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款PD-1平均降价超75%,医保谈判如何改变创新药格局?
2020-12-31 19:20

5款PD-1平均降价超75%,医保谈判如何改变创新药格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健道,作者:尹莉娜,原文标题:《5款PD-1平均降价超75%,这届医保谈判将如何改变创新药格局?》,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2020医保谈判于3天前尘埃落定,但业内的讨论依然热烈。早在谈判开始前,就有不少声音预测,本次谈判结果可能将改变未来创新药的格局。


目前,“明星品种”PD-1单抗已有5款药品大幅降价,包括3款目录新增的国产PD-1,以及2款谈判失败的进口“OK药”,平均降幅超75%。


通过与多位从业者、行业专家、投资人与分析师等人士交流,《财健道》梳理出10点本轮谈判对创新药市场影响的观察与预测,以供行业参考。


1. 整体谈判风格趋缓,但创新药砍价毫不手软


整体来看,2020年医保谈判风格趋于缓和,与去年相比,不仅谈判成功率从58.82%提升到73.46%,药价平均降幅也从60.7%降至50.64%。


尽管今年的结果通报中不再强调高降幅、“灵魂砍价”,进入医保的准确价格也要等明年3月1日挂网执行时才能获悉,但从目前权威媒体透露的消息来看,在创新药方面,医保谈判砍价依然毫不手软。


3款国产PD-1单抗平均降价78%,远超过整体的50.64%,也比去年信达生物PD-1单抗63.73%的降幅高出不少。


在央视新闻昨日的报道中,播出了恒瑞医药的PD-1卡瑞利珠单(200mg)谈判现场,专家组成员当着企业方代表打开了手中密封的信封说:“这是之前测算好的目标价格,一份钱都不能超过。”


而在阿斯利康“I药”的谈判过程中,其中国副总裁黄彬数次与总部电话沟通,谈判全程超过一个小时,最终还是没能谈妥。


2. “OK药”被“KO”后,双双大降价


即使谈判降幅如此之高,但有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对于3款国产PD-1单抗全中的消息,感到并不意外。


首先,从适用范围来说,三款本土产品适应症不同,疾病种类各有互补,并不矛盾。


其次,由于PD-1单抗竞争激烈,各药企本身已有优惠赠药政策,此次谈判降幅仍在预期之内。例如,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在进医保前,年费用约18.7万元;参与赠药计划后约9.4万元。按照赠药后价格计算,今年医保谈判的最终定价实际降了25%左右。


第三,经过去年的第一次“试水”,今年谈判双方明显都更有把握,目标感更强、准确率更高。北极光创投执行董事宋高广认为,虽然医保局信封中给出的最后低价一直是保密的,但企业自己也有负责药物经济学测算的团队,再结合谈判时已知的参照药品的价格,已经对于谈判的底线有了比较贴切的揣摩。


而对于跨国企业的品种来说,由于考虑到全球市场的价格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则很难像本土企业那样“一降到底”。


不过,无缘医保目录的两款进口PD-1单抗,BMS的O药和默沙东的K药,双双做出了以大幅赠药援助来“变相降价”的应对,动作迅速,应该是早有准备。


O药此前年治疗费用约48万元,最新患者援助项目降价75%,年费用仅11万元左右;而K药过去在慈善援助后每年费用也要近30万元,2021年的最新方案提出,两年14万元封顶。



O药最新赠药政策


K药最新赠药政策


有业内人士分析:“O药在中国仅上市2年多,价格能够降到美国售价的1/7以内,还是得益于国产创新药企业的崛起,而患者无论使用进口药还是国产药,都更加实惠了。”


3. 入局者将展开销售与产能的大比拼


以过去的经验来看,新药进入医保目录后,必将迎来放量。但放量的多少,一方面取决于企业产能的多少,另一方面有赖于销售能力的强弱。


产能上,目前,4家企业基本都依赖于自主建设的生产基地,并在不断扩张。


国产PD-1厂商产能对比(截至2020年底) 来源/医药魔方


而销售能力,可能是更具考验的方面,具体涉及到销售团队、临床资源等多个方面。


“进入医保后,其实各家PD-1单抗价格差距并不大,在这样的情况下,销售能力及其重要。”宋高广解释谈到,“临床上医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用药习惯,新的产品入局,没有极大价格优势的话,要打开市场并不容易。“


兴业证券研报分析认为,仿创转型的Big Pharma型创新药企在销售方面往往具有明显优势,其肿瘤线销售团队多达上千人,且具有传统化疗药物的销售经验。不过,“如何提高销售团队的学术水平”,是无论大小企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4. 国内上百家PD-1在研,后来者很难居上


众所周之,我国目前还有少至几十、多则上百的PD-(L)1单抗项目在研。此次医保谈判结果,也影响着这些后来者的策略选择。


一名不愿具名的资深业内人士表示,在PD-1单抗这个药品上,现在后来者已经很难超越前人,特别是对于那些本身不具备创新能力、只是追逐热点而设置研发管线的制药公司而言,未来会越加难以立足。


另一位在某知名创新药企业的工作人员则认为,“许多公司布局PD-1,是作为打底产品,再去叠加其他联合药物,但如果没有长期的研发管线规划,即使有了PD-1,也是徒劳无功。”


也就是说,PD-1单抗作为“明星大单品”的销售光环已经褪去,但其仍具有广谱性特质,未来可以作为“百搭基础款”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开发不同癌种的新疗法,从而带动其他配合药物的销售额。


