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老去的舞厅文化
2021-02-02 19:00

正在老去的舞厅文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NOWNESS现在(ID:NOWNESS_OFFICIAL),作者:朱宝蕾,原文标题:《为什么年轻人不去舞厅了?》,头图来自:朱宝蕾


一次选题会上,编辑们在讨论“都市夜生活的演变史”,从地下club说到了流行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歌舞厅。


现在还有人跳交谊舞吗?舞厅的经营状况如何?为什么年轻人不去舞厅了?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邀请到南宁摄影师朱宝蕾,记录下她眼中变迁的舞厅文化


以下是她的自述:


可能是电影看多了,我对舞厅一直有一种向往。那里似乎聚集了形形色色的人士和古惑仔,上演着无数江湖故事。


两年前,南宁新开了一家中老年交谊舞厅——名乐汇,环境、布局、氛围都和我预想中的老舞厅相似。台上有几根镜面柱子,角落是钢管小舞台。厅内放着怀旧舞曲,有现场伴奏。老板娘挑着眉毛坐在门口抽烟,像极电影里江湖大佬的女人,男老板虽然身穿虎豹图案的花T恤,但人很和气。



上:舞厅入口处,下:一位对着镜子热身的中年人


门口有桌球台供人娱乐。等待开场的间隙,几个中年男人叼着烟不紧不慢捅着桌球,眼前的人陆陆续续走进舞厅,一切都像电影里的场景。


舞厅一周营业七天,分早场、午场和夜场,每场三小时左右。门票6元。跟广场舞比起来,这里的氛围和环境更好,有专业的音响设备、更适合跳舞的地板,以及供人休息的区域,只要付几块钱就能跳小半天。老板娘跟我说:“这是南宁最大的舞厅了,场地大环境好,又有现场伴奏,所以很多人喜欢来这里跳舞。”



舞厅里跳舞的男女


“你们年轻人也可以常来跳舞啊,又便宜又健康又快乐,比你们去酒吧健身房好多了。”


当我问起她为什么会有开舞厅的想法时,她说:“因为喜欢啊。我跳了十几年舞,跳舞已经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了,但是南宁又没有一家像样的舞厅,有的倒闭了,别的要么太旧,要么太小,干脆自己开一家算了。”考虑到场地租金、地理位置等因素,最终决定把舞厅开在一个商贸城里。


跳舞的男女


舞厅开张后,老板把信息发到各种本地交谊舞的微信群,客流量渐渐多了起来。


进入舞厅如同穿越到另一个时空


进入舞厅,如同穿越到另一个时空。人们的气质和穿着都和外面的人不一样,男士们大多身穿衬衫、西裤和皮鞋,衬衫整齐地塞进西裤里,走路时昂首挺胸,维持着老派的自信。女士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连衣裙,踩着高跟鞋,妆容完整,发型精致,项链和耳环一样不少,有一种旧式名媛的优雅和精致。


舞厅里成双成对跳交谊舞的男女


几百平米的舞池中,几十对男女在舞曲中忘我地扭动摇摆。昏暗的空间里,头顶闪着不停变色的灯光,音响里播放着上个世纪的流行舞曲。与其说是中老年交谊舞舞厅,更像是二十世纪的遗老遗少在时代潮流中建造最后的乐园。


我问老板娘有些人是不是舞蹈专业的,老板娘说:“不是专业的。跳舞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形象和气质的,你看看他们气质多好,身材维持得多好,你看得出他们五六十岁吗?不像现在的年轻人一个个含胸驼背的。”



女士们大多穿着五颜六色的裙子,旋转时裙摆会绽开


从流行金曲到民族风,再到叫不出名的曲子,舞厅里的每一首都伴有节奏动感的鼓点。我能听出来的有《昨夜星辰》《恋曲1990》《白天不懂夜的黑》《你的眼神》。音乐开始后,大家可以自由跳舞。有的抒情,有的欢快,不同曲风配不同的舞步,舞者们早已熟稔于心。



妆容完整、发型精致的女士


除了男女合跳的部分,也有供单人自由蹦跶的曲子。每当播放到孙悦的《快乐指南》时,是舞厅的高潮时候。这时人们不再需要舞伴,也不用拘束于固定的舞步,只管自顾自地沉浸在音乐里。


每一场将要结束时都有一首黑灯舞曲,时长约三四分钟。这时灯光变暗,只留一点微弱的灯光,音乐也变得极为舒缓,跳舞的人动作幅度变小,踏着缓慢的脚步摇曳,十分浪漫。


黑灯舞曲时间


跳累了,门口还有吧台,红枣茶、枸杞茶、咖啡,几块钱一杯。然而,鲜少有人消费茶水饮料,大部分都拿着保温瓶去打热开水。


相比我曾经去过的舞厅,名乐汇的设置和玩法相对丰富一些,往里走还有棋牌室、麻将室。


舞厅吧台


棋牌室


老板娘说,“我们想做得好玩一些来吸引更多顾客,来这里不仅可以跳舞,还可以打桌球、玩棋牌,花几十块钱就可以在这里玩半天。”随后她领我到棋牌室参观,墙纸是粉红色的,和舞厅的装修风格一致,有点柔软和暧昧。


一个人也可以享受跳舞的乐趣


虽然舞厅充满了江湖气息,但却是一家正规舞厅,来这边跳舞的人一半有固定舞伴,没有舞伴的可以在座位上坐着,等待别人邀请。也有少部分人选择不跳,可能只是来放松一下听音乐,或者是没有舞伴也没有邀请别人。


