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逻辑能力
2021-03-30 08:30

如何提高孩子的逻辑能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阿肉阿团(ID:yiqiuyiyang),作者:Yilong、邱天,编辑:博超,原文标题:《人类幼崽之逻辑养成》,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之前的文章《数学成绩不好,更可能是语言没学好》中,我提出了一个论点:逻辑不是数学,逻辑是一种语言。


当今社会,孩子的数学成绩困扰着很多家长。困扰归困扰,具体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很少有人能够切中要害。为了提升孩子的数学成绩,家长很容易陷入误区,着眼于孩子已经掌握或者很容易就掌握的数学知识,却忽略了真正拖后腿的逻辑语言能力。


逻辑和数学是紧密相关的,但是又是独立存在的,有了一个并不代表你会自动拥有另一个。在孩子的数学学习中,两者彼此依赖,缺一不可。根据我在现实课堂中的观察,我认为数学知识并不是阻碍大多数孩子取得高分的屏障,反而是用来描述数学的逻辑语言能力,限制了很多孩子的数学之路。


与数学不同的是,逻辑就像一门自然语言一样,可以通过学习和反复练习而精通,与孩子的“智商”或是“数学能力”没有太大关系。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如何提高孩子的逻辑能力。要提前说明的是,由于现在关于逻辑和儿童认知发展相关的研究非常有限,所以本篇文章的论据会从其他领域进行延伸,更多的是基于我个人的经验和观点。


一、如何提升孩子的逻辑能力


我的建议是:要像教孩子语言一样教孩子逻辑。


Levine于2010年的一项研究指出,父母对14~30个月的孩子进行关于数字的对(number talk)的多少,能够预测出孩子46个月时对于基数的认知:父母或者主要照料者和孩子聊的“数字”越多,孩子对于数的理解越好,而这种更好的理解能够延续到小学之后,让孩子更容易在数学方面有所成就。


事实上,关于数字的对话并不是真的在“教”孩子数学。既然没有教,为什么孩子长大之后的数学成绩会得到提升呢?我的推断是,父母与孩子聊的数字,不断以语言的形式渗透给孩子,让孩子更加熟悉了数字作为生活中频繁出现的一种现象、它背后的逻辑规律和逻辑语言法则,从而让孩子学习数学时更加轻松。


小孩子对于语言的吸收和转化能力极强,那么当我们在教孩子说话、学习自然语言的同时,也是进行数学和逻辑语言教育的大好时机。


想想看,孩子生下来都不会说话。我们是怎么教会孩子说话的?是靠给孩子解读语法吗?是靠刷中文托福题吗?是靠逼迫孩子背诵中文单词吗?都不是!无非是对孩子多说,让孩子多听、多用而已。


总结一下,主要是两点:


  • 对孩子多说,给孩子更多的逻辑“输入”。


  • 让孩子多用、多“输出”、多练习逻辑。


我们接下来详细说明。


二、对孩子多说,让孩子多用


这一点看起来好像很简单,跟孩子多唠嗑不就得了?比如下面这一堆常见逻辑词汇:


因为所以与或非,

只有才能说不定,

但是反而进一步,

总之一定有可能,

由于因此之所以,

既然那么不得不。


但是实际生活中,用这些逻辑词汇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所有逻辑的语言都要跟孩子的生活紧密结合,让孩子意识到逻辑是非常有用的,能够切身地帮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首先,从孩子一出生开始,我们就可以将各种因果关系的解释渗透到生活中,尤其是在给孩子建立规则的时候,我们都可以把事情的后果解释给孩子。


比如说,如果孩子要去摸电门,我们当然要拦住。拦住后,我们可以跟孩子解释一下:“你不能摸电门,因为手指伸进去之后,电流就会经过你的身体,你会乌拉乌拉地抖起来,看起来搞笑,实际上太危险啦,你会受很严重的伤,所以一定不能摸。”