5. 医保谈判叠加集中采购,创新药高价销售窗口期压缩


兴业证券近期发布的研报指出,基于当前渐趋完善的医保谈判制度,创新药在上市初期以较大幅度降价而纳入医保谈判目录已逐渐成为常态。


而据多个业内消息,不久的将来,集中采购也将纳入创新药品种,两者叠加后,创新药获批上市后的高价销售窗口期将不断被压缩,对于行业内大部分企业都是一大挑战。


前述创新药企业工作人员表示忧心:“以前觉得集中采购和创新药完全不沾边,是很遥远的事情,现在看来也快了。”


今年10月,国家医保局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450号建议的答复》中指出,“我局正在研究生物制品集中采购相关政策,生物类似药并非集中带量采购的禁区,在考虑生物类似药的相似性、企业产能和供应链的稳定性、具体产品的临床可替代性等因素的基础上,将适时开展集中带量采购。”


这一回复印证了业内人士的担忧,以前集中采购仅局限于仿制药和医用耗材,但未来,生物制药被纳入其中只是时间问题。


6. 上市热之后,生物医药企业存退市潮隐患


据《财健道》不完全统计,2020年内,我国有超过40家医药生物公司登陆A股市场,创下近三年来医药生物公司年度IPO总数的新高。


生物医药公司也成为近年来一、二级投资市场的热门标的,其中不乏市值上百亿、千亿的明星企业。但从事医药领域投资多年的宋高广指出:“这些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中,大部分都还没有销售额,未来能否真正地销售出去,是不是仅仅在讲故事?需要打一个问号。”


宋高广认为,接下来的5年,即2021年到2025年,将会是是检验已经上市的新兴生物医药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时期,甚至很有可能会出现一波“退市潮”。


7. Big pharma or biotech?创新药格局两极分化加剧


目前,整个创新药行业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尾部分散”的特点。“一超”指恒瑞医药,“多强”即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贝达药业等,还有大量刚刚萌生或还不具规模的小型企业。


今年PD-1医保谈判角逐的最大看点,其实在于恒瑞的加入。重量级参赛者的进入,是对整个池塘的搅局。恒瑞医药股价在医保谈判结束后连日大涨,因为在不少投资人看来,此次谈判后,“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信号更加强烈。


不过,在这一过程中,还有许多原本处于中间水平的企业,可能奋力游到强者席,而一些“外强中干”的企业会走下坡路,最终发展为“big pharma or biotech”的两极分化格局。


不久前,兴业证券首席医药分析师徐佳熹也在一场行业论坛上公开表示:“我们相信大药厂(Big Pharma)的机会窗口可以说即将关闭了,头部公司的位置已经各就各位,而生物技术(Biotech)公司还会非常活跃,其中一部分公司会走向生物药厂,而生物药厂的个别公司还是有可能成为大药厂的。”


8. 产业融合,大、小制药企业间合作将加强


在大环境上政策调整与格局两极分化的背景下,过去传统的大企业要转型、新兴的小药企要发展,两者为了应对变化,彼此之间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小企业会借大企业的渠道、销售资源,大企业会吸收或者购买小企业的优质品种,从而增厚增强自身的产品管线。”宋高广分析认为,大、小药企之间的合作将是多元化的,包括企业间的融合、并购,以及产品间的互相转让等,都会越来越频繁,从而推进整个产业的加速融合。


9. 未来十年,中国创新药重新洗牌的十年


回顾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历程,过去的十年可称作“孕育期”,传统制药企业开始着手摸索创新,海外归国的生物医药人才热情投入本土创新药事业。得益于政策扶持,炙热的资本也在不断涌向创新药行业。


而未来的十年,可能是过去播下的种子从幼苗成长为树木的过程,也是产业政策继续不断改革、变化的过程。


宋高广判断,中国医药市场可能出现的变革会在未来10年会集中涌现,现在看起来成功上市的企业不意味着就成功了,已经上市的公司也不代表就一劳永逸了。产业格局可能重新洗牌,整个未来10年将会是一个不确定的,最精彩也是最危险的十年。”


10. 国际化是成为Big pharma路上的必修课


纵观全球巨头制药企业,没有任何一家是“关起门来做生意”,仅仅立足于自己国内市场的。


尽管近两年有多款本土创新药在海外上市,“中美双报”也成为潮流,但真正走出国门、打开海外市场的药品,几乎很少。许多国内热捧的创新药产品,在没有了本土政策扶持后,站在全球竞争舞台上很难立足。在各类主流的全球制药公司排行榜中,我国药企最好的成绩也尚未进入TOP20。


国际化是个“难啃的硬骨头”。但中国制药企业要想抓住政策与时代的红利,跟随产业变革一起,成长为全球知名的Big pharma,国际化发展是绕不开的必修课,再难,也要迎难而上


参考资料:

[1]《焦点访谈:关乎14亿中国人的“谈判”,是怎样进行的?》,央视网

[2]《兴业证券医药首席徐佳熹:医疗器械还处在上半场,投资创新药如同赌玉,单纯的赌徒毫无胜算》,聪明投资者

[3]《海外疫情引关注,“国谈”下创新药企业面临新考验》,兴业证券医药小组

[4]《PD-1医保谈判尘埃落定:价格结果秘而不宣 产能比拼枕戈待旦》,医药魔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健道,作者:尹莉娜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