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新 iPad Pro 谍照曝光 | iPad 生产力指南
2021-01-18 18:22

新 iPad Pro 谍照曝光 | iPad 生产力指南

文章所属专栏 全球科技纵览·趋势必读

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期导读:


  • 业界:一款强大的新扩展坞、苹果保密文化的影响、iPad Pro 谍照;

  • 苹果:苹果成立种族平等倡议、苹果与自动驾驶公司合作传闻等;

  • 应用:Office 更新,适配 iPadOS 特性;

  • 应用:文件查看器 Shu、日历应用 Calendars 5 更新;

  • 发现:12 个利用激光雷达的应用

  • 流程:如何在 Tiddlywiki 里实现信息复用。


苹果·业界


苹果正在和加州电动汽车创业公司 Canoo 洽谈合作Verge 的独家信息称,双方讨论的议题包括投资或收购等。


新 iPad Pro 谍照一组 iPad Pro 的 CAD 设计图显示,预计 2021 年上市的新 iPad Pro 外观并没有太大变化。



MySmartPrice表示该图片来自可靠来源。


苹果的保密文化。现代汽车不久前披露正在和苹果展开汽车领域的合作,引发产业界热议;随后现代汽车更正了相关说明,并移除了关于苹果的描述。这也展现出苹果将内部的保密文化延伸到生态合作中,CNBC 对这个现象做了一番分析。


苹果成立面向种族平等的项目:“Racial Equity and Justice Initative”,计划投入 1 亿美元用于包括资助黑人大学、成立开发者学院等在内的多项行动,相关细节可参见苹果新闻稿


Kensington 上周发布一款 iPad Pro 扩展坞 StudioDock,如下图所示,不仅可以作为 iPad 支架(磁力吸附),还拥有 3 个 USB-A、1 个 USB-C、1 个 HDMI 接口,并且支持 3.5 毫米耳机与 SD 读卡以及网线接口。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扩展坞底下还能为 iPhone、AirPods 进行无线充电。


目前 Kensington 还未公布发布时间与价格,你可以在其官网进一步了解。


应用·发现


Office 更新。微软上周发布面向 iPadOS 的 Office 更新,其中,Word 正式支持鼠标和触控板手势,Excel 支持了 iPadOS 多窗口机制。



你可以在 App Store 免费下载或更新 Office 系列产品:WordExcelPowerPoint


目前微软允许用户在 iPad 平台免费预览文档,但如果要编辑某个文档,则需要订阅微软 365(原 Office 365),个人版本的价格为 398 元/年,相应的订阅介绍可参见官网


文件查看应用 Shu 更新。这一次更新带来诸多新功能,比如全面适配了 iOS 14/iPadOS 14 的上下文菜单(Context Menu),这是苹果 2019 年减掉 3D Touch 压感操作之后的系统调整。


与此同时,还增加了包括 Watchface 文件(Apple Watch 表盘文件)、代码高亮等在内的文件预览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新版本的 Shu 增加了对于图片文件格式转换的支持,可以实现 jpg 与 png、webp 等图片格式的转换以及图片压缩。



整体上看,这款应用并不适合文件管理,它不支持云端服务,没有诸如标签、文件夹等机制,我将其定位于文件“查看器”,通过解压缩、查看以及新的图片转换压缩等功能,成为文件管理过程里的一个环节。


这款应用目前在美区售价 4.99 美元,如果你需要一款功能完备的文件查看工具,这是我目前最推荐的产品。你可以在 App Store 购买这款产品。


日历应用 Calendars 5 更新。在 Fantastical 开始推行订阅制之后,我也把日历应用迁移到 Readdle 公司出品的 Calendars 5,在我个人使用最多的自然语言输入方面,Calendars 5 的体验并不逊色于前者,不过日期与时间也只是支持英文,如下图所示:



上周更新的这个版本对于 iPad 上的 Calendars 5 体验有巨大提升,比如对于触控板和鼠标的支持以及键盘快捷键的完善,如下图所示,可以非常方便地使用键盘操作。



新版本还增加了周数量的显示,整体的功能已经越来越完善了。如果你需要一个比 iOS 原生日历更强大的日历产品,我非常推荐 Calendars 5,6.99 美元的一次性买断,可以在 iOS、iPadOS 两个平台同时使用。


你可以在 App Store 购买或更新 Calendars 5。


发现


12 个适配激光雷达的应用。2020 年的 iPad Pro 与 iPhone 12 Pro 系列都搭载了激光雷达,但很长一段时间里,激光雷达的用途并不多,PC Magazine 梳理了 12 个适配激光雷达的应用,既可以用在 iPhone 12 Pro 上,也能在 iPad Pro 2020 使用。