解释规则是育儿过程中很有意义,也很基本的一种做法。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加强逻辑能力,更能够和孩子建立更紧密的信任关系,让孩子明白你的规则不是为了束缚他,而是为了帮助他。一旦家长有意识地养成了解释一切的习惯,孩子自然而然也会习惯这种逻辑思考模式。


其次,我们除了解释规则,更进一步的做法,还可以帮助孩子去解释他们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如果孩子哭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情景,进行猜测,帮助孩子梳理情绪:“我看到你哭了,因为哥哥把你的锤子拿走了,可是你还没玩完,你觉得很伤心。”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饭,开始玩食物玩餐具,我们可以说:“我看到你在玩勺子,是不是因为你吃饱了?如果吃饱了,可以把碗和餐具送到厨房里。”


在以前的社交情绪学习文章中,我们提到过,小孩子对于自己情绪的认知和理解是有限的,在成年人的帮助下,他们能够更快更好地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情景。与此同时,帮助孩子解释他们的情绪,也给他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逻辑环境,也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最后,我们可以将逻辑语言推广,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让孩子充分体会到逻辑语言的意义和分量。


比如说,在跟孩子一起看绘本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发起讨论:好饿的毛毛虫为什么好饿?这不仅仅是一个逻辑训练,更是一个练习大胆假设的好地方,也是一个让孩子学习反驳你的好机会。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发问:“毛毛虫是不是因为没吃早饭,所以饿了呀?它是不是因为只顾着吃零食,不吃主食,所以饿了呀?”


在讲各种绘本时,我们往往可以试图跳出绘本:绘本里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动作、每一个事件,背后都应该是有原因的。有的绘本提到了原因,有的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有的原因可以推测出来,有的则莫名其妙。我们完全可以脑洞大开,自己猜,也让孩子一起猜,和孩子一起合作,试图为故事和人物构建出更多的逻辑联系。


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要纠结于“正确”的答案。比如说毛毛虫好饿,实际上是因为它要储存能量去变成蝴蝶。但是这不重要,“瞎猜”才关键:所有真正的思维训练的起点,一定首先是大胆假设。


接下来,在天马行空地做出假设之后,能否找到支持的证据呢?比方说,如果我猜毛毛虫是因为只顾着吃零食,不吃主食,所以饿了,那么我就可以找到证据:你看,果然,它光顾着吃水果和冰激凌等等好吃的,正经的饭菜都没有吃呀。大胆假设的后面如果跟上了小心求证,逻辑的能量瞬间就体现出来了。证据体现了“说服”的力量。


我个人的经历是,这时候,孩子往往会展现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智慧。孩子会找到各种奇怪的原因,以及各种奇怪的证据,有时候竟然颇有道理。


比起市面上看似五花八门,实际上是让孩子“背诵”一些模式的所谓“思维课”,这种天马行空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才是真正的思维训练。


三、实操中的那些难题


每个孩子都会有不停问“为什么”的阶段,其实这就是意识到了逻辑的能量,孩子开始有了自主运用的欲望。很多时候,我们作为家长,也知道自己需要尽量避免打压这种欲望。当孩子询问逻辑关系的时候,也希望自己能积极地去回应,让孩子觉得真好玩、真有用、真不错。


不过,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比如最常见的两个困难就是:


  • 熊孩子把我难住了,我不懂、答不上来,这可咋整?


  • 我很努力解释了,可是熊孩子就是听不进去,还反驳我,可气死我了……


别烦躁,其实这都很常见,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1. 我不懂怎么办


上篇文章的开头,我讲了一个我自己“不懂”而试图敷衍孩子的反面案例:


肉丸问我:爸爸,小土豆为什么老爬树呀?


我回答:有的人就喜欢爬树呀。


我承认,这就是明显的敷衍。


其实我的言下之意是:关我屁事,关你屁事,我真的不在乎,咱们也用不着去在乎。有的人就喜欢,咱们管得着吗?


