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被渣,是不是我的问题?
2021-02-13 17:26

频繁被渣,是不是我的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原文标题:《“爱过渣男,且一直爱上渣男”:吸渣体质,是我的问题吗?》,作者:江湖边,编辑:酒鬼,题图:MALTE MUELLER


最新一期《奇葩说》讲到了“吸渣体质”。辩论的问题是:“频繁被渣,是不是我的问题”?



什么是“渣”?随着每个人的心理边界/感受不同,具有复杂的情境因素。


在亲密关系中,它大约指:欺骗、背叛、不忠、不负责任……


图/《深夜的奇葩恋爱图鉴》


不管“渣”是啥意思,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关注提问者本身:


——问出这样的问题的人,处于什么心态?


在“自责、自我怀疑、厌恶、贬损”的心态中,任何自我剖析都是消极和危险的。只有在“自我觉察、探索”的心态中,我们才有可能接近真实的自我。


“吸渣体质”也许有我的问题,但更是我们认识自己的机会。




自责让人上瘾,它也反过来增强了你的“吸渣指数”。


辩手黄执中说,很不想听到女孩们“被渣了”,还在自己身上找错。因为只要你愿意找自己的问题,你永远可以找到问题。


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罪责归己”:认为所有事“都是我的错”。



他提出,比起找问题,更要看到自己的能动性,看到自己的价值。比如:你有离开一段关系的能力,你知道自己值得更好的人。



心理学博士Craig Malkin认为,最容易自责的人,往往长期在亲密关系中被否定(甚至被情绪虐待)。自责作为一种“熟悉的模式”,本身是上瘾的。在自责之下,往往还有一种强烈的控制欲。似乎“只要我把事情做对,坏事就不会发生”。


要分清的是,“遇到负面事件容易自责”,跟“事实上责任在谁”无关。


我们可以用一个咨询案例来看,即便在是非分明的“家暴”中,受害者如何认为“归根结底这是我的错”。


比如一个来访者讲,她遇到一个渣男,对方非常不负责任,但是出于某种原因,她无法表达对他的愤怒。长此以往,来访者会反过来觉得自己没用,因为“归根结底是自己选择了和他在一起”,并且“她长期地不表达愤怒”实际上促使对方变得更渣了。所以一个人如果长期处在一个愤怒受抑制的状态中,也是很有可能形成自责情绪的(简单心理咨询师@孙平)。


当你总是处于自责状态,一旦发生冲突,你会感到受挫而自我怀疑,如果你为了维系关系而去讨好对方,你会认可对方的评价,认为自己就是消极悲观的,对方也会“适应”你,更加批评你不够好,你的自我感知可能会越来越差。


所谓的“吸渣恶性循环”,某种程度上,也是“自责者”和“施虐者”的共谋。





喜欢挑战“高难度渣渣”,也许跟你的童年体验有关。


自称“渣男收割机”的A姑娘说,自己过去所有的恋爱都不大成功:


“虽然我付出很多,但总有一种还不够的感觉。因为对方总有各种各样的不满意。比如嫌我胖、无趣,说我穿某件衣服看上去太幼稚……我也有意改变,但最后不是被甩,就是被冷暴力。心灰意冷的时候,觉得‘男的没有一个好东西’这句话挺对。”


你有没有发现,“渣男/女”的爱,往往是需要费劲争取的,ta的爱,很难得到。


这些“高难度伴侣”未必有什么好的品性或人格魅力,但在关系中,你始终有一种“低自尊感”,认为自己是渺小的。越是这样,你越要用力做更多。


辩手席瑞指出了一类“频繁被渣者”身上的常见特征:自我价值感的丧失。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在亲密关系中的低自尊,与童年经历有关。


他在1914年提出精神分析术语“强迫性重复(Repetition Compulsion)”,意思是人倾向于不由自主的重复一些早年的创伤性体验,因为它是“熟悉”的。比如:


  • 曾经因为被羞辱的孩子,当她成年后,会不断无意识创造曾经被羞辱的类似场景,然后会被再度羞辱;


  • 曾经因为妈妈抑郁而不能得到很好照顾的孩子,当他成年后会不断与受苦的女人交往,从而不断重复曾经需要不断照顾母亲时痛苦的那些体验。


在严重的个案中,ta们会反复制造自己“得不到爱”的情境。


比如在潜意识中被情感疏离的、不适合自己的、自私冷漠的,会“虐待”的人吸引,仿佛对方是一个高难度数学题。解开ta,你就证明了自己足够好、足够值得。


精神分析师Nina Savelle Rocklin说,有“排斥、孤僻”父母或其他亲密家庭成员的女性可能会被坏男孩吸引,她曾在治疗中让“无数病人”爱上了符合这种原型的男性。


