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自动驾驶“降温”,电动化正热|AI 内参
2021-01-06 17:10

自动驾驶“降温”,电动化正热|AI 内参

文章所属专栏 全球科技纵览·趋势必读


CES 将于下周以在线形式举办,汽车依然是今年 CES 的焦点之一;不过与智能化、电动化等热门趋势相比,自动驾驶显然已经不那么重要,本期会做重点分析。


2021 已经开启,但关于 2020 的回顾还在继续,本期将介绍福布斯的《AI 颁奖》以及 28 篇 AI 年度最佳论文,再次梳理过去的这一年。与此同时,AI 内参 13000 多字的年终总结,也将以 PDF 的形式提供给各位妙投会员。


本期还将重点关注:AI 软件市场预测、中国企业服务投资市场分析、任正非谈华为云战略、英特尔遭投资机构质疑以及 AI 芯片创业公司融资的最新消息等。

  

焦点:自动驾驶的开年


下周就是一年一度的 CES,不过与往年不同,疫情导致今年 CES 全面线上化,全球各地的消费电子厂商、汽车巨头以及媒体记者,这一次会在云端碰面。


近几年的 CES 上,汽车俨然成为新的主角,不管是传统汽车巨头还是新锐造车势力,无不在持续放大一个信号:汽车已经(或正在)成为一个四个轮子的消费电子产品


这个口号背后有若干个潜台词。其一,更智能化的中控与操作体验,苹果的 Carplay、Google 的 Android Auto 以及华为、阿里在汽车领域的布局,都是希望将消费电子领域成熟的智能化操作和体验带入到汽车。一个例子,利用 iPhone 的 NFC 功能,你可以把手机变成最新款宝马最新 5 系车辆的钥匙。


其次是电动化,特斯拉是其中的佼佼者,过去的 2020 年,特斯拉的车辆交付、股价、市值不断创造新记录,2021 第一个交易日,其股价也再创历史新高。


由特斯拉引领的电动化潮流还将一大批中国造车新势力推入新的发展阶段。WSJ 报道指出,2020 年,蔚来汽车、小鹏分别交付了 43728 辆和 27041 辆电动汽车,同比增长都超过 110%。


根据 2021 CES 官方的日程表,通用汽车 CEO Mary Barra 发表的主旨演讲也将话题聚焦在汽车电动化。可以想象,下周的 CES 还将继续引爆电动汽车的讨论。


那么,自动驾驶去哪里了?


如果参考 Wired 罗列的 2021 值得关注的 21 款电动汽车的清单,自动驾驶的明星公司们——从 Waymo 到 Aurora 到百度——无一位列其中,作为业界公认技术最强大的 Waymo,也没有成为这些车辆的软件供应商。


另一个数字反差是,Waymo 曾计划在 2020 年实现 10 万辆预装该公司自动驾驶软件的车辆上路,但截止到 2021 年 1 月,这个数字还没有超过 700。


这也构成了 Waymo CEO John Krafcik 对 FT “袒露心声”的宏大背景。作为一位在汽车领域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兵,John Krafcik 表示,当自己在 2015 年看到 Google 自动驾驶原型车的时候,内心的激动溢于言表。在汽车领域,五年时间,足以实现从原型车到大规模量产,这或许也是当初 Waymo 为何立下如此的宏愿。


2015、16 年的确是自动驾驶最具热度的两年,在 Wayno 公开展示其自动驾驶技术后,Uber 也在 2016 年押注自动驾驶赛道,时任 Uber CEO Travis Kalanick 如是说道:“Either we’ll start up our second S curve of growth or we’ll die.”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自动驾驶车辆的热度逐渐降温,持续的投入让其变成一个无底洞,技术突破缓慢、商业模式匮乏,导致整个行业步入到一个缓慢爬坡的阶段。


而就在刚刚过去的 2020 年最后一个月,Uber 已经放弃了自动驾驶业务。一个月后的 John Krafcik 这样反思道:This was a position of — I wouldn’t say ignorance — but a lack of information and a lack of experience . . . We’ve become very humble over these last five years.