更深刻的言下之意是:我不懂。


我在孩子的幼儿园里也见过老师敷衍孩子的一个反面案例。其实这个老师也是一个很好的老师,既注意观察孩子,又愿意思考。这里并不是说这个老师不好,只是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个案例比较典型,大家一起借鉴:


肉丸:河马为什么叫hippopotamus?


老师:它就叫hippopotamus呀。那苹果为什么叫apple呢?


大家想想,反问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其实这个老师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她不但自己不知道,而且也不明白这有啥好问的。她希望通过反问,来让肉丸明白:这背后没什么道理,河马反正就叫hippopotamus。


这一反问不要紧,孩子刚刚燃起的兴趣被一盆冷水浇灭了。更何况,这背后当然是有原因的,万事万物都有原因。Hippo是古希腊语里的马,Potamus是古希腊语里的河,所以这是河马,一个从古希腊语里衍生出来的英文单词。



其实,一旦孩子进入了不停问“为什么”的阶段,我们当家长的往往很快意识到,自己一把年纪都活到狗身上了,怎么啥都不懂呢?这时候,很多家长们轻则敷衍,重则恼羞成怒。


咱们也不用太妄自菲薄,人之天性,绝大多数家长都犯过这种错误。咱们又不是大百科转世,总有不懂的东西,不要太苛责自己。但是,也不能因此就泯灭了孩子好奇的天性、抑制住孩子刚刚萌芽的逻辑发展吧?如果长期打击孩子的提问,不仅会浪费很多逻辑训练的大好机会,更会挫伤孩子的好奇心,打击孩子去探索和学习的内驱力。


那么,被难住的时候到底该怎么办呢?


其实答案我们早就知道了。不懂就不要装懂,大大方方地承认:我也不知道。


许多孩子,尤其是聪明的孩子,最大的敌人就是不敢承认自己不懂,不敢去寻求帮助,不敢去问“傻问题”。


我在清华教书,经常见到许多聪明的学生。然而同样是天资过人、勤奋努力的学生,为什么有的人就平庸,有的人就卓越呢?仅从我自己这门课的情况来看,我认为最大的差别就是能否敢于承认自己不懂。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一定是一个敢于发问的人。如果不能提出各种“傻问题”,就不能提出那些真正的好问题。


如果我们在孩子眼中永远是全知全能的,从来都不承认错误,不去寻求帮助,那么恐怕我们是在给孩子竖立一个错误的榜样。


我有一个学识非常渊博的朋友,跟我分享过他的故事。他的父亲学历不高,懂得的知识很有限。在他小的时候,每当他问父亲什么问题,他的父亲大多会诚实地说:我也不知道,等我去找找答案。然后他的父亲就会抽空去图书馆翻书(那时中国还没有互联网),直到找到答案为止,然后开心地和他分享。父亲的行为让他受益匪浅,他不仅成长为一个会提问的人,也非常乐于并善于去寻找答案。


孩子的榜样不应该是超人,而恰恰应该是这样敢于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并且虚心好学的人。


我们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了,如果有什么问题被孩子考住了,不妨直接承认自己不懂,让孩子等一下。我们随手上网搜一下,找到了答案就可以一起开心分享。没有找到答案呢?不急,去问答平台发个帖子,到阿肉阿团的育儿分享群里面问一问,都有可能得到帮助。


如果找到多个答案呢?如果找到矛盾的答案呢?这更是一个好时机:正好向孩子展示如何分辨信息的真伪,如何建立自己独立的批判性思维。我们甚至不需要刻意去展示,只要告诉孩子我们是怎么寻找答案的,凭借什么、如何判断信息的可信度即可。等孩子长大一些,我们可以带着他一起去寻找答案,教给他一些方法,然后放手让孩子去飞一会。在你还没反应过来之前,他已经开始独立寻找答案了。


2. 不听话的孩子,气死爹了


我的博导陶哲轩曾经跟我说,他认为大多数孩子最有成效的逻辑训练,就是跟父母吵架。这时候,孩子必须聚精会神,整理分析家长正在说的话、过去曾经说过的话,然后找到家长的逻辑漏洞,同时梳理自己的想法,竭尽全力用完备的逻辑去说服家长。