舞厅角落中有一个独自坐在座位上的女士,一动不动地看着舞池里的人。有一名男士过来向她发出邀请,但她摇摇头。我问她为什么不跳舞,她说要等合眼缘的人。


一天晚场,我在舞池里发现了独自跳舞的老周,他跳着和别人不太一样的舞步,动作幅度比旁人要大一些,舞步节奏也快一些,更像是一种健康操舞蹈。他脸上挂着笑容,在成双成对的舞者里穿梭,显得比其他人更有精神和活力。


我很好奇,便上去问他为什么是一个人跳舞,他说他的舞伴今天没空过来,所以就自己跳来了。“我今天不需要舞伴,一个人也可以享受跳舞的乐趣。”他忘情地扭动着自己的身体,丝毫不理会身旁拉着手的男女。


独自跳舞的老周


老周的老家在湖南,年轻时曾是一名气功培训员,十年前从湖南来到南宁发展,改行做了建筑行业。也是在来南宁之后,他喜欢上了跳舞,每周有六天都泡在舞厅里。对他来说,跳舞和练气功一样可以锻炼身体,“我以前肚子那么大,现在瘦了一半”。


而且跳舞更加快乐和放松,也是一种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年龄大了,不能老坐着,看到人家跳舞自己也想跳,既可以活动筋骨,又能结识朋友。”老周白天要跑工地,面对的是钢筋水泥,风尘仆仆。晚上下班后开车来到舞厅,这里是他一天疲惫后的抚慰。“每天晚上来跳两小时,回家睡觉才睡得香”。


老周的舞姿和旁人不太一样,稍显笨拙


像这样独自跳舞的爷叔还有很多。


和老周欢快又放松的随意舞步不同,老刘一个人张着手臂在舞厅里旋转、摇曳,投入地踏着探戈舞步,拧身转头、左右闪视,每一个动作都高贵又优雅。他身材高挑,穿着红色衬衫、黑色西裤,领带和腰带搭配得一丝不苟,黑皮鞋锃亮,比现场的其他男士都更鲜亮显眼,似乎在出席隆重的舞会。


老刘有自己的固定舞伴,他们俩舞姿相投,也有默契,经常一起跳。但她今天来晚了,老刘只好一个人先在舞厅里跳。


穿着正装独自跳舞的老刘


对老刘来说,去舞厅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和广场舞不一样,不能穿得太随便。老刘每次都会带跳舞的服装到后台换,正式得体的服装是探戈的尊严。而老周在着装上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跳舞只是他放松和锻炼身体的方式,白天穿什么衣服,晚上就穿什么。


老周曾经和朋友一起跳广场舞,但是后来就不常去了。“广场的空气不好,街上灰尘多,湿气重,对身体不好。来舞厅跳过之后,有了对比,就再也不想去广场跳舞了。”老刘也有一些朋友喜欢跳广场舞,但他自己对此比较排斥。他不喜欢广场舞的舞种,不优雅,也无法接受露天的街头环境。舞厅里有专业的灯光和音响,光滑的地板也可以更好地施展舞步。


对着镜子练舞的老刘


舞厅的墙纸和门帘都是粉红色系


老刘从事建筑工程行业,今年54岁,子女如今都已长大,无需他操心。12年前他做了一场手术,从此决定戒烟戒酒,饭后跳舞,过一种自律的生活。如今从背影上看,仿佛只有30岁。


老周57岁,每天坚持6点起床,锻炼半小时后再安排一天的工作。他常在朋友圈晒自己做俯卧撑的视频,“我做俯卧撑不是用整个手掌撑地面,而是只用三个手指来撑,一口气能做60个,有哪个中年人能像我这样?”


老周跟着伴奏歌手一起演唱


老周是舞厅里的积极分子,现场伴奏人员唱歌时,他也在一旁跟着深情演唱,偶尔又爬到钢管舞台转几圈,似乎有用不尽的热情和精力。


正在老去和没落的舞厅文化


八九十年代,跳舞是一件特别时髦的事,谁要是不会跳舞,那就落伍了。那时候刚改革开放,人们没有那么多娱乐消遣的方式,年轻人茶余饭后都喜欢去舞厅。



当天晚些时候,老刘等来了自己的舞伴


南宁最辉煌时一共有二十多家舞厅。“十几二十年前,舞厅门票可以卖到10块钱一场,每场有300人跳舞。现在6块钱,一碗粉的价格都不到,但是都没什么人来跳,”老板娘说。


最近几年,舞厅陆续倒闭,如今南宁只剩3家舞厅。随着娱乐消遣途径的增多和社交方式的改变,舞厅正在老去和没落。


周一到周四舞厅里比较冷清,只有几十个客人。周末的客流量多一些,会有一百人左右。


受疫情影响,今年来光顾的顾客比去年少了一半,下午几乎没什么人来跳。现在舞厅关闭了下午场,只留早场和夜场,几乎是以亏本的状态在经营。“如今的年轻人里又很少有跳交谊舞的,这可能是最后一拨来舞厅跳舞的人了。”


我问老板娘,要是做不下去了会不会考虑关闭或转行,她说暂时不会,“虽然跳舞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总还是会有一拨人在坚持。相信今年疫情结束后人会多起来,咬咬牙,挺过去。”



上:临近结束,舞者们兴致不减,下:散场后,大家骑上电动车离去


晚上10点半,舞厅放完了最后一首舞曲,音乐停止,彩色灯光变成了一片明亮的白炽灯。舞池里的人们走出舞厅,披上了棉衣和外套,换上了平底鞋,骑上电动车,朝着这二十一世纪的车水马龙中走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NOWNESS现在(ID:NOWNESS_OFFICIAL),作者:朱宝蕾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