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女性的电影”是什么样的?
2021-02-22 10:05

“最懂女性的电影”是什么样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条(ID:yitiaotv),自述:许承杰,撰文:白汶平,责编:邓凯蕾,原文标题:《她和小三一起为亡夫办葬礼:这部片子比李焕英还好哭》,头图来自:《孤味》剧照


85后导演许承杰,台湾清华大学核子工程系毕业后,到纽约大学念电影,毕业那年,他将自己外公去世时,外婆和外公的情人一起办丧礼的故事拍成了电影《孤味》,不仅入围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最佳女主角等6项大奖,还在东京影展、釜山影展、香港电影节获得好评。


整部电影一共有6名女性主演,剧组7成都是女性,被媒体称为“最懂女性的电影”,不仅展现了三代人的婚恋观,还探讨了父母的感情观是如何影响子女成长的。



写实的剧情引发全亚洲共鸣,不少观众带着父母、祖父母跑进电影院,网上讨论度最高的话题是:哪个角色最像自己的妈妈?


许承杰说:“我们没办法教一个人如何放下,因为只有你才知道自己在纠结什么,想放下的时候,跟自己和解的过程是很动人的。”



孤味


许承杰今年35岁,在台湾清华大学核子工程系(现改为工科系)念书的时候,通过选修课接触到电影,特别感兴趣。于是决定前往美国纽约大学,继续读电影制作专业。


童年外公过世的事情一直让许承杰耿耿于怀:“我的外公在外面一直有一个情人,他去世的时候,外婆没有去参加丧礼,而是让外公的情人去参加告别仪式。”


《孤味》导演许承杰接受一条专访


2017年外婆过世,也是许承杰从纽约大学毕业的那一年,他决定以这段经历为主轴,写一篇故事、拍一部电影。


“这是一个很小的点,如何把它扩大、再变成长片,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觉得这个故事,是可以让整个亚洲社会,甚至全世界都产生共鸣。”


陈淑芳(左二)凭借《孤味》获得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


《孤味》的剧情看似狗血,却大获成功。不仅成了金马奖的大赢家,入围最佳新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等6项大奖,还在东京影展、釜山影展、香港电影节收获好评。


不少观众带着父母、祖父母一起进戏院,网上最多人讨论的是,哪个角色最像自己的妈妈。


《孤味》改编自许承杰外婆的真实经历


丧礼上遇见丈夫的情人,重新学会与自己和解 


故事的主角叫林秀英,20多年来,他的丈夫不断外遇,还离家出走。为了争一口气,她坚持不离婚,独自养大3个女儿,还把小摊贩做成当地有名的餐厅。


好不容易熬过辛苦的大半人生,70大寿当天,却接到失踪已久的丈夫死讯。



林秀英一直没有签离婚协议,因此丈夫过世,还是得由她这个“名义上”的太太来主办。


灵堂里,秀英看见椅子上放了陌生女人的衣服和包包,她心里知道,那是丈夫的情人,怨怼也随之浮上心头。


“蔡阿姨”是外公的情人


“蔡阿姨”以朋友的身份来上香,秀英一眼就认出,那是丈夫的情人。她原本以为自己会情绪失控,但当下她却什么也说不出来。秀英知道,眼前的女人不是破坏她家庭的小三,甚至陪伴丈夫的时间还多过于自己。


一生的委屈和痛苦,看似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就连秀英自己也以为自己放下了,没想到因为一场丧礼,需要再次面对内心的纠结,学会与自己和解。


最后的结局很动人,秀英不要再去那个告别式,说:那就让蔡小姐去吧。看着秀英一点点要放下的过程,是很多观众都有共鸣的部分。


许承杰从小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长大


把外公外婆的真实故事拍成电影 


许承杰的童年是在大家族中度过的。


父母在他小时候就分开了,后来各自也有家庭。尽管两个家庭都对他很好,但他还是必须在两个家庭里不停切换身份。


“面对不同的家庭,我会展现出不同的面貌,比方说吃饭,因为妈妈生活在国外,饮食习惯和文化不同,我的行为也会跟着改变。”


许承杰经常会想:自己到底属于哪个家?家庭成员的定义到底是什么?长大以后他才明白,首先要找回自己,才能融入不同的家庭。


许承杰将自己投射在剧中的孙女角色里


13岁那年,外公过世,妈妈当时在国外处理事情,爸爸问他,能否代表全家回台南奔丧?当时他正好在放寒假,就答应回去了。


“我小时候是外婆带大的,印象中只见过外公10次,所以我和外婆感情比较深厚,丧礼那段期间,我住在外婆家,也看着外婆一路的心境转变。电影中和我当时比较像的角色,是林秀英的外孙,观察着整个丧礼的过程。”



也有其他家庭成员对“失踪的外公”很不谅解,觉得为什么要帮他办丧礼。后来,许承杰也看到外婆和她的女儿们因为丧礼细节而吵架,可是吵完了大家还是可以一起吃饭、一起逛夜市,隔天又继续吵。


“或许突然间接到失踪已久的外公的消息,触动了每个人心里的一些感受和记忆。”



许承杰记得,当时灵堂里有位“姨婆”哭得非常伤心,哭得比任何一个人还要难过。可是她没有名份,连跪都不能跪,她就是外公的情人。


外婆对许承杰说,她们的关系更像前任女友和现任女友之间的尴尬关系,想恨却恨不起来。


许承杰的外婆决定让外公的情人主持丧礼


“告别式那天,外婆摇醒我,跟我说她不要去参加丧礼了,她早上已经给外公念过经,她不要再回到灵堂。”