这究竟是不是最有成效的,我们姑且放到一边。但一般来说,孩子逻辑发展最容易识别的特征,往往就是“不听话”。一个事事都“听话”的孩子,要么情商爆表,懂得哄着大人,人前人后各一套;要么智商不在线,自己分辨不出来对错,只能靠“听话”来保证不犯错。


“听话”才是天性,“不听话”则需要动点脑子。君不见,当一个孩子睡眼朦胧、晕头晕脑的时候,往往家长说什么,孩子迷迷糊糊就照做了。只有当孩子头脑清醒,眼神犀利的时候,才有不听话、反驳家长的可能。


比方说,孩子想去玩一个很高的滑梯,家长觉得太危险了,不让孩子滑;但是孩子自己评估了一下,觉得不危险,因此“不听话”,哭着闹着非要滑。这种基于逻辑的“不听话”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孩子首先要明白是否能玩滑梯取决于是否危险,要将眼前的滑梯和抽象的“危险标准”进行比对,要明白“我的危险标准与大人的不同,我可以相信自己的标准”,这样孩子才能够不听话,而不是完全服从大人的要求。这既是需要锻炼的生存技能,也是十分复杂的逻辑过程。


(当然,具体让不让孩子滑这个滑梯,要取决于不同家长的心理底线:有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受一点伤,肯定会坚定地制止孩子;有的家长则愿意孩子多去尝试危险的行为,帮助他们自己更加清晰地认识风险,就会放手让孩子去挑战。不管家长的底线如何,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并且稳定执行,最终也都能被孩子纳入他们的逻辑体系里进行接纳。)


这就像社会发展的终极形态,一定是法治社会一样。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不算,法律说了才算。孩子行为的对错与否,往往要归结于逻辑。为什么对?为什么错?这件事孩子说了不算,大人说了不算,谁有道理谁说了算。


如果孩子能够意识到这一点,遇事能够结合孩子自己的道德认知进行逻辑分析(找到“道”的“理”,简称道理),从而知道到底是对是错,从而不听话,那么恭喜恭喜,教育十分成功,你家娃厉害得很。


凡事多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听听孩子的理由,哪怕是借口。比方说孩子不该再吃饼干了,可是饼干真好吃,他特别想再吃一块。在这个时刻,他会集结全身的力气,绞尽脑汁找一个借口来要饼干。你以为借口是好找的吗?一个借口要自洽,要合理,还要实现吃饼干的目的。这是一个十分考验逻辑的事情。



当孩子为了自身的利益,去想尽办法说服家长的时候,就是他们逻辑锻炼的最佳时机。如果孩子逻辑爆发,突然找了一个非常巧妙的理由或者借口,让人又生气又好笑,这是不是也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呢?如果可能的话,我们甚至可以主动找机会,让孩子从逻辑上战胜家长,让他尝尝逻辑的甜头。


一旦孩子尝过逻辑的甜头,他的逻辑发展很有可能拦都拦不住。毕竟,逻辑跟数学不同,逻辑是一门语言,不需要太多的天赋。归根结底,它仅仅需要孩子养成逻辑习惯,多去使用、多加练习而已。


结语


好啦,我们最后来总结一下,训练孩子逻辑能力的关键:


对孩子多说,让孩子多用


  • 多给孩子解释规则,让孩子明白万事皆有原因。


  • 帮助孩子解释他们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 尝试用逻辑去描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建立更多逻辑联结。


家长遇到难题怎么办


  • 当遇到家长不懂的问题,千万不要装懂,直接大方承认,还可以带领孩子一起去寻找答案。


  • 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往往是他们发展逻辑的重要路径,不要去“堵”,而是试着去引导和欣赏。


接下来就是我们和孩子一起大量实践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阿肉阿团(ID:yiqiuyiyang),作者:Yilong、邱天,编辑:博超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