也是在上月,被亚马逊收购的自动驾驶公司 Zoox 推出一款自动驾驶车辆(如下图),Zoox 将这辆车称之为“汽车界的 iPhone”,因为从软件到硬件,都与传统汽车不一样。



但汽车毕竟不是普通的消费电子产品,其涉及到产业链与法律法规众多。而对于用户来说,选择一款汽车,其炫酷的外表背后还有诸多考量因素,这也给类似 Zoox 这样的创新车辆的未来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事实上,过去几年,包括 Waymo 在内的众多公司,已经开始探索基于自动驾驶车辆的 2B 服务,Waymo 与沃尔玛在 2018 启动的合作里,当用户在沃尔玛网站订购食品杂货后,会在凤凰城当地的一家实体店完成备货,然后 Waymo 的自动驾驶汽车会将乘客运送到这家实体店取回自己的商品。


这些合作与其说是自动驾驶服务,还不如说是沃尔玛等零售公司的增值服务。最新的一则信息是,自动驾驶创业公司 Nuro 计划在今年推出在加州推出付费的自动驾驶快递服务。


2021 年刚刚开始,但自动驾驶这一年的剧本基本已经写好,让我们再耐心一点吧。

 

回顾 2020


2021 年已经开启,但对 2020 的回顾还在继续。福布斯本周发布了一份《2020 年度 AI 奖项》,盘点了过去一年值得关注的 AI 产品、公司与事件。


需要提醒一点,这个所谓的“奖项”更多还是一种类比,而且都是站在美国媒体的视角,比如最佳产品是 Google 出品的 “Smart Compose”,这是集成在 Google Doc 里的一个功能。简单来说,就是系统会提前预测出用户可能要写的内容,并给出提示,但该产品不支持中文,而且也局限在付费版的 Google Workspace 产品里。


你可以在这里详细查看这份获奖名单。


2020 值得关注的 AI 论文有哪些?一位开发者在其 Github 仓库里分享他的选择,共计 28 篇论文,涉及到图像检测、GPT-3 等多个领域,每一篇论文都提供解读(文字和视频)、代码以及论文链接,这是一份非常值得收藏的仓库。


你可以在这里获取这份 2020 AI 论文仓库。


2020 AI 内参 年度回顾 PDF 版本。2020 年最后两期 AI 内参,我用了 13000 多字梳理了过去一年的十大行业关键词,内容较多,并不太适合电子邮件阅读,因此我把这些内容重新整理为 PDF 版本,共计 26 页,基本样式不变,也保留了所有外部链接。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这里下载这份 PDF。

 

行业·巨头


Forrester 报告称:AI 软件市场规模低于预期。这份报告的一个关键数字:预计到 2025 年,全球 AI 软件市场的规模为 370 亿美元。相比于之前很多机构预测的 1500 亿到 2000 亿美元市场规模,这个数字看起来极其保守。


Forrester 的分析框架里,将 AI 软件市场分成四类:


  • AI Maker Platfroms:提供通用算法和数据集的公司;

  • AI facilitator platforms:提供专用算法的公司,比如计算机视觉公司;

  • New AI-centric App:围绕 AI 技术并面向特定领域构建的产品,比如 AI 医疗诊断;

  • AI-infused App:利用 AI 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的产品。


四个类别的发展趋势如下图,其中通用算法和数据集供应商的规模最大,而以 AI 为核心构建的新应用市场规模,位列第二。



更进一步去看,Forrester 指出,AI 正在成为软件领域的标配。换句话说,未来或许不存在所谓 “AI 软件”,因为当所有的软件都集成 AI 技术之后,这些软件也具备了 AI 能力。


某种意义上说,这个预测显示出市场对 AI 技术发展的态度变化。我曾在一年半前讨论过“中国 AI 独角兽的微妙时刻”,其中谈道,这些 AI 创业公司的未来,押注在“AI 即将改变世界”的论断之上,与之相对的另一个判断是,“没有 AI 行业,只有行业 AI”。这意味着两点:AI 创业公司必须将自身技术落地到其他行业,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价值;AI 创业公司必须进入到 2B 市场


