性牢牢锁死。


属于秋天的美已经过去,但好在春天不远了。


对于上海的马路而言,如果说还有什么比秋天踩着落叶散步更为浪漫,那一定是在春日萌发的新绿和蒙蒙细雨下,撑伞走过风景。


上海的马路里,藏了半个旧中国


如果说,人间真有能够穿越时空的月光宝盒,那么它的名字,一定和承载着宏大历史的上海马路同名。


要知道,仅思南公馆就能撑起一部时长多达四十集的民国题材电视剧。


作为足以比肩田子坊的魔都新地标,思南公馆可不只是一栋房子,而是涵盖了思南路、建国路、南昌路等C位地区的51栋花园洋房。


而出入此地的人物,掰着手指一一数来,那都是当年的业界翘楚、当红顶流。比如思南路87号住过梅兰芳;张学良用皋兰路1号来安置投奔自己的赵四小姐;南昌路136弄曾是徐志摩和陆小曼的爱巢…


与梅兰芳相交甚笃的散文家黄裳曾,这样回忆当时的思南公馆:“记忆里,这里是另一种风光的沙龙,往来的多是梨园子弟,梅花诗屋座上是新旧名人雅士。盈耳的是丝弦、笛管。”


以格调论,思南公馆一带绝对算得上是上海滩版本的上东区。


可要说文化底蕴,武康路才是当仁不让的王者。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曾这样评价这条路:“走进这里,不会写诗的人想写诗;不会画画的人想画画;不会唱歌的人想唱歌。”


对此,巴金估计深有同感。在经历了数十次的搬家之后,巴金最终定居在了武康路113号。


在这栋有着祖母绿窗棱、种满玉兰花的小洋楼里,他写作了影响巨大的《随想录》;而他的客厅,也一度成为中国文学发展的黑土地。曹禺、沈从文等人常在此举行文学沙龙碰撞思想,参与嘉宾还有远道而来的萨特和波伏娃。


丰子恺在陕西南路的长乐邨,度过了创作力最旺盛的21年;草婴在乌鲁木齐南路178号以一己之力译完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全集…上海的老路,是文人志士们一生辉煌的记录簿。


同样,也是梦想的起航之地。1943年初,张爱玲带着新作的两篇文章,来到了愚园路文元坊94号。那里是民国初年流行读物《紫罗兰》期刊的主编周瘦鹃的家。


之后便是《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的全文发表,以及燃至今天的“张爱玲热”。


作家叶晓阳曾写到:“我们只在思南路闲坐了一下午。它却时而漫长如我们一生,如江水落梅。”


事实上,对于遍布岁月掌纹的其他上海老街,上述感受,同样适用。


种满悬铃木的马路,不花钱也能杀时间


贾平凹曾感叹: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命题在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如果说冬天的北京,因一场雪美成了北平;那么秋天的魔都,也能因满地的法桐落叶回到当年上海滩的光景。


仅复兴中路就种植有1700多株树龄超50年的法国梧桐树,因此要欣赏这份美景,最热门的去处,当属跨界黄浦、静安、徐汇、长宁四区的衡复风貌区。


△ 上海徐汇法租界路旁的法桐树/wiki


这里原是上海西郊农田,后成为法租界的版图一角。作为当时世界混战中相对安全的角落,众多有钱的侨民在此购地建房,花园洋楼平地而起,在洋楼和街道之间,追求情调的法国人种起了枝繁叶阔的大树——法国梧桐。


法国梧桐不是梧桐,也并非来自法国,而是原产于西班牙的三球悬铃木。这种落叶乔木,会因季节变换而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个性。


春天是新绿萌发,落絮轻飞;到了夏天,巴掌大的叶片则换上深绿,枝头也更为蓬勃繁茂,道路两边的枝叶交织成荫,就像一张密集的、仅能透过斑驳光点的绿网。


△ 夏天的梧桐树/unsplash


时至清秋,叶子由绿慢慢变黄,法桐迎来了树生的高光时刻,上海市绿化市容局还特设落叶不扫景观道供人赏玩;冬季寒风萧瑟时,光秃的枝桠又因被覆皑皑白雪而呈现出另一番风情。


而种满法国梧桐的街道,也串联起了饱经风雨又别具一格、堪称集万国之风于一城之内的历史建筑。


在上海的马路上,遇见如北京东路的沙美大楼一般,拥有巴洛克式的铁质门楣和浮雕装饰的欧洲古典主义建筑其实并不稀奇,外滩源一带多得是这种外立面布满钢窗和浮雕图案的近代西洋建筑。


△ 外滩的近代西洋建筑/pixabay


同样不缺的,还有南欧风情、商住两用的骑楼;掩映于森森绿树之中,只露出铁艺雕花的拱门装饰和红色筒瓦屋顶的法式洋房;以及融会了中西方特色,由一道圆拱形门楣通向幽深的石库门民居。