松子极度缺爱,只要对方给一点点关注,就想倾尽自己所有。她不知道自己很重要,可以配得上更好的男人,于是总是心甘情愿的被坏人玩弄于鼓掌。图/《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这里的“创伤”,并不是狭义上的“虐待事件”,而是一般概念化的、在生命的任何时刻产生重大情绪困扰的事件。


因为在儿童期,孩子的认知结构较不发达、对父母高度依赖,ta们对创伤更为敏感(Levy,2000年)。即便是一些无害的事件,如果没法应对,也可能成为创伤。创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对事件的看法”(Angyal,1965年)。


这些创伤事件由于反复经历,可能会被儿童内化为一种处理亲密关系的“模式(pattern)”。


图/《壁花少年》


人们难以自己从pattern中走出来,可能是因为:


  • 那些体验是熟悉的


  • 人倾向于以自己曾经经验到的模式去评估和感受现在的环境


  • 有时候一些负面的情绪会带给我们自己一些特别的满足


  • 某些痛苦的体验曾经带来过保护


  • 不断重复体验痛苦发生时的情景,也是我们内心处理痛苦的一个方式


它所导致的“重复性适应不良行为(repetitive maladaptive behavior)”,是最常见、最具挑战性的心理治疗问题之一。


如Christine Langley Obaugh所说,“We repeat what we do not repair(对于那些不能修复的过往,我们重复它)。”



改变你的吸渣“模式(pattern)”,并非不可能。


摆脱“吸渣体质”的两个重点,一是“理解自己的真实需要”,二是“修复互动中的不良pattern”。


1)“自性化”:理解自己的真实需要


了解自己并不容易。许多人终身都在寻找“不适合自己的人”,因为ta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图/《公主日记》


心理咨询师Emmy Brunner认为,亲密关系中造成高达90%的破坏性行为都源自过去的创伤,其中很多可能是“隐性的”:家庭破裂、失去一段有意义的关系、受挫/回避/暴力沟通模式,这些都会让我们对自己产生核心信念,这些信念会带进成年期和人际关系中。


一个人真实的“自性化(individuation)”过程,是经历过痛苦、一次又一次在内心中领悟而实现的——我们需要去剥离、分清哪些是内在的要求,哪些是创伤带来的“伪装”。


图/《有村架纯的休工期》


“自性化”的意思是:了解自己。也是心理学家荣格所认为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终极课题。


通过这个过程,逐渐收回一些“混乱”但“强硬”的投射,我们才可以越来越看到真相:你的真实需要是什么?在无意识中压抑了什么?当你直面自己的人格阴影时,你是谁?


具体怎么做:


  • 列出你心中曾经失望过的伴侣,注意他们之间的相似特征和行为。这可能反映了你童年时期某些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


  • 对过去的创伤,培养一种更有同情心的看待方式;


  • 把每一段关系都看作是一个机会,审视自己在哪里陷入困境或被触发。这样在下一次被触发时,你就可以更好地觉察它;


  • 确定你在人际关系中感到舒适、安全和受尊重的界限。想一想,哪些“有毒”的行为是完全不可接受的(比如贬低性的语言/自尊打击/控制你的个人行踪),从今天开始践行这些界限。它可以帮你在早期识别渣男/女的信号。


2)修复互动中的不良pattern


一些求助者问:为什么ta刚开始看起来好好的,但一到亲密关系中就变渣了?比如一个工作能力很精进的人,一谈恋爱就似乎变成了“低能儿”,总是受伤害。


结构性的问题每个人都有,但程度会有所不同,往往隐藏在人格结构的很深处,当不触碰到相关的部分时,一个人看起来经常是OK的——但亲密关系是我们“人格阴影”的照妖镜,它触碰到了这些“更深的地方”。


创伤是可以被改变的,心理治疗本身能够调动建设性的行为。


当我们陷入“不良pattern”时,心理咨询师会帮助你发现它,并重复一种“更健康的互动模式”来取代过去的习惯动作,直到新的互动模式成为无意识记忆。


“觉察”也是非常珍贵的能力。图/《Run on》


恋爱是“双人舞”。是两个人共同造就的一段动态关系。


总的来说,关系出了问题,不要习惯性罪责归己,也不要一股脑认为对方是渣。其次,要看看自己给这段关系带来了什么。


如果所有的爱情都“卡在了同一个地方”,那么就先停下来,思考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


这不是简单的“找错”,而是一个提高“自我觉察、自我接纳、自尊自爱”的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最好的观点来自总结的刘擎:


在亲密关系里,如果我们一直活在“被渣的心态”里,就间接剥夺了自己“成长为一个更好的人”的机会,要尊重我们自己认知问题和自省的能动性。



最后,情人节快到了,祝所有的男孩女孩们都能看见、重视自己的真实需要❤️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