一年半之后再去看这个论断,依然符合市场的发展态势。


也因此,未来我们只会越来越少地看到各种炫酷 AI 技术,因为这些技术将逐步走向幕后,从芯片、算法到解决方案,最终都将成为各行各业的技术。


中国企业服务投资分析。过去的 2020 年,疫情催生的数字化趋势,继续放大了前几年所谓“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的研判,即产业互联网进入到更快速的发展阶段,企业服务“又一次”成为资本市场新的宠儿。微信公众号资本侦探梳理了中国企业服务的部分数据,展示出这个领域正在发生的变化,这里我提炼了几个要点。


其一,互联网巨头持续加大投资力度。下图展示的是 BAT 三家公司 2020 年企业服务的投资数量。



进一步去看,BAT 三家的投资方向也不尽相同。如下图所示,腾讯聚焦数据,阿里关注云,百度虽然也是关注云服务,但更多还是为了补齐自身云业务的短板。



其二,从所谓融资的“赛道"上看,围绕数据的企业服务依然是最大的"蛋糕",这个领域可以延伸的方向很多,细分领域也众多,为创业公司提供了一定的生长空间。



整体上看,疫情加速的数字化进程还会持续,企业服务领域的创新机会,特别是细分市场的机会依然存在。资本侦探援引了中国信通院的一组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从 2005 年的 2.6 万亿元扩张到 2019 年的 35.8 万亿元,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逐年提升,从 2005 年的 14.2% 提升到了 2019 年的 36.2%。


任正非谈华为云战略。这篇被公开的谈话可解读的角度很多,我个人更愿意将其看作是华为公开释放的云计算发展方向,包括四个方面。


  • 其一,统一产品研发理念:华为要优先通过云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这也是向内部喊话;

  • 其二,整合华为其他产品到云服务中:包括存储、网络等华为的优势产品;

  • 其三,构建生态:任正非在这一部分谈了很多内容,核心就是构建更多云服务的合作伙伴,从而放大华为云服务的影响力;

  • 其四,聚焦核心领域:企业服务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这一次任正非的谈话,明确了华为在企业服务中的发展路径,“坚持做减法”,后续如何贯彻该战略值得关注。


对冲基金公司 Third Point 向英特尔喊话。WSJ 的报道指出,在写给英特尔董事长 Omar Ishrak 的公开信里,Third Point CEO Daniel Loeb 表示,英特尔的困境可能会威胁到美国的科技产业,他督促该公司尽快做出变化,包括出售部分收购的业务,同时建议拆分半导体的设计与制造业务。


过去的 2020 年,英特尔不仅在产品层面全面落后竞争对手,其市值也被英伟达超过;更值得关注的是,从企业市场的 AWS 、微软到消费市场的苹果, “XXX Silicon” 的潮流,正在让曾经不可一世的芯片巨头变得不再“相关”。


该公开信发布后,英特尔股价下跌了 5%。

 

其他


AI 芯片创业公司 Graphcore 完成 E 轮 2.22 亿美元的融资。这家明星创业公司被认为是英伟达最直接的竞争对手,该公司研发的 IPU(Intelligence Processing Unit)也成为当下 AI 芯片领域 GPU 之外的新选择。


工信部公示 2020 年跨领域跨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详细的名单如下图所示(公示地址):



思科退出智能城市市场。很长时间里,智能城市或智慧城市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诱惑。公开资料显示,思科在 2016 年收购物联网公司 Jasper,以此为契机,思科在一年后正式进入智能城市市场。不过,随着疫情的影响,各地政府相继缩减了城市建设预算,这对包括思科在内的公司冲击极大,WSJ 的消息称,该公司已经在近期停止销售智能城市相关产品。


AI 芯片创业公司燧原科技完成 C 轮 18 亿元的融资,中信产业基金、中金资本旗下基金、春华资本领投,腾讯、武岳峰资本、红点创投中国基金等多家新老股东跟投。公开资料显示,腾讯是该公司融资的重要参与者,2018 年 8 月,腾讯领投了该公司 Pre-A 轮 3.4 亿元人民币的融资。


英特尔的 AI 播客。英特尔的这档播客质量还不错,其关注的议题都是 AI 领域的热门话题,邀请的嘉宾也是与热门事件相关的公司员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这里查看相关议题,然后选择收听。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