在这些看起来都颇为神似的主流建筑群中,还间或穿插着一些别具一格的建筑。比如华山路上拥有浅色外墙、整体呈海湾式布局等诸多西班牙式建筑元素的枕流公寓。


△ 在上海,有不同风格的建筑/unsplash


汾阳路上颇具法国古典主义、外表形式一架银白色钢琴、因居住过白崇禧和白先勇父子而得名的白公馆;


具有浓郁英国乡村风格的独栋别墅、曾在电影《色戒》中作为易先生金屋藏娇王佳芝的武康路99号;


新乐路的东正教堂,由当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流落至此的俄国人修建而成,是典型的顶着洋葱头式的拜占庭建筑;


复兴西路上,由孙中山独子孙科二夫人蓝妮出资修建的玫瑰别墅。该别墅群由七栋色彩不一的三层洋楼组成,淡雅的蓝粉黄等外墙颜色,绝对算得上当年的小清新。


而在谈论上海马路上随处可见的Art Deco风时,无法避开的,便是旅居上海的匈牙利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


他最为人称道的设计,便是原名诺曼底公寓的武康大楼。


△ 武康大楼/unsplash


这栋矗立在淮海路、武康路、余庆路等六条马路交汇路口的建筑,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醒目的红色砖墙、浪漫的法式铁艺阳台以及呈三角形走向的布局,都是它留给人的记忆点。


这也是电影《喜欢你》结尾时,金城武和周冬雨一起看夕阳的地方。


上海人的快乐,被马路承包了


在上海,逛马路已然成了一种生活方式。酒足饭饱之后,闲来无聊之时,兜马路都是健胃消食、打发无趣的首选。


终于在2020年,上海人民将逛马路升级成了一种文化:首届逛马路节来了。


时逢淮海中路辟筑120周年,上海市将属于十月份的黄金十四天安排给了上海的大小马路。


你可以“慢行街区打卡”,乘地铁游遍南昌路、多伦路等六条小马路;也可以转角遇见艺术,在愚园路和街头艺人的流动剧场一起高歌,去思南公馆跟着上海音乐学院的同学们一起玩快闪,或者去夜晚的老码头感受一把爵士乐的盛宴。


△ 上海多伦路/pixabay


要不直接戴起耳机,在音乐人罗威创作的马路音乐随笔中,“从《在雁荡路尽头唤醒春》步入《巨鹿路林深》,在《绍兴路的星期天下午》慢慢《从北京西路漫步至日落》,在《汾阳路的骤雨》之后遇见《衡山路流光》,再到《思南路入梦》…”


没错,上海的马路甚至还有属于它们自己的主题音乐。由此可见,上海人民对自家的马路爱得多么深沉。


爱之深,是因为上海人民的快乐,都来源于此。


单论逛吃买买买,上海不止于淮海路,还有“巨富长”。


日常出镜明星街拍vlog的“巨富长”,其实就是巨鹿路、长乐路和富民路组合而成的潮流社区。作为曾经的法租界,这里有的不仅是梧桐老树洋楼的历史风貌,还扎堆着各色新奇小店。


△ 上海巨鹿路/unsplash


在这里,你不仅能吃到讲究精致的brunch、法餐、日韩料理以及最地道的炸猪排陪罗宋汤;也可以买到体恤打工人钱包的豆浆油条肉包子和号称全上海最好吃的葱油饼。


就像只售卖精品的潮流买手店和陈列着日常所需的平价杂货铺互为邻居,每一个人在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纯粹快乐。


如果厌倦了网红路的人流拥挤,你还有可以去霍山路,喝一杯价格感人用料更感人的阿姨奶茶;胶州路的辣酱博物馆,感受外国人的辣椒崇拜;去襄阳北路的公路商店,往路沿上一坐肆意买醉;去永嘉路,在萦绕着一整条街的手冲咖啡香中,领略让人沉醉的上海…


当然,你可以选择另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比如去书店扎堆的福州路,寻找心心念念的冷门读物;去安福路288号看场话剧,感受全上海最文艺的腔调;去大学路24小时不打烊的大隐书局,熬夜读完想看的小说…


实在不知道该干嘛,那就牵起恋人的手,去号称全上海最浪漫的街道——甜爱路走走吧。道路两侧的爱情墙,写满了二十八首情诗,相传手牵手走过这里的人,会获得永恒的幸福。


总之,上海的马路就像一条条火车轨道,行于其上,可以享受逛吃逛吃的凡尘乐趣。也可以沿着它们,走向掩于岁月的诗与远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ID:jiuxing_neweekly),作者:老艺术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