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只因“牛不过三”?细数萦绕A股的六大“魔咒”
2021-03-09 18:15

大跌只因“牛不过三”?细数萦绕A股的六大“魔咒”

“魔咒”早已预测到了这次大跌,信不信由你。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半熟财经(ID:Banshu-Caijing),作者:李莹、余乐,编辑:余乐,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盘面又是一片惨绿,股民、基民哀声一片。张坤神话、茅台神话统统破灭了。


3月9日,上证指数收于3359.29点,下跌1.82%。自2月18日创下五年以来的最高点3731.69点之后,上证指数在13个交易日内已下跌了近10%。


这次大跌是很多人没有预料到的,但有一条名为“牛不过三”的A股魔咒却似乎早就预示了这一天的到来:近20年来,A股的牛市从未超过三年,而2021年正是最近这波牛市的第三年。


众所周知,萧敬腾和雨有着某种未知的缘分。很多时候,冥冥之中的巧合多了,就会渐渐发展成一种所谓的“规律”。天意还是人为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那件事情,往往会如约而至。中国股市的种种魔咒也是如此。


笔者由此整理了流传较广、应验程度较高的几个所谓“魔咒”,是魔是鬼,让我们一探究竟。


1. “牛不过三”魔咒


上证指数2001年-2021年走势;数据来源:wind


A股历来的走势都是“牛短熊长”——熊市如漫漫长夜,牛市如白驹过隙。


2006年,低迷多年的A股迎来一波超级行情,上证指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从1100多点直冲6000点以上。当时的全民炒股之风比现在还要狂热,舆论也都放话“一万点不在话下”。没想到的是,2007年10月创出6124.04点的历史高点后,上证指数便掉头向下,次年便跌回了1000多点。


2014年,A股又一次“牛”了起来,又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从2000点出头冲破5000点,“全民炒股”的热情再次被激发起来。但这次的牛市同样没有坚持多久,从2015年6月开始,大盘便极速下跌,到8月时就已跌破了3000点。


经过几年低位徘徊,A股从2019年起又启动了新一波行情,并成功地抗住了2020年新冠疫情的打击。到2021年2月18日,上证指数在两年多时间里从2400多点上涨到3700多点,幅度虽然不如前两次牛市,但却符合人们对“慢牛”的期待。


然而,近一步跌势让许多人又怀疑起来:“牛”真的能“过三”吗?


2. 88%魔咒


另一大魔咒似乎也早已“预测”到了这波大跌的到来。


“88%魔咒”,说的是当偏股型基金的平均仓位水平达到88%左右的时候,股市调整的概率就会比较大。


这一现象被大众认知是在2009年,A股市场在7月底创出阶段新高后,上证指数随即大跌5%,当时市场上统计二季报基金仓位的时候,发现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达到了88%。这时再回看2007年的牛市行情,发现在当年A股6000点左右见顶回落的时候,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也是88%左右。基金仓位就这样成了股市的“反向指标”,“88%”也成了悬在A股市场上的一把剑。


这个魔咒是有理论依据的:当时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仓位限制绝大多数都是60%到95%,88%已经属于高仓位。当平均仓位达到88%时,就意味着可新增投资A股的资金变少了,资金开始抢先落袋为安,导致较高的股价回落,市场也开始出现下跌情况。


近年来很多人认为,随着A股上市公司数量增加,叠加外资不断进入,相对于市场新增投资者的话语权而言,公募基金的影响力正在持续弱化,因此A股“88%魔咒”的参考意义已经不大。


2020年12月底,全行业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又达到了88.88%,较三季度提高4.76个百分点,但并没有导致市场出现过大的调整。很多人都松了口气。


没想到一个多月后,魔咒就再次应验了。


3. 招商证券策略会魔咒


“招商证券策略会魔咒”是指招商证券每当召开策略会,股市大概率就会下跌。根据过往的资料,这一吻合率超过了70%,招商策略会已经因此被冠名“A股‘大杀器’”,其杀伤力可见一斑。


2011年以来招商策略会首日和次日上证指数的涨跌情况,由笔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自2011年开始,招商策略会就仿佛被施了“魔咒”,会议的召开常常伴随着股市的低走,即便有时候沪指“有幸”躲过,深指和创业板也偶尔会被“中伤”。


就连2015年的大牛市都没能幸免。2015年6月16日招商策略会首日,早盘先是沪深两市双双跳空低开,最终收跌3.47%,而创业板指收跌2.85%,溃败3600点。各板块几乎全线下跌,航空制造、船舶等板块平均跌幅均超过7%,个股走势惨淡,逾百股跌停。


但是近两年招商策略会召开时,股市或涨或跌,并没有什么规律可循,这个“魔咒”似乎不那么灵验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巧合”,其实没有人说的清楚。有业内人士表示,也许这是一种时间的巧合,因为策略会的召开时间不是季初就是季末,往往是一个阶段的行情基本告一段落或者是形成共识的时候,换句话来讲,也就是出现变盘的时候,大盘常常会比较动荡。


而且,谈论“招商魔咒”的人多了,时间一长就会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一旦到了招商证券要召开策略分析会的时候,股市就自觉做出下行的动作。


4. 419魔咒


据说在4月19日当天或前后一天A股都会下跌,这便是“419魔咒”。从1994年4月19日前后沪指连续暴跌开始,每年“419”的行情都不太好,这个现象自2007年起越发明显,在每年的4月19日当天或者前后一天A股都会下跌,就连2015年牛市也没例外,“419魔咒”由此而来。