最终,外婆决定让姨婆以外公伴侣的身份去告别式,这对许承杰一家人来说,是很受冲击的,也是一个思想比较前卫的举动。



“后来,每年外公祭日,姨婆都会来上香。外婆不但让姨婆来家里住,还会邀姨婆一起吃饭打麻将。事过境迁,和外婆再聊到这件事时,她说她这些年来,只想着要把家庭照顾到最好,而她也做到了,既然如此,她就当是给姨婆一个人情,让姨婆光明正大地参加丧礼。”


电影《孤味》的前身是许承杰的毕业制作短片


可是姨婆到底算不算第三者?到底能不能算是家的一分子?这些疑惑一直放在许承杰的心里。


直到外婆过世,他才决定把这段故事拍成30分钟的毕业短片,没想到入围了美国影艺学院主办的学生奥斯卡奖(Student Academy Awards)决选,这让他更有信心把它拍成电影。



3个女儿3种个性,父母的感情观会影响下一代 


在电影里,丈夫失踪的这些年,秀英不断地想找出这位“第三者”。


在寻找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一手带大的3个女儿,其实对父爱都有些向往,甚至私下和从没照顾过他们的“爸爸”有联络,这让秀英内心非常不平衡,感到自己被背叛。


林秀英的大女儿阿青个性浪漫潇洒


秀英的3个女儿,分别经历了夫妻俩感情变化的不同阶段。


新婚甜蜜期,大女儿阿青出生,她从小过得无忧无虑,想法浪漫天真,个性特别像爸爸。


阿青对感情很潇洒,即使结了婚也定不下来,觉得人生短短,开心最重要。以至于癌症复发后,她不想再次面对化疗,和家人之间发生矛盾。



二女儿阿瑜是家里的高材生,在她的成长阶段中,父母感情生变,爸爸经常不在家,妈妈还曾拿着菜刀去捉奸,让她心里渴望被关注。


于是她认真读书,每次考试都拿第一,因为只要颁奖,爸爸就会回来。这样的观念也延续到下一代,阿瑜也逼着自己的女儿要读书,甚至不顾女儿的意愿,送她去美国留学。


小女儿佳佳承接林秀英的餐厅


秀英怀着小女儿佳佳时,丈夫已经不在身边,因此佳佳对父爱更多了一份向往。


她知道,爸爸生活在台北,不但私下跟爸爸见面,还和爸爸的情人蔡阿姨有往来,对于爸爸晚年生活状况最为了解。


“父母的婚姻状况,和当时他们的感情观会影响小孩的个性,特别是在他们的人格养成的阶段,这也是很多观众特别认同的地方。”



最了解女性的电影:6位女性主演、剧组7成是女性 


在许承杰看来,《孤味》的剧情就像台湾八点档,很狗血,可是八点挡可以称霸台湾戏剧30年,一定有它的道理。


电影里有不少关于女性情感的描写,大家都很疑惑许承杰怎么会这么了解女性。


“我的外婆生了7个女儿一个儿子,那个年代重男轻女,所以外婆生到儿子才停。这些阿姨们在我的生命中陪我成长,所以故事里面有这么多的女性桥段,其实对我来说是很熟悉的。”



除了家庭因素外,《孤味》的两个制片人都是女性,编剧黄怡玫也是女性。


电影里,二女儿看到她的先生接电话的时候刻意避开她,她怀疑先生外遇,接着她就冲到先生旁边说“你要离婚吗?我只要女儿的赡养费就好了。”


许承杰说:“这个情节让我很惊讶,怎么会突然脱口而出这句话呢?但我身边的女性工作人员都告诉我,这很合理,有时候女生的思维就是即使内心想了一堆,但一句话就直接说完了。



选角上,为了加强冲击性,许承杰和同事们决定找一个“让人恨不起来的小三”,最后找到了丁宁。她不是那种狐媚的、年轻貌美的样子,而是眼神里带着悲伤,个性平静的伴侣。


“她是善良的,即使和林秀英老公的关系没有正式的名分,但她忠于自己所选,直到最后,也是女性中坚定的象征。”


电影中有6位女性主演,剧组中有70%也都是女性……但这些都不是刻意安排,而是电影剧本和故事出来后,大家因为理念相同而聚在一起,一起把角色特质揣摩得更加精准。



孤味:是坚持,也是一种孤独 


“孤味”这个词,在台湾指得是很多没有店名的小餐厅,店里可能就只卖一道菜,像卤肉饭、虾卷、鱼丸汤,而唯一卖的这道菜就是招牌,就是孤味。


小店家一心一意地做好一道菜,用这道菜撑起整个生意,可以养活一家人,好好地过生活。


对许承杰来说,这样的精神令人感动。“孤味”的另一层意思是孤独,当你想把一件事做到最好,一定也有孤独的成份在,也就对应到电影里的女主角林秀英。




1950年代出生的女性,对于婚姻就是从一而终,即便遇到了丈夫外遇、欠债、离家出走等问题,她们也不会把离婚当成选项,只能一直隐忍。


秀英为了争一口气,心里暗暗决定,即使没有老公,她也要把家照顾到最好,可是随着她做到“最好”的同时,内心的怨怼和委屈又该怎么化解?



“我在做毕业短片作品的时候,就邀请陈淑芳阿姨来当女主角。她把台湾传统妇女的坚毅和韧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淑芳阿姨几乎在电影里没掉一滴泪,却能让观众深刻感受到角色内心的委屈和苦楚,这是50年代女性的真实样貌。”



“我想表达的,除了女性家庭的故事之外,更想告诉大家一个逐渐放下的过程。没有人可以教任何一个人如何,因为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自己在纠结什么,可是如果你有了想放下的念头,跟自己和解的过程是很动人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条(ID:yitiaotv),自述:许承杰,撰文:白汶平,责编:邓凯蕾,部分素材由威视电影提供。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