我个人用的比较多的还是宜家的“Ikea Place”(如上图),特别适合计划添置家具或布置房间摆设的场景。

  

流程·洞察


如何在 Tiddlywiki 里实现信息复用


此前我曾经谈到过 Tiddlywiki 的产品哲学是最小化条目(Tiddler)内容。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内容颗粒度越小,也就越有可能实现内容的复用与组合,从而实现类似编程里的代码块复用的效果,而要高效支持内容复用,Tiddlywiki 构建了一套丰富的链接机制。


本期我就结合自己的实践,梳理出在 Tiddlywiki 里进行内容复用的若干个线索,本文的所有操作都是在 iPad Pro 的 Quine 2 上完成,这也是目前 iPadOS/iOS 上唯一可以编辑 Tiddlywiki 的应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Tiddlywiki 的功能极其强大(复杂),即便是对照开发者提供的文档,依然还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因此本文所给出的这些案例,仅仅是我个人使用过程中的总结,并不代表 Tiddlywiki 的完整能力,如有遗漏,欢迎回复这封邮件提醒我,另外,我也会在随后的使用过程里,不断更新一些流程。


  1. 链接与反向链接


Tiddlywiki 拥有一套完整的 Wikitext 语法,这套语法对于链接的支持也最完善,如下图所示,左侧是编辑界面,在条目 A 里,使用[[条目B]]可以构建起条目 A 与条目 B 的链接关系,右侧是就是条目的预览界面。



更进一步,Tiddlywiki 还允许用户自行定义条目链接时的文字,如下图所示,只需在[[任意文字|条目B]]即可。



Tiddlywiki 同时也可以通过安装插件(插件地址)的形式,支持 Markdown 语法,其构建链接的语法为[任意文字](#条目B),如下图所示:



利用上述链接机制,可以实现条目 A 与条目 B 的链接,目前的链接还是单向,通过这个插件,能够把链接变成双向机制。如下图所示,当在条目 A 里加入条目 B 的链接之后,可以在条目 B 的下方看到来自条目 A 的双向链接。



链接与反向链接机制,实现了不同条目之间的有效联系,Tiddlywiki 还隐藏了一个查看条目是否链接在一起的机制,中文译为“孤立”,简单来说就是这些条目还没有与其他条目建立链接,非常实用。



2.标签与基于标签的 Macros


在 Tiddlywiki 里添加标签非常简单,点开条目的编辑界面,直接添加即可,而且标签数量不限。




Tiddlywiki 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标签筛选机制,这个机制集成到了官方的“Macros”(官方解释), 新建一个条目,点击编辑栏上一个类似印章的按钮,如下图所示,找到“以标签筛选的条目列表”。



这个功能就是把特定标签的内容筛选出来,形成一个新的条目。下图展示的是筛选出带有“机器学习”标签内容的条目,右侧的预览区就是最后的效果,以后所有添加”机器学习”标签的条目,都会自动更新到这个列表里。



事实上,Tiddlywiki 的标签机制非常强大,还可以通过标签与目录的”Macros”构建多层目录,下图是我将电子书搬到 Tiddlywiki 之后的效果,这一块儿涉及的内容会非常多,后续我会单独做分享。



通过标签与基于标签的列表生成机制,能够在条目之间建立起更灵活的联系方式,更能实现非线性条目的线形化梳理,与链接机制形成有效的协同。


3.嵌入机制


嵌入(Transclusion)是 Tiddlywiki 里一个重要的概念,大意就是把条目 B 的内容整体嵌入到条目 A,下图展示了一个最基本的嵌入机制,把标题放在”{ {} }”里:



默认情况下,嵌入的内容是该条目的正文内容,就像上图所展示的那样,但是嵌入机制还拥有非常多的应用范围,比如在标题后面加入”!!modified”来展示该条目的修订时间,类似地,还可以使用加入”!!title”展示该条目的标题而非正文,如下图:



更进一步,我们还可以先设置一个条目作为模版,然后在需要的时候,快速调取出来。


Tiddlywiki 的嵌入机制非常强大,涉及到大量参数调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官方文档里做深度挖掘,或许会有更多惊喜的发现。


4.总结


通过链接/双向链接、标签与嵌入,Tiddlywiki 里的每个单一条目不再是孤立的内容块,而是可以在灵活、可扩展、可定义的场景下实现更多有趣的复用,这些内容复用的过程也是从单一维度细颗粒信息转化为多维度丰富知识的过程,这使得 Tiddlywiki 不再局限于笔记工具的范畴,它构成了一个笔记记录、加工、再生产再利用的全流程,也让我再次想起著名物理学家费曼的那句话:“Notes aren’t a record of my thinking process. They are my thinking process.”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