以下为2010年以来每年4月19日(或前后交易日)的上证指数表现: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从近10年4月19日的沪指表现来看,这个魔咒的确“威力”不小,但也可以看到并不是屡屡应验,2013年4月19日A股飘红,2020年也以微弱的涨势打破“魔咒”。


观察近些年4月19日左右下跌的情况,其实很多是因为在此前股市有了一定的起势,正所谓跌跌涨涨,涨到一定程度自然会回调。就拿2018年和2019年来说,4月19日左右的下跌都是因为上证指数在前面涨了近800点,2018年那一次是花了两年时间慢慢涨上去的,2019年是用了大概三个月时间涨上去的。


从业人士普遍认为,“419魔咒”的出现可能是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每年的4月底是上市公司上一年度报告和一季度财报公布的最后时限,A股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常常在这时候被爆出,所以为了避险,很多投资者会选择跑路,市场因此发生下跌;二是某些主力会故意选择一些特殊日期主动砸盘,让投资者形成一种惯性思维,或出逃、或抢些带血筹码


5. 丁蟹效应


1992年10月,香港演员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大时代》开播,在剧中饰演了一位叫做丁蟹的投机者。《大时代》开播期间正好碰上香港股市暴跌,更神奇的是,在其后超过二十年的时间里,几乎每次郑少秋参演的电视剧、电影或节目播出时,股票市场都会有显著下跌。“丁蟹效应”因此得名。据不完全统计,郑少秋的电视剧、节目播出后,股市有明显下挫记录的达到了32次。



历年来的“丁蟹效应”,由笔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未涵盖所有情况


“丁蟹一出,股市就泻”,这成了香港股民眼中的金科玉律。二十多年来,“丁蟹”的阴影笼罩着香港股市,慢慢地,这片阴影也开始“冲出香港,冲向世界”。


2003年夏天,美国无线卫星电视播放《大时代》,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NASDAQ因企业欺诈风暴表现疲弱;


2006年7月,美国无线卫星电视播出《御用闲人》,当时全球股市因以色列黎巴嫩冲突爆发下跌,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曾于六个交易日内最多大跌5.0%;


2007年8月,美国无线卫星电视播出《潮爆大状》、《大时代》,当月美国次级房屋信贷风暴爆发,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曾于六个交易日内最多暴跌8.8%;


2010年5月,中央台首播《神医大道公》,次日上证指数收跌148.30点,是五月份以来百分比计的第二大跌幅纪录,深证成指也创历史新低,未能守住10000点大关,创年度新低……


恒指跌破一万点、亚洲金融风暴、科网股泡沫爆破、美国次贷危机……或许是巧合使然,这样的历史性时刻总是伴随着郑少秋参演作品的影子。


但对于“丁蟹效应”这样的“魔咒式”言论,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认为这是谬误,表示在电视剧这么长的播出周期里,股市出现一定的下跌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而且统计其他演员主演的电视剧可能也会得出类似的结论。再者,也从来没有客观的证据显示“丁蟹效应”能左右到主流投资界的选择或偏好。


不过,对于这一连串令人称奇的事实,有人试着从心理学上的自我实现效应去解释:认为“丁蟹效应”这个概念被媒体炒热之后,股民一看到郑少秋的电视剧开播就会形成恐慌心理并且抛售股票,从而使得股市下跌。(友情提示:郑少秋目前还没有新作问世的计划。)


5. 两桶油魔咒


所谓A股“两桶油魔咒”,是指每逢中石油、中石化独立大涨,小盘股就会跳水,市场也会引发调整。这一说法得到过不少事实的印证,但近几年渐渐没那么大声势了。



从2010年开始,“两油一挺,大盘见顶;两油一吼,小散颤抖;两油一涨,股票全躺”的说法就一直在坊间流传,如此一看,“两桶油”确实威力不小。


不过,中石油、中石化家大业大,在大盘中占有较大的权重,它们的涨跌难免对大盘整体形势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两桶油”对股市的影响有一定道理。一位从业十余年的证券分析师告诉笔者,股市的影响因素很多,这“两桶油”虽然权重大,但还决定不了大盘的走势,以前的所谓“魔咒”有不少巧合的成分。


除了上述这些“魔咒”,中国股市还流传着大大小小的不少说法,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资本市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总体来看,这些“魔咒”大抵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两桶油魔咒”、“88%魔咒”等属于盘面型;“招商魔咒”、“奥运魔咒”等属于事件型;“419魔咒”、“年底魔咒”等属于时间型。


但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魔咒”,都不能偏听偏信。上述分析师表示,资本市场有它自己的规律,也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新的形势。对于弥漫在市场上的各种“魔咒”,投资者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因素,但也别太当回事,更不能迷信。


“这个东西并不是谁都会相信,只是亏得多了就会找这种外部的因素来安慰自己,那些账户一直在赚钱的人是不相信这个的。”深圳珞珈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珞珈说股市”对笔者说。“其实这些年大家对于股市魔咒这种东西已经很少在意了,因为我国股票市场已经越来越健康了,只要基本面好,行业前景好,只要操作得当,那就能赚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半熟财经(ID:Banshu-Caijing),作者:不止十一人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